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研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近现代景观史》课程论文 2014.1

专业景观学班级景观学120 学号10122723姓名郑子寒开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任课教师方田红成绩_________

论文题目: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历史研究

论文要求:

一、从以下范围中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

1. 1840年以来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演化

可分阶段地论述设计思想(理念)的演变、代表性设计师、代表性作品

2. 世界各国的景观设计教育

3.中外近现代景观设计对比分析

4.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对比分析

5. 日本(或其他课堂上没讲到的国家)近现代景观设计史

可分阶段地论述设计理念的演变、代表性设计师、代表性作品

二、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体宋,小四号,A4纸打印;

三、文后注明参考文献;

四、严禁从网上直接拷贝、粘贴。

评分标准:

1. 90-100分——选题得当,结构严谨,论述充分。

2. 80-90分——选题得当,结构较严谨,论述较充分。

3. 70-80分——选题较得当,结构较严谨,论述基本充分。

4. 60-70分——选题较得当,结构较松散,论述不充分。

5. 60分以下——选题不当,或结构混乱,论述较浅。

目录:一:研究背景

1.古代日本景观设计

2.近代日本景观设计

2.1近代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

2.2受西方影响的日本景观设计

3.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二: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1.二十世纪初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2.二战后初期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2.1发展背景

2.2社会思潮

2.3代表人物及作品

2.3.1野口勇

2.3.2罗伯特·穆拉色

3.现代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3.1社会背景

3.2理论发展

3.3代表人物及作品

3.3.1户田芳树

3.3.2三谷徹

三:启示及借鉴

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史

学生姓名:郑子寒

指导老师:方田红

摘要: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领邦,日本历史上曾以华为师,传统建筑与景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的开放,日本的景观设计发展也逐渐受西方影响而西化,发展至今,日本景观设计不仅吸取的西方景观设计的风格,也融入继承着自身传统文化,对正处于开放时代,接受着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日本;景观设计;近现代;二战;传统

一:研究背景

1.古代日本景观设计

在近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概念出现之前,日本与中国一样,对于美的追求和体验主要寄托于园林之中。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地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于人工之间见自然”,而是“自然之间见人工”。提到日本园林,则不得不提其中的精髓,枯山水。它所传达的“物哀”,“空寂”则概括的体现了日本审美观的整体特征。

2.近代日本景观设计

2.1近代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

自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出现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城市结构由此引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破坏了原本脱胎于封建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布局。城市规模变得愈益庞杂,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秩序处于失措边缘。此时,城市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一个庞杂的系统。法国建筑家托尼·加涅(Tony Garnier)提出的“工业城市"理论,英国社会活动家爱奔泽·霍华德(Ebenzer Howard) 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玛塔(Arturo Soriag Matao)提出的“带状城市”理论以及起源于1516年空想主义家托马斯·摩尔(Sir Thomas More) 创造的“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等等城市规划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必然产物。即缓解当前城市状况,提升城市环境举措的一系列规划设计方案。其中对日本影响比较大的是“花园城市”理论,根据其理论发展情况,可以窥探日本城市发展的一些过程。

英国社会活动家爱奔泽·霍华德(Ebenzer Howard)于1898年提出了名为《明天——走向社会改革的和平之路》的研究报告,并在报告中提出了“花园城市"(图卜1) 的构想。于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在德国各地的住宅区规划中进行了推广。在此之后的10年里,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及Letchworth城市规划为模式建设的新城广泛出现在北美、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各地。

其规划思想主要有如下五条:

1)购买农业用地,然后以圆圈方式规划,外边有环形的市镇围栏;

2)市镇区域设计在这个大圆圈的中心部位,尽量设计得比较紧凑,外围则保持田园状态,成为田园环绕带,包围内部的市区;

3)在市镇内部以功能划分工业区,居住区,农业区;

4)严格控制城市的范围,基本不允许“花园城市"向外扩张,也不允许市区占有农业区域,保持城市居住,工业区域和农业区域的比例,保证生活品质不变; 5)“花园城市"土地价值的自然增加(增值)用来作为城市本身的基本福利开支。 1920年,英国政府按照霍华德的构思建造了“李什沃斯市"和“魏温花园城市",由于花园城市理论中在城市外围建立绿化带,严格控制城市居民人口这两个方法,使城市不再是拥挤不堪,居住条件恶劣的中心,而是充满了田园景色的绿色空间。因此,欧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对于日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影响作用。二战后,“花园城市"思想在西方现代的郊区城市规划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应用。

2.2受西方影响的日本景观设计

日本古代城市主要受中国影响,隋唐后日本都城建设仿长安形制。以平城京和平安京为代表。1853(德川幕府朱期)年同本开埠后,以外国人居留地的设立为起点,西方城市的影响开始进入,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遭到放弃。日本近代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接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西方化发展过程。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明治维新之后城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幕藩时期,日本城市大多为消费中心.城市居民主要是统治阶级和为其服务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是日本现代文明的中心。19世纪70~80年代象征新时代的物质标识首先在东京出现并随之在日本传播。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3.日本近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借鉴意义

日本早期的都市计划以照搬其他国家理论技术,并深受西化影响为基本特征。但二战后,其都市计划理论结合了国情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试图建立一条符合日本传统文化发展的道路。在都市名城保护,都市圈产业计划,交通规划等方面,本土设计师的景观方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对单纯抄袭西方模式的超越,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本土发展模式。而在日本景观发展过程中又深受其传统园林景观文化的影响,从全局的视野考察这一过程,能够为我国城市景观发展之路提供深入思考的切入点,同时也能够获得其宝贵的发展经验。

二: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1.二十世纪初日本景观设计的发展

20世纪初,欧洲设计领域思潮波及日本,其中对日本产生影响的主要有新艺术运动,分离派,表现派和装饰艺术派。但是当西方文化的移植和消化达到了一定积累和深度,与社会深层的传统文化不可回避地发生冲突。同时期西方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