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43 KB
- 文档页数:7
地方农业发展科研课题地方农业的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为了推动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研课题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地方农业发展的科研课题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合适的科研课题,并探讨其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一、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挑战地方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受限,农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压力。
其次,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给农作物生长和养殖业带来不确定性。
再次,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升级,要求地方农业提供更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
另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均衡,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的结合仍不紧密,制约了农业的提质增效。
因此,开展地方农业发展的科研课题,对于解决上述挑战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农业发展科研课题的选择1.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方农业发展科研课题可以围绕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展开,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比如,探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研究新型肥料和农药的开发与应用,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探索农业智能化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等。
通过科研课题的开展,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
2.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地方农业发展科研课题还可以聚焦于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领域。
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满意度。
因此,开展农产品的安全监测、农药残留控制、兽药使用监管、农产品质量评价等科研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研课题的开展,确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安全标准,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地方农业发展科研课题还可以关注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开展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循环农业的推广等科研课题是十分必要的。
新内生发展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作者:王兰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基于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田野调查,通过引入新内生发展理论,提出认同、赋权、创新、合作四要素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理性认知村落的命运,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主体对乡村“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要通过确权、赋能提升村民可行性能力,进而将内外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积极参与政策、组织、业务和技术等的创新实践活动。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部门、地区的联动。
四要素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农牧民的主体地位,激活内外发展动力,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内生发展;乡村振兴;脱贫;大兴安岭南麓片区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20)04-0065-10收稿日期:2019-12-21 DOI:10.13968/ki.1009-9107.2020.04.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CMZ041)作者简介:王兰(1986-),女,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农村社会治理。
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
尤其是2012-2019年,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 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1]。
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诸多实践经验都可应用在乡村振兴实践中。
面对乡村出现的老弱化、空心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力和合作精神等问题,亟需整合乡村内外资源,提高内生发展动力。
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欧美一些国家也曾出现过。
以农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者:潘永圣来源:《唯实》2024年第05期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农业职业教育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既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重大发展机遇。
农林职业院校要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职业教育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
农业职业教育具有规模大、特色强、接地气等特征,承担着服务人才培育、服务乡村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等重要职责,是助力“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职教育规模较大,有力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一方面,农职院校数量可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有1580所(含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3所),其中涉农高等职业院校(指开设农牧渔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294所,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总数的18.6%。
39所涉農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占比19.80%。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01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名单中,共有55所高职院校入选,占比达到54%。
另一方面,农职院校在实用性人才培养上同样具有广泛规模。
全国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农业职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
且农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紧盯基层急需,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知识扎实、适应性强、创新精神突出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农业农村一线工作比例高,毕业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据统计,2022年全国涉农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第一产业就业11.23万人,开展社会培训574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劳动力90.33万人次。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的人才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职科研应用性强,有效助推农业科技发展。
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从职教集团到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等,都是强调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研究
1. 建立与地方政府、村委会等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应该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村委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这样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 开设农村实践课程及实习项目
地方高校可以开设农村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到乡村,与村民互动交流,了解乡村社会、经济及文化状况,同时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
此外,地方高校还可以开展实习项目,邀请学生参与农村项目,提升学生对实践经验的掌握和能力提升。
3. 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建设
地方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乡村,参与乡村建设,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提供支持。
同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4. 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乡村
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发展需要,针对乡村实际问题,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和理念支持。
5. 支持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可以积极支持当地农村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举办教育培训班、开展学科讲座等方式,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第35卷第1期2021年1月教育与教学研究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Vol.35No.lJan.2021为乡村教育振兴而大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郝文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
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充分体现的学校精气神的个性,是教育理念特色与教育形式特色的统一。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乡村学校特色发展;乡村教育现代化[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
虽然农村城镇化使得乡村人口、学生和学校大量减少,但是乡村还有不少学校和学生,而且近几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通过有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乡村学校建设得到明显加强,有些地方乡村学生还有所回流。
不仅如此,不少学校加强特色发展,既充分体现、展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和信心,也说明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对乡村学校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文章编号]1674-6120(2021)01-0007-08意义。
“主体间教育科研团队”2018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前后,在西部、中部、东部实地调研了18省区市,问卷调查了140多个县、600多所学校,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需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一、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儿童的教育需求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以探索合适的教育模式来满足农村学生的需求。
二、现状分析目前,农村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与城市学校差距明显。
其次,农村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动力。
另外,农村学生普遍缺乏专业教育指导,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模糊。
三、增加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为了改善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需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优先考虑农村教育,增加财政支持,用于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待遇,改善教学设施条件。
此外,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教育产业,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
四、提升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是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外派交流、聘请优秀教师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
此外,建立农村教师培训基地,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和指导,帮助农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农村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可以设置专门的科研竞赛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
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六、加强职业教育指导农村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模糊,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指导。
学校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能力。
同时,学校与企业等职业机构进行对接,提供实习、见习等机会,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
