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知识浅析)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知识浅析)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知识浅析)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知识浅析)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二)“找不同”

这种训练方式的素材很容易找到(网上特别多)。

如:展示两副图画,寻找出两幅画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有利于训练低视力儿童的搜寻和辨认能力。引导低视力儿童观看物体间的异同,并通过细微之处辨别物体,包括相似物体、动作、图形等的辨认。整个过程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但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画面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颜色的种类不能过于花哨。)

(三)“认一认”

对于缺乏视觉经验的低视力来说,“认一认”可以增加、丰富其视觉经验。包括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在生活中随处可找到训练的素材,如:苹果:绿色的、红色的,大的、小的等等。通过一个素材,低视力儿童对物体的认识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同时经过记忆重组,由局部知道整体,对训练低视力儿童的任何和记忆能力有所帮助。

(四)“看谁快”

在生活中阅读和书写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视觉的追踪。

如:寻找一篇文章中某个词出现过多少次。(我们在孩子伙伴之间进行比赛、寻找)又如:“两个人打兵乓球,追踪乒乓球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变化。看看你的眼睛能否追上乒乓球”等等。这类训练提高了低视力儿童的注视和追踪能力。

视功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和远距离视功能训练.两者都包括:视觉的注视,认识,辨认,追踪,搜寻,记忆和综合训练这几个方面.但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

让孩子明确训练的目的,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低视力儿童过于疲劳而导致视力下降;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训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积极鼓励,用语言加以诱导。

对于未经训练且看得少的低视力儿童来说,没掌握看的技巧,要形成完整的视觉。在训练中要注重视觉的认识和注视训练;如果想要提高低视力儿童视觉功能,加强视觉的辨认训练很重要,因为这项训练是集视觉认识,注视,追踪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视觉的敏锐度;

视觉的记忆训练则是低视力儿童了解客观世界,进行推理的最佳训练内容。

视功能训练的理念体现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学校、在家庭我们都可以对低视力儿童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可以因地制宜,我们除了可以采用已有的图谱外,针对实际,我们还可以自制训练材料,也可以去商店选购材料,还可以再生活中搜寻训练所需材料。这样我们的训练不仅只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参与进来,大大增加了低视力儿童的训练时间,将视功能训练与儿童的生活,学习相融合,使视功能训练无处不在。

三、环境创造

除了进行专业的视功能训练项目外。我们还要在生活中给低视力儿童创造一个有助于发挥视力的空间和环境。让低视力孩子在家里,学校,课上,课下等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进行训练。比如:

(一)家里

家里的布置可以相对温暖些,色彩的选用可以根据颜色之间的对比度来进行搭配。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 (二)“找不同” 这种训练方式的素材很容易找到(网上特别多)。 如:展示两副图画,寻找出两幅画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有利于训练低视力儿童的搜寻和辨认能力。引导低视力儿童观看物体间的异同,并通过细微之处辨别物体,包括相似物体、动作、图形等的辨认。整个过程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但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画面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颜色的种类不能过于花哨。) (三)“认一认” 对于缺乏视觉经验的低视力来说,“认一认”可以增加、丰富其视觉经验。包括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在生活中随处可找到训练的素材,如:苹果:绿色的、红色的,大的、小的等等。通过一个素材,低视力儿童对物体的认识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同时经过记忆重组,由局部知道整体,对训练低视力儿童的任何和记忆能力有所帮助。 (四)“看谁快”

在生活中阅读和书写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视觉的追踪。 如:寻找一篇文章中某个词出现过多少次。(我们在孩子伙伴之间进行比赛、寻找)又如:“两个人打兵乓球,追踪乒乓球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变化。看看你的眼睛能否追上乒乓球”等等。这类训练提高了低视力儿童的注视和追踪能力。 视功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和远距离视功能训练.两者都包括:视觉的注视,认识,辨认,追踪,搜寻,记忆和综合训练这几个方面.但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 让孩子明确训练的目的,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低视力儿童过于疲劳而导致视力下降;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训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积极鼓励,用语言加以诱导。 对于未经训练且看得少的低视力儿童来说,没掌握看的技巧,要形成完整的视觉。在训练中要注重视觉的认识和注视训练;如果想要提高低视力儿童视觉功能,加强视觉的辨认训练很重要,因为这项训练是集视觉认识,注视,追踪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视觉的敏锐度;视觉的记忆训练则是低视力儿童了解客观世界,进行推理的最佳训练内容。

3D视觉训练系统

什么是“爱明3D视觉训练系统”? 爱明天使3D视觉训练系统,通过大型立体电影专业播放模式,是目前让孩子们倍感新奇和喜爱到中心接受视力保健矫正的最新技术模式。采取针对近视主动出击的应对策略,通过对六条眼外肌和眼内睫状肌的训练,以及特种图案对视网膜的刺激作用,来增强眼球的健康指数,从而提升自身防御和抵抗近视发生与发展的能力。本系统通过立体视频、远雾视、眼球运动、互动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方式进行眼肌训练、融合训练和立体视训练,不但能够增强合像功能,同时还可以刺激视网膜视锐度,有效矫正患者视觉功能。采用主动式3D眼镜,不需要红外线发射器,加盟商可自行无限扩充眼镜数量。 产品名称:大型3D视觉训练 简单描述 系统设备: 1.特配电脑主机 2.弱视、近视矫正3D影片软体 3.影视3D影片软体 4.专业训练+商用高级3D投影机 5.电脑低音炮音箱 6.3D视力训练系统专用转换器 7.主动式3D眼镜,不需红外线发射器,业者可无限扩充眼镜使用数量 (配送5副) 详细介绍 近视防控与娱乐益智的完美结合 爱明天使3D视觉训练系统,通过大型立体电影专业播放模式,是目前让孩子们倍感新奇和喜爱到中心接受视力保健矫正的最新技术模式。采取针对近视主动出击的应对策略,通过对六条眼外肌和眼内睫状肌的训练,以及特种图案对视网膜的刺激作用,来增强眼球的健康指数,从而提升自身防御和抵抗近视发生与发展的能力。本系统通过棋盘格、立体视频、远雾视、眼球运动、互动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方式,进行眼肌训练、融合训练和立体视训练,不但能够增强合像功能,同时还可以刺激视网膜视锐度,并增强立体视觉。 多项高新技术的有机融合 以关于视觉生理的双眼三联运动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双眼合像法为指导研发而成,其原理在

