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糊树脂生产工艺

糊树脂生产工艺

糊树脂生产工艺
糊树脂生产工艺

糊树脂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无论是何种聚合方法制得的胶乳都必须经过喷雾干燥才能制备出PVC糊树脂粉末,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胶乳的分散度,即增加单位体积胶乳表面积才能加速传热、传质。因此,选择适宜的雾化器是喷雾干燥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PVC糊树脂生产企业均采用旋转式雾化器,利用高速旋转(15 000.20 000r/min)的离心力的作用,使胶乳在旋转面向外伸展,并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向转盘的边缘运动,离开转盘时,使液体雾化。液滴大小及均匀性取决于转盘的圆周速度和液膜的厚度,圆周速度通常为90~100rn/s。液膜厚度与胶乳的表面张力、固含量、转盘光滑程度等有关,转盘雾化器表面光滑,不仅使液滴的离心力增大,且雾化效果好。干燥塔的温度控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干燥系统在微负压的条件下进行传热、传质,其胶乳在塔内的干燥温度分布情况有人进行了测试。还有人分析了3种喷雾干燥条件下制得的PVC的成糊性能:固定进口温度为190℃,出口温度分别为110、80和58℃,发现该条件下对二次粒子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但却极大地影响了糊黏度及糊搁置黏度。110℃时PVC糊呈膨胀型流体;80℃时糊呈假塑性流体,搁置后与假塑性流体相同;58℃时糊呈假塑性流体,搁置后无明显变化。这是粒子表面结构不同所造成的。由此看来,在满足成品水分含量达标的前提下,出口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糊树脂的成糊性能。在干法收集粉尘中采用布袋除尘器是较通用的,除尘效率较高的

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全系统要求微负压操作,阻力小,风量大是最理想的操作条件,为此,很多生产企业的喷雾采用了前推、后拉的工艺,即干燥前有鼓风机推,塔尾部有大抽风机拉(抽),克服了系统的阻力。选择布袋除尘器的要求是设备阻力小,除尘效率高,要求达到99.99%,阻力变化小,主要对系统稳定生产有利;维修方便,特别是对换袋操作,同时对电磁阀、脉冲阀等要求能及时排除故障。更重要的是布袋的材质,

特别是一对第三组过滤的布袋材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一定的过滤风速,还需要有很高的除灰效率,即捕集PVC粉末能力强,一般过滤风速控制在2.5rn/min左右,如果风速太快,会降低除尘效率。

醇酸树脂的研究与制备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醇酸树脂的研究与制备

摘要 摘要: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醇酸树脂机理工艺

目录 目录 (2) 前言 (4) 第一章概述 (5) 1.1、醇酸树脂的历史 (5) 1.2、醇酸树脂的分类 (5) 第二章醇酸树脂的合成 (5) 2.1、原料 (6) 2.1.1、多元醇 (6) 2.1.2、有机酸 (6) 2.1.3、油脂 (7) 2.1.5、催干剂 (8) 2.2、醇酸树脂的合成原理 (8) 2.3、合成工艺 (9) 2.3.1、醇解法 (10) 2.3.2、脂肪酸法 (12) 第三章、醇酸树脂合成实例 (13) 3.1、中油度豆油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13)

3.1.1.配方 (13) 3.1.2.合成工艺 (14) 3.2、62%长油度苯甲酸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14) 3.2.1.合成工艺 (14) 3.2.2.工艺流程图 (14) 第四章、醇酸树脂的应用 (15) 第五章、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糊树脂生产工艺教学文案

糊树脂生产工艺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 法、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无论是何种聚合方法制得的胶乳都必须经过喷雾干燥才能制备出PVC糊树脂粉末,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胶乳的分散度,即增加单位体积胶乳表面积才能加速传热、传质。因此,选择适宜的雾化器是喷雾干燥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PVC糊树脂生产企业均采用旋转式雾化器,利用高速旋转(15 000. 20 000r/min)的离心力的作用,使胶乳在旋转面向外伸展,并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向转盘的边缘运动,离开转盘时,使液体雾化。液滴大小及均匀性取决于转盘的圆周速度和液膜的厚度,圆周速度通常为90?100rn /s。液膜厚度与胶乳的表面张力、固含量、转盘光滑程度等有关,转盘雾化器表面光滑,不仅使液滴的离心力增大,且雾化效果好。干燥塔的温度控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干燥系统在微负压的条件下进行传热、传质,其胶乳在塔内的干燥温度分布情况有人进行了测试。还有人分析了3种喷雾干燥条件下制得的PVC的成糊性能:固定进口温度为190C,出口温度分别为110、80和58C, 发现该条件下对二次粒子粒径分布的影响很小,但却极大地影响了糊 黏度及糊搁置黏度。110C时PVC糊呈膨胀型流体;80C时糊呈假塑性流体,搁置后与假塑性流体相同;58 C时糊呈假塑性流体,搁置后无明显变化。这是粒子表面结构不同所造成的。由此看来,在满足成品水分含量达标的前提下,出口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糊树脂的成糊性能。在干法收集粉尘中采用布袋除尘器是较通用的,除尘效率较高的

