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25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研究人的心理偏差和情绪对金融决策、金融产品定价以及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从人类的心理角度,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跨入微观金融领域最前沿的学科之一。
行为金融注重于金融投资市场中的人性心理行为现象的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阐述从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的演变过程。包括:
§1 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
§2 有效市场悖论
§3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4 行为金融学概述
第一节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主要内容:
(一)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产生
(二)标准金融学理论体系
(三)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石
(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产生
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源于对资本市场的分析;较成体系的资本市场分析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形成三大学派。
自20年代至40年代,资本市场分析基本上由两大学派
和 Dodd为代表的基本分析派;以Edwards和Magee为主的技术分析派。
到了50年代后,开始出现第三个分析学派—数量分析学派,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2年,马科维茨( Markowitz )在其《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一文中提出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创立了衡量效用与风险程度的指标,确定了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马科维茨( Markowitz )的资产组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诞生的标志。
(二)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体系
——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 195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1964),Linter (1965),Mossin ( 1966)
——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 1970)
——套利定价理论(APT)(Ross 1976)
——期权定价理论(Black和Scholes 1973 )
(三)有效市场假说(EMH)是标准金融理论的基石
1、金融资产定价是微观金融学的核心问题
标准金融学资产定价的方法有两类:
(1)均衡定价法:
A.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定价法
B.金融资产的均衡定价: CAPM
(2)无套利定价法:
其基本思路为:构建两种投资组合,让其现金流特征一致,则其价值一定相等;否则的话,就可以进行套利。
A.无套利定价法(复制技术)通常应用于金融衍生产品;
B.无套利定价是均衡定价的一个推论。
2、有效市场是资产定价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
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提出早于有效市场假说,但其假设条件(投资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以及同质性信念假设)与市场有效性假说一致。如果市场是无效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也不成立。
证券市场的典型特征: 不确定性和信息非对称性。
CAPM(以及APT、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等都是在存在不确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假设下研究资产定
价问题的。
标准(传统经典)金融学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则考虑了信息非对称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指出:市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交易者分散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客观的可得信息集,并由此决定了投资者关于证券市场价格的市场信念(投资者的同质信念)。
具有理性预期的交易者是有效市场的“缔造者”,他们明察秋毫、无所不通,使有效市场消除了信息非对称!这样,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就可以只考虑只存在不确
定性而不存在信息非对称性情景下的资产定价问题了。
所以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标准金融理论核心与基石。
(四)有效市场假说和资产定价的理论基础
1、投资者理性(两层含义)
A.投资者的信念更新遵循贝叶斯法则;
B.给定信念下的选择偏好(投资决策)可以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来表示。
2、理性预期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认知)是没有偏差。
3、市场均衡的条件:期望效用最大化和无套利
第二节有效市场悖论(EMH Paradox)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主要内容:
(一)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
(二)无交易定理
(三)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Grossman-Stiglitz Paradox)
(四)理性假设受到挑战
(五)来自经验研究的市场“异象”
(一)同质信念与交易动机
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都是理性预期的,就会产生同质性信念,从而引起交易动机是风险偏好而不是信念差异。
现实: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差异(信念差异)是证券交易的主要原因:看涨者买,看跌者卖。
(二)无交易定理(Tirole 1982;Milgrom and Stockey 1982)当交易的唯一动机是信息优势时,在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下不会有交易发生。
这就是金融学文献中由同质性信念导致的著名的“无交易定理”。
(三)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Grossman-Stiglitz Paradox)
在有效市场上,价格总是已经完全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私人信息,那么市场参与者就没有必要去搜集相关的信息(信息搜集成本存在);而如果市场参与者不去搜集信息,那么市场价格就不能完全反映有关的信息。
(四)理性假设受到挑战
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投资者并不遵循理性预期要求的理性,其信念更新不遵守贝叶斯理性(比如,启发式思维等);风险偏好不遵循传统的期望效用函数形式(比如凸函数
risk aversion);投资者的心理和情绪对投资决策产生显著的影响,等等。
(五)来自经验研究的“市场异象”(anomoly / mispricing)
1、“赢者的诅咒”与“新股折价之谜”
(“Winner’s curse”and“the New Issues Puzz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