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64.50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中物理提问环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提问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学习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提问环节涉及的具体物理知识点。
2. 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3.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验或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对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到位。
3. 提问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是个别提问,也可以是集体提问。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鼓励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积极发言。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回答与评价: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对其回答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 在提问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师要组织好小组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提问环节的满意度。
六、教学反思:教师要在课后对提问环节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在提问环节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案题目:初中物理《光的传播》问题式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特点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3. 光的传播实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光可以穿越哪些物质呢?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3. 课堂讲解讲解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光如何应对这些障碍?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5. 实验演示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传播过程中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光的传播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8.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传播现象。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4. 注重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课件、实验器材。
2. 网络资源、图片素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光的其他传播现象。
2. 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问题式教学,让学生掌握光的传播特点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成为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特举办本次初中物理教研活动。
二、教研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旨在通过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研内容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缺乏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实验教学不足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4)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后续学习,导致物理成绩难以提高。
2.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对策(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趣味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合理安排实验内容,确保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教师应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四、教研活动安排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分享初中物理教学经验,解答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课题研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五、教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初中物理问题提问教案大全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 通过对物理问题的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2.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鸟会飞?”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这个现象背后有什么物理原理?”二、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如:a. 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问题。
b. 针对物理概念、规律,提出疑问。
c. 结合图形、数据,提出问题。
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三、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如“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提出物理问题。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物理概念和规律等方面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物理问题的提问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物理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将探究式教学理念融入到物理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2. 探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探究式教学理念及方法介绍3. 案例分析4. 教师交流与讨论5. 总结与反思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活动流程进行了说明。
2. 探究式教学理念及方法介绍(1)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探究式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3. 案例分析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以下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案例一:初中物理《力的作用》教学案例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力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案例二: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学案例教师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4. 教师交流与讨论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们针对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5. 总结与反思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1)加强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知水平。
物理初中在线提问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某一物理概念、原理或规律的学习。
2. 教学资源:网络平台、教学PPT、教学视频、习题库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教师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
(2)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任务,并在网络平台上提交预习报告。
2.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预习报告,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PPT、实物演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问、讨论,提高理解程度。
3. 课堂练习:(1)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线完成。
(2)学生提交练习答案,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4. 课后作业:(1)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和练习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在线完成作业,提交后教师批改,给予评价。
四、在线提问环节:1. 提问时间:课堂讲解过程中,以及课后作业完成后。
2. 提问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提交问题。
3. 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回答学生问题,解决问题。
4. 提问评价: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提问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提问回答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时间:1. 课堂讲解:40分钟。
2. 课堂练习:15分钟。
3. 课后作业:30分钟。
4. 在线提问与解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七、教学资源:1. 网络平台:用于发布任务、提交作业、提问解答等。
初中物理疑难问题提问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初中物理中的疑难问题;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3. 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 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二、探究(15分钟)1.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3. 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三、解答(15分钟)1. 让学生依次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解释自己的答案;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物理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2. 学生解决完毕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验;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2. 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开展了以“深化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物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3. 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全体成员对即将开设的物理课程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由备课组长带领大家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接着,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方案。
2. 教学观摩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全体物理教师观摩学习。
观摩课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