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全系统要求微负压操作,阻力小,风量大是最理想的操作条件,为此,很多生产企业的喷雾采用了前推、后拉的工艺,即干燥前有鼓风机推,塔尾部有大抽风机拉(抽),克服了系统的阻力。选择布袋除尘器的要求是设备阻力小,除尘效率高,要求达到99.99%,阻力变化小,主要对系统稳定生产有利;维修方便,特别是对换袋操作,同时对电磁阀、脉冲阀等要求能及时排除故障。更重要的是布袋的材质, 特别是一对第三组过滤的布袋材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一定的 过滤风速,还需要有很高的除灰效率,即捕集PVC粉末能力强,一般过滤风速控制在2.5rn /min 左右,如果风速太快,会降低除尘效率。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设计

第三章醇酸树脂 第一节概述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COO-),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 resin),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第二节醇酸树脂的分类 一、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 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醇酸树脂相当于“大分子”的油, 只需少许交联点, 即可使漆膜干燥, 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 (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 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

配制双组分自干漆。 (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 二、 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 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高低。 油度 (OL) 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0W )与树脂理论产量(t W )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OL 0t W W = 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 )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f W )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 t W =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用量-生成 水量 )%(/OLf t f W W =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OLf 换算为OL 。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 95 % , 所以: (%)95.0OL OLf ?= 引入油度(OL )对醇酸树脂配方有如下的意义: (1) 表示醇酸树脂中弱极性结构的含量 。 因为长链脂肪酸相对于聚酯结构极性较弱,弱极性结构的含量,直接影响醇酸树脂的可溶性 , 如长油醇酸树脂溶解性好,易溶于溶剂汽油 , 中油度醇酸树脂溶于溶剂汽油-二甲苯混合溶剂 , 短油醇酸树脂溶解性最差,需用二甲苯或二甲苯 / 酯类混合溶剂溶解 ;同时,油度对光泽、刷涂性、流平性等施工性能亦有影响,弱极性结构含量高,光泽高、刷涂性、流平性好;

环氧树脂施工工艺

环氧树脂地坪施工工法 1.前言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是用于工业厂房的地坪涂料。其基料为环氧树脂,整体无缝、平整亮丽、可达镜面效果、附着力强、柔韧性好、耐酸碱、防腐蚀、坚韧、耐磨、耐冲击;更加便于清洁、维护方便、造价低廉且施工快捷,使工作环境更加洁净,使用年限更加长久等优良特性。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漆系列、环氧无溶剂平涂地坪漆系列、环氧防静电地坪漆系列、环氧彩砂地坪漆系列、环氧磨石地坪漆系列、环氧防滑地坪漆系列、环氧水性地坪漆系列、环氧聚氨酯地坪系列(图层结构剖面图、特别适用的范围附后)等等,目前变电所常用的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和平涂地坪漆,本文主要对上述两种环氧地坪的工法进行介绍。 2.工法特点 环氧树脂地坪在建筑物、构筑物地面基层施工结束后,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择合适的环氧地坪的种类,按规定进行施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电站主控制楼门厅、办公区、电缆层地面,配电装置室地面、踢脚线,以及台阶踏步等面层,省电力公司变电站装饰装修典型设计图册中有相关的规定。 4.作业材料与设备 基面处理设备 磨削机:装配金刚研磨刀,用于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