认知能力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一、 意义及作用 认知活动主要是指以人的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它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智力发展一方面与人的遗传素质、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社会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有密切关系, 因此,康复训练是开发特殊儿童智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康复训练不能脱离特殊儿童的实际,超越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 能力训练必须依照科学的规律来进行。 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音的差异,而且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进行认 知的康复训练,不仅需要遵循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特别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个别化的康复训练。 二、 训练内容 在《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领域三,提岀了认知能力训练的长期目标。我们为本领域的长期目标提供了必要的短期目 标,作为开展康复训练的活动建议。因此在制定个别训练计划时,提岀特殊儿童在本阶段的长期目标以后,就可以在本章节 中找岀适合特殊儿童的短期目标。 此外,各地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特点自行拟订一些短期目标, 以充实康复训练活动。 认知能力训练的短期目标如下 (编码的第一级数表示领域,第二级数表示类别 (长期目标),第三级数表示短期目标。三位 数码表示岀一个短期目标的确切代码: 3 . 认知能力 3 . 1 物体的存在 3 . 1 . 1 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 3 .1 .2 能寻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 (如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他会找 ) 3 . 1 . 3 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 (如只给儿童看到狗尾巴,他知道是一只狗 ) 3 . 2 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 3 . 2 . 1 能从两个物品(如苹果和梨)中按指示选择任一件 3 . 2 . 2 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3 . 2 . 3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

低视力康复知识

低视力康复知识 ●什么是低视力? 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但并非盲目。它包括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等许多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即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3,最低视力等于或低于 0."05为低视力。 ●低视力与弱视、近视、远视的区别 无论是低视力患者,还是近视、远视和弱视患者,它们的视力都属于不正常视力,区别它们的主要指标是经眼科各种治疗手段(药物、手术、常规镜片等)视力能否达到一定标准。 近视、远视、散光患者经适当的镜片矫正后视力都能达到正常视力。(正常视力:≧ 0."1)。 弱视患者是适当的镜片矫正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视力,但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大多数弱视患者的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 0."3,而等于或低于 0."9,也有个别弱视患者的矫正视力低于 0."3,这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来确诊。 低视力患者因先天或后天眼部疾病,虽经眼科各种治疗(药物、手术、常规镜片等)视力仍低于 0."3。 ●什么是弱视?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 0."9,而眼球无器质性病变,配戴矫正眼镜后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称为弱视。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弱视? 3岁半以上(幼儿园中班)的儿童,大多数能配合视力检查,因此家长可以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教孩子识别。多次训练,若发现视力不足 0."5,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小儿每年均应进行1—2次眼科检查,包括外眼、眼位、眼底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婴幼儿童眼科疾患。幼儿园应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 ●.弱视儿童多大年龄开始治疗最合适? 原则上应越早越好,如果视力低下,应及时去医院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周岁治疗效果最好,超过6周岁效果较差。一部分大龄弱视儿童(7—3岁),采取特殊治疗方法,效果也比较好,总有效率 86."4%。 ●父母及幼教人员如何配合医生治疗弱视? 治疗弱视,除了医生的指导外,更需要家长、孩子及幼教人员、小学教师积极配合。家长要足够重视,及时带孩子复诊,一月一次。同时督促孩子做一些精细活动,还要想办法改变形式,以引起孩子兴趣。治疗期间,家长要与幼教人员及小学教师取得联系,讲明情况,取得配合。 ●什么是斜视?如何治疗? 斜视,就是眼球位置不正。根据眼球位置的关系,斜视又分为外斜、内斜、上斜、下斜等。 治疗斜视同弱视一样,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视觉发育完成后,很难治愈。目前多认为视觉发育期大约在1 O岁左右。

视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哪些【医学养生常识】

视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文章导读 视功能训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但是人们并不能很清楚地对它做详细解释。其实视功能训练就是将调节力训练上来以更好地缓解眼睛的压力,让我们减少近视的情况发生,而且视功能训练会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训练方式,不管是未近视的孩子还是已经近视的成年人都可以通过视功能训练来缓解眼睛的压力,让自己的眼睛处于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之中,从而更好地得到训练。 一、视功能训练原理就像我们经常通过跑步、打球、瑜伽等多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上网、看电视、玩游戏、阅读、写字……。我们时刻都在使用眼睛获得信息,眼睛会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很容易“生病”,眼睛也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眼睛的“体质”预防近视和眼病的发生。如:大多孩子眼睛都处于调节滞后状态,即调节力跟不上,而这些人群都是需要大量的近距离用眼的,近距离用眼是需要动用大量的调节力,调节力跟不上的人群近距离用眼就会比别人容易累,则导致近视容易加深快。所以我们需要把调节力训练上来。二、视功能训练怎么做?根据个人的眼睛体质条件,有不同的训练方案,每个人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有调节的问题,集合的问题以及融像的问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症状,训练的目的也不一样,眼视光师会根据个人的眼睛状况来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三、视功能训练适合的人群?还未近视的孩子,可以通过加强眼睛功能,预防近视发生。已经近视的孩子或近视加深过快的孩子更需要训练,通过训练提升眼睛的功能,减缓近视度数加深的幅度。成年人有眼睛功能异常者也可以通过训练来缓解。 视光师先给患者做一个全面视功能检查,找出问题所在,根据不同的视功能问题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来进行视觉训练。