七、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应提供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同的信息技术设备与资源,为农村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资源,为农村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料和教学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振兴是指以农业农村为重点,通过改革和创新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整体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发展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农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课程、实地考察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将学生带到农村一线,让他们亲自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并锻炼他们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跨学科教学,培养专业复合型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协同合作,解决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
农业院校应该加强跨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主动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公共课程,组织跨学科的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专业复合型的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乡村振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农业院校应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与企业、农民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平台,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
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人才回乡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来支撑,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回乡服务。
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支持,鼓励学生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的工作。
农业院校可以加强与农村产业的对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促进学生回乡就业。
关于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思考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
“学科强,则大学强;学科弱,则大学弱。
”学科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评价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经过多年的办学探索和实践积累,农林院校大多形成了以农林相关学科为主,兼具特色的学科体系。
随着“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如何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组织、规训学科制度、营造学科文化,如何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提升办学内涵质量,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
本文通过对学科建设内涵的进一步认知,分析制约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实际因素,探寻农林院校建设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学科体系的动力机制,并就现今农林院校学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深入理解学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推动大学科学发展,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充分把握学科建设的趋势走向,不断提升对学科建设内涵的科学认识。
现代高等教育理论认为,学科建设已经从对单一科学领域或者知识分支的强化,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
学科建设不仅包含学科方向、队伍组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内容,还与基地平台建设、配套设施保障密切相关,各方面自成体系又互有交叉。
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而言,学科方向是引领、队伍组织是关键、人才培养是目的、科学研究是载体、基地平台是依托,需要各方面各司其职、统一运转,形成有机的整体。
对于学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学科建设内生于对未知领域的不懈追求。
在我国,学科建设已经为众多高等学校所重视,“985”、“211”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无一例外地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
然而,在以各种量化数据为主要表象的学科建设模式背后,却少有对学科建设的动因缘何产生的研究。
学科是一个民族在漫长而独特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知识分类体系[1],学科的出现、分化、甚至消亡,都应源于知识体系内的冲突和演变,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无尽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农村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1. 长期积累的现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现实基础之上的。
中国的农村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面临着人口流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较低,农村面貌落后等多方面的困境。
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迫使我们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改变目前乡村的面貌,实现乡村的振兴。
2.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农村人民的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与过去的扶贫开发战略有所不同的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不单纯是为了改善乡村的经济发展,更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注重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4.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注重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也要着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1.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要推动农村振兴,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益。
在技术上,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在政策上,要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加强农业保险和金融服务,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的内涵与外延解析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其内涵与外延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建设。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对乡村振兴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解析。
一、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业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更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模式、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优化农产品营销等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利用农村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吸引城市人们前往乡村游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带动农产品加工、酒店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小康社会建设乡村振兴也意味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农村人民过上更加安定、幸福的生活。
四、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传统的农业产业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发展需求,需要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农村电商、生态农产品等新兴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乡村人才引进为了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乡村人才。
通过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回归农村,推动农村人才培养和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还涉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土地确权、流转等政策,解决土地流转难题,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七、乡村环境保护乡村振兴需要重视乡村环境保护。
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治理农村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八、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不应仅仅是农村的发展,更需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教育与乡村振兴路径探析在中国,农村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让农村教育一直备受争议。
如何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教育与乡村振兴路径进行探析。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设施条件有限,教学水平偏低,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这也导致了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教育机会有限,学生缺乏发展的平等机会。
二、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校园环境差等方面。
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很多农村学校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农村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弥补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发展平台。
四、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于,农村是国家振兴的基础和根本。
只有让农村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提高整体的人才素质,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五、农村教育改革的路径要实现农村教育改革,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还要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六、加强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对接为了弥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可以加强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对接,引入城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七、提高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要提高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八、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一个问题。
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些思考中建小学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些思考学校内涵发展成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注重点, 关注学校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涵发展力的强弱。
学校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血液。
要提高教育质量, 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要发展学校内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 正确理解学校内涵发展1.内涵发展不是一味追求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
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强化优质教学, 提升学校的“软实力”, 把注意力集中在优质教学上。
从而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抓好课堂教学工作。
2.内涵发展是将学校中教学、德育、师生互动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 而不是把发展的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 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 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
3.内涵发展也是一种特色发展,但不是简单的搞几项特色活动、或办几个特长班。
4、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 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是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 更不是效仿其他学校的发展。
二、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的内涵一所学校,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 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 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 我认为学校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先”: 一是率先垂范, 提高人格魅力;二是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三是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
学校领导干部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端正思想的基础上, 积极引领全校教职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工程。
三.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一)建立学习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学习, 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结合起来。
把外出学习与请进来培训集合起来。
