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年下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初三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命题人:唐茜审核人:何玉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该作品体现出()

A.人文主义精神 B.神权至上思想 C.封建愚昧思想 D.王权至上思想

2.14到16世纪,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革命提升匠人社会地位 B.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

C.西方封建制度已经彻底瓦解 D.新航路开辟致全球市场扩大

3.研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某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4.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1500—1650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促使西班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C.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推动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5.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其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黑奴贸易的扩大

C.拉美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的推进

6.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

A.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 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

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

现的时代。下列选项与这一时代相符的是()

A.巴尔扎克的小说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风貌

B.莎士比亚的《神曲》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C.哥伦布向东横渡太平洋,“发现”新大陆美洲

D.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8.麦哲伦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远洋帆船,出发时的200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该船队()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远航船队 B.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红海

C.在葡萄牙国王支持下顺利远航 D.为远航成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9.16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被探险家的发现改变了。这些探险家在证实世界广阔无垠的同时,也()

A.开始了殖民掠夺 B.推翻了等级制度

C.传播了民主思想 D.终结了君主专制

10.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传入欧、亚、非等大洲;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水稻等。促使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阿拉伯帝国扩张

11.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12.“来,约翰王!在这份《大宪章》上签字。请注意!尊敬的陛下,依据宪章第六十一条,如果你犯错了,我们可以用‘打’的方式让你改。”这表明英国确立了()

A.王在法下 B.君主立宪 C.三权分立 D.人权至上

13.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C.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14.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人不满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A.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15.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

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

16.1689年的一部法典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拥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受到弹劾或讯问”。这体现了()

A.君权神授理论 B.议会主权原则 C.分权制衡学说 D.民主共和理念

17.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宜言》

C.《独立宜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18.“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实施。”符合材料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宪章》

19.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A.詹姆士二世 B.查理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查理一世

20.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 D.国会至上

21.下图所示的权力结构、其法律依据是1787年美国宪法。该权力结构的运行规则之一是()

A.总统的权力不受制约 B.最高法院行使立法权

C.总统不需对国会负责 D.国会推举并任命总统

22.2021年1月7日,美国在国会大厦举行联席会议,对2020年总统大选选举人团的投票进行清点和认证,经过这次会议的结果确认,特朗普再无反转机会,拜登在选举中击败对手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这一过程说明了美国()

A.是缺乏自由的联邦制国家 B.国会掌握了美国的最高权力

C.三权分立,权力之间相互制约 D.总统的权力受到了国会的限制

2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A.确保地方分权 B.限制君主权力

C.三权分立原则 D.弱化联邦政府权力

24.历史事实是指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历史观点是观察历史所持有的“看法”。

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B.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25.某同学在复习《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这一单元时,整理出了下面这份笔记。

根据笔记内容,③最有可能是()

事件①②③开始时间1640年1775年1789年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法律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

2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三个历史事件的相同目标是()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C.实现民族解放独立 D.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27.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这标志着()A.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B.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28.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扩展

29.描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特征”最合适、贴切的主题名称是()

A.铁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30.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叙述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④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31 题 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据材料一,“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4分)“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有何共同影响?(2分)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两条即可)。(4分)

材料三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当谈到18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和法国时,恩格斯指出:“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革命凤暴横扫整个法国”、“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分别是指什么?(4分)

材料四 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1838年—500英里;1850年—6600英里;1870年—15500英里。

(4)结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四铁路里程变化的主要发明是什么?该变化对人们生产

生活有何影响?(4分)

(5)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32.(20分)观察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英国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2分)这部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2分)这部文献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

(2)图二的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2分)他领导的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次革命的名称和导火线分别是什么?(4分)大陆会议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2分)