视觉功能训练

一、传统的视觉功能训练: 1、调节功能训练 ①移动注视法:这种训练法的形式很多,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注视点在矢状面的前 后移动。这种移动可以采用注视物体的移动来实现(如推进法),也可以使注视点在设定的不同目标进行移动来实现(串珠法、Brock氏线法)。 这种训练方法中,物体的移动可以改进调节幅度、正融像性会聚和近点汇聚能力;多目标注视转换可以改进调节幅度和聚散能力。 ②交替注视法:这种训练方法需要分别设定远用视力表和近用视力表,视标必须包含被测者最佳视力的字符。请被测者看清楚一个远用视标,即刻注视近用视力表;看清楚一个近用视标,即刻注视远用视力表,如此反复进行。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调节的灵活度。 ③双眼翻转镜训练:这是一种增加调节灵活度的有效方法。最常使用的翻转镜的镜度规格为+2.000D/-2.00D。对于最初训练中暂不适应者,可以选用镜度较低的翻转镜。 使用双眼翻转镜训练中,锁定了集合,虽然是相对调节的训练,而在调节刺激的变化中,也必然使调节性集合产生相应的方向相反的融像性聚散力的改变。因此,双侧翻转镜的训练不但可以改善调节灵活度,还会同时改善被测者的融像性聚散功能。 使用翻转镜检测时,还可以用红绿镜片与图片或偏振镜片与偏振图片进行保持不同聚散水平立体视觉的基础上进行训练。 ④单侧翻转镜训练:遮盖非训练眼。训练中视距仍为0.4m。 2、集合功能训练 ①内隐斜的视觉训练 a.常用训练法:远近训练、融合画片训练、描幕器训练、红绿视屏制训练等。 b.训练目标:单、双眼注视功能训练→调节功能;感觉运动融合功能训练→消除抑制, 提高立体视功能和增大融合范围;集合训练→提高集合灵敏度和耐久力。 c.训练前准备: 充分矫正显性远视(特别是单侧远视);必要时给予正镜附加矫正、和近用附加正 镜度矫正必要时给予“同向三棱镜”锻炼弱力肌; d.训练时间:每天30分钟,1.5~2.5月为一训练周期。 ②外隐斜的视觉训练。 a.常用训练法:趋近训练、立体镜、同视机等。 b.训练目标: 自主集合功能训练→辅助反射性集合不足。 需要说明:这种方法改变的是近点距离,被测者在训练一定时间后,主观感觉症状会明显缓解,但隐斜度一般改善不大。 c.训练前准备: 必要时给予三棱镜补偿矫正;必要时给予负镜附加矫正。 d.训练时间:每天2~3次,每次5~15分钟。训练尽可能在空腹时进行。 ③感觉运动融像功能训练 a.常用训练法:融合画片移行、伸缩等融合训练,同视机训练(另文) 这种感觉运动融像功能训练目标主要是扩大融合范围、去除调节抑制,提高立体视 觉质量。 b.训练时间:每天30分钟,1.5~2.5月为一训练周期。 训练过程完成后1~1.5月要进行必要的复检,复检双眼协调功能的检测;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儿童言语认知训练 怎么能让我家孩子开口说话? 我家孩子只会仿说,怎么让他主动表达? 我家孩子会回答问题,但是从不提问,怎么引导? ...... 家长们困惑许久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小天使,带着一切未知去感受这个世界,而语言是孩子拥抱世界的窗口。当孩子从牙牙学语到用奶声奶气的语言描绘他眼中的世界,描绘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舒服的微风温暖的水流以及对爸爸妈妈的爱,我想这是所有的父母都为之振奋,欣喜若狂的事情。 可是有些爸爸妈妈却要为孩子迟到的语言焦虑不安。王硕老师在东方启音苏州家长群分享了《儿童言语认知概念及训练阶段》,这场干货满满的线上讲座让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错过的家长不要失望哦,小编将会把所有的干货全部分享给大家

儿童言语发展及认知概念 儿童的语言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步骤:听指令、句式、概念、解难、问句等等。 普通小朋友认知理解和语言表达程度(可以对照孩子的情况哦)0~12个月:能够回应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以及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1岁:单语期,可以叫“爸爸”“妈妈”,明白一些常见的名称,懂的拒绝别人,也懂得向大人要求一些想要的东西,比如零食、玩具等等。 2岁:双语期,能够明白一些简单的动词,“说”、“看”、“要”、“听”等等;可以明白不同的问句,比如说“要不要”、“有没有”、“谁”、“哪里”等概念;可以听懂简单的指定,比如说“给妈妈苹果”、“妈妈要”等等。 3岁:能够完成三元素的指令,比如说“把水杯放在桌子上”;也能够明白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上下;还能够去明白一些“为什么”“多少”等问句。这时候小朋友的语言表达已经具备了可以交谈的能力,可以去讲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说“妈妈去超市”。

