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坐标轴平移(第1、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32
坐标轴平移及参数方程知识点一、坐标轴平移的概念坐标轴平移是指将整个坐标系在平面上进行平移操作,使得所有的点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移动,保持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
平移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平移操作可以通过向所有的点添加或者减去一个常数来实现,这个常数就是平移的大小和方向的表示。
二、坐标轴平移的方法1.水平平移:若(x,y)为原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x-a,y)就是新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其中a为平移的水平位移量,若a>0,则为向右平移;若a<0,则为向左平移。
2.垂直平移:若(x,y)为原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x,y-b)就是新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其中b为平移的垂直位移量,若b>0,则为向上平移;若b<0,则为向下平移。
3.综合平移:若(x,y)为原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x-a,y-b)就是新坐标系中的对应点。
其中a为平移的水平位移量,b为平移的垂直位移量。
三、参数方程的概念参数方程是一种用参数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通常,一个函数y=f(x)可以写成两个参数x=g(t)和y=h(t)的关系,其中t为参数。
这种关系可以用来表示一条曲线在平面上的轨迹。
四、参数方程的性质1.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可以同时考虑x和y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全面地描述曲线的特征。
2.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可以是任意的,常常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参数的选择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曲线。
五、参数方程的绘制方法1.把参数t的取值范围确定下来。
2.根据参数方程,依次求出对应于不同t值的x和y的坐标。
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列出,或者直接用计算器求值。
3.连接所有的点,得到曲线的大致形状。
六、常见的参数方程1.直线的参数方程:x = at + b, y = ct + d,其中a、b、c、d为常数。
2.圆的参数方程:x = rcos(t), y = rsin(t),其中r为半径,t为参数。
七、坐标轴平移与参数方程的关系x'=x+ay'=y+b将参数方程中的x和y分别替换为x'和y',可以得到平移后的参数方程。
第十六章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16.1 坐标轴平移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坐标轴平移的概念及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
第二课时:学习用坐标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化简曲线的方程。
课时详解:第一课时课前预习:(题目个数不限,尽量用填空题)阅读课本P 38~39,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小明和小丽两人的答案一样吗? 。
2.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是 。
3.坐标轴平移变换公式中的()()(),,00,,,,,x y x y x y 分别代表什么?4.平移坐标轴,把坐标原点移至O ’(1,2),则下列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是什么?A (3,4)B (-2,3)C (0,-5)D (-3,-4)课堂训练:(4-5题)1、 平移坐标轴,点(-1,-3)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是(-2,1),求新坐标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
2、平移坐标轴,将坐标原点移至O’(-1,3),则新坐标系中的点(0,5)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什么?3、将坐标系xoy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点A的坐标是(3,8),求平移前点A的坐标。
4、点M、N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为(-2,5),(1,4),已知点M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为(3,1),求点N在坐标系x’o’y’中的坐标。
课后巩固:(6—8题)1.平移坐标轴,把坐标原点移至O’(1,2),则点(3,4)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2.平移坐标轴,点(-3,2)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0,4),则坐标原点被移至。
3.平移坐标轴,点(3,5)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1,1),则移轴公式为。
4.平移坐标轴,把坐标原点移至O’(-1,3),则点(3,-4)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5.已知坐标系xyz 是原坐标系xyz 平移后得到的一个新坐标系,新坐标原点O ’在坐标系xyz 中的坐标是(1,2),先说出图中A ,B ,C ,D 在旧坐标系中的坐标,再说出其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6.求出第5题中A ,B ,C ,D 在旧坐标系中的坐标后,利用坐标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出它们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
坐标轴的平移(初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坐标轴平移的概念,掌握坐标轴平移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坐标轴平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坐标轴平移的定义及规律。
2. 坐标轴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坐标轴平移的规律。
2. 运用坐标轴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坐标轴平移的规律。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坐标轴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坐标轴平移的概念。
2.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坐标轴平移的规律,学生可以画图、讨论,总结平移的规律。
3. 讲解与演示:讲解坐标轴平移的规律,并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移的过程。
4. 应用拓展: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坐标轴平移的规律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坐标轴平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坐标轴平移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坐标轴平移的能力。
3. 通过课后练习和拓展活动,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坐标轴平移的规律。
2. 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用于演示坐标轴平移的过程。
3.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学生的应用和实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坐标轴平移的概念和规律。
2. 第3-4课时:讲解坐标轴平移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第5-6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巩固坐标轴平移的应用。
4. 第7-8课时:通过课后练习和拓展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坐标轴的平移一、教材分析1、坐标变换是化简曲线方程,以便于讨论曲线的性质和画出曲线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一节教材主要讲坐标轴的平移,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新旧坐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掌握平移公式;并能利用平移公式对新旧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和曲线的方程进行互化。
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之一。
2、本教材的重点是平移公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为了解决重点,教学中先以圆(x-3)2+(y-2)2=52化为x'2+y'2=52这个例子引入来说明,虽然点的位置没有改变曲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但是由于坐标系的改变,点的坐标和曲线的方程也随着改变,而且适当地变换坐标系,曲线的方程就可以化简,以此指明平移坐标轴的意义和作用,并由此引出平移的定义,导出平移公式。
在推导平移公式时,先从特殊到一般,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和推导,得出平移公式,还引导学生运用代数中刚学过的复数的几何意义来证明,既开阔视野,沟通学科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通过一组练习,让学生正用、逆用、变用平移公式,达到进一步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公式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推理能力和教学思想方法。
3、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平移公式两种形式何时运用,学生易产生混淆,教学中应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领会,并及时加以小结,掌握其规律,加强公式的记忆并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本节寓德于教的要点,主要是通过事物变化过程的内在联系,认识变与不变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以下问题:1、如图,点O'和○O'关于坐标系xoy的坐标和方程各是什么?点O'和○O'关于坐标系x'o'y'的坐标和方程各是什么?两个方程,那一个较为简单?(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直角坐标系点O'的坐标○O'的方程<在xoy中(3,2); (x-3)2+(y-2)2=52在x'o'y'中(0,0) x'2+y'2=52两个方程,显然后一个方程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