3. 专题研讨针对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4. 教学反思活动结束后,每位教师都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制定了改进措施。
同时,教研组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形成了教学反思汇编,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共同探讨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
3.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初中物理提问环节教案模板年级学科:初中物理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提问环节,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技巧,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1. 提问环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环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问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提问环节做铺垫。
二、讲解提问环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提问环节的基本概念,包括提问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2. 强调提问环节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问是学习的有效手段。
三、讲解提问环节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提问环节的基本方法,包括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假设式提问等。
2. 教师讲解提问环节的技巧,包括提问的时机、提问的语言表达、提问的态度等。
四、提问环节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提问方法和技巧进行提问。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问环节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提问环节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提问环节的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提问环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提问环节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能力。
2024年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一等奖篇一积极贯彻学校教导处工作方案,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根据,以“减负增效、进步教学质量”为核心,优质教学为追求,促进学生开展为目的,围绕这题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才能和专业开展。
二、工作重点:1、标准落实教学常规。
2、进步初二年级的教学质量,稳定毕业班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
3、积极组织参加教师的各类培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开展,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4、继续完善三类课程建立,推出具有探究特色的课社团。
三、详细工作:〔一〕以常规促实效1、备课:集体备课。
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主题明确、基于课程标准下导向课堂导向设计,集体讨论细化教学活动设计对应每节课三维目的的落实,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资共享,精选例题和习题,在集体备课的根底上按照班级特点表达二次备课。
开学第1周及期中考试后,将对组内每位教师的教案进展检查。
2、上课:课堂上注重学生经历概念和规律的得出过程,精心设计问题和创设情景,重点推进“让学生想和说”,教学目的明确,aischool技术的使用辅助教学,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积极加强理化生知识和生活、社会的联络,精心设计环节,因材施教,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考虑和活动,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思维才能培养,进步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同时要求教师2分钟预备铃按时到岗。
加强实验教学。
根据中考改革的要求,理化实验操作考逐步进入中考总分〔分值为15分〕。
平时教学中按照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的范围,其中理化各六个实验,各年级六、七、八各任课教师明确考试范围和操作标准,方案安排各年级进展实验操作测试。
初中物理提问群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 能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怎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 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物理知识,以便在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解答。
2. 学生准备笔记本,以便记录问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为什么鸡蛋放在热水里会变硬?”2.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二、课堂提问(1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任何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可以是概念理解、实验现象等。
2.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帮忙解答。
3. 如果问题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给予解答,并解释问题的答案。
三、合作交流(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人。
2. 每组学生就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物理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完成研究后,将问题和解题过程写成报告,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提问群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物理实验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提问教案模板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初中物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2.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1. 提问教学法的概念和作用;2. 提问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3. 举例说明提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提问教学法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兴趣;2. 学生分享对提问教学法的理解和期待。
二、讲解提问教学法(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提问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a. 提出问题;b.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c. 总结答案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提问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三、实例演示(15分钟)1. 教师以初中物理中的一个知识点为例,展示提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3. 教师总结并强调提问教学法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初中物理知识点,设计并提出问题;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询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3. 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教学中运用提问教学法的体会和收获;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提问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提问教学法,深入研究一个物理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提问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2.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过程中的表现;3. 学生完成作业的创新性和深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提问教学法,并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了提问教学法的作用。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等环节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我校物理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记录如下:二、教研内容1. 课题研究本次教研活动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课题,旨在探讨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案例分享(1)案例一:八年级上册《压强》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压强的变化。
课后,教师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2)案例二:九年级上册《电路》教师以“家庭电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电路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电路连接方式。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路,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3. 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3)教师应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学方法探讨(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自主探究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研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所提高,物理素养得到提升。
3. 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性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难点和疑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提问时常常遇到以下问题:提问内容不够具体、提问方式单一、提问难易不合适、提问时机不恰当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提问的参与度低、教师无法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了教学效果。
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提问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提问目的的设定、提问方式的选择、提问策略的实施以及提问效果的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提问这一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这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初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研究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复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研究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问策略,可以让物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2. 正文2.1 提问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在物理课堂中,提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探讨10篇第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对于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框架的建立,首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以此建立最基本的判定指标,再结合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对每一个指标下的表现形式进行划分,以此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框架的基础标准。
