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一、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教案全面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3. 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4. 理解数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定义和特点

- 数字信号的离散化和模拟信号的连续化方法

-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2. 逻辑门电路

- 常见逻辑门电路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表

- 逻辑门电路的布尔代数运算和运算规则

- 逻辑门电路的组合与级联

3. 数制与编码

- 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换

- 常见编码方式及其应用

- 校验码的原理和使用

4. 计数器与时基电路

- 基本计数器电路的结构和功能

- 时基电路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 计数器与时基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解教师将课程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3.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互动及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定;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4.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成绩等。

六、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参考资料如下: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2. 《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

3.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

以上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的内容概要,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充。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太原工业学院 第1章逻辑代数基础

目的与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常用复合导出逻辑运算;熟练运用真值表、逻辑式、逻辑图来表示逻辑函数。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导出逻辑运算;真值表、逻辑式、逻辑图之间的相互转换。难点:将真值表转换为逻辑式。 所谓数字电路,就是用0和1数字编码来表示和传输信息的系统,即信息数字化(时代)。 数字电路与传统的模拟电路比较,其突出的优点是:(如数字通 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测量 仪表)精度高、智能化、(集成电路)可靠性高、体积小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1、1概述 一、模拟量(时间、温度、压力、速度、流量):时间上和幅值上 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模拟信号(正弦交流信号):表示模拟量的信号。 数字量:时间上和幅值上都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工厂中生产的产品个数); 数字信号、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中的数字信号 采用0、1两种数值(便于实现)(位bit 、拍) 0、1表示方法:电位型:电位高低(不归零型数字信号) 脉冲型:有无脉冲(归零型数字信号) 二、数制及其转换 由0、1数值引入二进制及其相关问题。 常用数制:举例:十进制、二进制(双)、七进制(星期)、 十二进制(打)等。 特点:基数:数制中所用数码的个数; 位权。 1. 十进制数 基数:10 位权:n 10 表达式:10)(N =(P2 式1-1)=i n m i i a 101 ?∑--= (1-1) 推广到任意进制R : 基数:R 位权:n R

表达式:R N )(=(P2 式1-2)=i n m i i R a ?∑--=1 (1-2) 2. 二进制数 表达式:2)(N =(P3 式1-3)=i n m i i a 21 ?∑--= (1-3) 位权:以K 为单位;按二进制思维(如1000个苹果问题); 例如:(1101.01)2= 0-16对应的二进制数 特点:信息密度低,引入八、十六进制。 3. 八进制、十六进制 八进制: 基数:8(0-7) 位权:n 8 表达式:8)(N == i n m i i a 81?∑--= ( 1-4) 十六进制: 基数:16(0-9,A ,B ,C ,D ,E ,F ) 位权:n 16 表达式:16)(N ==i n m i i a 161?∑--= 特点:和二进制有简单对应关系;信息密度高,便于书写。 4. 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⑴ R →十:按位权展开,再按十进制运算规则运算。 例1-1、1-2、1-3(P4) ⑵ 十→R :分两步 整数部分:除R 取余,注意结束及结果; 小数部分:乘R 取整,注意精度及结果; 结果合并: ⑶ R=2k 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八:3位?1位, 二?十六:4位?1位, 八?十六:以二进制为过度, 5. 进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B (inary )----二; H(exadecimal)----十六; D(ecimal)----十; O----八 三、二—十进制代码(BCD 代码)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3篇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第一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场景,掌握各类数字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数字电路的逻辑门电路设计与实现 3. 常见数字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使用方法 4. 数字电路的应用场景及其实现方式 三、教学重点 1. 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数字电路的逻辑门电路设计与实现 3. 常见数字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实现方式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示范法 3. 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现代科技产品离不开数字电子技术?