视功能训练检查报告

视功能检查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量子云图近视弱视预防治疗 研究有限公司

视功能检查报告 1、视觉敏感度(视力) 指视力清晰程度,眼睛在一定距离处,分辨物体大小形状的能力。 视觉敏感度不体现获得清晰视力是否费力、双眼是否协调、也不反映双眼获取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敏感度影响是否可以看清黑板、电影、电视、视力表等。 裸眼视力:(5m)右眼______ (40cm)右眼_______ 左眼______ 左眼______ 双眼______ 双眼________ 矫正视力:(5m)右眼______ (40cm)右眼_______ 左眼______ 左眼______ 双眼______ 双眼________ 2、屈光状态(验光) 检查眼睛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 眼部屈光状态与视力发育、环境压力及遗传因素有关。 屈光状态影响视力清晰程度、或者影响获得清晰视力的费力程度。 电脑验光:右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觉验光:右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聚焦能力) 指在保持视力清晰的条件下,眼睛聚焦由近处移到远处、或者由远处移到近处的能力,以及眼睛在固定距离持续聚焦的能力。 双眼快速自如的聚焦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运动表现。阅读和书写等活动,需要双眼持续聚焦在近处;将黑板内容抄写到笔记本上,需要双眼快速高效的聚焦变换。聚焦能力也与长时间维持视觉注意力密切相关。 聚焦能力不足可导致:完成作业时间过长、抄写黑板内容过慢、注意力不集中、近距离学习困难、视力模糊、阅读头痛及视疲劳、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视功能优化训练系统

简介 100多年前威廉贝兹(1860-1931)提出“视觉优化训练能改善视力”的概念之后,无论玛格丽特柯贝特所撰写的《帮你自己得到更好的视力》所列举的视觉优化训练中大量的成功案例,还是克拉柔海奇特出版的《放松再看——增进视力的每日指南》,以及艾嘉瓦出版的《完善的视力瑜伽》、珍娜古德瑞奇博士出版的《视力的自然进步》和《完善视力的自然途径》、汤玛士夸肯布什出版的《重新学习如何去看》等研究著作都对视觉优化训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遍及全国各地中小城市的视力保健中心或视力康复中心所采用的、能显著提高裸眼视力的核心仪器就是视功能优化训练系统。它之所以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是它可以在1~2个月内将100~300度近视裸眼视力提高到1.0左右。因此,受到各视力康复中心加盟店及眼科界高度重视。此系统第3代以上源于美国技术,由刘东光教授引进并加以改进,显著提高了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很适合加盟店、眼镜店、基层医院及近视患者家庭使用。 眼博士视功能优化训练系统,属于第五代近视治疗仪(详见刘东光教授近视网)。其优点是具有综合型仪的全部功能,另增加了自动调焦远化镜,视觉细胞激活体系,耳穴高频剌激等先进功能,可显著提高远视力。由于是自动调焦形成后离焦雾化影像。学生可自己完成训练。有视力保健中心型及家用型供选用。 近视形成 国内青少年课业负担重,另外平时使用电脑、Ipad、手机等无节制,这种长期看近造成了视疲劳,视疲劳根源是由于晶状体调节紊乱(特别是晶状体调节低下或迟滞)使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进而导致眼轴增长,形成了近视。 备注:晶状体凸起的能力成为正向调节,晶状体扁平的能力成为负向调节,晶状体形态调整的能力成为精细调节,将正向调节、负向调节和精细调节处于平衡状态的眼成为自然态。眼博士视功能优化仪就是居于这一原理设计出来的。 功能原理 基本功能:抵消“看近”,“后离焦”、“后调焦”(即抵消近视一个主因,两个关键环节)

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大全,详细到爆

2-5岁孩子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涉及手眼协调的能力,用手指抓握物的能力和协调双手同时运动的能力。根据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我们把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 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婴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婴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 教自闭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教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教师做、老师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自己做。可锻炼婴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 教师或父母和婴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婴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婴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因此,不管婴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他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4.撕扯搓揉训练 如拿一些用过的纸、过时的书、画等让自闭症儿童去撕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撕,并且撕得越碎越好,因为撕得越碎对婴幼儿手指技巧的要求就越高,说明他们两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对捏力越强。父母还可拿一些较硬的纸或碎布料让婴幼儿去搓揉或搓卷,这既可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婴幼儿的腕力。父母在洗衣服时也可让婴幼儿在一边学着用手去搓洗,这同样能起到训练他们手指技巧的作用。 5.挟物训练

视力康复训练

视力康复训练 在完成了助视器的验配之后,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了。 低视力康复不同于一般的医疗康复。低视力康复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眼科医生、患者、职业康复人员、患者家庭成员及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参与与协作。因此,低视力康复是一个团队工作。 低视力康复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必须使患者成为这个工作团队中的一个成员,而且是最重要的成员。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低视力康复就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需要清晰地理解,单纯器具治疗本身并不能够解决低视力患者康复的所有问题;低视力康复医生需要帮助患者清楚地了解和面对自己的视功能状态,帮助患者正确掌握器具的使用方法,通过培训和反复实践,建立患者在低视力状况下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人群,低视力的康复训练可能有很多不同。老年低视力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定向和活动的训练、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还要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触觉或触-运动知觉、嗅觉与味觉、自我照顾或独立生活能力、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在低视力康复中,学习和习惯使用助视器是很重要的一步。当患者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使用这些器具的时候,这些器具的使用就成为患者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器具的价值才可以得到体现,患者的生活也将因而变得更为独立、自由和舒适。 技术康复或器具康复是低视力康复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全部内容。器具康复只是整个康复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低视力康复的目标是帮助低视力患者在心理、身体、社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功能或功能改善,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和独立地生活。 一个完整的视力康复计划可能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医学康复 心理康复 功能康复

1. 视功能康复室

视功能检查及康复训练室 配置方案 一、视功能检查室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参数 图片 1. 全自动电脑 验光仪 RM-100 台 1 顶点距离:0.0,12.0,13.75 球面:-20.00~+20.00(当VD=12mm 时)(步长:0.12D ) 柱面:0.00~±8.00D (步长:0.12D ) 轴位:1~180 °(步长:1 °) 散光标识:-,+,± 瞳距:45~85mm 最小可测量瞳孔:2.5mm 数据记忆:单只眼睛3次测量数据保留 内置打印机:热敏式线性打印机 电源:220V ±10% 50Hz 尺寸:485(L )×280(W )×440(H )mm 重量: 20kg

