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计算书

顶管计算书

顶管计算书
顶管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东莞市

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

2、由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提供的补充勘察报告。

3、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东莞市长安镇,管道埋深~米。

4、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5、管顶地面荷载取值为:汽-20。

6、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

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

(2)砼:采用C20、C25。

7、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

8、本计算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二、8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011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kN 总推力 F= F 0+ f 0L=+=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3m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7kpa q A =/9= kpa M A ==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250 kN/m 2 h p =H/3=3= m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 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kN 总推力 F= F 0+ f 0L=+= kN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0kpa q A = kpa M A ==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45°+235?).[]+ tg 2(45°+2

35?)x10= kN/m 2 h p =H/3=3= m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 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kN 总推力 F= F 0+ f 0L=+= kN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14= q A = M A ==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45°+235?).[]+ tg 2(45°+2

35?)x10= kN/m 2 h p =H/3=3=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

四、14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RS+Wf=+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kN 总推力 F= F 0+ f 0L=+=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 q A =

M A ==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45°+235?).[]+ tg 2(45°+2

35?)x10= kN/m 2 h p =H/3=3=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

五、15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RS+Wf=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总推力 F= F 0+ f 0L=+= kN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4x q A = M A ==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45°+235?).[]+ tg 2(45°+2

35?)x10=m 2 h p =H/3=3=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六、16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 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总推力 F= F 0+ f 0L=+=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 = 沉井中心半径 r c = q Amax =4 Pt/3 r c h f q A =

M A ==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 2

(45°-

235).[]+ tg 2

(45°-2

35?)x10= kN/m 2 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 2(45°+235?).[]+ tg 2(45°+2

35?)x10=m 2 h p =H/3=3=

§=( h f -︳h f - h p ︳)/ h f = Ptk=≤§

七、2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 1=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 顶入管每米重量W={()/4}X22=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 0 kN/m 初始推力 F0=(Pe+Pw+△P )4)B 2c=(150++20)=

总推力 F= F0+ f0L=+=

沉井下沉及结构计算

一、Φ7000直径沉井

本井为工作井,地下水位按地面以下计(施工期间)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在沉井范围内均为淤泥层,沉井考虑分两段施工。

1 基础资料:

单位摩阻力f k=1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考虑到地基在沉井处采用了搅拌桩处理,取为150Kpa。采用C25砼,钢筋为HPB235,HRB335。

土天然容重取为m,内摩擦角Φ=°.

2. 下沉计算:

下沉过程中水的浮托力标准值:

F fw,k= kN

井壁总摩阻力标准值:

沉井自重标准值

X25= kN

下沉系数:

Kst=(G1k-F fw,k)/ Fsk=()/=>

(满足规范要求)

3. 下沉稳定计算:

由于下沉系数较小,沉井壁周围和刃脚下布有搅拌桩,因此下沉

稳满足要求。

4. 抗浮稳定计算:

a.施工阶段

沉井自重标准值 G K =+4

π×72××25=

基底的水浮力标准值: Ff b w,k =2)=

抗浮系数:

K fw =

k

f b w F G K ==>满足要求

b. 使用阶段

由于使用阶段井顶板有覆土,可满足要求。 5. 刃脚计算:

tg θ=3.02.1=4 θ=° d 1=

θg t 22.1-θ

tg 0.25120.160

.1+?+?(3×+2×)=-= Rj =××25=m P1=

θ

tg 25.020.10

.14.67?+?tg (θ-β0)= 其中 β0=20

M1=×(-3

.1)+×= ××25=

F ep1××tg 2(45°-

20.5?

)+×10=m 2 F ˊepe ××tg 2(45°-2

0.5?

)+×10=m 2 M 1=6

1×(2×+)×=m

N θ=P1?r c =×2= kN 6. 沉井下沉考虑采用垫木支承

支承时井壁内力计算:

M 0=×πg ×r c 2=×π××=?m/m Ms =-πg r c 2=?m/m Tmax =πg r c 2=?m/m Vmax =πg r c = 7. 井壁水平内力计算: ωˊ=A

B ρρ-1

ρB =10tg 2(45°-

20.5?)+×(45°-2

0.5?

)=m 2

ρA =10tg 2(45°-2

12?)+×(45°-2

12?)=m 2 ωˊ=

5

.1024

.130-1= N A =××(1+×)=m N B =××(1+×)=m M A =×××=?m/m M B =-×××=?m/m 8. 水下封底计算: P k =

2

0.74

4

.3998?π=m 2

M=××=?m/m

h =1

.11000103.29372.56

???+300=1234mm

取h =1800mm 9. 底板受力计算:

按周边铰支圆板计算 P k =

2

0.74

4

.3998?π=m 2

径向弯矩 M rK =K r P k r 2 环向弯矩 M tk =K t P k r 2

P k r 2=×()2=中间 M rk =M tk =×=?m/m 底板上部受拉 10.配筋计算:

刃脚 竖向钢筋 As =300

9

.111.1?×1000×550×(1-2

655010009.111.1106.14027.121??????-)=1105mm 2

按最小配筋率计算:

As =%×1000×550=825mm 2 设计配筋满足 环向配筋:

As =300

1.1107.13027.13???=609mm 2 设计配筋满足

11. 井壁在施工阶段的计算:

拉断计算;

由于本工程地质情况较差,大部分位于较弱土层,因竖向筋布置较多,因此,拉断计算可不做。

12. 井壁及底板强度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查手册,配筋详结构图。

13. 本工程由于沉井施工的井高段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均较复杂,但由于本

工程沉井计算典型井中结构主要时由抗浮来控制,结构配筋主要是构

造配筋。因此,沉井结构是安全的。如局部地段地下水位过高,施工中可采取临时降水等措施解决。

顶管计算书

目录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结构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参数取值采用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 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井壁水平框架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抗浮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肇庆市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管道埋深~米。 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70N/ mm2 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60N/ mm2 (2)三级混凝土管fc= mm2 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顶管工程施工顶力计算

手掘式机械顶管施工方案 (节选) 本工程由于顶管种类较多,本方案以单项数量较大具有代表性的D2000mmF 型Ⅲ级钢筋混凝土管为例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我方拟定为手掘式机械项管施工。 3.1手掘式项管施工工艺流程 3.1.1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 本工程是将壁板加厚作为千斤顶的后背墙。 l后背结构及抗力计算 后背作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风度,且压缩变形要均匀。 所以,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本工程采用组合钢结构后背,这种后背安装方便,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使用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高度的1/3。 顶力计算 推力的理论计算: F=F1十f2 其中F—总推力 Fl一迎面阻力F2—顶进阻力 F1=π/4×D2×P (D—管外径1.8m P—控制土压力) P=Ko×γ×Ho 式中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3 P=0.55×1.9×7=7.31t/m2 F1=3.14/4×1.8×2×8=22.608t F2=πD×f×L 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取0.8t/m2 D—管外径1.8m L—顶距,取最大值98m F2=3.14×1.8×0.8×98=443.1168t。 因此,总推力F=22.608+443.1168=465.7248t。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8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7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300t(3000KN)级油缸。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250t 以下,这可以通过油泵压力来控制,千斤顶总推力500t。因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 l后背的计算 后背在顶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压缩方向与顶力作用方向一致。当停止顶进,顶力消失,压缩变形随之消失。这种弹性变形即象是正常的,顶管中,后背不应当破坏,产生不允许的压缩变形。 后背不允许出现上下或左右的不均匀压缩。否则,千斤顶在余面后背上,造成顶进偏差。为了保证顶进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时应后背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 则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本定额的土石方挖、运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夯填方按夯实后体积计算,松填方按松填后的体积计算。如需体积折算,应按下表系数计算。 土石方体积折算系数表 天然密实度体积虚方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 ? 二、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实际平整面积,以“m2”计算。 三、土方工程量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修建机械上下坡时便道土方量并入土方工程量内。石方工程量:人工、机械凿石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石方爆破可按设计图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允许超挖量可参考:松、次坚石20cm,普、特坚石 15cm。 四、管道沟槽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管道沟槽长度:主管按管道的设计轴线长度计算,支管按支管沟槽的净长线计算。

(二)管道沟槽的深度:管道沟槽的深度按基础的形式和埋深分别计算。带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道基础底面高程计算,设计有垫层的,还应加上垫层的厚度;枕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底高程加管壁厚度计算。 (三)管道沟槽的底宽:沟槽的底宽按施工方案计算,如施工方案无规定,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支挡土板的沟槽底宽除按以上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每侧工作面增加宽度按下表计算: 管径(mm)非金属管道(m)金属管道(m)构筑物(m) 100-500 无防潮层有防潮层 600-1000 ? 1100-1500? 1600-2600 (四)管道沟槽的放坡:管道沟槽的放坡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的坡度计算,如施工方案无规定且挖土深度超过或等于时,可按下表规定计算: 人工开挖机械开挖 在沟槽坑底在沟槽坑边 1: 1: 1: 五、沟槽放坡挖土边坡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土方不扣除,但井位加宽、枕基基坑、集水坑挖土等不再计算。排水管道沟槽为直槽时的井位加宽按直槽挖方总量的%计算,给水、燃气管道的井位加宽、接头坑、支墩、支座等土方,按该部分土方总量的%计算。

政管道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方法全解

政管道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方法全解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是一项复杂、系统全面的工作,预结算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工程特点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本期推送就给大家讲讲市政道路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的那些事儿~ Part.1 一般说明 1、管网工程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项目的排水工程,市政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 2、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是按平原地带施工条件考虑的,如在起伏地带施工,管道的仰俯坡度超过30°且小于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05;超过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20。 3、排水工程现浇混凝土包括≤150m的运输,超过者,套用道路工程混凝土半成品运输相应定额的增运距项目。

