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7
结构。
1:中国国际储备及其作用2:中国的国际储备现状及其影响3: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4:中国应该如何面对以及中国现在已经做出的努力一.中国国际储备由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组成,其中自有储备包括黄金、外汇等。
自有储备占中国国际储备总体的大部分,所以我们主要对自有储备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国际储备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
其中外汇储备占整个国际储备的90%以上,而黄金储备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二.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目前已逾2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但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文章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十年以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回首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发展历程,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比较平稳。
2000 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达到8188.72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从金融学角度理解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中国的经济版图的变迁成果如何从金融学的角度去理解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笔者立马想到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版图的变迁与不断发展,切实的反映了日益强大的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中,勇敢地抢占着一轮又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一、区域版图:两轮“西进”构建发展骨架占国土面积71%的西部地区,这个中国地理上的高地,却是经济上的洼地。
而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际,西部地区却表现出崭新的气象。
且不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更重要的是,一直以一次能源作为依赖的陕西、内蒙古、山西等地,正在以科技的力量实现着能源的转化,在新能源开发上站在了前列。
而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西部整体起飞之势呼之欲出。
尽管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上仍要以东部作为领头羊,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轮驱动”,共同发力,支撑经济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这种区域版图的构造,并非一日之功,是前后两个“三十年”两轮“西进”、轮回推演的结果。
翻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版图,区区1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绝大多数集中在东北、上海等地。
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基本没有工业布点。
强国,就要有一个站得住的工业。
这不但关乎经济发展,也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一五”计划时期建设156项工程,以及西南、西北内陆地区的“三线”重工业建设,自东向西逐步推移,构造了中国工业的基本骨架。
鞍钢、武钢、攀枝花钢铁基地等,终结了一个坚信“没有钢铁就等于被解除武装”民族的憾恨;大庆石油会战、华北石油会战,彻底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西南成渝、宝成、成昆三大铁路干线建设,疏通着经济的动脉……为了备战需要而“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困难重重,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些企业在西部已经播下了宝贵的科技与工业种子,而在改造之后重显生机又对西部发展形成重要的支撑。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个以沿海领风气之先,进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向西推进,掀起西部开发热潮的新的发展路线图,生动地实践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两个大局”的宏伟规划。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货币金融学领域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央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研究方向来论述。
本文首先会简单介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和经济增长的趋势,然后分析央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具体的关系,最后对此关系拓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增长正文: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恰当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理论派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其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通胀偏差问题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对通胀偏差问题的考虑,逐渐形成了CBI理论主线:一条是1977年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创立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在此基础上,Barro&Gordon(1983)引入了信誉机制,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地阐释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另一条是1985年罗戈夫(Rogoff)创立的罗戈夫模型并随之提出的保守型中央银行管理方法,以后的学者正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批判吸收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模型的基础上创立、发展了各自的理论,同时也推动了CBI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点: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学结业论文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的认识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教师:二○壹叄年陆月摘要2012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六大目标任务,确定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经济工作稳求进的总基调。
深刻理解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洞察时局脉搏,探讨经济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意义重大。
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措施,充分发挥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作用,统筹兼顾,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小、南北平衡、贫富不协调等问题。
抓住经济转型的主线,把握扩大内需的基点,再塑改革发展的共识,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决策。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形势经济管理措施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我们的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定不稳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握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所谓“稳中求进”,就是要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民生改善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经济工作,以稳健的步伐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
世界经济趋势总体来讲主线运行的趋势还是处于低迷的状态。
对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结论,这里存在很多不确定及不稳定的因素。
世界经济饱受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财政危机、新兴经济体自身的经济增速的减缓等影响,很多经济体系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
