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

教师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片蓝天,一个主动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真总结与反思,在此浅淡个人的认识与见解,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什么是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做数学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这样一句话,“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数学数学活动方式

小学数学数学活动方式包括两个方面: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活动形式。

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以及小学数学活动的特征,目前普遍采用班级和小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活动形式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全班同学共同参加,共同受益。班级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便于组织,时间与空间安排以及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灵活性,是目前普遍实施的组织形式。小组活动是指在统一的活动时间内,以学生的兴趣小组为单位活动,应吸取课外数

学活动小组的经验和班内分组活动的经验,学生参加各个活动小组一般都不从学习成绩上加以限制,鼓励各种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鼓励组内同学互帮互学。低年级学生以兴趣活动为主,注重普及;高年级学生以特长活动、创造性活动为主,注重能力的提高、特长的发展。小组活动有利于因材施教,及早发现、培养数学人才。它是小学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而具体活动形式则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数学文艺、数学讲座、教学墙报、数学制作与操作、数学测量、数学社会实践活动、数学阅读、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竞赛,共计十种基本形式。

师生选择的活动形式既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主,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数学活动设置的本意。在数学学习中设计有效、有趣的活动,可以不留痕迹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责任,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无声地感受知识的价值,积累重要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在不自觉的的活动中不留痕迹的收获知识、方法,提升情感,积累经验是本话题的核心内容。

正如史宁中教授说,中国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将转入更加注重内涵的改革深化阶段:

其一,注重思考力的培养;

其二,注重过程性经验的积累;

其三,注重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三、数学活动的实施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导入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新知识建立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将问题情境“故事化”,增强乐学趣味性

学生都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教师要善于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丰富感人的故事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挖掘教材,注重思维求异性的培养

教材只是思维训练,文化学习的一种载体。教材本身具有多样性、可塑性,甚至片面性。教师应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内涵,挖掘教材的深度,注重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1)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强烈。”(2)注重教材的片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对教材的未解之惑质疑,对教师质疑),正是训练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最好契机。

4、重在全面持久、施以身教言传,形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属于后天获得的反射。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则要通过不断重复和有意识的训练,数学教学中通过严格认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独立思考、书写整洁、勇于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等习惯。

初入学儿童,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学中结合课本中插图内容在活动情景中对儿童进行常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增长逐步提高对

学生的要求。良好的习惯可以迁移为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习惯,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习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以及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等,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紧密相联。只要我们树立人人抓习惯、时时抓习惯的意识,坚持持之以恒,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充分发挥它对的德育功能,就能达到提高民族素质这一最终目的。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经验的积累,关注活动表面之下活动的内涵,让学生付诸思考,以期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希望通过数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促进数学教学的前行。教师们对数学活动开展的重视与开发,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拓展与完善,以便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的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