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2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
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
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
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第三,自然类的边界往往是模糊的,相邻范畴常常不是由严格的边界截然分开,其边缘成员往往混入对方的类别。
第四,自然类各成员地位并不相等,其中有较好的和较差的成员之分。
最好的成员即最具有原型性(prototypicality)的成员,最差的最好的成员之间可能有等级之别。
第五,范畴中原型性更高的成员具有更多的与同类其他成员共有的属性,与此同时,具有更少的与相邻类别的成员共有的属性;即就属性而言,原型成员最大限度地区别于其他范畴的原型成员。
而非原型成员(或者叫做边缘成员)则与其相反,它们与同类其他成员共有的属性较少,而与相邻范畴共有一些属性。
第六,就实体的范畴化及好坏成员的评估而言,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不光是属性的计算,而更多的是完形感知(Gestalt Perception),即将范畴化对象中的功能重要、视觉显著的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由视觉到心理”的表征。
2.隐喻系统
2.1隐喻认知观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普遍认知上的修辞方法,隐喻的研究大多出现在文学家和修辞学家的研究著作中,而主流的语言学家一般认为隐喻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是有异于日常使用语言的诗歌语言,是没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所以,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一直持中立态度。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莱考夫(Lakoff)等人的研究突破了这种传统的“隐喻修辞观”,提出了一种和以前的语言学传统观念迥异的“隐喻认知观”。
他的主要结论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首先,隐喻具有普遍性。
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而是代表了一种语言的常态,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隐喻是那些通过长期形成的规约而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语言的无意识的隐喻,这和传统隐喻观只注意到外显的比喻或者词汇化的隐喻是有着根本不同的。
其次,隐喻具有系统性。
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个别的、随意地制造出来的,而是有系统的。
不少看似孤立的隐喻,其实都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形成某种结构化的隐喻群。
再次,隐喻具有概念性。
他们认为隐喻不光是语言的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即认为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人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都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出来的。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这三个结论中最最根本的。
2.3概念隐喻的几种最常见类型
2.3.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前提是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同的,但是在这个隐喻中,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各自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上文所举的Time is money是这个类型的隐喻。
另外Lakoff和Johnson也举出了更为典型的argument概念,它包含四个主要成分
Argument is journey.(言其过程)
Argument is war.(言其方法和结果)
Argument is container.(言其内容)
Arguments are building.(言其质量的坚不可摧)
……
2.3.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上面说的结构隐喻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而是在同一概念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
例如:
2.3.3 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这种隐喻简单来说就是将抽象的经验,比如事件、行为、感觉、观念等,视作离散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之进行推理。
通俗来讲,就是将抽象的经验具体化。
例如,我们拿“通货膨胀”为例,将物价上涨的经验处理为实体,形成inflation is an entity(通货膨胀是实体)的本体隐喻。
例如“Inflation is low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也能说“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c orner”。
这类隐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一些:
1.指称作用,如:My fear of insects is driving my wife crazy.
2.量化作用,如:There is so much hatred in the world.
3.确认事物某一方面作用,如:The ugly side of his personality comes out under pressure.
4.确定原因作用,如:The pressure of his responsibilities caused his breakdown.
5.确定目标、促动行为,如:She saw getting married as the solution to her problem.
3.意象和意象图式(Imagery & Image Schema)
兰盖克(Langacker)在他的《认知语法基础》中认为语言是由词到句的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组成的象征系统,每个单位都是由相互对应的两极(语音和语义)组成的象征单位。
语义的形成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认知域,一个叫意象。
认知域描写的是某个语义涉及的概念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者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这些在之前的举例中我们已经了解过了。
而兰盖克(Langacker)提出的意象指的是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境由于“识解”方式的差别——凸显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于是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举汉语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a.姑姑送一只花猫给小莉。
b.姑姑送给小莉一只花猫。
其实客观情形都是姑姑把一只花猫送给了小莉,但是由于说话人观察的方式不同,凸显的部分不同,于是就形成两个不同的意象,我们可以看图示:
(G=姑姑,C=花猫,L=小莉)
我们可以看出,图中的箭头表示“花猫”的转移路径,粗黑线代表凸显的部分,于是我们可以发现,a句强调的是花猫的转移路径,b句强调的是小莉对花猫的占有。
同样地,我们来看兰盖克(Langacker)对enter ,into ,in三个词的述义作的意象分析:
enter的意象图示,小圆圈为射体(tr),大圆圈为地标(lm),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空间轴。
into的意象图式 in的意象图式
有必要说明的是Langacker在意象分析中提出的这种分析图示过程并没有将其主动称为“意象”,顶多只是称其“图示”。
而另外两个认知科学方面的专家Ungerer和Schmid则将其明确指称为“图式”或者“意象图式”,并将其定义为“来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经验的简单而基本的认知结构”。
和Langacker一样,Ungerer和Schmid对over这个词也做了类似上面两张图的具体分析。
a. fly over the house.