国际经济的前进步伐稍显沉重,欧债危机持续,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何找到有效的补救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下一步走势。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央行面临的冲销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发行的央行票据规模也持续扩大。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行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产组合模型探究我国冲销操作的基本机制,并对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即二者在长期不存在被动增长的关系;其后,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增长是基础货币增长的Grange原因。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的冲销操作是无效的,央行票据不宜作为长期的冲销工具,应在对央行票据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继续完善国债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冲销工具以减少央行票据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央行票据;冲销操作;外汇占款;有效性一、引言在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的同时,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控制再贷款规模、调整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来冲销由国际收支差额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占款增加会使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操作可以抵销这些增加的货币量。
总的来说,冲销操作的目的就是保持国内货币供给量稳定、坚持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保证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这使得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大量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
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频繁入市干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国内货币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摘要:本文选取06-10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应用中央银行学所学知识,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及其具体报表项目的简单介绍与分析,反应出最近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开展情况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基于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央行为解决这些经济问题,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人民币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而采取的各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以及这些宽松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也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综合体现,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人们了解本国金融状况的重要依据,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银行业务中资产负债业务的综合会计记录。
中央银行履行职能所开展的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的反应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金融制度、信用制度以及政策环境各不相同,其资产负债表所包含的内容不尽相同,但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货币金融运行状况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金融统计数据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适当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根据《国际金融统计》规定的格式,编制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反应中国银行货币发行等业务开展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下表显示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一、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6、其他资产。
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探究(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1班李金云20103069221)摘要:在金融理论界,学者们已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在实践中,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法律框架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或币值,并赋予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央行独立性;通货膨胀;负相关;通货膨胀目标制;一、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演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金融理论界自上世纪30年代历来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国家的通胀水平,要比中央银行直接受政府控制的国家低一些。
其理论依据为:政府更重视失业率、产出和财政收入等政策目标;而中央银行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因此,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可以有效防止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上述相关关系,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早对中央银行独立性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阿莱西纳,他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通货膨胀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呈反向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府,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
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它就越可能为政府财政赤字融通资金,就越可能为取得低失业甚至仅仅是暂时的低失业而接受通货膨胀。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的Parkin和Bade(1987)对于12个国家在1973年—1986年期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表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照。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受到政府基本操纵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国家的几乎3.3倍,总体情况是: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就越弱。
课号:BB3J03A00 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央行的降息政策与股市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它的调控政策(货币政策)事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对国家的货币政策,最明显的就是降息,即降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各种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的幅度,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须按照此基准利率进行资金活动)。
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午意外宣布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这一举动引发市场的热议。
央行降息,便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降息,老百姓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
实事证明,在11月21日之后,中国的股市价格又一次向上攀升,上证股市大盘从2432.98点上升至2978.03点,券商、银行、地产三个板块发力更是明显,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牛市”来临了。