2. 理论讲授 2.1 数字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是以数字信号为信息载体的电子技术,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字信号是由一系列固定幅度的脉冲构成,与模拟信号不同。数字电路利用固定的电子元器件来处理、传输和存储数字信号。数字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控制、测量等领域。 2.2 数字电路的逻辑门电路设计与实现 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各种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可以实现所有的逻辑运算,因此能够完成复杂的数字电路设计。 2.3 常见数字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使用方法 常见数字电子元器件包括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这些元器件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小尺寸、低功耗等特点,可以满足数字电路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3. 实践操作 实际操作是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字电路原理和应用。 3.1 逻辑门电路实验 请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搭建方法和实现原理,并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逻辑运算。 3.2 数字电子元器件实验 请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数字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能够通过元器件选择和搭配实现复杂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7.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全套教案 一、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教案全面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3. 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4. 理解数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 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定义和特点 - 数字信号的离散化和模拟信号的连续化方法 -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2. 逻辑门电路 - 常见逻辑门电路的符号、真值表和功能表 - 逻辑门电路的布尔代数运算和运算规则 - 逻辑门电路的组合与级联 3. 数制与编码 - 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换 - 常见编码方式及其应用 - 校验码的原理和使用 4. 计数器与时基电路 - 基本计数器电路的结构和功能 - 时基电路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 计数器与时基电路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解教师将课程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3.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巩固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互动及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定;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4.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成绩等。 六、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参考资料如下: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2. 《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 3. 《数字系统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范文范本数字电子技术基本教程pdf(3篇)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范文范本数字电子技术 基本教程pdf(3篇) 精选数字电子技术根底教案范文范本一 七嘴八舌七零八落七上八下 以数字“八”开头成语: 八面玲珑八仙过海半斤八两 八面玲珑八面威严半斤八两 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珍玉食 八百孤寒八音迭奏才高八斗 耳听八方胡说八道 以数字“九”开头的成语: 回肠九转羿射九日鹤鸣九皋九牛二虎之力 九曲回肠九泉之下九洲四海九转功成含笑九泉 九五之尊九儒十丐九回肠断九垓八埏九天揽月 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九鼎大吕九九归一 精选数字电子技术根底教案范文范本二 实习时间:20xx年x日至x日

实习地点:xx 实习人:xx 实习目的:电子工艺实习,使我们对电子元件焊接以及半导体收音机和数字万用表的装配工艺有了肯定的感性和理性熟悉,以及对电路板的一些学问。收音机和万用表的安装、焊接以及调试;让我们了解了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把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质量检验,学会了整机的装配工艺;同时也培育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力量,尤其是培育我们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实习辅导教师:xx 实习器材:电烙铁及支架、焊锡膏、焊锡丝、万用表、斜口钳、螺丝刀、镊子、试验所需元器件清单等 实习内容:首先我们需要熟识各个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熟悉了半导体收音机装配的元器件,熟识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适用范围,能够读出电阻的阻值和各个元器件的量值大小。由辅导教师给我们讲解了焊接时的一些技巧,每人发了一个练习用电路板,尝试着初步的手工焊接,渐渐熟识焊接的根本技巧。手工焊接是一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元器件丢失其局部性能,甚至导致元器件报废。 我们先进展了恒兴牌s60袖珍型收音机元器件的焊接,首先我们得看懂收音机的电路图,然后是熟悉电路图上所对应的元器件,找到所对应的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4章触发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4章触发器 第4章触发器在数字系统中,除了广泛使用数字逻辑门部件输出信号。还常常需要记忆和保存这些数字二进制数码信息,这就要用到另一个数字逻辑部件:触发器。数字电路中,将能够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逻辑电路称为触发器(flipflop)。它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 4.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基本RS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是构成各种功能触发器的最基本的单元,故称基本触发器。 1.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基本RS触发器是由两个与非门G、G交叉耦合构成的。其逻辑图和逻辑12符号如图 4.1所示。它与组合电路的根本区别在,电路中有反馈线。 (2)工作原理基本RS触发器特点如下。触发器的次态不仅与输入信号状态有关,而且与触发器的现态有关。电路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在无外来触发信号作用时,电路将保持原状态不变。在外加触发信号有效时,电路可以触发翻转,实现置0或置1。在稳定状态下两个输出端的状态必须是互补关系,即有约束条件。还可以用或非门的输入、输出端交叉耦合连接构成置0、置1触发器。其逻辑图和逻辑符号如图4.2所示。综上所述,基本RS触发器具有复位(Q=0)、置位(Q=1)、保持原状态3种功能,R为复位输入端,S为置位输入端,可以是低电平有效,也可以是高电平有效,取决触发器的结构。 4.1.2同步RS触发器在实际应用中,常需要用一个像时钟一样准确的