2. 综合验光仪 VT-8 台 1 球镜范围:-19.00~+16.75m-1 步长:0.25m-1、 3.00m-1 柱镜 范围:0.00~-6.00m-1(使用辅助柱镜时范围可达 0.00~-8.00m-1) 步长:0.25m-1 柱镜轴位 范围:0~180° 步长:5° 交叉圆柱镜 ±.25m-1 旋转棱镜 范围:0△~20△ 步长:1△ 辅助透镜 “O ”:无镜片 “R ”:视网膜检影镜片 “R ”:视网膜检影镜片 “R ”:视网膜检影镜片 *为+1.50m-1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cm 的检影检查 “P ”:偏振滤镜 * 用于验证双眼矫正试片的焦量是否平衡、检测隐斜视 和立体视觉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 *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 *用于检测隐斜视 “WMV ”:无色垂直马氏杆 *用于检测隐斜视 “WMH ”:无色水平马氏杆 *用于检测隐斜视 “RL ”:红色镜片 *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和隐斜视 “GL ”:绿色镜片 *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和隐斜视 “+”:光心距调节的测试标记 “+.12”:焦度为+0.12m-1的球面透镜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转) 转载说明:今天听一个同事说他的小孩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不写标点符号,还出现许多错字,特别是经常把部首写反。怎么批评都不起作用。我没有实际了解这个孩子的作业情况,但是,我初步推测这个孩子可能存在视知觉能力的问题,所以特转这样一篇博文,以便这位同事阅读。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 一、儿童视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儿童视觉的形成和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视觉发展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学者N.Barraga(白拉格)列出了儿童正常的视力发展表: 0~1个月,看光或相关事物,眼肌调节能力差。 1~2个月,追视物体及光源,对色彩斑斓物感兴趣,盯住大人的脸,开始双眼协调运动。 2~3个月,注视地看,能区别面孔,黄色、橙色及红色。 3~4个月,眼睛运动更加自如,视力有所改进,能较顺利地追视物体。 4~5个月,视点由物体开始向身体各部分转移,企图抓或移向其喜爱的物体,开始用视觉探索环境,能认出熟悉面孔,视野发育亦趋完善。 5~6个月,够到或抓住物体,表明手眼协调开始。 6~7个月,视点能从物体转向物体,捡起失落的物体,眼球能自如移动。 7~8个月,熟练地观察物体并注视结果,观察运动物体并能快速追视。 9~10个月,视力很好,转眼自如,能搜寻物体甚至转向角落,模仿面部表情或玩看到的游戏。 11个月~1岁半,视觉敏捷,视功能充分发展,玩积木或组装物体。 1岁半~2岁,通过视觉观察将物体配对,指出书中的物体,模仿敲打与行为表演。 2岁~2岁半,远距离视觉发展,模仿其他运动,指出喜爱的颜色,视觉记忆力增强。

2岁半~3岁,分辨几何图形,画圆圈、椭圆、长方形、三角形、捣洞或对接。 3岁~4岁,依形状分类,深度知觉较好,画长线、十字及其他许多形状。 4岁~5岁,眼手协调能力增强,会做涂色、剪贴等手工。 5岁~6岁,观察图画内联系,会临摹简单字母。 6岁~7岁,临摹抽象图画,写字,阅读。 二、视知觉能力的主要内容 在心理学中,视知觉是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解释,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视觉不仅参与了知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需要经过一番发展才能获得的能力——看了,是否知觉到它的存在?孩子的视觉能力有没有发展到他自己的年龄水平?他的这种水平是否足以应付看到的视觉材料并分辨出它们的不同?可想而知,如果儿童的视知觉能力发展不足,即使有正常的视觉器官,做到专心致志,也会经常“出错”。 视知觉发展存在三个关键期:第一个是胎儿9个月左右时母亲的运动状况,这对胎儿前庭平衡系统的建立与学习最为重要,所以,儿童教育学专家提倡适当遛胎,提倡孩子“百日”时的翻身抬头训练,鼓励放弃婴儿推车,多背多抱,提倡爬行训练等;第二是出生之后从仰卧到俯卧的“龙抬头”、从被抱到被背的两次空间旋转完成的情况;第三是学习爬行的情况,爬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知。 视知觉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视觉联想能力。这是由视觉经验决定了的联想能力。有的孩子看见某一图形或形象,便能联想到相似的或者相反的图形或形象,有的孩子则不能。有的孩子能将破碎的图形联结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图形,运用联想弥补视觉信息的不足。视觉联想能力对于孩子在上学之后解决几何问题、应用题问题、形象思维问题等,均有很大帮助。视觉联想能力低下的孩子,经验贫乏,创造力低下,只能机械的学习。 2.视觉记忆能力。视觉记忆能力是大脑对眼睛所见到事物的印象保留的能力,有的儿童视觉记忆力很强,对经历的事物过目不忘,对文字、图形和其他事物,看过一遍之后,能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这对孩子的辩认、思维、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儿童视觉记忆力不良,则在后期学习中就会对文字书写、文字阅读与图形辨认感到困难,自然会影响理解力与学习效果。 3.视觉辨别能力。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外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异两个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短时间内视觉信息注意、视觉摄取信息、提取过去贮存信息、信息对照分析、信息加工判断、言语表达的过程。儿童的学习离不开对人、物、线条、图形或文字的辨别能力,这种视觉分辨能力随着年龄的

