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词五首
- 格式:docx
- 大小:12.60 KB
- 文档页数:4
25、词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本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朗读、背诵、默写并能简单赏析诗中名句。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能准确背诵和默写。
一、情景导入在我国古代, 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 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望江南》 ,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望江南》二、自学导航1、文学常识:《望江南》作者是, “望江南” 是 , 又名“忆江南” “梦江南” 。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脉脉白蘋洲3、作者及背景温庭筠 ,晚唐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 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 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
三、学习研讨《望江南》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望的时间?望的内容?望时的感情有何变化?2、合作探究:(1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
(2词中哪个字有一字传神的效果?四、巩固练习1、诗句默写:(1 过尽千帆皆不是, 。
2、《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五、延伸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朗读、背诵、默写并能简单赏析诗中名句。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能准确背诵和默写。
一、情景导入在我国古代, 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 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武陵春》 ,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武陵春》二、自学导航1、文学常识:《武陵春》作者是 ,词牌名是。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25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5古代诗歌五首《饮酒》陶渊明一、思想感情:作者通过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二、翻译:.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请问您如何才能这样?心灵远离尘俗,住的地方自然觉得偏僻了。
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间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丽,飞鸟成群结伴归巢。
这里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三、句子赏析: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车马喧”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马,也就代表着官场繁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这句概括写出世人生活的环境。
诗人身居闹市,却能不受世俗事务的干扰,为下文解释原因做铺垫。
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设问。
揭示了诗人能远离俗世,不受世俗事务干扰的原因:只要精神超凡脱俗,即使自己身居闹市,也能保持心灵宁静。
“心远”说的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炼字角度:“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悠闲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采菊”不是一般的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见”能否换成“望”?:不能。
“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将比于“见”字,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景物描写。
通过描写飞鸟飞返山林,含蓄寄托了人与山林为伍的情谊。
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的心情。
(2)描绘画面: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的飞回巢穴。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班级:—组号:—姓名:—编制人:—审核人:—编号:—
课题:25《词五首》(两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吟咏,识记名句背诵全篇,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2•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3.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
学习重难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知识链接:】婉约派特点: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爱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抒写爱情,反映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也就成为婉约词的重要内容。
它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特别是那些被压在社会低层的歌伎们的不幸遭遇和文人失意的痛苦,也常常在婉约词中如泣如诉地表现出来。
婉约词的又一特点是以美取胜”它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展观自然美与生活美,歌颂人物的心灵美。
作家们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创作出大量具有诗情画意的绝妙好词豪放派特点: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事。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望江南》,选自《___ 》,《望江南》是。
作者,是
(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______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________ ,济南(今属山东)人。
有《
》。
3.给加点线注音
<()脉脉()白蘋洲I()舴艋()4.诵读、背诵《望江南》与《武陵春》
【合作探究】
(一)《望江南》
1.生齐朗诵后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事件 _______________ 2.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抓住体现感情变化的词语)
3•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词写了女
子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武陵春》
1.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
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并想一想该以怎么样的语调来读。
3.“问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试着把这些变化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
请说说他奇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的题材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格 ______________ 因而属于______________ 派,本文哪一首风格与这首相近呢?
【当堂检测】
1.《武陵春》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
请将它们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拓展提高】
(一)根据提示,写出以下写愁的诗、词句。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却。
(李清照《一剪梅》)
【反思】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
1.范仲淹:_______ (朝代)____ 家、______家,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 ”
的旷达胸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__________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破阵子》选自《____ 》,作者,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
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背诵《渔家傲》《江城子》和《破阵子》
【合作探究】
(一)《渔家傲》
1.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
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⑴_
⑵_________ :⑶ __________ ; (4) _______ 写出了边塞__________ 的景色。
2.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诗句;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你想起了《苏幕遮》中“明
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句。
所以,从环境描写和
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3.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发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
(二)《江城子》
1.上阕叙事,记叙了_____________ 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抒发____________
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3.词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破阵子》
1.上片写_________ 生活,战前准备。
首句是_______ 写,后几句是________ 写。
2.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和“”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八
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
“沙场秋点兵” 暗示战斗即将
开始。
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___________ 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______ 修辞手法,从_觉和_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与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 的愿望和_______ 的悲愤。
4•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 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_______ ;从语言风格上看,意境开阔,豪迈激越。
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在这五首词中,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也属于“壮词”。
【当堂检测】
1.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 “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
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3•下边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拓展延伸】
写出你学过的爱国诗词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