社会上对于央行上周五的降息,市场人士反应普遍比较积极,包括券商、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机构纷纷表示,在市场仍处于做多氛围的情况下,降息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好实体经济,也会对股市有实质性提振作用。
券商以民生证券、国金证券为例,民生证券认为降息利好或推动市场继续走牛。
首先,基准利率下降,将继续压低无风险收益率,股市吸引力上升。
其次,对信用风险担忧减弱,表现为风险溢价的下降。
前面两点走的是市场估值提升的逻辑。
最后,降息周期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带动经济总需求上升,在估值提升后还可以走企业盈利改善的逻课号:BB3J03A00 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辑。
而国金证券的分析师认为,央行在年内推出降息措施,超出市场预期,央行事实上打开了降息降准的总量之门。
实体经济从此次降息中能获益的程度有限,预计信贷的规模短期内仍难有起色,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盈利和风险偏好降低的考虑,预计在给实体经济让利的结果上会打上一个折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银行学结课论文题目浅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学生姓名陈春花院(系)人文经管学院专业工商管理学号1007090413 指导教师任景波二O一二年四月浅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物价上涨、利息、中央银行、独立性这篇文章就是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的初步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怎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的一些建议。
那么什么是货币政策呢?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而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
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近年来,货币政策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防止经济过热和稳定物价已成为 2008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已不容置疑的成为经济调控的主旋律。
回顾 2007 年,央行曾 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由 2007 年初的 2.52%上升到 4.14%,一年期贷款利率由 2007 年初的 6.12%上升到7.47%), 10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由2007 年初的 9%上升的 14.5%),成为我国历史上货币政策推出频率最高的年份。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弊端【摘要】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主体是分散的,中央银行仅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这导致了一些弊端。
随着国际化深入我国金融体系,相关法律也逐渐出落后性。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改革、监管目标一、金融监管概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
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
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概括的讲,金融监管的作用有三点: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业的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的乱拨乱划,制止欺诈活动或者不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
4. 银行倒闭不仅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且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
金融监可以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储备和资产分配来向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传递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可以保证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1】二、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概况1.银行监管一司承办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工作。
依法审核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拟定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监测资产负债比例、信贷资产质量、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等经营管理情况;审查负责人任职资格。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比较一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40年代为促进最大可能的就业产出与购买力,70年代滞胀后规定为就业产出实际收入和价格变动,但更倾向与物价稳定。
在90年代物价稳定成为首要目标。
70年代滞胀以前,美联储主要通过联邦基金利率来调解和实施货币政策。
1979年起转向以准备金为基础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下:1.公开市场业务它是美国货币政策中在最重要的工具,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组织,由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实施。
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吞吐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联邦储备市场的储备供求系,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达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联邦基金利率为美国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利率、货币信用的变化,最终将会影响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特别是一般价格水平。
因此,美联储通过改变联邦基金利率水平,使联邦基金利率与货币供应量M:和其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相一致,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由于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呈反向变化,当美联储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反之就降低联邦基金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在操作目标的选择上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联邦基金利率是一致的。
2.变动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银行直接向美联储申请准备金贷款时美联储收取的利息,可以是用商业票据贴现,也可以是用票据抵押贷款,是一个透明的重要性较低的工具。
对银行和经济都有影响,如果银行需要提出存款,其在联储的准备金减少,为了保持准备金水平必须再向联储借款。
再贴现率上升,借贷成本增加,再贴现率下降,借款成本下降。
在固定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其可以影响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
但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项特惠而非权力,在银行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美联储才会贴现。
3.法定准备金政策美联储根据金融机构的负债的规模和流动性,规定了一系列的准备金率,并随着经济的变化而调整。
《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参考题目
1. 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比较研究
2.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职能扩展研究
3. 我国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问题与对策研究
4. 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的互动关系
5. 我国中央银行债券政策效果研究与对策分析
6.我国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研究(再贴现、证券买卖、外汇储备等)
7.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8.中央银行与量化宽松
9.中央银行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研究
10.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中央银行定位和职能的思考。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摘要】在中央银行的所有性质中,其独立性是最为重要的性质。