视功能训练仪

视功能优化仪-视功能训练仪 一:概况 目前,遍及全国各地中小城市的视力保健中心或视力康复中心所采用的、能显著提高裸眼视力的核心仪器就是视功能优化仪(视功能训练仪)。它之所以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是它可以在1~2个月内将100~300度近视裸眼视力提高到1.0左右。因此,受到各视力康复中心加盟店及眼科界高度重视。 二、近视形成根源: 国内青少年课业负担重,另外平时使用电脑、Ipad、手机等无节制,这种长期看近造成了视疲劳,视疲劳根源是由于晶状体调节紊乱(特别是晶状体调节低下或迟滞)使视网膜上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进而导致眼轴增长,形成了近视。 备注:晶状体凸起的能力成为正向调节,晶状体扁平的能力成为负向调节,晶状体形态调整的能力成为精细调节,将正向调节、负向调节和精细调节处于平衡状态的眼成为自然态。眼博士视功能优化仪就是居于这一原理设计出来的。 三、结构特点 (以眼博士视功能优化仪为例) 由远化箱、调焦灵敏箱及控制面板三大系统组成。 (一)目镜盒:由调焦目镜(自动远化镜或综合验光仪“牛眼”)和强化装置(防近视)构成: 1、调焦目镜:可中和眼的屈光不正,并可通过手动或自动调焦产生0~500度远视雾化或近视聚焦。 2、强化装置(防近视):包括视野扩大器、耳穴针炙器、同频谐波灯等强化防近视装置。 (二)调节-集合箱:由控制箱及视标盒组成。 1、控制箱:与视标盒配合完成调焦灵敏度及弱视训练。控制箱可连接CAM 仪、光刷仪等增视装置。 2、视标盒:可以提供18~42幅训练图标及色标,供防近视、增视训练。(三)控制面板:由功能面板(调焦箱面板、目镜箱面板)及PCB电脑集成电路构成。可产生7种功能模块自动控制训练程序,产生最优化的防近视、 增视效果。同时可以简化训练员的操作,有利普及和家庭化推广。 此仪器第3代以上源于美国技术,由刘东光教授引进并加以改进,显著提高了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很适合加盟店、眼镜店、基层医院及近视患者家庭使用。 四、主要功能、原理 (一)基本功能:抵消“看近”,“后离焦”、“后调焦”(即抵消近视一个主因,两个关键环节) 1、抵消“看近”即近视主要原因:通过综合验光仪(牛眼)或自动远化镜,

视觉能力训练,提高孩子学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16243359.html, 视觉能力训练,提高孩子学习力 作者:兰心 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9年第11期 孩子的眼睛,是从整体认知世界的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做客,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3岁多的乐乐正趴在地上玩拼图,只见他用小手抓着每一个碎片,认真观察,试图将它插到正确的地方。当乐乐拼好了大半时,被一片绿色的碎片难住了。他拿起这个碎片,按颜色区分,找到了正确的位置,想把它放进去。但是,因为没找对角度,放了几次都没成功。这时,他做出了令人驚讶的举动,只见他从地板上爬起来,站到一米之外的地方,从远处看了拼图十几秒,然后,快速上前捡起地上的碎片,一下子插了进去! 我被小家伙的机智惊呆了!这一行为,不是用简单的“聪明”二字就可以解释的。直觉告诉我,乐乐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他尝过甜头,所以这次做得更加顺利。 多数人,恐怕不能完全解读出乐乐这一行为背后的含义。怎么努力都插不进去的拼图,为什么站在远处看一会儿就茅塞顿开了呢?其实,这和孩子视觉发育的特点有关。 从3岁开始,孩子的视觉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重新认知世界。 在拼拼图时,虽然孩子还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是,他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协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所说的“机智”! 孩子认识世界的角度,最初是从整体开始的。也就是说,他会把看到的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的画面。他们看到的,是一堆移动的形状和颜色,在这幅图画中,他看不到一个个独立的元素。 成人看到一个椅子时,很容易想象出它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另外一个角落里的情形,椅子摆在哪里我们都认识,但是,孩子不一样。一岁以内的婴儿,会因为爸爸摘掉了眼镜而感到陌生,他可能会盯着不戴眼镜的爸爸看很久,才能确认。 但是,这种视觉上的分化能力从3岁开始逐步发展。一岁半的时候,我们把玩具从孩子 眼前拿走,他会觉得这个东西从世界上消失了。但3岁时,即便我们把小兔子的脸和身体盖起来,只露出长长的耳朵,孩子也能识别出这是什么。这种根据部分视觉信息推断整体的能力,叫作视觉填充能力。 视觉填充能力,是学习力的基础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定义 ?低视力康复:是旨在提高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生活和学习能力而进行 的一些工作,包括一些设备(如助视器等),低视力方面的训练,甚至一些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等等。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标准检查距离为25cm ?根据患者的近视力(V N)以及阅读一般书刊需要达到的近视力约为0.5(根据患 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阅读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5/V N ?再根据协定放大率公式M=F/4,求出F=4M,得到眼镜式放大镜屈光度F值 ?取屈光度为F的正透镜给患者试戴 ?同时根据患者的调节力调整眼镜度数,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所要达到的 视标。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处测得患者的近视力V N为0.2, ?阅读一般书刊需要达到的近视力约为0.5,则M=0.5/V N=0.5/0.2=2.5X,F= 4M=4×2.5=10.00 (D) ?可以选用+10.00D眼镜式助视器给患者试戴,调整眼镜式助视器的屈光度使患者 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0.5的视标。 ?如患者能看清0.5视标,则表明患者可以看清一般书刊、报纸等 ?如果为双眼阅读,由于辐辏与调节的不一致,应附加底朝内的棱镜。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一位低视力老人戴+4.00D的近附加以后,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只 能读出0.1的视标 ?要阅读必须要达到0.5左右的视力,所需要的放大率M=0.5/V N=0.5/0.1=5X, F=4M=4×5=20.00 (D);用眼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为5厘米。 ?如果用近用望远镜矫正:必须同时考虑阅读帽的放大率和望远镜的放大率,总的 放大率等于两者的乘积。假设患者选用的是2.5X的望远镜,那么阅读帽的屈光度是多少? ?M=2.5·M d = 5, M d = 2X; M d = F/4, F = +8.00D。工作距离=12.5厘米。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根据患者的最佳远矫正视力(V D) ?通常要把患者的远视力康复到0.3或0.3以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 化) ?来确定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3/V D,得出所需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取相应的望远镜给患者试戴,根据患者的远视力适当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 ?假设某位患者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的最佳远矫正视力为0.15,通常需要把病人 的远视力康复到0.3, ?M=0.3/V D=0.3/0.15=2X,需要放大率为2倍的望远镜

