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浅析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于非汉语背景的人来说,由于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有些声母发音是学习和教学的难点,本文通过浅析这些难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实际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声母教学;难点;方法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零起点的学生一般都要先接受语音教学的训练,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汉语拼音及必要的汉语语音知识,为后续的汉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发音基础。
汉语语音教学内容包括很多,如声韵母、声调、轻声、儿化、变调等等,由于声母自身特殊的发音方式和发音方法,以及外国人自己的母语习惯,使得声母教学存在一些困难,以至于学习了很长时间汉语的外国人仍发不出标准的z、c、s和zh、ch、sh 以及j、q、x的音,“老师”发成了“老细”“吃饭”发成“乞饭”。因此本文以声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声母发音中的难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实际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声母教学的难点
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学习声母的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混淆。
以母语为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汉语送气音难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中送气是弱送气,而汉语中是强送气,另一方面是汉语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绝对不能混淆,而英语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虽然读音不同,但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英语中的|p|、|t|、|k|在重读音节时发送气音,在[s]后面和非重读音节中才发不送气音,比如sport中的“p”应该读成不送气音[p],但如果读成送气音[p’],也不会产生什么误解。因此外国学生会将送气发成不送气,以致于“兔子跑了”发成“肚子饱了”,t发成了d,p发成了b。有些语言中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因此听不出上面两个句子的差别来。日韩的学习者容易将送气音[p‘、t‘、k‘]发成不送气音[p、t、k],送气不够,这时要学会掌握送气的力度。可以通过强化两者对立的方式来练习。
2. 清音与浊音混淆。
(1)清音发成了浊音。外国学生会将汉语中不送气清音b、d、g、k 发成浊音。这多半是受母语负牵移的影响所致。如b、p这两个音在汉语中是双唇清塞音,而英语中却是双唇浊塞音,也就是说在英语中发这两个音需要振动声带,而汉语发这两个音是不需要振动声带的,这就造成了发音时清浊不分,虽然也能让人听懂,但不够纯正。
(2)浊音发成了清音。普通话中浊辅音声母很少,只有m、n、
l、r,其余全部都是清音,所以塞音、塞擦音都是清音。因此外国学生常把汉语中不送气清音b、d、g、j、zh、z发成英语中的浊音[b]、[d]、[g],[dz]、[z],这就造成了发音时清浊不分。如r的发音教学,外国学生会将汉语中的浊音r发成清音r或是直接发成l。
3. 读准j、q、x。
非汉语背景的人在学习时常见的错误是不易将j、q、x这组声母发到位。因为很多语言中没有舌面前音,学习者便用相似的音去代替。如母语为英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发这些音时,常常发成舌叶音[d?廾、t?蘩、?蘩]。
二、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提出的三个学习声母发音的难点,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
1.发音示范和模仿练习。把要学习的语音项目诉诸学生的听觉器官,发音示范要正确、清晰,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清且准。针对较难的音教师可适度利用夸张的方法,延长发音过程。比如在教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的时候,就应先告诉学生发音方法: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面前部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声,例如“结局(jié jú)”里的“j”。之后教师做发音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舌位、圆唇与否、开口度等进行科学模仿。教师还可
以给学生发一面小镜子来对照自己的发音与教师的发音是否一致。
2. 对比法。对比的方法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汉语里有一些发音部位相近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的音,比如b —p,d—t,g—k,前者是不送气音,后者为送气音。在教授这些成对出现的送气与不送气音时,可以先发不送气音,然后发送气音,进行声音对比,使学生辨别二者不同的声音形象。比如在区分送气音p和不送气音b时,首先可以先介绍二者不同的放音方法: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是双唇闭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如“标兵(biāobīng)”里的“b”;双唇、送气、清、塞音p发音的情况和b相比,只是多一组较强的气流,其余都相同,好比是“批判(p īpàn)”里的p,在利用以下几组词语的来加强学生对于b和p的发音:补写(bǔxǐe)—谱写(pǔxiě);蹲下(dūnxià)—吞下(tūnxià);米缸(mǐgāng)—米糠(mǐkāng);字集(zìjí)—次级(c ìjí);工长(gōngcháng)—工厂(gōngchǎng);精华(jīnghuá)—清华(qīnghuá)。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发音更加地道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分辨汉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区别意
义的作用。
3.带音法。带音法就是用一个已学过的音素或学习者母语中存在的音素带出另一个发音部位和方法相关的新音素,或者以一个容易发的音带出另一个发音部位与之相近的较难发的音。比如说r对
日本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难的音,几乎全部初学汉语的日本人都发不出这个音。但是日本学生都能较好地发出sh来,待sh发准后,可利用sh的发音部位,拖长sh的音程,振动声带使音声由清变浊,便自然发出r来。由于r与i相拼,只有一个第四声字“日”,所以把拖带出的声音突然由高向低滑,得出ri的音节,再把音、调、义相结合的“日”字写出,配上“日本”这个词,日本学生会立即增加热情,日本又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发不好ri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三、小结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于非汉语背景的人来说,由于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声母中的送气与不送气、清音与浊音以及舌面前音j、q、x的发音是学习和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声母中送气和不送气除了语音上的差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区别意义,如果错将送气的读成不送气的就会造成交际上的困难;对于舌面前音j、q、x来说,很多语言中是没有的,就使得学生去找一个相似的音去代替,这是不行的,即使不影响交际,也不会说出一口地道的汉语,本文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发音示范和模仿练习、对比法、带音法,希望能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