再由多位优秀物理教师和教育学者认真审视此基础标准,在这一基础标准上,从启发性、引发认知冲突等角度去考量问题的产生。
当问题的目标明确后,以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依据,来判定问题提出的高效与低效。
在问题提出的同时,面对存在个体差异、学习成绩参差不一的学生,问题难度的选择在实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做到一一分类。
所以,综合各项维度,通过资料和专家组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已基本建立。
1.提问既要尊重差异,也要顾及全面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首先,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提问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恰当的提问,不要造成全班学生无法应答的局面;其次,教学过程是面向集体开展的,提问要带来的是更多学生的反馈,让所有人都有主动和被动的提问机会,并不是仅仅局限在“优等生”的小范围。
例如,在讲解电功率与灯泡亮度的内容时,可通过修改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再将这些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给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既尊重了差异,也顾及到了全面。
2.提问的方式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初中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性提问,提问的方式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初中的物理知识理论比较多,但其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验证。
有了这一基础条件,使得教师提出问题的生活化显得可行,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正式开讲“浮力”内容前,教师可以先对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提问:为什么水桶能够浮在水面上而不沉下去呢?这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物理原理呢?面对这类生活常识,学生显然从未深究其原因,但由于问题的提出恰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力都得到了提高,然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浮力”内容的讲解,学生为了获悉答案,则会在听讲过程中显得格外专注。
初中物理提问环节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1. 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2. 提问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新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2. 通过示例和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应用。
三、提问环节(10分钟)1. 设计问题: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提问: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不理解的地方。
3. 回答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四、练习环节(10分钟)1. 设计练习题: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练习: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参与。
提问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要合理,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的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背景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学生在学习“力的作用”这一章节时,通常通过实验和案例来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推拉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原理。
案例分析1.实例分析一:自行车刹车在讲解力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刹车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当用力捏住刹车把手时,自行车会迅速减速甚至停止。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刹车过程中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例分析二:推拉门在讲解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推拉门的开关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当推拉门的一侧受到推力时,门会向相反方向移动。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推拉门过程中的力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分析自行车刹车案例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用力捏刹车把手,自行车就会停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原理。
2.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实例中的力的作用。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亲自体验自行车刹车过程。
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案例分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案例分析,将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物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中物理教师,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本案例以我校初中物理教研组为例,介绍了一次成功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教研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三、教研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1)教研组长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指导纲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2)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商讨实验教学内容,确定实验课题。
(3)每位教师根据实验课题,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实验器材。
2. 课堂教学观摩(1)由一位教师进行实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
(2)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课后研讨(1)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后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
(2)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3)教研组长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对今后实验教学提出具体要求。
4. 实践反思(1)教师们在课后根据研讨结果,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形成新的教学设计。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实验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5. 交流分享(1)教研组定期举行实验教学交流活动,教师们分享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改进措施。
(2)通过交流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物理素养得到提高。
3. 教研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学校物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启示1. 校本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
2. 教研活动要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教研活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初中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詹杰要把探究课堂教学由过去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 你受”的“单边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
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
1、营造操作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给学生营造动手的氛围,使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活动,对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H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1:(实验班初2010级3班)教学《测量》一节吋,设计一个测圆柱直径的实践活动。
由于放手让学生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很有情趣。
于是出现了如下操作:①用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测出圆柱的直径;②先把圆柱的底面描绘在白纸上,剪下这个圆对折,量出折线的长就是直径;③用一根线绕圆柱一周,量出周长再求直径;④让圆柱在片纸上滚一周,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根据底面周长求出直径;⑤圆柱上涂一圈墨水后在白纸上滚一周,量出滚线长再求直径。
评注:这一活动,自然激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使学生品尝了探究学习的快乐感、成就感。
2、设置认知冲突,提高学生探究参与度。
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参与度。
案例2:(实验班2010级3班)讲授《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吋,教师问: 甲、乙两人拔河,甲获胜是甲的力气更大吗?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回答:甲力气大。
这时教师让学生用两个弹簧秤演示,结果否定了结论。
评注: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了探究动机,以积极的心态探索规律。
3、鼓励标新立异,树立学生探究信心。
课堂教学屮,对于学生不吋出现的“求杲”、“标新”要热情地给予评价,使他们真切体验到求异价值,引发他们创新。
4、搭建探究平台,展示学生探索才能。
探究教学屮,要努力搭建一个充分展示学生探索才能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发展。
案例3:(实验班2011级8班)在讲《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吋,我先做了课本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了停止加热的烧瓶在注射器向外抽气后,瓶内水重新沸腾的现象,学生情绪异常激动。
初中物理课程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程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案例选取我国某初中一年级物理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及教学策略。
课程内容涉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点。