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 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 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而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首先,新型农村教育模式的构建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农村学校往往条件有限,教学资源匮乏,如何打破这一现状,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模式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建设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广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其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农村教师队伍多数缺乏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急需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教师。
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的教学激情,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教育需求。
同时,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更多优秀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资源。
再者,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教育事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再者,推动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与社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搭建校友网络等方式,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他们的综合素养。
再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农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另一些地区却过剩。
※农业经济农业与技术2021,Vol.41,No.09161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举措探析戈艳美张亚昂(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的重点任务,农业院校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时代使命,主动发挥涉农高校优势,参与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来。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疆涉农高校立足“三农”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现实举措,为新疆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及基层服务保障。
关键词:农业院校;乡村振兴;时代意义;现实举措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1051504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此战略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应然之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任务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时代意义[l]o习总书记指出,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应与我国未来发展方向一致。
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的属性驱使,也是提升高校办学优势、办学特色以及学科布局的要求,更是不断推动自身发展,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良机。
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涉农专业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培养输出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1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性1.1助力乡村振兴是高校基本职能的体现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3种职能之一。
高等院校服务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院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进一步与社会相融合的体现,也是满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教学基地和科研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优质资源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事务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其服务形式也变得多样化、高级化。
以往更多的是教师在校外兼职挂职、创办公司等形式,现在更多的是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与企业单位、地方政府达成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固定联合体,以更好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途径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它不仅涵盖了农业生产、经济增长、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为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科技创新、先进技术的运用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应在拓展耕地、增加农业技术投入、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推广优良品种以及规范农业生产行为等多个方面努力,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
此外,还可以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如互惠互利的合作社、现代化的农业企业等,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应发挥各地区、各种类农作物的优势,鼓励发展高品质、高效益的农业产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工作,提升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应重视可持续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和农业生产。
要加强农产品和流通市场的建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升级。
三、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农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
农业企业在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必须将国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内市场,加强国际间的农业合作。
与国际上的农业合作,可以借鉴先进的农业生产机制和管理范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四、保障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投入保障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投入,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可以出台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农民脱贫致富,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内的农业开发。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投入财政资金,建立网上农技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提升、智力创新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支持,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总之,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理念,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和经济的转型,保障农民的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研究地方高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地方高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路径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乡村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以弥补的主要短板。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位置进行决策部署,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秦巴山区是我国特困地区之一,其中湖北省有房县、郧西县等九个深度贫困县,同时又拥有三峡大学、湖北医药学院、长江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一流建设高校和水利工程、临床医学、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一流建设学科。
实现脱贫、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任务之一,地方高校助推乡村振兴责无旁贷。
提升服务地方尤其是服务乡村能力,强化乡村情怀教育,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切入点,也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使命。
1.2课题界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高等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了迫切要求。
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体系要立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提出的“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持”的要求,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在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民素质整体提升方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目前国外直接以高校与乡村振兴战略为研究对象的文献非常缺乏,但对高校职能进行研究的较多,主要从诊释高校社会职能、明确教育重要地位重视教师专业培养、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讨等五个方面展开。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单位,承担着培养未来农村发展力量的责任。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教师培训、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政府支持政府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动者。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扶持力度,提高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倾斜度。
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财政补贴来提高学校的经费水平,确保学校的基本教育质量。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招聘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来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监督机制,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教师培训教师是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键资源,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教师培训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培训方面,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入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应该建立健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继续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教育资源配置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支持、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配置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够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明确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是指向人才培养质量,那么,对于转型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学校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点上着力。
(一)科学设计学校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和归宿。
我国高校目前数量虽多,但是“ 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的情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有专家指出,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学校定位不明确,没能从客观环境、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甚至会导致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偏方向”。
具体而言,就是一些地方院校不切实际的学校发展定位。
主要表现出两个突出的问题,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动辄面向世界,办一流研究型大学。
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急功近利,在人才培养上追求“ 大而全” 的目标,在不具备学科、师资等办学支撑的情况下,盲目增上市场的短期需求的所谓热门专业,以致出现了农业大学举办音乐教育等奇怪现象。
学校办学定位主要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学科水平较低,发展基础薄弱,大多处于非省会城市,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应该定位于“ 地方性应用型” 院校。
定位是一个科学的设计和研究过程,需要根据学校的历史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地方行业特点等进行综合考量,研判自身在全国及区域高校中的位置,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学校类型上定为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办学定位的设计的科学与否事关全校全体师生员工,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需要广泛调研,反复论证,严谨细致。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第一人力资源,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汇报人:2024-01-04•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目录•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措施•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案例分析目录0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是指通过挖掘和利用学校内部资源,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实现学校内部的结构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提升。