打磨处理。 便携式磨削机:用于小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或边角部位打磨处理,亦可用于去除小面积的旧漆和油污层。 铣刨机:用于铣刨去除旧漆层、油污层等。 抛丸设备: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抛丸处理。 吸尘器:去除地面灰尘。 涂装用具 锯齿镘刀、钉鞋、钉子辊筒:锯齿镘刀用于镘涂自流平地坪涂料,然后用钉子辊筒辊压以释出膜内空气,对于局部涂装缺陷可在涂膜表干前穿钉鞋前往修复。 平底刮板:用于刮涂底漆、砂浆、腻子等稠厚地坪涂料,适合于紧贴地面刮涂。 辊筒与漆刷:质量优异、不掉毛的辊筒和刷子方能获得良好的外观,通常短毛辊筒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无空气喷涂机:用于喷涂施工地坪面漆,效率高,易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易控制涂料耗量;须根据涂料粘度及使用期选择喷泵和喷咀,以获得适合的流体压力和流量。通常电驱动或内燃机驱动的高压无气喷涂机因其良好的便携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空气喷涂设备: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喷枪,可用于喷涂施工低粘度的地坪涂料。 砂浆搅拌机、铺料器与抹光机:用于施工厚层(≥3mm)树脂砂浆,将搅拌均匀的树脂砂浆用铺料器摊铺于地板上,采用抹光机抹平。

英文糊树脂资料汇总

Vinnolit 糊树脂工 艺 牌号 K 值 降粘 /(ml/g) 表观密度 /(g/ml) 筛份 /% ≥63μm 挥发 份/% 乳化 剂含 量 雾化特 性/mg 用途 微 悬 浮 法 P70 70 124 0.36 <0.3 <0.3 极低适用户外场合,如织物构成、屋顶、板、焦油帆布、线 圈外层,装饰膜,透明的顶部层。 P80 80 169 0.35 <0.3 <0.3 极低主要应用于透明的顶部涂层,适用于浸渍涂层工艺和盖 的密封垫。 P70F 70 124 0.36 <0.2 <0.3 极低适用在很薄的外层场合,如罐子和线圈的外层。 P70HT 70 124 0.35 <0.3 <0.3 极低适用于室内场合,如标语、焦油沥青、屋顶板、织物结 构和线圈外层,透明的顶层或印刷品表面。 P70PS 70 124 0.37 <0.3 <0.3 极低适用于室外场合,用于技术性织物如焦油帆布、顶板、 织物结构传送带等。 MP7151 71 128 0.38 <0.5 <0.3 中等如地板表面涂层、纺织品涂层。 MP8058 81 174 0.41 <5 <0.3 低生成的溶胶适用于增塑剂含量、高固态物含量的紧密型 的喷涂和模塑方面;也适用于高清晰度、无光泽表面喷 涂等要求较高的机械特性的场合;也使用于生产机械制

沫的泡沫。 MP6852 68 116 0.38 <1 <0.3 适合于低增塑剂、高添加剂的刮涂,特别是化学吹制泡 沫涂层,用于带垫的乙烯地板;一般的密实的涂层和塑 模的场合。 乳液法EP7060 70 124 0.48 <1 <0.3 中等适用与合成皮革的化学泡沫涂层和利用旋转涂层的化学 泡沫“织物”壁饰涂饰。 EP7091 70 124 0.46 <2 <0.3 中等适用于软皮革的化学泡沫层、织物类墙饰、密封胶、旋 转涂层。 EP7555 75 145 0.40 <1 <0.3 中等地板支撑层、输送带、织物涂料、旋转涂层。 P4472 72 132 0.34 <0.5 <0.3 中等适用于密实乙烯壁饰、地板、皮革、纤维涂层。 P5078 78 159 0.330 <1 <0.3 中等地板、人造革、乙烯壁饰的紧密型涂层、焦油帆布的涂 敷。 E75SK 74 141 0.42 <2 <0.3 中等<1.5 生产密实的膜、人造革、汽车热成型表面。 E74CC 74 141 0.42 <3 <0.5 中等<0.5 汽车领域中人造皮革的发泡和顶部涂层。 E80TT 80 169 0.40 <3 <0.5 低乙烯地板、人造皮革中的顶部透明涂层。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的“三废”的处理。 关键词:环氧树脂发展概况生产工艺 定义及发展概况 1.环氧树脂定义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最常用的双酚A 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 Diglycidyl ether of bis phenol A(缩写DGEBP A),其结构为: 2.发展概况 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 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氧树脂的分类及其合成工艺 1.分类 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和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 按分子中官能团的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按室温下的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 2.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不同。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2)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