因为这决定着一国的中央银行能否真的具有指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已及能否将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央行的独立性对其制度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提高央行独立性的改革,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建议与措施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及其衡量标准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能,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一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文献中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定义是:“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自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一战以后,各国为了恢复经济,采用了增加货币发行的方法,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涨,冲击了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稳定,加剧了经济的困难。
因此,不少国家的中央银行提出了减少政府干预,实行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主张,以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若一国中央银行不受政府的制约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强;反之,则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弱。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独立的中央银行。
总结各国的情况来看,衡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能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如何解决货币政策与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二是组织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联程度。
三是人事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有无政府人员的兼职和渗透。
四是经济独立性标准。
主要看中央银行是否依赖于财政拨款,有没有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
其中,第一项标准是确权性标准,亦即确定中央银行的法定职权,而后三项标准是保障性标准,是为确保中央银行法定职权自主行使的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中央银行学论文这学期我们有幸学习到李老师的中央银行学课程,李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众多关于中央银行的知识,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对之深深的思考。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它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争论已久,而近年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已成为全球的一种共识和趋势。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即中央银行对政府直接负责还是对政府相对负责的问题。
7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并通过各种指标体系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进行衡量和判断。
二是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变量,尤其是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表示。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以及独立程度的衡量。
有人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涉及三个方面,即:人事方面的独立性,赤字融资方面的独立性和政策方面的独立性。
还有人用目标独立性和工具独立性来描述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
此外,人们还经常提及法定独立性与实际独立性,前者指法律条文规定的独立性,后者指事实上的独立性。
通常认为在发达国家,法律上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而在转型经济中,法律规定的独立性往往并不意味着事实上拥有独立性。
2.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从而越有利于维持货币稳定。
其核心是,政府不直接操纵货币政策,而是选择“保守的中央银行家”作为其代理人,并赋予后者以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利。
2009~2010中国的货币政策极其绩效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我国2009年到2010年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相应所采取的政策及政策工具,再阐述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和影响,进而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为基础,从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等方面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有效性分析。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一|、2009~2010基本经济形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后,对外贸易下滑、国内消费投资紧缩,使得物价水平出现下滑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降。
面临这种剧烈变化的环境,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缓解经济滑坡,抑制国内物价下滑。
而由于我国2009年的货币政策力度较大,在保证了经济得以回暖保持11%的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201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留下了很大的困难。
通胀水平的攀升,楼市的泡沫却夹杂国际金融市场的寒潮,使得2010年是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也使得2010年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二、2009年—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回顾危机后这两年时间,2009年与2010年的货币政策风格迥异,故对此分别论述。
(一)2009年货币政策2009年,央行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反以往不停的限制信贷过度扩张的态度,而不断要求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确保经济体内的流动性。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贷款规模快速膨胀。
到2009年12月,各项贷款总额已经达到40.0万亿元,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9.6万亿元之巨,同比增长达31.7%。
这一增长率是从1994年统一数据口径以来没有达到过的。
要进行信贷扩张一定离不开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基础货币。
2009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极大的依赖降低票据发行这一工具。
2009年央行票据发行不断下降,到2009年11月,这一规模缩减到4.0万亿,比2008年10月最高点4.7万亿减少近7万亿。
这是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
2009年的扩张货币政策密集的使用了数量工具对货币总量进行了调整,但是,一个特殊之处是,体现资金价格的利率水平丝毫未动;同时,2007年频繁使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销声匿迹。
浅谈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关于中央银行的职能,要说起来真的有很多很多,诸如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等等。
这么多职责中,也许有人会想问,到底其职能是发行货币还是拉动经济?下面我主要谈谈我自己的一点小看法。
众所周知,不论是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它都具有三大基本属性,那就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而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化或细化,所以“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可概括为中央银行的职责。
而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中其中也有“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发行的银行”这一职责,在我看来是中央银行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职能。
发行货币作为中央银行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独特之处。
它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管理货币流通。
货币的独占性特征要求同一国度货币发行管理和流通的统一,而垄断货币发行可以避免不同货币共同流通的混乱。
