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角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交际模式与自我认同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英语角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交际模式与自我认同
摘要: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关键词:交际模式;自我认同;社会语言学;调查问卷
一、用社会语言学分析英语角
社会语言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是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并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本课题将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英语角的实际相结合,以英语角为焦点,透视并研究英语角的外语学习者有怎样的自我认同,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认同构建,以及这种构建对外语学习者日常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同时探讨和自我认同密切相关的因素,如交际风格等。因参加英语角而发生的自我认同和交际模式的变化,会使参加英语角的学生提高反思能力、发展自我能力和完善人格魅力,更加有效的进行外语学习。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评价自己的外语水平,学会转化自己在外语交际时的焦虑,能够更主动的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会增强自己外语学习的动力;同时,会使其更加自信,学会利用英语角对反叛规范行为的包容来交朋友,用英语角的经验影响日常生活,从而赢得更多的尊重。此外,本课题将深入证明学习者在英语角内外交际模式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比。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同也会发生变化,即在社会语言学影响与支配下,自我认同与交际模式是内在与外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以英语角为焦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外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构建的相互关系,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自我成长。
二、量的研究
为了验证自我认同是否会因英语角内外情境的转换而变化,交际风格是否可以算做自我认同的一个维度,以及自我认同还受哪些因素影响,研究者决定根据几
个具体问题做调查问卷、个案调查及分析研究:
1.英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会否因参加英语角而变化?
2.他们的交际风格会否因参加英语角而变化?
3.他们的自我认同和交际风格是否有联系?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试图了解,英语角的外语学习者有怎样的自我认同,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认同构建,以及这种建构对外语学习者的日常生活意义是什么。同时,研究者想探讨和自我认同密切联系的因素,如交际风格等。[1]最后,研究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英语角外语学习者具有多元和流动的自我认同[2]
在日常生活中,外语学习者大都认同“传统”交际文化规范的惩戒和监督;而在英语角情境下,外语学习者又不时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对交际的规范,通过交际风格的转换,演练和实践其他的自我认同,有些人实践期待的自我认同,有些人将新旧自我认同融合,有些人将不同的自我认同分隔,有些人将原有的自我认同加强。一方面,挑战了自我认同的“本质说”,说明自我认同和交际风格并不受经验影响。另一方面,反驳了自我认同的“一元论”和“静止论”,因为英语角参与者发展出了多元、流动、不稳定甚至断裂的自我认同。
2.英语角的外语学习者在与“他者”的互动中进行自我建构[3]
中国“传统”文化规范、英语角的交际规则、“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规范等各种“他者”的影响作用于英语角的外语学习者,被他们解释、领会、选择,转化成自我认同建构的重要依据。同时,英语角的外语学习者也通过自我反思与自我交流,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在它们与“他者”的立场之间,通过对各种力量的服从、利用、协商和反抗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也不断进行自我认同的建构。
3.英语角对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建构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主流的文化规范作为最强有力的“他者”,对个人具有较强的惩戒作用,成为自我认同建构最主要的依据,自我选择其他“他者”的影响所承担的风险较大,自我认同转化的可能性比较小。而英语角隐藏身份的特性提供了包容各种“他者”立场的情境,在英语角中的外语学习给学习者提供了“美国化”文化规范等“中国主流传统”文化规范以外的“他者”,自我可以比较自由地接触和选择不同的“他者”影响,实践自我认同新的可能性,打开了“自我”与“他者”之间、不同“他者”之间对话和相互交换的空间。同时,个人得以面对自我的欲望和需求,变成一个可以反思的个体,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的选择。由此观之,英语角为外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提供了转化的可能性。
4.交际风格与自我认同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本文研究表明,学习者交际风格的变化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变化呈正相关。某种交际模式的使用,体现了交际主体对相应的自我认同的接纳,在交际风格发生转变的同时,交际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4]
参考文献:
[1]朱纯编著.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桂诗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理分析[J].现代外语,1986,(1).
[3]蔡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刘伟.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心理认同现象分析[J].渭南师专学报,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