树脂砂铸造生产工艺

树脂砂铸造生产工艺 为规树脂砂铸造的生产过程,严格执行操作工艺,减少因违反工艺或操作不当产生的废品和降低的铸件生产成本,特制定本生产操作工艺规程。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树脂砂铸件的生产全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各类操作人员。下面节选一部分供大家参考阅读。 工艺规程 3.1 主要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或规格 3.1.1原砂(天然石英砂) 粒度:40/70目(件)或50/100目(一般件); 化学成分:SiO2 >90% 、含泥量<0.2%~0.3% 、含水量 <0.1~0.2%;微粉含量(140目筛以下) ≤0.5~1.0%、耗酸值<5ml 、灼减量<5、粒型:圆形或多角形。 3.1.2再生砂 灼减量<3.0%;耗酸值<2.0ml;PH值<5 ;200目筛底盘<1%;底盘量<0.2%;含水量<0.2%; 粒形:圆形。 3.1.3呋喃树脂 含氮量2.0~5.0%;24h抗拉强度>1.5MPa;游离甲醛<0.3%;粘度<60mPa.s;密度1.15~1.25 g/cm3;游离酚<0.3%。 3.1.4固化剂 采用有机磺酸固化剂,其黏度一般控制在<200mPa.s,水不溶物的含量<0.1%,同时冷冻和随后的溶解之间要有可逆性。为了保证稳定的型砂可使用时间和硬化速度,可选用“a+b”固化剂或根据季节不同选用不同酸度型号的固化剂。

3.1.5涂料 采用醇基涂料。要求涂料的固体含量高,粉料粒度细,粉料及黏结剂的耐火度高,抗爆热能力强等。具体工艺性能要求有:密度 1.25~1.35 g/cm3;黏度6~7s;悬浮性(2h)>97%;涂刷性、流平性、渗透性、抗裂性要好,涂层强度要高。对于表面球化有深度要求的铸件,应采用氧化镁涂料。 3.2操作工艺规程 3.2.1再生砂准备 根据树脂砂再生设备的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获得满足工艺要求的再生砂。特别要注意控制好进入混砂机时的再生砂的温度,最好在25-35℃。 3.2.2砂、树脂、固化剂加入量的调整 (1)混砂机的流量测定 根据混砂机的设定要求,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至少每四天进行一次流量测定。分别对相同时间砂、树脂、固化剂的流量进行称量,掌握时间流量。并先将砂流量按混砂机的公称流量进行调整。 (2)树脂量的调整 根据砂流量调整树脂的加入量,树脂加入量一般控制在型砂重量的0.8~1.2%,厚大件取上限,中小件取下限。 (3)固化剂量的调整 固化剂加入量在正常情况下与砂温和车间环境温度有关,一般控制在树脂加入量的30~50%,高温时取下限,低温时取上限。放砂时间长的大件固化剂加入量取下限,以保证树脂砂有足够的可使用时间。 (4)混砂机的调整与准备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P V 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和微悬浮聚合法3种方法。 1、乳液种子聚合法 将配方要求的软水加入到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然后按顺序向反应釜中 加入起始的乳化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9.5-10.5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内压力抽至0.057MPa开启单体加料阀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升温反应约1小时回收单体然后将反应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反应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氧 乙烯蓖麻油搅拌15分钟即得到PVC糊树脂。 微悬浮聚合法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乳化剂中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 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胶的方法。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将经由过滤器过滤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用 泵打入反应釜中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启动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 50℃-60℃然后用5℃水冷却压力由0.7 1.0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未反应的氯乙 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离心机过滤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15左右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3、乳液连续聚合法 乳液连续聚合法是在聚乙烯的增溶胶束存在下单体在乳化水溶液中经过引发形成活性 基团而聚合在生成的胚乳颗粒中只要增长链未终止或有活性基团存在聚合反应就一直 会进行下去。在连续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需要的氯乙烯来自活性基团已生成的胶乳微粒被大量的拥有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包围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4、连续法与间歇法的比较 间歇聚合法为一次或分批加料一次出料而连续聚合法为连续等量加料连续出料。连续聚合法具有劳动生产率高、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时空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和能耗低等特点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高这是包括微悬浮聚合法在内的一切间歇式工艺路线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优点。 无论是间歇聚合的方法或连续聚合的方法都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糊性能的产品都可以 用于氯乙烯糊树脂的各个领域只不过工艺各有特点产品各有专门用途而已。 生产PVC糊树脂所涉及的涂料设备 反应釜悬浮聚合反应釜 PVC糊树脂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摘要聚氯乙稀(PVC)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大热点。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及应用进展出发介绍了其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喷雾干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

————————————————————————————————作者:————————————————————————————————日期: ?