中央银行中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其自身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国家赋予的最重要的特权之一,是所有授权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权。
在信用货币流通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着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一方面,货币发行成为了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和全社会货币、信用总量,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力量,可以说具有“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是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条件。
从英格兰银行最先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后,货币发行首先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
课号:课程名称:中央银行学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题目:1、从美元加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及选择2、论证美国(时间自选)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从美元加息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及选择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FOMC如期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这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了长达7年的零利率政策,长达半年的首次加息预期终于兑现,多家美国银行随后上调了最优惠贷款利率25个基点。
针对美联储加息,越南、挪威、印尼、菲律宾均按兵不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等石油出口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一致的墨西哥和汇率盯住美元的香港均加息以应对。
从美联储加息当日的资产价格表现来看,流动性紧缩压力的暂时消除使资产价格有所回升。
展望未来,从流动性角度和加息对经济、企业的影响角度,短期美股仍然承压,但美债收益率却不一定显著上升,其上行会受到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制约;对新兴市场而言,股市债市的表现将更多受到自身因素影响。
美联储加息内因有二:1、加息预期制造时间过长,加息效果会打折扣;加息预期制造时间越长,其它国家准备得越充分,对冲政策做得越到位,市场会出现视觉疲劳,如此持续,美联储的加息对世界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弱。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若持续长时间不加息,资金流入美国的速度会逐渐衰弱,接下来美股市场会有更大资金缺口,会迫于压力不得不采取新的宽松政策。
这种两难,让美联储不得不在12月份是否加息的决策上做出最终选择。
2、美联储再不加息,未来一旦通胀起来将会大大压缩其进一步制造加息预期时间。
美股的技术面正在恶化,美通胀指标正在上升,若美联储再不加息,后面一旦通胀压力出现,美联储就不得不采取快速加息的手段予以遏制。
一旦如此,美元会快速冲顶,美股资产泡沫会快速破灭暴跌,接着会引发资本流出美国。
美联储加息外因有四:1、中东混乱适合推动加息。
中东已越来越乱,战乱有进一步向周边国家扩散的危险。
种种迹象表明,在土耳其、沙特陆续加入博弈后,中东被卷入战争的国家正在增多,未来伊朗也可能被卷入。
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1)当下中国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学论文近年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时代,货币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新时代,中央银行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执行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中央银行在过去一直以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如制定利率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以提高或降低货币供应来达到调节经济增长的目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这些传统手段的作用已越来越不足,需要更加创新和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面对经济的变化。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方面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的效率与效果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宏观调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控制通胀压力。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注重效率与效果。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执行效率,同时要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针对经济数字化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思路,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不再是单独国家行动的范畴,而是需要跨国合作中的角色发挥。
在新时代,中央银行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强跨国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复杂问题。
要加强协调,稳定货币供应,维护全球经济平稳,同时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信心,同时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中央银行在新时代的货币政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未来,中央银行应该继续创新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加强跨国合作,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央银行学论文(本科生)论文题目(中文)中外视角看市政债券论文题目(外文)Municipal bo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nd foreign学生姓名导师姓名、职称学生所属学院经济学院专业金融学年级目录第一章市政债券是什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市政债券的起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美国的市政债券发展历程 (2)第二章全球化的市政债券 (2)2.1 西方三国的市政债券市场 (2)2.1.1 日本的市政债券发展 (3)2.1.2法国的市政债券发展 (3)2.1.3 澳大利亚的市政债券发展 (4)第三章中国的市政债券发展历程 (4)3.1 中国的市政债券发展背景 (5)3.2 中国的市政债券发展意义 (5)第四章中外市政债券对比 (6)3.1 中美市政债券对比 (6)3.2 中澳市政债券对比 (6)3.2 中国未来市政债券前景展望 (6)引用文献说明成员贡献中外视角看市政债券有那么一种债券,不拘一格,不是为了企业融资,也不是为了国家筹款。
有那么一种债券,鲜为人知,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中基本没这个概念。
什么债券呢?没错,就是市政债券。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最初的开始:自由女神的火炬在债券市场,人们熟知国债和企业债券,那么市政债券是否是其中的一种呢?事实上,市政债券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当时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地方政府部门开始通过发行市政债券筹集资金。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这是一种“地方政府债券”。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这种新兴债券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效仿美国发行市政债券,不过那是后话啦。
那么要了解市政债券的真面目,我们还是要追本溯源,从这个自由女神驻扎的国度开始——U.S.A。
市政债券为什么会在美国最先发展开来,那是有历史渊源的。
总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因此地方政府要进行公共工程不会选择直接征税,而是选择向民众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款,因此市政债券由此而来。
市政债券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展也经历四个过程,分为内战前,内战后至1910年,1910到1956年和1856年后四个阶段。
内战前,是初始阶段,最开始发行市政债券是为了建造运河,然而,当时的市政债券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州的政府因为滥发债券从而陷入债务危机。
内战后至1910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仅仅依靠州政府来实现城市发展规划已经不现实,各州立法允许大力发展市政债券,有了法律的制约,市政债券开始走上正轨。