2-3岁儿童的认知能力训练

2-3岁儿童的认知能力训练 ●分清性别--在日常说话中,经常向宝宝灌输“你是男的,爸爸 也是男的”;讲画册时,指着梳小辫子的说“小红是女的,妈妈也是 女的”,然后让小儿说出自己的性别、爸爸妈妈的性别,再延伸至其 他人。 ● 在游戏中按如下顺序使小儿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含义,锻 炼和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水平,培养数学逻辑水平。 ●数1-10--2岁前小儿已会数1-5,2岁以后能从1数到10,教小儿按顺序熟记,背熟后再背11-20。此时小儿虽然不理解数的含义,但能协助他初步了解并熟记数的顺序,为按数拿取做准备。 ·手、口一致--小儿开始指着实物点数时会出现很多手口不一致 的现象,如口快手慢、漏数、重复数、倒数等。初教孩子点数时要先 做示范,让小儿学着用食指指着一块积木说1,指着2块积木说2,做 到手、口一致,逐步理解1、2的含义。手、口一致是计数水平发展的 关键一步,需反复练习。生活中随时都有机会练习数数,穿衣服时数 纽扣,上街时数汽车,饭桌上数碗筷,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器官,建立数的概念。 ·按数拿取--在手口一致的基础上,训练小儿按数拿取。对小儿 说“给我一个苹果”,“给我两个苹果”,反复练习,一直练到4。 ·比较数的大小--在孩子成功的按数取物之后,让他看着实物提 问他:“1和2相比哪个大?”提示孩子说出2大,继而启发他2比1大。 ● 长短--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已经初步接触了长短的概念,如大象 的鼻子长,兔子尾巴短。2岁以后用实物作比较,让他理解长短。例如 2把尺子,一长一短,让孩子指出哪把长、哪把短,持续强化长短概念。

● 上下--和小儿讲话经常应用上下方位语言。如“把娃娃放在下面,手绢放在上面;把报纸放在桌上,把拖鞋放在桌下”等。通过生 活用语理解上下。 ● 前后--告诉小儿把娃娃放在前面,把手背到后面,边说边作动作。外出活动时对宝宝说“爸爸在前面走,妈妈和宝宝走在后面。” ● 左右--当小儿学会用筷子以后,让他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对他说举起右手,他会毫不迟疑的举起右手。当右手的概念巩固之后,再辨认右腿、右脚。左侧肢体就是与之相对应的一侧也就好分辨记忆了。 ● 认字的形象化--教小儿学认1、2、3数字,认简单的汉字。孩 子主要是形象记忆,适当的将字形象化能够协助记忆,如“2”像小鸭子。尽可能把学习认字趣味化,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 理解职业--2岁半以后小儿能准确的叙述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做什么工作,也知道家中其他人的职业。看画册时,也会指着书中的 人物说"这是警察叔叔,那是护士阿姨"。 ● 理解住址--3岁左右的小儿能记住并会说出家庭住址,开始时 学记楼号和门牌号,然后再具体到区、街道,使小儿能完整叙述家庭 住址。 ● 识别不同颜色和几何图形--通过动作继续巩固对颜色的学习, 例如外出时让小儿自己去拿黄外套,拿对了应表扬。“穿上兰色的鞋”,自己跑到鞋柜前拿出鞋穿上。3岁的孩子能识别5-6种常见的颜色。能辨认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 【反抗期】 2岁以后,原来乖巧的孩子一下子变得不听话了,凡事都说“不”,让他睡觉,他会说“不睡觉”;叫他吃饭,他说“不吃饭”。好象有 意与父母对抗。这些表现说明孩子进入了成长过程中“反抗期”。反 抗期是2岁以后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独立意识开始萌芽阶段。随着体

最有效的视力恢复锻炼(贝茨视力训练法)