聚氯乙烯糊树脂粉(EPVC)主要用于哪些行业聚氯乙烯(PVC)糊树脂 顾名思义是此种树脂主要以 制成糊状形式来应用,人们 常用此种糊称作增塑糊,是 未加工状态下的聚氯乙烯塑 料的一种独特液体形式。糊 树脂常由乳液和微悬浮法制 得。 聚氯乙烯糊树脂因粒度微细,其质地像滑石粉,具有不流动性。聚氯乙烯糊树脂同增塑剂混合后经搅拌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即制成PVC 糊料,或称作PVC增塑糊、PVC溶胶,而且人们正是以这种形式用来加工成最终制品。在制糊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制品需要,添加各种填料、稀释剂、热稳定剂、发泡剂及光稳定剂等。 PVC糊树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仅经加热就变为聚氯乙烯制品的一种新型的液态材料。该种液态材料配置方便,性能稳定、易控制、使用方便、制品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着色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造革、搪胶玩具、软质商标、墙纸、油漆涂料、发泡塑胶等的生产。 与传统的悬浮树脂相比,PVC糊树脂具有以下优点: (1)加工设备价廉。(2)模具简单便宜。 (3)可制成特别形状。 (4)发泡容易。

(5)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进行生产。 PVC糊树脂制品的 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属于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个产品分枝。PVC 糊树脂以其高分散性的粉料用于糊料加工而得名。由于其成糊性能优良,以及分散性能良好,主要应用于PVC树脂的软材料领域。可适用于涂布、浸渍、喷涂、发泡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壁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P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展趋势 PVC糊树脂(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m (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m)。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近半个世纪来,全球糊PVC树脂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产能与产量呈跳跃式增长,在亚洲地区增长尤为显著。2008年,全球

醇酸树脂的合成实用工艺

第三章 醇酸树脂 第一节 概 述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COO -),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 resin ),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第二节 醇酸树脂的分类 一、 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 , 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 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醇酸树脂相当于 “ 大分子 ” 的油 , 只需少许交联点 , 即可使漆膜干燥 , 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 (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 , 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 (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 二、 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 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高低。 油度 (OL) 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0W )与树脂理论产量(t W )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OL 0t W W = 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 )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f W )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 t W =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用量-生成水 量 )%(/OLf t f W W =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OLf 换算为OL 。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 95 % , 所 以: (%)95.0OL OLf ?=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和微 悬浮聚合法3种方法。 1、乳液种子聚合法 将配方要求的软水加入到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然后按顺序向反应釜中 加入起始的乳化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9.5-10.5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 内压力抽至0.057MPa开启单体加料阀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升温反应约1小时回收 单体然后将反应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反应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氧 乙烯蓖麻油搅拌15分钟即得到PVC糊树脂。 微悬浮聚合法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在乳化剂中分散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 发聚合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胶的方法。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将经由过滤器过滤 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用 泵打入反应釜中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启动搅拌升温至聚合温度

50℃-60℃然后用5℃水冷却压力由0.7 1.0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未反应的氯乙 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离心机过滤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 15左右的聚氯乙烯糊树脂。 3、乳液连续聚合法 乳液连续聚合法是在聚乙烯的增溶胶束存在下单体在乳化水溶液中经过引发形成活性 基团而聚合在生成的胚乳颗粒中只要增长链未终止或有活性基团存在聚合反应就一直 会进行下去。在连续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需要的氯乙烯来自活性基团已生成的胶乳微粒 被大量的拥有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包围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4、连续法与间歇法的比较 间歇聚合法为一次或分批加料一次出料而连续聚合法为连续等量加料连续出料。 连续聚合法具有劳动生产率高、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时空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和能耗低等特 点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高这是包括微悬浮聚合法在内的一切间歇式工艺路线都无法与之相 比的优点。 无论是间歇聚合的方法或连续聚合的方法都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糊性能的产

手糊成型工艺及复合材料的发展.