4、本章涉及的现浇混凝土项目,均不包含模板制安,其模板的安拆执行本定额“L 措施项目”混凝土模板及支架中“基础模板”、“管(渠)道平基模板”、“管(渠)道管座模板”和“其他现浇构件模板”相应项目。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除沟、涵、渠混凝土盖板制作、安装中的矩形板(L0>1m)和槽形板外,其他预制构件均按成品价计入定额,不再计算模板安拆、构件制作和运输费用。沟、涵、渠混凝土盖板中的矩形板(L0>1m)和槽形板制作,其模板制安执行该混凝土构件制作项目中的相应模板定额。 Part.2 管道铺设 一、排水管道安装 1、管道砂石基础项目适用于90°~180°管道砂石基础,设计采用的管基材料与定额不同时,按类似的定额项目换算材料,但人工费和机械费不作调整。管道混凝土基础项目适用于90°~360°管道基础。 2、管道铺设是按180°基座取定的,如基座为15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2;基座为12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3;基座为9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5;基座为36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0.95。

顶管施工计算书

******工程顶管施工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 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手册》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程 工程地点:****** 本工程为******,位于*****,西起物流基地*****K1+875,沿拟建*****两侧辅助车道设置(路面设计高程90.926~103.627m),接******沿平乐大道东侧终止于玉洞大道。管道总长7938m,管径0.4m~1.0m。 其中顶管部分管道长2887m,管径1.0m,管底标高为86.000~80.335;共有工作井26座,接收井34座,工作井几接收井内径¢6000mm、壁厚50~60cm,钢筋砼结构,砼等级C30。分布区域为:*******北侧K1+385~K3+521段、平乐大道K3+521~K4+730段。 三、地质 根据勘察资料,道路沿线勘探深度范围内管线沿线分布的地层主要有:新近堆积人工堆填(Q4ml)素填土、植物沉积层(Q4pd)耕土,第四系晚更新统河流冲积(Q3al+pl)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第四系晚更新统残坡积(Q3el+dl)黏土和含砾黏土,下伏基岩为石炭系大塘阶(C1d)硅质岩等,现自上而下描述为: 1、素填土(Q4ml)①:暗红色、灰黄色、黄褐色,松散,稍湿~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砾石、植物根系等,土质不均,为新近堆积填土,未经压实,未完成自重固结。该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层厚0.50~5.60m,平均厚度1.79m。具高压缩性。 2、素填土(Q4ml)①:灰黄色、黄褐色,中密,稍湿~湿,主要由碎石土组成,经碾压处理,为路基填土。该层分布于场地道路或在建道路上,层厚0.50~5.80m,平均厚度1.79m。具中压缩性。

顶管法施工技术

顶管 法施工 1、技术简介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非开挖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涉及的是利用少开挖,即工作井与接收井要开挖,以及不开挖,即管道不开挖技术来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或更换,顶管直径DN800—4500。通过工作井把要埋设的管子顶入土内,一个工作井内的管子可在地下穿行1500米以上,并且还能曲线穿行,以绕开一些地下管线或障碍物。 它的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 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燃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采用该技术施工,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技术原理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3、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顶管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大量地实际工程应用,且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在技术上、顶管设备还是施工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方

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城镇排水

2016定额(城镇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 总说明 一、《上海市城镇给排水工程预算定额第二册城镇排水管道工程(SHA8-31(02)-2016)》(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同意修编<上海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批复》(沪建交[2012]1057号)的有关规定,在《上海市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00)及《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ZYA1-31-2015)的基础上,按国家标准的建设工程计价、计量规范,包括项目划分、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与本市建设工程实际相衔接,并结合多年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工厂化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编制的量价完全分离的定额。 二、本定额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是编制施工图预算、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是确定合同价、结算价、调解工程价款争议的基础,也是编制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估算指标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可作为工程投标报价或企业定额的参考依据。 三、本定额是上海市排水管道工程专业统一定额。适用于城市公用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排水箱涵工程、圆管涵工程及过路管工程,也可适用泵站平面布置中总管(自泵站进水井至泵站出口间的总管)及工业和民用建筑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本定额适用于以上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工程。 四、本定额是依据国家及上海市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设计规范、现行排水管道通用图、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并参考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其他资料编制的。 五、本定额共分四章: 第一章开槽埋管 第二章顶管 第三章窨井 第四章措施项目 六、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目前多数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

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

顶管施工技术参数计算 一、顶推力计算 (1)推力的理论计算: (CJ2~CJ3段) F=F1+F2 其中:F —总推力 Fl 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π/4×D 2×P (D —管外径2.64m P —控制土压力) P =Ko ×γ×Ho 式中 Ko —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 —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6.43m γ—土的湿重量,取1.9t/m 3 P =0.55×1.9×6.56=6.8552t/m 2 F1=3.14/4×2.642×6.8552=37.5t F2=πD ×f ×L 式中f 一管外表面平均综合摩阻力,取0.85t/m 2 D —管外径2.64m L —顶距,取最大值204.53m F2=3.14×2.64×0.85×204.53=1441.15t 因此,总推力F=37.5+1441.53=1479.04t 。 (2)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按下式计算: F ds =φ1φ3φ4γQd f s A p 式中 F ds — 钢管管道允许顶力设计值(KN ) φ1—钢材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可取1.00 φ3—钢材脆性系数,可取1.00 φ4—钢管顶管稳定系数,可取0.36:当顶进长度<300 m 时,穿越 土层又均匀时,可取0.45,:本式取0.36