b. drive over the bridge
我们知道,a句中的射体是fly的施事,地标是house;b句中的射体是drive 的施事,地标是bridge。
这两例中的over都是动态意义,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射体的运动路径。
通过意象图式,我们发现a句中的射体和地标是没有接触关系的,b句中的射体和地标是有接触关系的。
4.句法象似性(Iconicity)
句法象似性的三种主要表现
象似性原则包含两方面,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成分象似是语言结构的单位跟意义结构单位的对应;关系象似是语言单位之间跟意义单位间关系的对应。
而下面主要探讨三种重要的相似——顺序象似、接近象似以及数量象似。
4.3.1顺序象似性(Sequencing Iconicity)
即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概念时间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
我们分别举例来看:
a. He opened the bottle and poured himself a glass of wine.
b.他跳上马骑走了。
c. She closed the window and they left.
动作的先后决定了语言的先后,反映了客观世界、认知和语言的一致性。
4.3.2 接近象似性(Proximity Iconicity)
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
这个原则被Givon称为“相邻原则”(the Proximity Principle)。
这样,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相邻的概念就容易快读被激活,从而缩短处理时间。
其意义为“功能上、概念上或认知上更接近的实体在语码层面也放得更近”(Givon,1990),如:
a1. 我哥哥 a2.我的哥哥
*b1. 我书包 b2.我的书包
a组中(1)和(2)都是合语法的名词短语,而b组中仅(2)可以说,这是因为a组中“我”和“哥哥”概念间的领属关系是不可让渡的,两者关系紧密,所以语言结构上“我”和“哥哥”也联系得紧密,所以“的”可以去掉;而b组中“我”和“书包”的关系是可让渡的,两者关系疏远,所以必须加“的”。
因此,表让渡关系的形式一定比不可让渡关系的形式在结构上更松散,体现在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必须有其它词附加。
Greenberg就提出这样一条普遍特征:“在任何语言里,N和Y在表达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时,其语言距离不会比表达可让渡的领属关系时大”。
4.3.3 数量象似性(Quantitative Iconicity)
也就是说概念上信息量大、更重要、更难预测的信息,其语言表达也就更长、更复杂。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句子。
a1. This guy is getting on my nerves.
a2. This impertinent egghead is getting on my nerves.
b1. On the Brighten train from Victoria, I met her.
b2. On the Brighter train from Victoria, I met this fair-haired, fragile and beautiful creature.
在上面的两组例子中,2句的信息量大,而且也突出了主语和宾语在概念上的重要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词汇层面上,同样也存在着数量象似性。
二,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教学
1.词汇教学
1.1词类范畴的原型理论和词汇教学
词汇的教学离不开词类范畴原型理论和隐喻系统理论。
特别是对于多义词的教学和研究。
汉语多义词的义项学习涉及到原型范畴理论。
我们随便看多义词“吃”的例子:
1.用口吃食物吃饭、吃喝
2.用口吸、喝吃酒、吃烟
3.生活依靠靠山吃山、坐吃山空
4.吸收(液体)吃水(方言)
5.挨、受吃苦、吃惊
6.经受,承受吃重、吃不消
7.消灭吃掉敌人
8.理解、领会吃透精神、吃不准
我们可以看到这八个义项中,第一个“用口吃食物”的义项是最基本的原型义项,其他的都是由原型义项引申过来的:“用口吃”引申为“用口吸”,而“吃”、“喝”都是我们的“生活基本所需”,是我们的“生活依靠”,吃进去了也就是“消灭”了,从而达到“理解”和“领会”的境界,而用口吃食物,从而食物都被我们吃了,因此“吃”还能引申出“挨”“受”“经受”“承受”的意义……
另外学习者可以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假借义等等。
另外,在对多义词的义项分析中也存在原型范畴理论。
我们以haunt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2年版)为例。
haunt
1.(of ghost) visit a place regularly鬼魂出没
2.be in (a place) often常到某处
3.return to repeatedly to the mind of (sb.)经常浮现于某人脑际
我们可以形成下面的图式
鬼魂出没
常到某处
浮现于某人脑际
原型引申
抽象引申
通过了解原型义项的了解,我们可以由原型引申,抽象引申类推得到词语的其他义项。
2.语法教学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有着基本上相同的认知结构,但是不同的言语社团有着不同的认知模式。
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是映照人类认知结构的。
因此,可以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来指导跨文化语言教学。
我们可以拿汉语教学中的例子简单说明。
很多汉语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发现语法的学习是一个最困难的环节。