齐鲁工业大学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化13-1 201307021038 李振平 手糊成型工艺及复合材料的发展 很久以前,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天然聚合物如牛羊角、蜡和沥青等。随着时间的发展,天然聚合物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由此,一些可改进天然聚合物性能技术(如纯化和改性)相继产生。 复合材料发展史摘要 184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这位现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首次在实验室发明了饱和聚酯。 1894年 Vorlander在实验室着手对乙二醇马来酸的研究工作,成为记录在案最早的一位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化学家。 1920年先锋人物Wallace Carothers开始对乙二醇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聚酯的研究工作。 1922年首个聚酯树脂被研发成功。

1930年末研究人员Bradley,Kropa 和Johnson三人共同研究不饱和聚酯的固化情况,在报告中提高,固化后,它们可以分为可熔性和不可溶性(热固性)。 1935年欧文斯科宁(Owens Corning)首次引入玻璃纤维 1941年不饱和聚酯首次投入美国的压铸商业市场 1942年美国橡胶公司开发出玻璃纤维增强聚酯树脂作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1946年船艇制造商开始意识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整个工业带来了何种变革,在这年中首个复合材料船身的游艇在美国建成,还首次引入了冷固化系统。 1950年早期闭模工艺开发完成。 1951年中期不饱和聚酯树脂在欧洲投入商业化生产。 1963年碳纤维增强材料引入市场 到了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自然界中的天然聚合物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这使当时的新型材料-早期的复合材料得到飞速的发展。 复合材料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结构,结果是形成了一加一等于三。对于复合材料的理解,貌似昆虫、鸟和蝙蝠等动物比我们要理解的更透彻一些,它们将这个原理应用到筑窝的过程中,以防天敌的攻击。原始人用动物粪便、粘土、稻草和树枝组成复合材料结构,这是人类将复合材料应用到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甚至据人们传说,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也是由煤沥青和稻草混合制成的,这也许真的是被报道出的复合材料船舶的鼻祖,当然这也仅是传说。 之后经过了几千年,第二次复合材料在工业应用的浪潮在1830年席卷西欧,工业领域中的先锋人物在发现了复合材料这种新兴材料之后,争相投入对它了研发工作,包括:木质层压板、合金和钢筋增强混凝土。在17世纪,英国人John Osborne通过天然聚合物牛羊角制备了模塑制品。到19世纪,模塑牛羊角工业开始繁荣壮大,其大多数制品都卖给了当时的中产阶级。 随着天然聚合物的不断发展,人们开采了由热带橡树产生的树胶,尤其是在1847年Bewley发明了塑料挤出机,可以用树胶制备橡胶和古塔橡胶,在1850年开始采用这种古塔橡胶来保护隔离水线电报电缆。 谈到复合材料,就不能不说起英国。在复合材料工业发展过程当中,很多重要事件都与英国密切相关。 汉考克托马斯和他的兄弟查尔斯对橡胶进行广泛的研究,终于在1839年发明了硫化橡胶,他们也因这一发明而闻名于世。同时美国的古德意

