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烙饼问题教案(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教案标题: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烙饼问题,掌握简单的优化问题,体会统筹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烙饼模具、计时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烙饼师傅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烙饼师傅的操作过程,发现烙饼问题的数学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烙饼问题,总结出最优解法。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排队问题、时间安排问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提升(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烙饼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烙饼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烙饼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数学优化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生1:25分钟。
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板书:烙饼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三张圆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煮熟5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课件出示情境: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呢(生答)(二)观察法,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师:为了交流方便,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烙饼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一张:正反①②③3 3 6分2、研究2张饼的最优方案师: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生:12分钟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板书)板书:两张:①正①反②正②反3 3 3 3 12分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你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板书)两张:①正②正①反②反3 3 6分师:孩子们,现在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种烙法最快那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师: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饼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解决烙饼问题所采取的最优方案,体会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通过改善时空环境,实现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3.渗透抽象、推理、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饼问题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问题:烙1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2=6分钟)烙2个饼,每面3分钟,需要几分钟?(3×4=12分钟)(一锅可同时烙2饼)烙2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3×2=6分钟)时间会怎么变?(比12分钟短)为什么时间变短了?(可以同时烙,学生动作演示)2.小结:1个饼有2个面,需要2个位置;2个饼有4个面,需要4个位置;当一锅可以同时烙2饼时,4个位置正好可以2次烙,每面3分钟,需要6分钟板书: 2张饼 4个面,需要烙2次,每面3分钟 2×3=6(分钟)二、探索新知1.问题:烙3个饼,每面3分钟,最少需要几分钟?尝试画一画,完成学习单内的表格。
2.反馈:(1)收集案例,比较哪种方法更省时?左图——饼只能一个一个烙。
右图——饼也可以一面一面烙。
对比后小结:二锅位烙饼,锅不空着,最省时间。
(2)说思路,巩固方法在3个饼的烙制过程中,有一个饼的烙法有点儿特殊,你能描述一下吗?1号饼和3号饼的烙法是,在同一锅位内完成,并且时间可以连续。
2号饼的正面,在第一次的3分钟内,在第二锅位里完成。
2号饼的反面,在第三次的3分钟内,在第一锅位里完成。
小结:正因为2号饼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在空间上是不同锅位的。
才能实现了一面一面的烙法。
(3)解决问题最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图或者表格说一说3张饼有(6)个面,需要(6)个空间位置,最少要烙(3)次,每次(3)分钟,共(9)分钟。
列式:3×3=9(分钟)板书: 3张饼 6个面,需要烙3次,每面3分钟 3×3=9(分钟)三、发现规律1.问题:(1)4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2)5张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3)n个饼,每次3分钟,需要几分钟?同桌合作,边画图,边完成表格2.反馈:根据列表,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解决烙饼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饼一共有几个面?需要几个空间?提供这些空间需要烙几次?板书:_____张饼有____个面,需要____个空间。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通过解决烙饼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烙饼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如何快速、高效地烙饼?2. 引入烙饼问题,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二、分析问题1. 分析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饼的厚度、烙饼时间、火力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烙饼过程,提高烙饼效率。
三、解决问题1. 教师讲解解决烙饼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烙饼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提出新的烙饼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解决烙饼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烙饼问题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解决烙饼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的应用场景,如家庭烹饪、餐饮业等。
2. 鼓励学生尝试将烙饼问题与其他实际问题相结合,拓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优化烙饼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2篇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烙饼问题,让学生了解优化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协作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烙饼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樟木头中心小学邓丹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学情与教材分析】《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烙饼,但缺乏烙饼的实际经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演绎、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等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烙饼才最合理”的实践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优化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时间,煮熟3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5分钟,3个要15分钟时间。
预设生成2:把3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5分钟时间。
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3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一种--“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伊始,我从生活中“煮鸡蛋”的简单事例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回顾平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能节省时间,为新知教学渗透优化思想做好准备。
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3篇烙饼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
《烙饼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引入和基本概念。
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案。
3. 烙饼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烙饼问题的实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找出最优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烙饼模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烙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烙饼问题。
2. 基本概念: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如饼的厚度、直径、烙饼时间等。
3. 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探讨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单面烙、双面烙等。