γQd—顶力分项系数,可取1.3 A p—管道的最小有效传力面积(mm2)计算得 181127=3.14*13222-3.14*13002 f s—钢材受压强度设计值(N/mm2)235 N/mm2 由上式可得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11787KN,约1202.75t 经计算得知总推力F=1479.04t,大于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1202.75t,顶管时只能用其80%,1202.75×80%=966.2t。主顶使用四台400t级油缸,在推进时,每台油缸的最大顶力不得超过962.2t/4=240.5t。剩余顶力需要中继间来解决。顶进时,当顶力达到中继间设计推力的60%时,即需设置中继间,当顶力达到中继间设计推力的80%时,即需启动中继间,中继间设计推力=1000t。(20只50t小千斤顶组成) f 当估算总顶力大于管节允许顶力设计值或工作井允许顶力设计值时,应设置中继间。 (3)设计阶段中继间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n=πD1fk(L+50) -1 0.7×f0 式中 n—中继间数量(取整数) D1—管外径2.644m fk—管外表面平均综合摩阻力,取0.85t/m2 f0—中继间设计允许顶力(KN)1000t L—顶管长度 204.53m 由上式可得n=1.56,取整数为2个中继间 (4)中继间位置布置 1.第一个中继间布置在76.9m以内 因顶管时钢管顶管传力面允许的最大顶力1202.75×80%=966.2t 为了钢管传力面不至于变形,当顶力达到中继间设计推力的60%时,即需设置中继间966.2t×60%=579.72t

市政管道工程定额使用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市政管道工程定额使用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一般说明 (一)管网工程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项目的排水工程、市政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 (二)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是按平原地带施工条件考虑的,如在起伏地带施工,管道的仰俯坡度超过30°且小于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05;超过45°时,人工、机械费乘以系数1.20。 (三)排水工程现浇混凝土包括≤的运输,超过者,套用道路工程混凝土半成品运输相应定额的增运距项目。 (四)本章涉及的现浇混凝土项目,均不包含模板制安,其模板的安拆执行本定额“L措施项目”混凝土模板及支架中“基础模板”、“管(渠)道平基模板”、“管(渠)道管座模板”和“其他现浇构件模板”相应项目。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除沟、涵、渠混凝土盖板制作、安装中的矩形板(L0>)和槽形板外,其他预制构件均按成品价计入定额,不再计算模板安拆、构件制作和运输费用。沟、涵、渠混凝土盖板中的矩形板(L0>)和槽形板制作,其模板制安执行该混凝土构件制作项目中的相应模板定额。 二、管道铺设 (一)排水管道安装 1.管道砂石基础项目适用于90°~180°管道砂石基础,设计采用的管基材料与定额不同时,按类似的定额项目换算材料,但人工

费和机械费不作调整。管道混凝土基础项目适用于90°~360°管道基础。 2.管道铺设是按180°基座取定的,如基座为15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2;基座为12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3;基座为9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1.05;基座为360°时,管道铺设定额的人工乘以系数0.95。 3.混凝土排水管道安装管材按钢筋混凝土管考虑,如为混凝土管时,每管材定额耗量调整为。 4.管道铺设是按平口管和企口管综合考虑的,若为承插管时,管道铺设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10,接口为钢筋混凝土套环时,安管定额人工费乘以系数1.3,套环另执行相应定额。 5.承插管和企口管接口的胶圈包含在管材价格中,不另计算。 6.混凝土管道接口砂浆抹带和接口填缝的人工已综合在安管定额内,接口砂浆抹带和接口填缝的材料按相应定额计算。 7.现浇混凝土套环接口定额不包含接口安钢丝网和止水带,设计要求安钢丝网和止水带时,按本章相应项目执行。 8.塑料管道铺设未包括管道与井身接口处理费用,发生时,按设计图纸另行计算。 9.管道安装深度>时,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10,机械乘以系数1.20。 10.如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二次闭水试验时,按相应定额乘以系数0.7。

顶管计算书

目录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1) 第一章顶管顶力计算书 (1) 一、结构计算依据 (1)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 三、12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参数取值采用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 算) (3) 第二章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 (4) 一、设计条件 (4) 二、井壁水平框架的内力计算及结构配筋计算 (5) 三、抗浮验算 (10)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11)

顶管顶力、工作井及接收井计算书 第一章 顶管顶力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肇庆市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1. 2.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管道埋深 3.028~7.426米。 1.3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 钢筋 HPB3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 ′=270N/ mm 2 HRB400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 ′=360N/ mm 2 (2) 三级混凝土管fc=23.1N/ mm 2 1.4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0.3~4.5m 。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2.1.推力计算 管径D 1=1.0m 综合摩擦阻力根据 取 f k =6 kPa 管外周长 S=3.14d=3.14×1.2= 3.768m 顶入管总长度L=70m 管壁厚t=0.1m 土的重度3s m /kN 18=γ