水溶性醇酸树脂

水溶性醇酸树脂 一、性能概述 本品的住哟啊组成与一般的溶剂型醇酸树脂一样,由多元酸多元醇与植物油(或酸)或其他脂肪酸经酯化缩聚而制成。为了使醇酸树脂溶于水,必须严格控制他的酸值和分子量,通常酸值在60以上、分子量较小的的树脂水溶性较好,所以水溶性醇酸树脂大多为高酸值低粘度。 本品的水溶性好坏是衡量其质量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品由于以水做溶剂,因而具有水来源易得,净化容易,施工过程制备过程无火灾危险、五毒性气体,可在湿型基底上加工,涂料可采用自动化涂装工艺等特点。 二、主要用途 本品可以广泛的制成常温干燥、低温干燥、低温烘干、氨基树脂改性烘干漆。也可用于装饰板涂层改性,金属与非金属等物品表面涂饰与保护中。 三、生产原理 本品一般是由多元醇与多元酸等缩聚而成的聚合物。其主链是有很多的酯链相连而成。 四、生产工艺 1.原料消耗 原料规格 用量(kg/t) 季戊四醇工业品199.50 斜苯二甲酸酐工业品241.80 棉油酸工业品98.00 二甲苯工业品65.40 三乙醇胺工业品85.00 水正丁醇工业品49.00 水自来水326.00 2.工艺流程图 (苯酐,季戊四醇,棉油酸,二甲苯)→搅拌→酯化→蒸馏→(加入三乙醇胺)→中和→(加入正丁醇,水)→稀释→成品 3.操作工艺 按配方比投入苯酐,季戊四醇,棉油酸,二甲苯并加热升温。当反应釜内温度升温至140左右时,即开始酯化反应。 降温地升至190--200,蒸馏脱出二甲苯,保温维持反应至酸值达90--110,表示反应已经平衡。在此期间,应定期测试酸值。 当反应到达终点时,将温度降至135左右,加入三乙醇胺中和,并保持在130加完。加完后继续搅拌15-30min. 将正丁醇和水加入稀释釜中进行搅拌,并维持80--90保温搅拌半小时后降温出料。 (注:以上温度单位均为华氏温度℃)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环氧树脂生产工艺 摘要:对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发展概况,分类及其生产工艺等等。选取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例,介绍其生产工艺中的原料,流程,设备以及后期的“三废”的处理。 关键词:环氧树脂发展概况生产工艺 定义及发展概况 1.环氧树脂定义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在适当的化学试剂存在下能形成三维网状固化物的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DiglycidyletherofbisphenolA(缩写DGEBPA),其结构为: 2.发展概况 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 我国的环氧树脂的开发始于1956年,在沈阳、上海两地首先获得了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生产厂家已达100余家。生产的品种、产量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氧树脂的分类及其合成工艺 1.分类 按化学结构差异:环氧树脂可分为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和非缩水甘油类环氧树脂2大类。 按分子中官能团的数量:环氧树脂可分为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环氧树脂。 按室温下的状态:环氧树脂可分为液态环氧树脂和固态环氧树脂。 2.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不同。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1) 多元酚、多元醇、多元酸或多元胺等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与环氧氯丙烷等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经缩聚而得。(2) 链状或环状双烯类化合物的双键与过氧酸经环氧化而成。 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1.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及规格 2.环氧树脂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的性质 (1) BPA:白色片状或粒状晶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及碱性溶中,室温下

PVC糊树脂制造知识简介

PVC糊树脂制造知识简介 PVC糊树脂最早在德国1937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当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歇式,一种是连续聚合法。因后一种方法存在乳化剂用量大,品种变化少,控制困难,质量不稳定等缺点没有得到更大发展;当前世界上还是间歇式聚合为主,目前世界总产量约有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我国糊树脂工业起步较晚,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PVC糊树脂,60年代初在武汉葛化集团(当年厂名武汉建汉化工厂)实现工业化。而后上海天原化工厂,牡丹江糊树脂厂,南通糊树脂厂及西安化工厂先后投产,总产量约6000吨/年,工艺方法几乎是一样的,种子乳液法;历经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中期国内PVC生产厂纷纷引进国外技术,无论从生产能力和生产糊树脂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我国PVC糊树脂生产简况 (1)目前国内各厂生产装置能力列表 (2)什么是PVC糊树脂?什么是普通PVC树脂?主要区别

是什么? PVC糊树脂——将氯乙炔烯单体(VCM)在引发剂乳化剂水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聚合反应而得到白色乳液,进而喷雾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可与增塑剂制糊脂状流体用来加工应用。 PVC普通树脂——将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分散剂,水等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下纯合反应而得到白色悬浮液,进而离心过滤,气流干燥得到白色粉末,与多种助剂混合经热塑化加工成硬板,管,门窗等成为PVC塑料制品,不能成糊。 主要区别:A粒度大小区别:糊树脂粒度30~60微米(um),普通树脂50~250um; B产量:普通树脂(后称悬浮树脂)约80%以上,糊树脂约10%左右;还有其他10%是特种PVC树脂; C加工应用:县浮树脂是先热塑化再成型,可制成软,硬制品,加工设备复杂。糊树脂是先成型后热塑化,只能制成软制品,加工设备简单价廉。 (3)PVC糊树脂主要用途 A地板材(地板砖块,卷材,板) B家庭装饰(人造革,墙纸,沙发) C消费品(手套,玩具,电器手柄,啤酒,汽水内垫) D运输业(运输带,汽车密封条,涂层,彩色钢板涂层) E卫生检查手套(E用手套,劳动手套,家用手套) F汽车底盘涂料,健身球,电缆插头;