而现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的巨大限制已经不能要求教授汉语的教师按照语法分析法的规则去教授语法,然后指导学生用类推规则加以实践,从而掌握语法;而是应该有意识的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能力,探寻汉语语法的认知规律,体会汉语语法的理据性、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们以沈家煊先生在他的《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中的句子为例:
(1)一字不识 *一字识
见一个爱一个 *见一个不爱一个
(2)最难的题他也会做?最难的题他也不会做
最便宜的他也买不起?最便宜的他也买不起
(3)连看电影也不感兴趣#连看电影也不感兴趣
连民办大学也想上#连民办大学也不想上
以上三组句子的否定变换,第一组变换之后是句法上不合格的,第二组变换之后是失去原有的周遍义的,而第三组变换之后语用上是不合格的,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不会这么说的。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三种异常违背了一条统一的认知规则:否定极小量等于否定全量,肯定极大量等于肯定全量。
原句是通过否定的形式来表现肯定的意义,倘若要对否定句进行否定变换,得到的应该是肯定句,但是变换之后的“肯定句”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倘若我们在教学中引入“那条统一的认知规则”,就能解释为什么变换之后不合格的道理。
另外,同样的认知规则也可以运用在语序上。
我们知道,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通过语序的变化得来的,不同语序的组合往往体现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
汉语语序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对客观有序世界的“象似性”,这点在上面的句法象似性的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中已经详细地说到了,所以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需要比较详细地说明的是前面没有提到的“相对先于绝对原则”。
我们来简单说一说。
1.相对时间词先于绝对时间词。
含有相对意义的时间词是相对时间词,含有绝对意义的时间词是绝对时间词,但是当相对时间词和绝对时间词在一起的时候,语法规则是相对时间词在绝对时间词之前。
例如:
前天星期二?星期二前天
“前天”是相对时间词,它的相对意义很好理解,我们说,12月1号相对于12月3号是前天,但是相对于12月2号是昨天;而“星期二”是绝对时间词,它只能是星期二,不能是星期一,星期三,也不能是星期四,没有相对意义上的比较。
我们能说“前天星期二”,但是正常情况下很少说“星期二前天”。
2.相对处所词先于绝对处所词。
同样地,含有相对意义上的处所词是相对处所词,含有绝对意义上的处所词是绝对处所词,相对处所词和绝对处所词放在一起,语法规则是相对处所词在绝对处所词的前面。
例如:
首都北京?北京首都
省会武汉?武汉省会
“首都”和“省会”具有相对意义,可以用来指不同国家的首都,可以用来指不同地区的省会,所以我们叫它们“相对处所词”;但是“北京”和“武汉”却有绝对意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所以我们叫它们“绝对处所词”。
所以,我们能说“首都北京”,“省会武汉”,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极少涉及“北京首都”,“武汉省会”这种说法,除非是口语中的变化形式。
3.表示相对义的指人名词先于表示绝对意义的指人名词。
含有相对意义的指人名词是相对指人名词,含有绝对意义的处所词是绝对指人名词。
例如:
经理先生?先生经理
书记同志?同志书记
“经理”和“书记”是官衔名,具有相对性,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任职;而“先生”和“同志”是绝对的,我们可以从某人刚刚参加工作到谢世都叫他“先生”,叫他“同志”,可是我们却很难一直叫他“经理”、“书记”。
冯老师点评如下:
一、肯定:
看到了大家都在用心做,用功做,知识上、表达上、方法上都在成长,尤其是后两位同学更加熟练,讲的很好,有做研究的潜质。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大家在信息占有的丰富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在逻辑整理上,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上存在可以提高的空间。
三、理论上的几点说明:
1. 心理语言学在中国,并不是桂诗春最早提出的。
2.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问题需要突出:
(1)三大流派:行为主义,心灵主义,中间派(经验+先天)
(2)心理语言学需要研究什么
①语言是否有生物基础
②如果有影响语言到什么程度
大家可以搜“语法量表”,“语言康复”找到冯老师和毛善平在这方面的研究。
③语言是不是人类特有的。
④儿童习得机制
⑤心理语言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
3. 认知语言学的地位、作用
语言学从描写到解释,最关键的是乔姆斯基认为语法是自足系统;功能主义认为形式与意义联系在一起,不得不寻找语言的外部特点。
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来解释。
4.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
两者都与人们的心理,认知有关,不同之处在于: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流派;心理语言学是交叉学科,跨学科,从不同层面揭示语言的本质。
4.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倾向(视角)
①经验观:大家的感觉不同,与人的认知经验有关。
②凸显观:认为语言的不同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方式是与人们对事物的凸显度联系在一起的。
(突出重点不同)例如:汉语的把字句
③注意观:反映人们的主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