管道覆土层厚度Hs=3.2m 顶管机迎面阻力65.1kN 2.3182.14 14 .34 2s s 2g =???= = H D N F γπ 管线总顶力计算:F k 10f N L D F +=π=3.14×1.2×70×6+65.1=1647.66 kN 钢筋混凝土管顶管传力面允许最大顶力计算: N A f F p c Qd dk k 2.31203120215.6N ) 10001200(4 14 .31.2379.03.185.005.19.05.05 .0225321==-???????==φλφφφ

顶管施工顶力及允许土抗力计算

1、后座反力计算 忽略钢制后座的影响,假定主顶千斤顶施加的顶进力是通过后座墙均匀地作用在工作坑后的土体上,为确保后座在顶进过程中的安全,后座的反力或土抗力R应为的总顶进力P的~倍,反力R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R——总推力之反力,kN; α——系数,取α=~,计算中取2。 B——后座墙的宽度,取5m; γ——土的容重,kN/m3; H——后座墙的高度,取4m; Kp——被动土压系数,) 2 / 45 ( tan Kp2? + =; c——土的内聚力,kPa; h——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见表1。 井号基坑尺寸坑深(m)后背墙高(m)墙顶到地面的高h(m) W1、Y1平面异形面积 127m2 4 W3、Y39mx9m W6、Y59mx9m W9、Y79mx9m W11、Y99mx9m Y’29mx5m Y旧29mx5m W旧29mx5m W’3、Y’59mx9m (1)工作基坑W1、Y1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层,C=,γ= kN/m3,φ=°。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2)工作基坑W3、Y3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层,C=,γ= kN/m3,φ=°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3)工作基坑W6、Y5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层,C=,γ= kN/m3,φ=°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4)工作基坑W9、Y7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淤泥质粘土层,C=,γ=m3,φ=°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5)工作基坑W11、Y9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淤泥质粘土层,C=,γ=m3,φ=°,h=。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6)工作基坑Y’2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层,C=,γ=m3,φ=°,h=。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7)工作基坑Y旧2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淤泥质粘土层,C=,γ=m3,φ=°,h=。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8)工作基坑W旧2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淤泥质粘土层,C=,γ=m3,φ=°,h=。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9)工作基坑W’3、Y’5的后背墙反力计算 管道所在的土层为淤泥质粘土层,C=,γ=m3,φ=°,h=。 将数据代入公式: R=。 2、顶管顶进时最大顶力计算 1、顶进阻力计算 根据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式计算。 总顶进阻力: F p =ΠD Lf k +N f 式中F p -顶进阻力(KN); D -管道外径(m);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 1、本章的电缆敷设定额适用于10千伏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定额系按平原地区和厂内电缆工程的施工条件编制的,未考虑在积水区、水底、井下等特殊条件下的电缆敷设,厂外电缆敷设工程按本册第十章有关定额另计工地运输。 2、电缆在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敷设时,其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3。该地段所需的施工材料如固定桩、夹具等按实另计。 3、电缆敷设定额未考虑因波形敷设增加长度、弛度增加长度、电缆绕梁(柱)增加长度以及电缆与设备连接、电缆接头等必要的预留长度,该增加长度应计入工程量之内。 4、本章的电力电缆头定额均按铝芯电缆考虑的,铜芯电力电缆头按同截面电缆头定额乘以系数 1.2,双屏蔽电缆头制作安装人工乘以系数1.05。 5、电力电缆敷设定额均按三芯(包括三芯连地)考虑的,5芯电力电缆敷设定额乘以系数1.3;6芯电力电缆乘以系数1.6,每增加一芯定额增加30%,以此类推。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同截面电缆定额乘以 0.67。截面400mm2以上至800mm2的单芯电力电缆敷设按400mm2电力电缆定额执行。240mm2以上的电缆头的接线端子为异型端子,需要单独加工,应按实际加工价计算(或调整定额价格)。 6、电缆沟挖填方定额亦适用于电气管道沟等的挖填方工作。 7、桥架安装:

(1)桥架安装包括运输、组合、螺栓或焊接固定,弯头制作,附件安装,切割口防腐,桥式或托板式开孔,上管件隔板安装,盖板及钢制梯式桥架盖板安装。 (2)桥架支撑架定额适用于立柱、托臂及其他各种支撑架的安装。本定额已综合考虑了采用螺栓、焊接和膨胀螺栓三种固定方式,实际施工中,不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定额均不作调整。 (3)玻璃钢梯式桥架和铝合金梯式桥架定额均按不带盖考虑,如这两种桥架带盖,则分别执行玻璃钢槽式桥架定额和铝合金槽式桥架定额。(4)钢制桥架主结构设计厚度大于3mm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5)不锈钢桥架按本章钢制桥架定额乘以系数1.1执行。 8、本章电缆敷设系综合定额,已将裸包电缆、铠装电缆、屏蔽电缆等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凡10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不分结构形式和型号,一律按相应的电缆截面和芯数执行定额。 9、电缆敷设定额及其相配套的定额中均未包括主材(又称装置性材料),另按设计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加上定额规定的损耗率计算主材费用。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辨析 摘要:在顶管工程实践中常常需要计算顶管顶进总推力,由于顶管推力计算公式很多,而且计算结果差别相当大,本文针对各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在工程计算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顶管,摩阻力,顶力 在顶管工程之前,为了顺利推动管道在土中前进,千斤顶的顶力需要克服顶进中的各种阻力(摩阻力、工具管前端端面阻力等),同时在顶进过程中还不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纠偏、后背的位移等)。目前在顶管推力计算中有两类算法,一是考虑土拱效应,此时土柱的高度一般按照普氏太沙基公式计算。二是上覆土压力按照覆盖层的全部厚度计算。 计算公式的比较 考虑土拱效应的理论公式 顶管周边的均布荷载可以通过管顶上方土方 的垂直荷载与地面的动荷载之和求出。即: 678.9: (,) 式(,)中:8. 为管顶上方的土的垂直荷载 (;<=);: 为地面的动荷载(;<=) ,’,’, 手掘式顶管顶力计算公式 >7>+9!?/6"@A9!?/B@A98"@A (!)

式(!)中:> 为总推力(;));>+ 为初始推力 (;)),在手掘式顶管中,其值为,2’!!?/) (?/ 为 管外径(C),) 为标准贯入值);6 为管周边均布荷载(;<=);"@为管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7DE #! );B@为管与土之间的粘着力(;<=);8 为每 米管子的重力(;)FC);A 为推进长度(C)。,’,’! 采用降水措施的手掘式顶管顶力计算公式 在采用降水措施以后,挖掘面的土体稳定而 且能自立,这时的手掘式顶管施工的推力可以用 下述方法计算: >7>+9$!?%6"@A9$!?B@A98"@A (2) 式(2)中:>+ 为初始推力G;)H,此时其值为 ,2’!!?B)@ ()@为刃口贯入阻力系数;$ 为管与土 的摩擦系数($7+’IJ+’KI);% 为管周边的荷载系 数(%7,’+J,’I),其余同(!)式。 ,’,’2 普通泥水顶管施工的顶力计算公式 >7>+9$6!?/"@A9!?/B@A9 8 (?/4D)?/"@A (5)

173288_顶管施工技术和验收规范标准

顶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为统一全国顶管施工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使顶管施工规范化,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特组织制定本规范。 1.0.2 当地下管道或其他管线的铺设可以通过顶进施工方法在交通、建筑、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好的效益,应该采用非开挖施工方法。 1.0.3 本规范适用于敞开式和封闭式顶管施工方法。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顶管机可分为敞开式顶管掘进机和封闭式顶管掘进机两大类。敞开式顶管掘进机有手掘式、挤压式和网格式等;封闭式顶管掘进机有土压平衡、泥水平衡、混合型等型式。 1.0.4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预制管道的地下非开挖施工,包括常用的断面为圆形、长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管道。 1.0.5 根据管道的材料和各自的连接方法来选择合适的管道之间的连接方法即:刚性连接或柔性连接。 1.0.6 对采用顶管施工方法引起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事先做出充分预测,并使之符合建设单位的相关要求。当预计影响难以确保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商定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监测和保护。 1.0.7 当两条平行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时,应贯彻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原则。两段管道平行顶进时,其相邻管壁间最小净距应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的顶进方法和施工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相邻顶管外壁的间距应不小于大管道的外径。 1.0.8 一般情况下,顶管的覆土厚度不小于3m,或者不小于1.5倍的管道外径,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0.9 在进行顶管工程施工设计前,应对施工线路进行工程勘察,调查分析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充分掌握与顶进施工有关的现场资料。施工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职责分工。 1.0.10 对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土压平衡、泥水平衡和?昆合式顶管机操作员,应加强专业技术和安全教育,并须持证上岗。 1.0.11 应与有关部门签订施工配合协议。在顶进作业前,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意外事故。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周围重大建筑物、顶进力、后座

最新顶管施工常见的几种土质资料

顶管施工常见的几种土质 1、淤泥质黏土:此种软土的形成是在较弱的海浪岸流及潮汐的水动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土的颜色多呈灰色或黑灰色,光润油滑且有腐烂植物的气味,多呈软塑或半流塑状态。其天然含水量很大,一般都大于30%,饱和度一般大于90%,液限一般在35-60%之间,软土的天然重度较小,约在15-19KN/m立方米之间。孔隙比都大于1,因其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就带来了软土地基变形大,强度低的特点。 2、砂性土:由于曾受到海水的冲击,部分地区沉积层含有海水所搬运的大量沉积物,其中主要为细砂及粉砂。由于含黏土的成分较少,我们可称之为砂性土。砂性土的土颗粒较一般的黏土大,一般在20μ以上,土颗粒之间的凝聚力较小,呈单粒结构。孔隙比较大,很容易在水动力的作用下产生流沙现象。 3、黄土:凡以风力搬运沉积又没有经过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含碳酸盐类并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的土状沉积物成为黄土(也称原生黄土),其它成因的、黄色的、又常具有层理和夹有砂、砾石层的土状沉积物称之为黄土状土(也称次生黄土)。 4、强风化岩:强风化岩是指风化很强的岩石,此种土质的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含有大量黏土质黏土矿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碎块,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或干湿交替时可较迅速地软化或崩解。用镐或锹可挖掘,干钻可钻进。 5、微风化及中风化岩:微风化岩是指岩质新鲜,表面稍有风化迹象的岩石,强度大于50Mpa,硬度很高的岩石。在此地层中顶进较困难,而且一般顶进距离超过100米时需要更换刀头。中风化岩较软,其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用镐难挖掘。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土质,从N值为3-40的土质都有。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土质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顶管掘进机。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

