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9
全球23个国家地区乡村振兴模式案例汇集01、因地制宜型日本造村运动Ⅰ、适用背景20世纪70、70年代,日本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国家片面重视发展城市工商业,致使农村发展滞后。
为了振兴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率先在全国发起了以立足乡土、自立自主、面向未来的造村运动。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扶持下,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形成了为世人称道和效仿的“一村一品”。
Ⅱ、振兴要点挖掘本地资源、尊重地方特色为典型特点。
日本因地制宜型模式是指在乡村治理中,以挖掘本地资源、尊重地方特色为典型特点,通过因地制宜地利用乡村资源来发展和推动农村建设,最终实现乡村的可持续性繁荣,以日本的造村运动最为典型。
Ⅲ、成功之道日本“一村一品”。
首先,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地形特点、自然条件状况,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譬如水产品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牛产业基地等。
其次,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政府采取对农、林、牧、副、鱼产品实行一次性深加工的策略。
再次,充分发挥日本综合农协的作用,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产业链,促进产品的顺利交易。
接着,通过完善教育指导模式,开设各类农业培训班、建立符合农民需求的补习中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知识。
最后,政府对农业生产给予大量补贴和投入,支持农村发展。
造村运动振兴了日本农村经济,促进了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Ⅳ、模式总结因地制宜型模式在具体的乡村治理实践中,非常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通过整合和开发本地传统资源,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优势,从而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
从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很难找到适用于各地区的标准化乡村治理模式,因此,因地制宜型的乡村治理能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有利于提升乡村社会的整体效益。
02、自主协同类型韩国新村运动Ⅰ、适用背景和日本造村运动的背景相似,韩国新村运动也是在国内重点发展工业经济,壮大城市发展,由此导致了城乡两极分化、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形下开展的。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为主要景区的旅游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以农户为主体进行农家民宿、农家餐饮、农产品采摘、土特产销售等多项服务的旅游形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乡村民宅作为旅游接待场所,提供住宿、膳食和娱乐等服务。
农家乐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接触农村生活和乡土文化,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农耕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食品。
同时,农家乐也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田园度假模式田园度假是指以乡村田园为主题,提供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的旅游形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乡村田园中建设度假村、温泉酒店、度假公寓等休闲场所,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和旅游项目,比如农耕体验、野生动物观赏、网红打卡点等等。
田园度假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游客真正放松身心,体验城市的繁忙与乡村的宁静,还可以帮助当地农业发展和资源整合。
三、乡村生态游模式乡村生态游是指以乡村生态为主题,提供生态旅游、探险、户外运动等多项服务的旅游形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自然风光壮丽的乡村地区,开发各种生态旅游景点和体验项目,提供游客展开户外运动和探险之旅的机会。
比如说溯溪、漂流、徒步、自行车、云南包车等。
乡村生态游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带领游客探索虔诚自然的原始风光,享受乡村生态环境的静谧与纯净,增强游客对自然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独特优势。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加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形式迎合不同游客的需求。
乡村旅游开发案例:【乌村】体验式的精品农庄乌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千年古镇。
随着乌镇古镇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响应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推进建个大乌镇带动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乌镇国际旅游区围绕“116个小乌镇”的战略目标,依托乌镇旅游的品牌效应和虹桥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优势,启动了乌村项目。
定位于“体验式的精品农庄”乌村项目定位于“体验式的精品农庄”进行开发,强调对乡村肌理保护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农庄度假”理念,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传统生活氛围,打造成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桃花源”。
乌村,位于乌镇西栅历史街区北侧500米,系紧依京杭大运河而立的历史古村落,总面积450亩。
全村围绕江南农村村落特点,以精品农产品种植加工区、农事活动体验区、知青文化区、船文化区等构成四大板块,内设酒店、民宿、餐饮、娱乐、景观等一系列适应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配套服务设施,与乌镇东西栅景区联袂互补,是古镇古街古村落的新型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区乌镇转型大背景下的试点之作与国内其他新农村开发项目相比,乌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以及无法比拟的基因血统。
作为乌镇旅游下一期工程,乌村紧邻乌镇西栅,低于沪苏杭旅游黄金三角地的核心,坐拥中国最优质的客源基地、最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名胜,游客爆棚的5A级景点。
乌镇的旅游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很容易辐射给乌村。
如此优质的客源地市场,估计举国上下,几乎无人能比。
2015年全年乌镇景区游客接待量应该超过800万人次。
如何在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客流分享,提高旅游体验质量,进而增加旅游频次和客单价,都是摆在乌镇旅游面前的重要课题。
乌村的开发,应运而生。
乌村代表的新型乡村旅游和庄园经济,与东栅西栅代表的古镇旅游相比较,风格自有不同。
同时,乌村提供的乡村农俗和原生态自然体验,完全可成为现有景区文化体验的补充。
这些均有助于做大乌镇全域范围的旅游经济,增强各景点的联动效应。
因此,乌村景区开发依托乌镇成熟景区大客流量,打造创新旅游体验的试验田,旨在完善乌镇全域旅游功能布局。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在20世纪80年月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特别快的速度,快速在各国进展起来。
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月,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抢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进展势头非常剧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绽开。
乡村旅游的进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四周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洁,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进展到如今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进展模式讨论〔一〕国际乡村旅游进展形式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爱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美丽、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夫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奇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
例如在美国西部的很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供应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
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学问,增加感性熟悉。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观赏秀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会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