1910年到1956年,是市政债券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大发战争财,钱多好办事,市政债券也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下表是一个当时市政债券发展数据,可以看到其火箭般的增长速度,1910年到1956年美国市政债券占GDP的比重年份GDP总量(10亿美元)市政债券占GDP比重(%)1920 13398.90 17.941930 14077.60 18.601940 14441.40 18.581950 14256.30 19.721956年后,市政债券稳定发展的同时,开始往多样化创新,不再局限于修建公路和运河,开始用于工业发展,学生贷款和住房贷款等。
这就是整个的美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历程。
了解完市政债券在美国的发展,现在我们来探索一下什么是美国式的市政债券,它又有什么非凡之处。
拜读罗伯特写著的《市场债券运作》后,我们小组发现了美国市政债券显著性特征。
1.税收减免。
这也是美国市政债券最突出的特点。
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市政债券运作过程中会给予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的公司债券投资,利息所得税和资本所得税会让投资者非常头大。
税收上的优惠,是推动美观市政债券发展的重要因素。
2.信用好。
在美国,市政债券的信用等级只低于联邦政府债券,是一种接近于国债级别的债券,随着保险公司进入了市政债券的发展领域,市政债券使人们觉得更加安全可靠。
3.税后收益率高。
一般而言,债券的信用等级和债券利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信用等级越高,债券利率就越低。
但是由于免税的特征,市政债券的税后收益率往往给予了投资者极大的希望和惊喜。
4.与保险结合。
美国市政债券的另一特色就是市政债券的发行业务通常与保险业务相结合,这使得市政债券的投资者有了很大的机会去规避风险,促进了市政债券市场的繁荣。
5.期间富于弹性,以中长期为主。
下表是截至2010年1月1日美国市政债券期限结构(按金额),可以发现长期债券占据了主导地位,10年以上债券的比例达到了82%,而短期债券比例仅为3%。
1年及以下1~5年5~10年10~20年20年以上3% 6% 9% 27% 55%6.容易变现和借款的价值。
美国州政府债券虽然大部分是中长期债券,一般的大众投资者也愿意等到期满,但是如果发生了意外情况,投资者完全可以将债券其作为抵押品向银行借款。
二:漫游全世界:市政债券的全球化介绍完美国的市政债券,我们脑海里已经有大概的印象,很明显,市政债券市场美国走在了前头,但是随着市政债券在全世界生根发芽,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特色的市政债券市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市政债券在日本、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发展过程。
在樱花飘散的岛国——日本,市政债券最早是从古时候的地方公债发展衍化而来。
19世纪,日本政府制定《地方自治法》,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地方债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宪法》修订并大力允许地方自治,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债来弥补资金不足。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受到严重限制,为了寻求突破,日本开始借鉴美国的那套模式,建立起日本式的地方债券市场。
近几年,日本市政债券高速发展,截至2009年6月末,市政债券占债券总规模的4.80%,这已经是个可观的数字。
在浪漫之都——法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同样经历过类似美国一样的波折,具体体现在地方政府滥发债券后的债务危机,不过法国市政债券市场相对美国小得多,影响经济较小。
法国地方政府滥发的债券的问题主要在于法国地方财政的高独立性,各级政府都可以对外举债,特别是在1982年政治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据法国国库司透露,有60%到80%的地方政府采取发行市政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市政债券在21世纪已经成为法国各级财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和袋鼠或许是人们谈澳大利亚首先想到的,在这个南半球的国家,市政债券的发展也是别具一格,不同于美国、日本和法国的,澳大利亚实践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市政债券模式。
“澳大利亚模式”的市政债券,采取地方政府“公司制”发行债券,各州成立专门的州国库公司,向国内外金融市场发现类似公司债券的市政债券。
这种神奇的模式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振作低迷的经济,澳大利亚对州政府借款放松,政府另辟奇径采用衍生金融工具,利用制度缺陷直接在金融市场借款融资,国库公司就是这一时期发展开来,作为中介平台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成为一种新型的市政债券。
三、万里长城的传承:中国特色市政债券介绍完各国的不同市政债券模式,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在中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有趣历程呢?谈到市政债券的发展,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背景,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如鲠在喉,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
照理来说市政债券应当作为此时刺激各地城市化的有效手段,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地方发行市政债券。
但若是真是如此,那么市政债券应当成为现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
事实上,市政债券被中国政府制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来融资。
原因如下:1、担心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造成重复建设和债务危机。
2、地方债务形式多样,难以核算负债规模。
3、中央政府担心难以协调市政债券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分配比例。
但无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很尴尬了,地方政府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融资创新,寻求一种替代的融资方式,这就是我们下面要重点介绍的“城投债”。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市政债券——城投债?城投债主要依托于企业债券市场,从品种上看,包括了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中国城投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是05年之前,发行数量非常少,城投债也去大部分是中央企业债。
快速发展阶段是05年后,地方企业债的启动使城投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截至08年底,中国城投债的累计金额达到了1609.9亿元。
紧接着到了2009年,城投债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
另外中国的城投债具有跟国外相区别的鲜明特征,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是尽管募集的资金大部分投向资本密集、投资回报期长和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市政项目,但是在债券的立项到流通清偿,完全套用的是企业债券的运作模式。
它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借助企业的外壳,实现为其筹集市政建设资金的目的。
第二是城投债的发行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而是带有很强的地方政府行为痕迹。
第三,信用级别高、收益率高,投资者热情高涨。
由于城投债按照企业债运作模式,他与一般的企业债券相比信用优势在债券定价上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就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较低风险获得较高收益的机会。
第四,中国城投债除了没有特殊免税待遇外,基本具备市政债券的全部特征。
谈了这么多,那么我们要问了,自从中国发行城投债开始,这个中国式的市政债券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新景象呢?下面这个图片是我们小组在中国财政局官网找到的,单位是亿,是近几年中国各省市发行地方债券的后的GDP 变化情况。
表1从表上可以看出,城投债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知道,城市化是近几年一个热点问题,而城投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根据2002-2007年的统计年鉴即表1可得,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逐年增大,但是增长地缓慢。
2001-2006年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额复合增长率仅为12.02%,远低于财政收入的20.42%的增长速度。
另外,城投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并且深化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债券市场发展上也起到了让人无法忽视的作用。
四:中外视角对比市政债券接下来我们通过中国城投债与美国市政债券发展的对比来谈一下中国城投债如何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的城投债虽然已经有了20余年发展历史,但是总体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投债券规模达到了3824.9亿元,而美国市政债券的规模达到了可怕的2.81万亿美元。
从美国债券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只有债券市场整体发展到一定层次,市政债券才会有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