顶管顶力计算公式 一、顶管计算公式 F=F1+F2---------------------------------------------------------------------(1) 式中F 为总推力 式中F 1为迎面阻力 F 1=p e 4 πB c 2 p e 为控制土压力 B c 为管外径 p e = p A + p w +?p p A 为掘进所处土层的主动土压力(kPa ) p A 一般为150-300 kPa p w 为掘进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kPa ) p w =γ水H 埋深 ?p 为给土仓的预加压力(kPa ) ?p 一般为20 kPa 式中F 2为顶进阻力 F 2=πB c f k L f k 为管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阻力kN/m 2 其数值一般通过试验确定 如果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技术按下表选用 f k 为管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阻力kN/m 2 土类 管材 粘性土 粉土 粉、细砂土 中、粗砂土 钢筋砼管 3.0-5.0 5.0-8.0 8.0-11.0 11.0-16.0 钢管 3.0-4.0 4.0-7.0 7.0-10.0 10.0-13.0 当触变泥浆技术成熟可靠、管外壁能形成和保持稳定、连续的泥浆套时,f k 可直接取值3.0-5.0 kN/m 2 。 L 为顶进长度m F= p e 4 πB c 2+πB c f k L =(150+10*14+20)*4 14.3*(2.6)2+3.14*2.6*4.0*200 =1645+6531 =8176 kPa =817.6T

二、摩擦计算公式 F=knGL-------------------------------------------------------------------------(2) 式中F为总推力 式中k为综合减阻系数 如果注浆技术成熟可靠,最小可取0.3-0.4 式中n为钢筋砼管土质系数 类别n 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 水量较小的亚砂土 管前挖土能形成土拱者 密度的砂土及含水量较 大的亚砂土 管前挖土不易形成土拱 者,但塌方尚不严重时 n 1.5-2 3-4 式中m 为金属及非金属管土质系数 类别m 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 水量较小的亚砂土 管前挖土能形成土拱者 密度的砂土及含水量较 大的亚砂土 管前挖土不易形成土拱 者,但塌方尚不严重时 m 0.8-1.0 1.5-2.0 式中G为管重力KN/m 式中L为顶进长度m F=0.45*2*450*200 =8100 kPa =810T

第五册排水管道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详解

第五册排水管道及水处理工程 说明 1.本册是按无地下水考虑的,有地下水时发生的降水费用套用《通用项目》册相应定额计算;需设排水盲沟套用《道路工程》册相应定额计算;基础需铺设垫层时,套用本册第一章相应定额项目。 2.本册混凝土项目均包括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3.本册所称管径均指内径。 4.本册混凝土项目考虑使用非泵送混凝土,实际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浇捣时,每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增加人工0.655工日和混凝土搅拌机(400L)0.052台班算。 一、排水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 说明 1.本章定额均不包括脚手架,井深超过1.5m的,计算井字脚手架费用;砌墙高度超过1.2m或抹灰高度超过1.5m所需的脚手架套用《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2.本章各项目钢筋、铁件的制作均套用钢筋工程章的相应定额项目。

3.收水井的混凝土过梁制作、安装套用相应小型构件定额项目。 4.跌水井跌水部分的抹灰,套用流槽抹灰定额项目。 5.混凝土枕基和管座不分角度套用相应定额项目。 6.本章小型构件指单件体积在0.04m3以内的构件。 7.拱(弧)型混凝土盖板的安装,套用相应体积的矩形板定额,人工、机械数量乘以系数1.15。 8.砖砌检查井筒的升高,套用本章相应定额项目,降低套用《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9.本章石砌体定额按块石考虑,如采用片石或平石时,块石与砂浆用量分别乘以系数1.09和1.19,其他不变。 10.给排水构筑物的垫层套用本章相应定额项目,人工数量乘以系数0.87,其他不变;构筑物池底混凝土垫层需要找坡的,人工数量不变。 11.现浇混凝土方沟底板,套用渠(管)道基础中的平基定额。 12.按《给水排水标准图集》设计的各类定型井、混凝土管道基础、管道出水口,分别套用本章及《通用项目》册的相应定额项目。 13.混凝土井盖井座、雨水井箅、小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预制枕基、预制混凝土盖板、预制混凝土过梁安装损耗为1%。