(3)图三中的文件是在哪一次革命中颁布的?(2分)揭开这次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这次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谁?(2分)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 成都市疾控中心介绍,时空伴随者是指与新冠疫情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范围是800m×800m)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查出的号码为时空伴随号码。该事件还让“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 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这歌更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卫生防疫部门分析查询时空伴随者信息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RS)②地理信息系统(GIS)③全球定位系统(GPS) A.①B.②C.③D.①③ 2.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上,随风远距离扩散。已知某新冠患者出现在甲的 西北方,则下列情况甲感染几率最大的是() A.1月我国东北城市吉林长春 B.7月南非西南部城市开普敦 C.7月我国西南部城市云南昆明 D.1月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 2.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并完成测量任务,于12月8日中尼领导人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新“身高”为8848.86米。图为登山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队员从前进营地经一号营地到三号营地() A.先沿山脊爬后沿山谷爬B.先爬陡坡后爬缓坡 C.先向西南方向,再向东南方向D.全程都能看见珠峰 2.此次珠峰测量选择5月的原因是() A.高原季风和西南季风势力弱,风雪天气 B.珠峰温度较高,减少冻伤少 C.积雪融化,地表裸露,利于冲顶D.珠峰大气运动较强,含氧量高 3. 水库消落区是指由于水库水位变动使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东部季风区水库消落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消落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植被覆盖率较低②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③围湖造田④水库波浪的侵蚀⑤库区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 3.治理消落区水土流失,合理的做法是() A.将消落区改造为梯田,兼顾农业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太和中学高二年级2022年下期期中测试考试 生物学科试题(答案在最后) (答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命题人:杨静审核人:曾琴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正确。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2.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多倍体育种 3.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4.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A.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B.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内环境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6.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②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③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④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⑤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⑥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7.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A.基因重组,基因重组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8.下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 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 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表1记录得到图丙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电流左进右出为+电位 B.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 D.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负电位 9.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 C.此图可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D.③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④的反应属于反射 10.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 Na+内流 C.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 D.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1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四川省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年下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初三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答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命题人:唐茜审核人:何玉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该作品体现出() A.人文主义精神 B.神权至上思想 C.封建愚昧思想 D.王权至上思想 2.14到16世纪,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革命提升匠人社会地位 B.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 C.西方封建制度已经彻底瓦解 D.新航路开辟致全球市场扩大 3.研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某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4.据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仅西班牙在1500—1650年间就从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有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促使西班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C.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推动美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5.从1519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减少了90%之多,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其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黑奴贸易的扩大 C.拉美独立运动 D.工业革命的推进 6.八里尔银币的流通可以说明() A.整个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B.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基本特征 D.主要大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7.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 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地区的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2.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A. 中央集权制 B. 雅典民主政治 C. 种姓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3.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 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 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4.“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 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 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6.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 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7. 有学者认为,“7世纪初,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 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8.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租地农场和乡镇企业 C.庄园和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9. 14—16 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 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 “光荣革命”和三角贸易 B. 文艺复兴和三角贸易 C. “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0. 右图展现了人类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对地球的探索过 程,其中最能证明“地圆说”为科学真理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太和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宋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提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洲》)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 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 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汉密尔顿 认为 A.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 B.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C.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 D.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 2.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字样的修正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被通过了。共和制就是这样被勉强承认的。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材料中的“修正案” 指的是 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3.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2年前,我们当时在军事上是世界第一。……当然,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处于世界第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不再是唯 一的世界第一流国家,……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据此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A.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B.美国经济规模逐渐被日本超过 C.世界格局已经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上出现了更多的超级大国 4.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 们的欧洲意识。”材料表明,欧元的诞生与流通 A.标志着欧共体建立 B.终结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C.加剧了冷战的结束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5. 同样是单一制国家,英国具有非常强的地方自治传统,而法国保持着中央对地方的高度控制;同样是联邦制国家,德国在国家政治决策和行政事务中形成了较稳定的国家公务员体系,而美国行政事务的人员存在大量的兼职。这说明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内容:九年级上下册)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颁布了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B.经济上都以商业为主 C.都起源于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为文明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D.文明诞生的时间都比古代中国晚 2.有人夜游罗马,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何不能明亮一点?”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能反映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其法学成为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B.孔雀王朝是其文明的鼎盛时期 C.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D.《掷铁饼者》是其雕塑杰作 3.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A.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 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 4.“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披着法制外衣的‘暴力机器’。”文中“它”指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B.罗马成文法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5.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与了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A.意大的气候寒冷B.德国皇帝勇于改正错误 C.基督教教权高于王权D.基督教不干涉各国政务 6.“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阿拉伯D.古代巴比伦 7.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哪一新的社会现象 A.封建庄园经济盛行B.奴隶主加紧剥削奴隶 C.奴隶贸易兴盛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8.“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A.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历史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共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B.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 内容都和农奴有关 D. 都增强了俄国的实力 2.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了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A. 实现国家独立 B. 维护国家统一 C. 争霸世界 D. 发动美西战争 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是() A. 无产阶级的斗争 B. 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C.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政权--人民委员会,这种政权是世界上第一个() A. 君主立宪政体 B. 资本主义政权 C. 无产阶级政权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 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 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6.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下列各项,与德、意、日三个国家法西斯上台都有关的是()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2.世贸组织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的成立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料在全球更广泛地流动,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得到保障,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B.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D. 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 4 小题,共36 分。) 13.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三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1)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俄国“国家生存的障碍”指的是什么?俄国通过哪一“社会变革”为“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2)材料二所说的日本在19世纪中叶面临什么样的危机?日本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哪一事件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美国“突然获得了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抓住了哪一次发展机遇? (4)上述三国崛起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14.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15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场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绞肉机”“屠场”。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word版(带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评估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歌曲《走进新时代》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 C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大一统4.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A朱德 B刘伯承 C邓小平 D彭德怀 5.2019年4月3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10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这些烈士当年奔赴朝鲜战场的原因不包括() A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C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6.《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抗日战争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老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022年重庆市合川区太和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英语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 单项选择 1、--- Dad, it is said that the Chang’e-4 spacecraft landed on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__? -- Sorry. Let’s search for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whether it is the first spacecraft to land on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B.when did the amazing thing happen C.if the spacecraft has done experiments or not D.how long the spacecraft has landed on 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2、---Some of the tired students keep their eyes _____________in breaks. -----Maybe they’re too sleepy. A.bright B.shiny C.closed D.open 3、I'd love to have a break, but I can't ______ any time right now. A.spare B.wait C.save D.offer 4、— What are you doing now, Kate? — I an email to my friend. A.write B.am writing C.wrote D.have written 5、一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一the end of last year. A.By B.At C.Since D.In 6、Boys and girls, no matter what difficulties you face, please don’t be disappointed. and work hard. This is the key to success. A.Cheer up B.Stay up C.Pick up 7、“One Belt(带),One Road”will serve to________markets for China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along. A.put up B.set up C.take up D.open up 8、She was _______ angry ________ she walked out angrily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A.so, that B.such, that C.too, to D.too, that 9、We can give money to help __________ the animals in danger. A.protect B.punish C.control D.touch 10、Michael_________in a school in Yunnan from February to June next year.