控制信号来控制同一电路中各个触发器的翻转时刻,这就要求再增加一个控制端。通常把控制端引入的信号称为时钟脉冲信号,简称为时钟信号,用CP(ClockPulse)表示。 1.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 (2)逻辑功能分析同步RS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分别由R、S和CP控制,其中,R、S控制状态转换的方向,即转换为何种次态;CP控制状态转换的时刻,即何时发生转换。 2.触发器逻辑功能描述方法 (1)特性方程触发器次态Qn 1与输入状态R、S及现态Qn之间逻辑关系的最简逻辑表达式称为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2)驱动表所谓驱动是指已知某时刻触发器从现态Qn转换到次态Qn 1,应在输入端加上什么样的信号才能实现。驱动表是用表格的方式表示触发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或保持原状态不变时,对输入信号的要求。 (3)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是描述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关系及转换条件的图形,它表示出触发器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或保持原状态不变时,对输入信号的要求。它形象地表示了在CP控制下触发器状态转换的规律。同步RS触发器的状态转换图如图 4.7所示。 (4)时序波形图触发器的功能也可以用输入、输出波形图直观地表现出来。反映时钟脉冲CP、输入信号R、S及触发器状态Q对应关系的工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第3章 逻辑门电路 实现一些基本运算关系的电路,称为“门电路”。它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在门电路中,输入反映“条件”,输出反映“结果”。入、出之间是逻辑关系。 在逻辑设计中,主要使用集成逻辑器件,分通用逻辑器件和编程逻辑器件。 TTL 系列和COMS 系列最为常见。 3.1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1.关于高、低电平 数字电路中的电位常用“电平” 一词描述。高电平是电路的一种状态, 低电平是另一种状态。 不同系列的产品,高、低电平范 围有不同的标准。图中为TTL 系列的 规定。 2.关于正负逻辑 用“1”表示高电平,“0”表示 低电平,这是正逻辑体制; 如果用“0”表示高电平,用“1” 表示低电平,就是负逻辑体制。 同一个电路,可采用正逻辑体制,也可采用负逻辑体制,还可以同时采用正、负逻辑,称为混合逻辑。 今后不加说明,一律采用正逻辑体制。 3.1.1 理想开关的开关特性 一、 静态特性 S 可由二极管、三极管或 MOS 管实现 ① 断开 0 OFF OFF =∞=I R , ② 闭合 0 0AK ON ==U R , 二、动态特性 ① 开通时间:(断开—闭合)0on =t ② 关断时间:闭合—断开 0off =t 普通开关:静态特性好,动态特性差 半导体开关:静态特性较差,动态特性好 低电平上限0.8V 低电平范围 0V 高电平下限1.8V (V CC ) 无定义 高电平范围

3.1.2 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导通条件:V D >+0.7V ,如同一个具有约0.7V 压降的闭合开关。 截止条件:V D <死区电压,I D ≈0,如同开关断开一样。 动态情况,二极管的工作速度问题: 截止到导通:电荷积累需要时间(产生扩散运动),可以忽略。 导通到截止:电荷存储效应产生反向恢复时间t re 。(存储的电荷要消散,也需要一定时间,此瞬间有较大的瞬态反向电流。) 二极管的动态电流波形见下图。 3.1.3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1.四种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截止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饱和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倒置状态: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主要工作在开关 状态,因而不是截止就是饱和。 R R t u i i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一、课程概述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电气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 是针对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授课的。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并能掌握其应用基础,以达到全面认知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 2.熟悉数字电路器件特性及使用方法; 3.理解数字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能够进 行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实践; 4.能够了解数字信号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技术的基本方法; 5.能够运用现代电子设计和分析工具进行数字电子系统的设 计分析和仿真; 6.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1.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基础概念;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3.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4.二进制算术运算电路; 5.存储器和寄存器电路; 6.非稳态序列电路; 7.逻辑功能模拟与仿真。 第二章数字电路器件 1.数字电路集成块器件; 2.数字逻辑门及其特性; 3.组合逻辑集成块器件; 4.时序逻辑集成块器件; 5.存储器器件; 6.PLD和FPGA; 第三章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与分析 1.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流程; 2.抽象建模方法; 3.数据通路与控制; 4.状态机设计方法; 5.系统设计实例。 第四章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1.数字信号的特点和分类; 2.信号采样及采样定理; 3.信号处理原理;