4.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烙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烙饼店如何合理安排烙饼时间等。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强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烙饼问题》2. 板书内容:a. 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b.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案c. 烙饼问题的拓展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烙饼过程,记录下烙饼的时间、饼的厚度等信息,并尝试分析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案。
2. 让学生思考烙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烙饼店如何合理安排烙饼时间等,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烙饼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烙饼”这一简单事例,树立从各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2.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烙饼过程中优化烙饼方法。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用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生异口同声:敢师:好,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用的时间也是8分钟。
师: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生:节省时间。
师:把5个鸡蛋放到一个锅里同时煮,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看来,煮鸡蛋也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烙饼问题”。
(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读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师:星期天,小红的妈妈在家里烙饼,她告诉了我们烙饼需要注意的问题,谁来读一读。
生读: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①师: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生: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指的是锅里面最多能同时放下两张饼。
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
②师:两面都要烙呢?生: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二)探究双数张饼的烙法。
1.探究2张饼的最佳烙法。
①师:烙熟一张饼,要用多长时间呢?谁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生:先烙一面用3分钟,再烙另一面也是3分钟,一共用时6分钟。
师:同意吗?下面老师把烙1张饼的过程记录下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记录的。
师:(边板书边说)我们先烙了这张饼的正面,用了几分钟?又烙了这张饼的反面,也是3分钟,一共烙了几次?用了多长时间?烙饼问题1张:①正①反 2次 6分钟3分 3分②师:烙熟一张饼用了6分钟,那烙熟2张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生:6分钟师:也是6分钟。
《烙饼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2. 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3. 烙饼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烙饼问题的应用,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烙饼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烙饼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烙饼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烙饼问题的定义、烙饼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烙饼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烙饼问题,如单面烙饼问题、双面烙饼问题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烙饼问题的应用进行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烙饼最省时间、如何烙饼最省能源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以及烙饼问题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作业:布置一些烙饼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烙饼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上)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
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4分钟的时间,煮熟4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
(板贴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看一下小红在家里做什么呢?
1、课件出示烙饼情境(先出示105页主题图的条件部分):
师:你瞧,妈妈正在烙饼,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到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只能放两张饼)
师强调:只能到两张饼指的是锅里最多同时能放下两张饼。
2、探索烙2、4、6数张饼的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烙2张饼,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思考后回答:烙2张饼需要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
生(上台以手当做饼模拟烙饼回答):两张饼一起烙,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2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大家观察刚才同学是怎么烙的两张饼?(生:一起)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同时烙。
师同时板书烙饼方法和所用时间。
师:如果要烙4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学生模拟烙饼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各种烙饼的过程和时间)
生:烙4张饼需要12分钟。
(师:为什么?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如果烙6张饼呢?
3、探索烙1、3、5数张饼的方法。
师:现在思考烙1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生:烙1张饼只需要6分钟?(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为什么烙1张饼需要6分钟,烙2张饼也只需要6分钟? (出示课件图片理解)
(再次体验烙饼的优化策略)
师小结:因为都是烙了两次,只要烙饼至少要烙两次,烙两张饼充分的利用了空间。
出示主题图的下部分,理解题意
师: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要烙几张饼?(生:要烙3张饼)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怎样烙饼需要时间最少)
师: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请你想一想、猜一猜,不要告诉老师,在小组里做模拟烙饼,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1)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烙饼。
(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计有18分钟、12分钟、9分钟)
师:你们组用了多少分钟?(让每个小组都汇报用了多少分钟,再让不同结果的小组汇报是怎么烙的。
(3)比较、讨论、总结。
师:你们认为要想尽快吃上饼,哪种安排最合理?
师:只用9分钟的这个小组烙饼的方法与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生:这个小组烙饼时锅里始终有2张饼,不是9分钟的其他小组烙饼时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教师总结:这个小组烙饼时始终使锅里有2张饼,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我们这样的方法叫交替法,也就是三张饼的最优方法,也就是最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师:那你知道5张饼需要多长时间,能用到今天学的方法吗?
生汇报,先烙两张,再烙三张,两种方法都用了。
师小结说的很好,这就是5张饼的最优方案。
(师边总结边板书)4、总结规律
7、8、9、10张饼需要多少时间?能用到今天学的知识吗同学们想一想。
在交流想法后汇报。
师:请同学来仔细观察黑板,你会有什么发现?
同桌说说再小组交流。
生1汇报,双数都是两张两张同时烙的。
而单数都是先烙两张最后烙3张,也就是先同时烙再交替烙。
生2:饼数×3=最少时间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贴饼数×每面所需时间=最少时间。
三、巩固运用,反思提升
大屏展示:
1.平底锅煎鱼,一次最多能同时煎2条鱼。
如果煎熟一条鱼需要6分钟(正反面各3分钟),煎7条鱼最少需要几分钟?
2.一种电脑小游戏,玩1局要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
小东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每人玩两局,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学生想好后回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烙饼问题,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研究的“优选法”。
通过烙饼问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合理安排事情最节省时间。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希望大家勤于思考,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板书设计:
烙饼问题
饼数×每面所需时间=最少时间
饼数/张方法最少时间/分钟
1 3+3= 6
2 同时烙3+3= 6
3 交替烙3×3= 9
4 2+2 4×3=12
5 2+3 5×3=15
6 2+2+2 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