复合材料的手糊成型工艺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手糊成型工艺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作者所在班级: 07841 作者姓名:赵向男 作者学号: 20073084128 指导教师姓名:彭燕 完成时间: 2010年5月25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复合材料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应用与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方法很多,本文着重介绍手糊成型工艺方法的特点、工艺流程以及成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关键字:复合材料手糊成型工艺流程。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osite materials at home and abroad, has grea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occup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Composites forming pro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many methods to hand lay-up molding method, process and molding process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 Key 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molding paste hand process.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教学内容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第三章醇酸树脂 第一节概述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COO-),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 resin),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第二节醇酸树脂的分类 一、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 , 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 , 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醇酸树脂相当于“ 大分子” 的油 , 只需少许交联点 , 即可使漆膜干燥 , 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

(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 , 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 (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 二、 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 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高低。 油度 (OL) 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0W )与树脂理论产量(t W )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OL 0t W W = 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 )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f W )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 t W =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 用量-生成水量 )%(/OLf t f W W =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OLf 换算为OL 。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 95 % , 所以: (%)95.0OL OLf ?= 引入油度(OL )对醇酸树脂配方有如下的意义: (1) 表示醇酸树脂中弱极性结构的含量 。 因为长链脂肪酸相对于聚酯结构极性较弱,弱极性结构的含量,直接影响醇酸树脂的可溶性 , 如长油醇酸树脂溶解性好,易溶于溶剂汽油 , 中油度醇酸树脂溶于溶剂汽油-二甲苯混合溶剂 ,

聚合物环氧树脂的合成

合成环氧树脂的工作任务 1.环氧树脂概述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合成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被称为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它们是热固性树脂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环氧树脂中含有多种可发生不同功能作用的基团,如环氧基、醚键(-O-)、羟基和苯环,其中环氧基可发生交联反应,醚键耐水解性能优良,羟基发挥粘结作用,苯环发挥耐腐蚀性与耐热性好的作用。因此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坚韧、收缩率低、耐水、耐化学腐蚀、耐有机溶剂、可与许多材料牢固粘结等优点。与其他热固性树脂相比,环氧树脂的种类和牌号最多,性能各异。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种类更多,再加上众多的促进剂、改性剂、添加剂等,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和组配,从而能获得各种各样性能优异的、各具特色的环氧固化体系和固化物。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几乎能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因而在电子、机械、化工、航空、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其他热固性树脂所无法相比的,如今环氧树脂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环氧树脂的产量和应用水平,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工业技术的发达程度。 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并且不断有新品种出现。在所有环氧树脂中,生产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因为其原材料易得、成本最低,在我国其产量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90%,在世界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75%~80%。又因其用途最广,故被称为通用型环氧树脂。 (1)基础标准 GB/T1630—1989 环氧树脂命名 GB/T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2)产品标准 GB/T13657—1992 双酚A型环氧树脂 (3)方法标准 GB/T4612—198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 GB/T4613—1984 环氧树脂和缩水甘油醚无机氯的测定 (4)、皂机氯的测定 GB/T4618—1984 环氧树脂和有关材料易皂化氯的测定 (5)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1—1989 环氧树脂颜色测定方法加德纳色度法 GB/T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 GB/T12007.3—1989 环氧树脂总氯含量测定方法 GB/T12007.4—1989 环氧树脂粘度测定方法 GB/T12007.5—1989 环氧树脂密度的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GB/T12007.6-1989 环氧树脂软化点测定方法环球法 GB/T12007.7—1989 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测定方法 Q/5S69—94 环氧化合物环氧当量的测定—溴化氢-冰乙酸非水滴定法(中国航空总公司第014中心标准) 12.2 合成环氧树脂的工作任务分析 12.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相关指标 1.双酚A型环氧树脂 双酚A型环氧树脂又称为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是由二酚基丙烷(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碱性催化剂(NaOH)作用下缩聚而成的树脂产品。结构如下: 分子结构中n为环氧树脂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亦称链节数。n越大,树脂的聚合度越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含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的混合物。工业上将软化点低于50℃(平均聚合度小于2)的称为低分子量环氧树脂或软树脂;软化点在50℃~95℃之间(平均聚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