4.信号生成与重构; 5.数字信号处理应用基础。 第五章数字电路仿真与实验 1.EDA工具基础; 2.数字电路仿真; 3.数字电路实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采用面授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概念讲解,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操作及团队协作。通过作业、考试、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具体方法包括: 1.讲授知识点; 2.课堂讨论; 3.实验操作; 4.个人或团队项目; 5.期末考试。 五、教学周期和学分 本课程为全年制教学,共18周,64学时,3学分。 六、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作业+实验)占3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新课 课 题 9.1 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9.2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课 型 新课 节 数 第1、2节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教学重点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教学难点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A .引入 数字电路是近代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数字技术在近十年来获得空前飞速的发展。随着数字集成工艺的完善,数字技术已渗透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B .新授课 9.1 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1.数字信号的特点 电路中的数字信号在数值上是不连续的,它不随时间连续变化,即为离散的电信号。 2.数字电路的特点 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信号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即“0”和“1”,对应在电路上为 低电平和高电平。所以电路简单,易于集成化。 3.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 数字电路主要是研究逻辑关系。通常,数字电路用逻辑代数、真值表、逻辑图等方 法进行分析。 9.2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9.2.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1)实验电路 ① 开关S 置A 端,VD 导通,它呈现的正向压降很小,相当于开关的接通状态。 ② 开关S 置B 端,VD 截止,它呈现的反向电阻很大,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 (2)结论: 当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和反相电阻有很大差别时,二极管即可作为开关使用。 (介绍) (分析工作原理)

9.2.2二极管开关的应用 1.限幅电路 限幅电路又称削波电路。削波就是指将输入波形中不需要的部分去掉。 (1)串联型上限幅电路 ①电路 电路及限幅波形如图所示。 R:泄放电阻,为电路中可能接入的电容提供放电回路。 ②工作过程 1 v≥0→VD截止→0 O = v 1 v≤0→VD导通→ I O v v= 限幅电平:把开始起限幅作用的电平称为限幅电平。 电路全称为“限幅电平为零的串联型上限幅电路”。 (2)并联型下限幅电路 ①电路 电路及限幅波形如图所示。 ②工作过程 1 v≥ G V→VD截止→ I O v v= 1 v< G V→VD导通→ G O V v= 它是限幅电平为 G V的下限幅度电路,又因二极管与负载电阻并联,所以电路全称 为“限幅电平为 G V的并联型下限幅电路”。 (3)结论 串联型限幅电路是利用二极管截止起限幅作用;而并联限幅电路是利用二极管 导通起限幅作用。 2.钳位电路 (1)电路组成 把输入信号的底部或顶部钳制在规定电平上的电路称为钳位电路。 顶部电位在零电平的钳位电路如图所示。 (讲解) (分析工 作原理) (讲解)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编著-数字电路教案