3.4通信建设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四节通信建设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概述 (1)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分项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工程量项目的划分、计量单位的取定、有关系数的调整换算等,都应按相关专业的计算规则要求来确定。 (2)工程量的计量单位有物理计量单位和自然计量单位。物理计量单位应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必须与预算定额项目的计量单位相一致。 ①以长度计算的项目计量单位:“m”、“km”; ②以重量计算的项目计量单位:“g”、“kg”、“t”; ③以体积计算的项目计量单位:“m3”; ④以面积计算的项目计量单位:“m2”; ⑤以自然计量单位计算的项目计量单位:台、套、盘、部、架、个、组、处等; ⑥以技术配置为项目计量单位:端、端口、系统、方向、载频、中继段、数字段、再生段、站等; ⑦各专业还有一些专用的特殊计量单位。 (3)工程量计算应以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规定的所属范围和设计分界线为准,缆线布放和部件设置以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为准。 (4)分项项目工程量应以完成后的实体安装工程量净值为准,而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材料用量不能作为安装工程量。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的实际消耗数量是在工程量的基础上又包括了材料的各种损耗量。 二、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通信设备安装工程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共分为三个大类: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有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和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 这三大类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设备机柜、机箱的安装工程量计算 所有设备机柜、机箱的安装可分为三种情况计算工程量: (1)以设备机柜、机箱整架(台)的自然实体为一个计量单位,即机柜(箱)架体、架内组件、盘柜内部的配线、对外连接的接线端子以及设备本身的加电检测与调试等均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工程量。本系列的多数设备安装属于这种情况。 (2)设备机柜、机箱按照不同的组件分别计算工程量,即机柜架体与内部的组件或附件不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单位进行计量,而是将设备结构划分为若干组合部分,分别计算安装的工程量。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机柜架体与内部组件的配置成非线性关系的设备,例如定额项目“TSD1-049安装蓄电池屏”所描述的内容是:屏柜安装不包括屏内蓄电池组的安装,也不包括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整个设备安装过程需要分三个部分分别计算工程量,即安装蓄电池屏(空屏)、安装屏内蓄电池组(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电池容量和组件数量)、屏内蓄电池组充放电(按电池组数量计算)。 (3)设备机柜、机箱主体和附件的扩装,即在原已安装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增装内部盘、线。这种情况主要用于扩容工程,例如定额“TSD3-060、061 安装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就是为了满足在已有开关电源架的基础上进行扩充生产能力的需要,所以是以模块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统计工程量。与前面将设备划分为若干组合部分分别计算工程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已安装设备主体和扩容增装不见的项目是不能在同一期工程中同时列项的,否则属于重复计算。 以上设备的三种工程量计算方法需要认真了解定额项目的相关说明和工作内容,避免工程量漏算、重算、错算。 (4)几个需要特别说明的设备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安装测试PCM设备工程量:单位为“端”,由复用段一个2Mbit/s口、支路侧32个64kbit/s口为一端,如图3-4-1所示。

顶管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依据 1、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行业标准以及广东省及东莞市 建筑行业强制性标准规范、规程。 2、由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提供的补充勘察报告。 3、工程性质为管线构筑物,兴建地点东莞市长安镇,管道埋深 2.90~6.30米。 4、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5、管顶地面荷载取值为:汽-20。 6、钢筋及砼强度等级取值: (1)钢筋 Ф—HPB2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210N/ mm2 Ф—HRB335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y=fy′=300N/ mm2 (2)砼:采用C20、C25。 7、本工程地下水埋深为0.3~4.5m。 8、本计算未采用专业计算软件。 二、8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1=0.8m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顶入管总长度L=150m 管壁厚t=0.036m 顶入管每米重量W={3.14X(0.8722-0.82)/4}X22=2.05KN/m 管涵与土之间摩擦系数f=0.20

每米管子与土层之间的综合摩擦阻力 f011kN/m 初始推力 F0=(Pe+Pw+△P)(3.14/4)B2c=(150+5.3x10+20) x3.14/4x0.8722=133.13 kN 总推力 F= F0+ f0L=133.13+14.11x150=2249.6kN 2、壁板后土抗力计算: 顶管力至刃脚底的距离:h f=3m 沉井中心半径 r c=3.25m q Amax=4 Pt/3 r c h f 7kpa q A=127.37x(9-1.8)/9=101.89 kpa M A=-0.307q A r2c2=-330.4 kN.m 3 后背土体的稳定计算: 35).[(17.5-10)x7.7]+ tg2(45°主动土压力标准值Fep,k= tg2(45°- 2 35?)x10=18.29 kN/m2 - 2 35?).[(17.5-10)x7.7]+ tg2(45°被动土压力标准值Fp,k= tg2(45°+ 2 35?)x10=250 kN/m2 + 2 h p=H/3=6.7/3=2.23 m §=( h f-︳h f- h p︳)/ h f=0.74 Ptk=2249.6≤§(0.8 二、1000直径管涵顶力计算 1、推力计算 管径D1=1.0m 综合摩擦阻力 R=5 kP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