贝茨视力训练恢复法 核心观点 贝茨医生观点的核心是他的调节理论。“调节”是指一个人转眼注视不同距离的东西时,每只眼内调节焦点的过程。眼解剖学公认的事实是,这种调节是通过眼球晶状体改变形状夹完成的。当眼睛注视较近的物体时,称为睫肌的一束肌。肉使晶状体变得更为凸出。晶状体的这种变化已经被人拍摄下来,并且已作过精确的测定。然而,贝茨医生竟然全盘加以否定。他说,晶状体“不是产生调节的因素”。调节焦点是通过改变眼球总长度来完成的,而且这是由于眼球外部的两束肌肉的作用! 贝茨视力恢复训练法步骤 1、手掌按摩法:闭眼,将手掌覆盖住双眼,完全阻挡光线,让眼睛感到温暖、舒适的感觉,保持五分钟;每日三到五次。 2、尺子游戏:近视从15厘米的短尺开始,竖放;逐步加长最后达到使用米尺。远视则相反。将尺子边缘向上放置在两眼之间,尺子一边架在鼻梁上,另一边抵住额头下方。捏住尺子下缘使尺子成一直线,刻度与眼睛垂直。这时如果将目光聚焦远处,尺子产生的二重影像看起来像一条隧道的两条边,且两条边缘同样清晰。将视线收回,这时隧道的边缘开始交叉相遇。往复看,每次三到五分钟。 3、眨眼:经过手掌按摩后,以每十秒钟眨2—4次的频率眨眼几十次。 4、呼吸:经常注意自主呼吸,如果发现因专注于某事物抑制呼吸时,注意恢复正常呼吸。 5、眼睛移位运动:目标从清楚移动到不清楚,来回移动进行眼球移位运动。 6、视觉训练:使用贝茨增视仪进行视觉训练,只需眼跟着发出的三色营养光训练使眼的睫状肌恢复弹性。 7、视觉记忆恢复 视觉训练方法参考: 一、手掌按摩法 用手掌按摩眼部周围 动作: 1.轻轻闭上眼睛,手掌覆盖到眼睛上,阻挡光线和压力; 2.手掌在颧骨上,手指在额头上,注意保持鼻子的呼吸畅通时间: 保持4-5分钟重复: 每天3-5次要点: 保持宁静 二、眼部日光浴 合上眼睑,享受阳光

15个最有效的恢复视力训练方法

15个最有效的恢复视力训练方法 当今社会,在身边还能找出几个视力在1.5以上的朋友?每天除了睡觉以外,眼睛都在工作状态!有人认为,近视了戴个眼镜就行,可眼镜可以弥补视力缺陷,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视力。优能与大家分享15个恢复视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不用工具,轻松改善视力! 1、护眼米字操。人体的肌肉可以锻炼,所以眼球上的肌肉也可以锻炼,这就是能自愈的最主要原因。双眼向上、下各看三次;双眼向左、右各看三次;双眼向左上、右下各看三次;双眼向右上、左下各看三次,视线在空中划出了一个“米”字;划完“米”字,让眼睛顺时针、逆时针各转三圈;全部结束后闭眼休息一分钟,然后睁眼注视远处绿色植物2-3分钟。这套护眼米字操通过练习眼周肌肉,逐渐恢复睫状肌活力,以缓解近视、老花眼等,眼睛肿痛干痒、爱流眼泪的人也可以经常做。 2、健视转睛操。顺时针,转36次;然后36次以后就反过来逆时针,转36次。这样长期坚持锻炼。有助于早、中期白内障的改善和控制。眼睛是我们人体代谢最缓慢的器官,而转睛可以促进眼睛内部的微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病变和渗出物的吸收。 3、健视换点操。举起左手向目视的左前方伸直,看清掌中手纹后,再看3米外墙上的某一物体,目光在两者间快速移动20次。 4、晶体操。用双手托腮,使眼球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转动十次,接着再反方向

的再转动十次,找一幅3米外的景物,同时举起自己的左手距眼睛略高处伸直约30厘米,看清手掌手纹后,再看清远物,尽量快速的在二者间移动目光,往返20次。 5、眼睛拍打操。这是来自日本眼科医生推荐的恢复视力的拍打操:沿着眉毛上方,从眉间向鬓角方向敲击;沿着眼睛下1厘米处,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方向敲击;从鬓角向头顶方向敲击。 6、温水洗眼法。道家养生中眼睛保健的诀窍是每天清晨洗脸时,用温水来清洗眼部,这样能有效的缓解目疾。因为眼部血液在预热之后流通速度会加快,而眼睛又是依赖血液而得以滋养。 7、按两眉后小穴操。每天用手按两眉后小穴27遍,又以手心和手指,按摩双眼向上看,并用手旋转耳轮,做30遍。眉后小穴是上元六合之府,眼睛光芒在这里化生。做完后,再用手沿额部至下而上摩擦27遍,从眉中间开始,抵达发际终止。 8、暗室转眼珠操。每天晚上在暗室端坐运转眼珠,反复左右旋转81次,然后闭眼睛集中精神再运,量力而行,转眼珠不要用力过猛,要体会自然而然。 9、推拿操。闭上眼睛,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天应穴,晴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手法要轻缓,一天按摩两道三次,对于假近视和低度近视者的视力恢复是很有帮助的。 10、手掌遮挡法。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沿桌坐下,胳膊肘放在桌子上,轻轻闭上眼睛,双掌覆在眼睛上,手指交叉在前额,阻挡任何光线进入,同时不让眼球受到任何压力。优能洗眼液提醒你要尽可能地放松脸部、颈部、肩膀以及身体其它部位过度紧张的肌肉,保持五分钟,把所有想法都抛到一边。每天三到五次,你的眼睛会更有活力,精神更放松。 11、眨眼操。快速地眨眼六下,再轻轻闭上眼睛,重复四次。眨眼能产生泪水,让眼角膜保持湿润,让视网膜得到休息,每天练习几次,不仅可以锻炼眼部的肌张力,还能让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 12、旋转运动操。双脚分开30厘米站着,双臂自由下垂,然后抬起右脚跟,肩膀带动全身向左大幅度旋转,胳膊放松、略张开。当左脚转累了之后,换右脚反正旋转。开始会有头晕,少做些,适应后,慢慢增加,直至20组。 13、投球运动操。左右手抛小球,或者观看高尔夫球和保龄球比赛,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让眼睛随着物体移动,提高双眼的灵活性,提高视觉观察能力。 14、边缘性训练操。找一个外形容易辨认且处于你视线模糊区域的物体,如门框、桌子、山坡等。以门框为例,可以从左上角开始,让目光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边角移动,直到回到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