数字电路教案 本课程理论课学时数为70,实验24学时。各章学时分配见下表: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 【本周学时分配】 本周5学时。周二1~2节,周四3~5节。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二进制数、二—十进制数(主要是8421 BCD码) 2、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若干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3、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几种表达形式。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本周教学重点: 1、绪论:重点讲述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应用状况和课程主要内容。 2、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重点讲述各种运算的运算规则、符号和表达式。 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重点讲述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普通代数公式的区别,常用公式的应用背景。 4、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重点讲述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相互转换方法。 本周教学难点: 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应用背景和变换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绪论(约0.5学时) 1、电子电路的分类。 2、数字电路的基本特点。 3、数字电路的基本应用。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5、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数制与码制(约1.5学时)(若前置课程已学,可作简单复习0.5学时) 1、几种不同进制(二、八、十、十六进制)。 2、几种不同进制相互转换。 3、码制(BCD码)。 三、逻辑代数 1、基本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运算:与、或、非运算是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还可以形成其他复合运算,常用的是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同或运算。(约0.5学时) 2、常用公式(18个)(约0.5学时) 3、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对偶定理)(约0.5学时) 4、逻辑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约0.5学时) 5、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间的转换:常用的转换包括:函数式←→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约1学时)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可组织学生讨论逻辑代数公式和普通代数公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讨论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和相互转换方法。 【作业】 P38 1.1 1.2 1.8 1.10 【本周学时分配】 本周5学时。周二1~2节,周四3~5节。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1、变化规律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是离散是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2、变化规律在时间或数值上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4、反码、补码的运算。 5、8421码中每一位的权是固定不变的,它属于恒权代码。 6、格雷码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相邻两个代码之间只有一位发生变化。 基础知识数制转换 1. (30.25)10=( __.01)2=( 1E.4)16 2. (3AB6)16=( ____)2=(__)8 3. (136.27)10=( __.0100)2=( 88.4)16 4. (432.B7)16=( __0010. __)2=(2062. 556)8 5.(__0)BCD=(108)D=(6C)H=(__)B 6. 二进制(1110.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为14.625。 7.十六进制数(BE.6)16转换为二进制数为

(__.011)2。 原码、反码与补码在二进制数的前面增加一位符号位。符号位为0表示正数;符号位为1表示负数。正数的反码、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即为它的正数原码连同符号位按位取反。负数的补码即为它的反码在最低位加1形成。补码再补是原码。 1. 如(__)2为有符号数,则符号位为1 ,该数为负数,反码为__,补码为__。如(001010)2 为有符号数,则符号位为0 ,该数为正数,反码 001010,补码001010。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1、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有与、或、非三种。 2、只有决定事物结果的全部条件同时具备时,结果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逻辑与,或称逻辑相乘。 3、在决定事物结果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任何一个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逻辑或,也称逻辑相加。 4、只要条件具备了,结果便不会发生;而条件不具备时,结果一定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逻辑非,也称逻辑求反。 5、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有重叠律、互补律、结合律、分配律、反演律、还原律等。举例说明。 6、对偶表达式的书写。 7、逻辑该函数的表示方法有:真值表、逻辑函数式、逻辑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数字电路概述及数制和码制课题名称多媒体教室授课地点 1、介绍本课程的内容、特点、要求与考核方法 2、理解模拟量和数字量 教学目标 3、学习数制与码制 让学生对数字电路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制与码制及其转换重点 教学 数制与码制的应用难点 课程介绍: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考核、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模块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及重点 【新课】 数字电路概述:走进数字化新时代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教学基本内容与 2、模拟量的数字表示教学设计 3、数制 4、数制转换 5、码制 6、数制与码制的应用举例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及用具多媒体 作业补充数制转换的习题 P10 1、2 教学参考书王卫平《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 1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基本逻辑门、复合门、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课题名称 多媒体教室授课地点 1、掌握基本逻辑运算关系,建立逻辑事件与实际逻辑电路的直观认识,引入逻辑 变量及逻辑函数关系的描述方法。教学目标 2、理解逻辑函数的建立过程。理解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掌握主要表示方法间的 转换。 基本逻辑运算与复合逻辑运算的各种表示方法重点 教学 逻辑函数的建立难点 一、逻辑电平和数字波形 二、基本的逻辑运算 1.与运算 1)与逻辑 2)逻辑表达式 3)真值表 4)与门逻辑符号教学基本内容与

5)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设计 2.或运算 3.非运算 4.复合逻辑运算 5(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实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及用具多媒体 作业补充 教学后记 2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课题名称 多媒体教室授课地点 1、理解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教学目标 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重点 教学 难点 【复习引入】 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的二值特性;基本的逻辑运算。 【新课】 一、逻辑代数的公式、定理和规则教学基本内容与1.逻辑代数的公式和定理教学设计 2.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