注重内部挖潜、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形成特色;强调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与特点特点内涵式发展1 2 3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加强内涵建设,形成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
提升地方高校竞争力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智力库和人才库,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内涵式发展鼓励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通过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可以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内涵式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0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地方高校数量不断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撑。
地方高校数量增多地方高校学科门类逐渐齐全,涵盖了理、工、农、医、文、法、经、管、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满足地方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高校全面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历史性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已达到2144万人,研究生人数突破140万,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事实。
在过去10年扩招的大背景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走的是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外形扩张等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道路,这种以扩大规模为主旨的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与此同时,这种发展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出来。
在这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机遇里,地方农业院校也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农业院校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大部分都已由单科性的农业院校发展成为以农科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性型大学。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未来地方农业院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及早采取内涵式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充分发挥学科和区位优势,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区域资源,大力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学校服务“三农”、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才能使地方农业院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原因分析(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扩张之后,现在正跨入一个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扩张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上来。
2021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强调将控制公办学校贷款规模,适当控制大学招生增长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多年的大规模扩张后,走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021年2月28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202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21年“两会”期间讨论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高等农业教育在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不突出,基本处于弱势群体,与国内重点综合型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相比,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给予高等农业院校的投入十分有限。
2021年以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地方农业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传统的轻农思想和偏见对地方农业院校的影响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受“惟工业论”、“惟计划论”以及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重工业,轻农业。
农业院校仍是传统轻农观念的“重灾区”,同样的本科学校,同样的专业,农业院校低人一等,这种现象在各大招生咨询会和招聘会上时有发生。
2、地方农业院校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
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
据统计,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为*****.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就地方农业院校而言,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各院校的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而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拨款经费极为有限,很多院校靠银行贷款建起了新校区,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导致了办学经费的进一步紧张,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都面临着债务危机。
3、生源减少问题日益严峻。
2021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下降20%,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2021年湖南省高考考生41.3万人,较2021年减少17万人,降幅逼近30%,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以及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锐减,高等教育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事实证明,高校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环境。
一味追求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地方院校的财务负担将日益突出,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将日益严峻,不具备竞争优势和学科特色的地方高校在未来严峻而残酷的环境里将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破产的现实。
因此内涵式发展在今后将是打造地方农业院校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三)是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包含以人为本,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发展质量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高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施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道路符合地方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导高校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策略选择大众化教育也使地方农业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源数量、质量下降、办学经费不足、学科发展艰难、专业调整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困扰着各院校的教育工作者。
在高等教育的新一轮转型期,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握住新的形势和特点,把握改革机遇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战略。
唯有如此,地方农业院校才能打造形成自身强势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拥有自身优势,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选择如下:(一)科学定位首先,地方农业院校应确定自己的特色,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生产的规律,以人为本,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农业院校在把综合性大学作为学校新世纪未来发展定位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学科优势依然是农学,学科特色依然是以具有区域农业特点、区域农业优势的农科类学科,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是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根本。
其次,作为跨越高等教育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要求农业院校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服务,深入研究探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立足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确定合理服务目标。
再次,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校的条件、优势以及社会环境,理顺社会、政府、学校、学生之间关系,积极探索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同步进行、完美配合的发展模式,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协调、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立校办学特色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经验总结。
特色兴校是地方农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地方农业院校在经费、生源、师资、学科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特别是随着考生人数的下降,地方农业院校在招生、学生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重点院校相比,地方农业院校既没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又缺乏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
因此,要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特色是地方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之本。
有了特色,才能维护生存基础,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发展优势,创造发展机会,才能从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争得生源、赢得市场、获得资源、求得发展。
(三)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扩招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面临巨大压力。
地方农业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自身教育质量。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打造、培养一支“有想法、有办法”、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适度,满足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同时在推进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机制,要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要建立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培养方式和不同的质量观。
避免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不同专业的教育质量,要突出专业特点,强化专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再次,要完善和构建教学评价、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反馈网络,有效激发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强化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优化学科建设地方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要结合农业现状、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办学理念,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既要有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发展,还要能主动参与区域内经济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第一,应根据区域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学科建设布局,确立重点研究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改造传统专业,增设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增强专业的功能性和实效性;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夯实应用技术、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实用型人才。
积极推动农科与非农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实现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产学研合作,服务“三农”综观国内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三农”,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也始终是农业院校特色发展的成功经验。
地方农业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应用为本,建设应用型学科、从事应用型科研、开展应用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以致用。
作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应在重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应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作为重点;深入调查研究,为政府科学制定地方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