2022年重庆市合川区太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A.B. C. 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B.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00Hz C.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根据响度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C.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减缓蒸发 C.夏天将-10℃的冰棒从冰箱取出,它会立即熔化 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5.下面是生活中常用的镜子,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潜望镜B.汽车的观后镜 C.近视眼镜D.远视眼镜 6.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条规律的是()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娱委员引领大家唱歌时,发音太高了唱不下去,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 B.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 D.在空屋子里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与在旷野里听到的不一样 8.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9.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后,小明查阅资料了解到,高空中的鸟类也会对飞机挡风玻璃造成巨大威胁。鸟与飞机挡风玻璃相撞容易引起玻璃破裂是因为()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11.下列关于声波应用的例子,描述不正确的是() A.声呐利用了次声波来探测海底深度B.超声波测车速是声波传递了信息 C.眼镜清洗仪利用的是超声波D.医生给病人做B超是声波传递信息 12.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 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 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

2022_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历史试卷-学生用卷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历史试卷-学生用卷 一、单选题 1、【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第1题 2022~2023学年9月云南红河红河县高一月考第5题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 社会等级森严 B.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 神权色彩浓厚 D. 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2、【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第2题 2022~2023学年江苏泰州高一上学期月考(第一次月考)第3题 2021~2022学年山东枣庄高三上学期期末第1题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启继位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的史实是 A. 启继位建立了夏朝 B. 启继位存在着争议

C.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D. 世袭制遭到了破坏 3、【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第3题 2022~2023学年江苏南通海门区高三上学期月考(第一次月考)第1题 2022~202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市海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第二次)第1题 周王在分封土地的同时,还以族为单位把人民分封给诸侯。例如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些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是因氏族聚居而形成,偏重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概念。这表明分封制下 () A. 早期国家日益发展 B. 国家垂直管理地方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贵族政治日趋衰落 4、【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第4题 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于是周人的世界,不是一个“大邑”,而是一个“天下”。这表明当时西周 A. 形成了政治文化的初步认同 B. 确立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C.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D.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 5、【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菏泽鄄城县高一月考第5题 “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合川区太和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中,结果是6a 的是 A .24a a + B .23a a ⋅ C .122a a ÷ D .23()a 2.如图,扇形AOB 中,半径OA =2,∠AOB =120° ,C 是弧AB 的中点,连接AC 、BC,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 A .4233π- B . 2233π- C .433π- D .233π- 3.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矩形 4.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30a b ﹣=;②240b ac ﹣>;③520a b c +﹣>;④430b c +>,其中错误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正方体个数最小值为( )

2022~2023年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广东省广州南沙区)

选择题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70多年前香港岛被割占是 A. 中英《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故A符合题意;《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选择题

(题文)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人民的思想愚昧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由此判断是鸦片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