二、案例描述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引导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并能运用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拉车、提水等,引导学生关注力的作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
(3)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如何计算两个力的合力?”、“如何判断一个力是否为两个力的合力?”等。
(4)练习巩固:教师布置针对性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讲解,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
(5)拓展延伸:教师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桥梁设计、航天器发射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3.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成绩:分析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评价,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三、案例分析1.教学难点的处理在本案例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降低了知识点的抽象程度,有助于学生理解。
2.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等。
同时,通过课堂互动、练习巩固等环节,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点。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教学案例升华和凝华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2.过程与方法知道升华可以获得低温,能解释有关升华、凝华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事物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升华(sublimation)和凝华(condensation)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例1】图1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图1思路与技巧从图中情景可以看出a c d中物质“雪、冰、樟脑”都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升华现象;而b图中则出现液态的“小水珠”属液化.答案 b.【例2】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内,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如图2),然后把它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图2思路与技巧卫生球常用樟脑这种物质制成,樟脑受热非常容易升华,遇冷也常容易凝华.当加热时樟脑升华成气体,停止加热后樟脑气体在树枝上凝华成白色固体.答案卫生球受热升华,在树枝上遇冷凝华成固态.2.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例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解析干冰是固态的CO2,喷洒在空中,能迅速吸热升华,使周围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粒,是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凝华;冰粒变成雨滴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熔化.因此,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凝华、熔化.答案 A.点评人工降雨是利用科学知识实现人的主观意愿的典型例子.要判断一个过程中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析出物质的初态、末态各是什么.【例4】图3是小矾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内表面有颗粒碘出现,这是碘蒸气形成.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为验证猜想采取的实验方法是.图3思路与技巧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那么,可以想像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要检验是否放热,就要利用物质吸热后会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认识.答案凝华凝华放热用酒精灯加热碘一段时间,再将水滴滴几滴在玻璃上表面,熄灭酒精灯.等一会儿会看见固态碘出现在玻璃内表面同时水珠不见了其原因是水吸收碘凝华放出的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探究体验问题情景干冰可以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如入仙境.干冰是怎样在舞台上形成“雾”的呢?试一试①将量筒中的干冰慢慢地倒在手上.干冰从态直接变成态.此时手感到且看到手的周围产生“雾”,如图4所示;图4②用电扇轻吹,会看到风吹向哪个方向,雾就在哪个方向形成.议一议由上述现象可知:“雾”的形成首先是干冰(熔化/升华)(吸/放)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水珠.探究点拨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干冰倒在手上会冻伤手,因此,实验时应注意干冰应适量,实验中若用口吹气,会看到雾更浓.【例5】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他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冰棒,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下冒“白气”,如图5.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分析上述三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空气冷却时会怎样.图5思路与技巧小明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棒,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包装纸上.剥去包装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冰棒放热降温,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附着在空中的浮尘上,即看到的“白气”;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的温度也随着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茶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茶杯外壁上,像是茶杯在“冒汗”.由上述三种现象可看出空气遇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和凝华现象.答案“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向下冒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茶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空气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或凝华现象.聊天室话题:人工降雨小胖:人工“耕云播雨”的理想成为现实.老师,您能否介绍一下通过什么方法实现人工降雨?老师:简单地说人工降雨就是设法使空中水蒸气变成小雨滴落下.如图6.图6 人工降雨随着科研的发展,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一种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用飞机在适当的云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另一种方法是向高空撒布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汽液化或凝华的物质,使云层中冰晶增多,或云中小水滴增大而降雨;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出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而形成降雨.乐乐:那人工降雪与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否一样呢?老师:基本上原理一样,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就可实现人工降雨或人工降雪.小胖、乐乐:原来高科技的应用离不开简单的物理知识,我们要好好养习物理,将来为人类多做贡献.快乐套餐-------(可以课后完成)1.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窗户上的“冰花”B.花盆中潮湿的泥土变干;白炽灯的钨丝变细C.冬天的“雾凇”;水面上结的冰D.冬天上冻的衣服,通风处自然晾干;利用“干冰”人工降雨3.现在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舞厅包厢里、饭店里、厕所里、汽车里等,能有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作用,使您的居室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A.汽化B.升华C.凝华D.熔化4.对如图7所述解释正确的是()图7 冒“烟”的不要A.结霜是升华现象B.结霜是液化现象C.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如图8所示,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变成钨蒸气,然后遇冷在灯内壁.图86.请你在图9的括号中填写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在横线上填写吸热、放热情况.图97.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与右边物态变化名称用线连起来(1)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熔化(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凝固(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汽化(4)在寒冷的冬夜里,房间门窗玻璃的内表面往往结一层冰花液化(5)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升华(6)早晨的浓雾凝华8.你听说“升华干燥食品”吗?其方法是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进行速冻,然后把速冻过的食品放在真空干燥机中.由于食物上的冰在低温、低压下,便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掉.9.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他们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m.科考队员发现,这里的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湿度比北京还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10.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1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11.一次实验中,实验员不小心把一些碘和铁屑混在一起,你能够想出多少种办法把铁屑中的碘除掉,说出你利用的物理原理.12.看图10所示的漫画,想像漫画中的情景,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物理短文.图1013.阅读材料南岳雾凇天下奇湖南省南岳衡山,每年冬季平均有50多天都可看到雾凇.雾凇成为南岳衡山冬季一景(如图11).南岳衡山雾凇之所以出现次数多,是由于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水汽条件. 衡山由湘中盆地突兀而起,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顶祝融峰常年冰冻期达一百多天,湘江排出的暖水流笼罩整个盆地.江水蒸发,不断向空中输送水汽(看起来雾气腾腾)而空中的冷空气遇到衡山的冷树枝,在适宜的温度、风力条件下,水汽就会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并逐步加厚,从而形成雾凇.每当清晨雾凇形成时,放眼百里南岳,玉枝垂挂,银装素裹.近观柳条寒松,形如菊花怒放,待到旭日东升之时,树挂在阳光的辉映下,银光闪烁、扑朔迷离.美不胜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图11请回答:(1)“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在树枝上成的;(2)“雨凇”是过冷水滴滴在树枝上形成的.参考答案[探究体验] 1 固;气;冷;升华;吸;降低;液化[快乐套餐] 1.C 2.D 3.B 4.D 5.升华;凝华 6.略 7.液化(1)(2)(6);升华:(3);凝华:(4)(5)8.升华;蒸发9.空气湿说明水蒸气含量较高,水蒸气主要来自冰的升华10.(1)雪发生了升华现象,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2)雪吸收了沙子中的热,升华为水蒸气.11.方法一:将混在一起的碘和铁屑加热,碘受热后升华为碘蒸气到空气中;方法二;用磁铁接触碘和铁屑,铁屑被磁铁吸起12.略13.(1)凝华:小冰晶(2)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