参加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观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
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觉的目光去寻找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风俗。
比方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
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意,是猎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
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
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
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进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亮点做法典型案例1.文化传承与创新: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结合,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吸引游客,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典型案例:浙江乌镇以“有机乡村、文化乡村、创意乡村”为发展理念,将传统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与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生态修复、绿色出行等措施,实现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云南束河古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强调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行“一村一业绿色示范”,进行水体治理和植被恢复等工作,使古镇保持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
3.农民参与与增收致富: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注重农民的参与和收入分配,通过创业培训、农民合作社等方式,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旅游项目,从而增加收入,实现农民致富。
典型案例:安徽西递村通过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等形式,让农民成为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4.产业融合与多元发展:亮点:乡村旅游发展注重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融合。
典型案例:江苏扬州的瘦西湖以湖泊资源为基础,发展了以文化艺术、休闲度假、美食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将旅游与文化、农业、零售等产业融合,形成了产业链的循环发展。
总结起来,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亮点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民参与与增收致富以及产业融合与多元发展。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亮点在实际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乡村旅游的繁荣和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8年第03期休闲农业是根植于农业、农村、农民并服务于城乡居民的产业。
欧美等国家已发展农业旅游100多年,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步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并已逐步形成省、地、县、乡、村多层次共同推进的格局。
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注。
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经典案例1.1 韩国——周末农场型韩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经典形式为“周末农场”和“观光农园”,以江原道旌善郡大酱村为例:大酱村首先抓住游客好奇心出奇制胜的由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利用当地原生材料采用韩国传统手艺制作养生食品的方式制造大酱,既符合现代人的养生学,还可以让游客亲临原初生活状态下的大酱村,同时节省资本、传承民俗文化特色。
此外休闲农业的经营者还特别准备了以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绿茶冥想体验,赤脚漫步树林及美昧健康的大酱拌饭,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浓郁的同时迎合了修身养性的市场需求,成功的吸引了大量客源。
可借鉴之处:以“奇”为突破口,和尚与大提琴家共同经营是创意的奇特,配合这样的理念,开展三千个大酱缸为背景的大提琴演奏会,是实践的奇特,再者,将韩国泡菜、大酱拌饭为核心招牌突出乡土气息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
1.2 亚洲发达国家——生态交流型相对于欧美,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的亚洲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却极其迅速。
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在当今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需要高涨的背景下人气非常旺盛,因此生态交流型的乡村旅游在该地区受到欢迎。
典型代表是日本的大王山葵农场,该农场以黑泽明导演的电影《梦》拍摄地点而闻名日本全国,每年吸引约120万访客旅游。
这种以农场为依托,以媒体传播为宣传手段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
可借鉴之处:宣传手段,通过影视作品来促进休闲农业地发展,提升品牌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提示休闲农业经营者宣传促销的重要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拓展功能内涵、培育产业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将北京、江苏、浙江、重庆、天津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北京: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2013年,北京市农委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北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并编写了《香草天空》、《北京瓜顶呱呱》、《京郊如此多娇》等主题宣传册,策划设计了《北京樱桃地图》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地图,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季》2013笔记本,推出了约l000张精美图片,深受游客欢迎。
这些活动以季为周期,以京郊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吸物物,贯穿全年,带动市民到郊区采摘、休闲,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郊区各区(县)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了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滑雪节等宣传推介活动,累计有150多项。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出了“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发表大量农田观光主题博文,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从2011年开始,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凤凰乡村游、大美体验客”活动,大量网友在到京郊旅游观光、品尝京郊美食、体验农事活动时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实时发布图文信息和游记,让潜在的旅游者获得了直观、即时、有用的信息。
2、江苏:加强功能拓展,延伸特色产业链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案例一、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到农村地区进行观光游览、参与农耕体验等活动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产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和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在当前整个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形势下,乡村旅游已成为了整个旅游产业的热点,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二、案例描述某省某市地处山水相连的自然风光带,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但由于地广人稀,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农村经济一度落后于城市。
为了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该市政府引导企业与当地农户合作,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了一批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项目。
1. 民宿业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民宿成为了热门的住宿选择。
在该市,政府鼓励企业和农户合作开发民宿业,以提升当地村民的收入。
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将老宅子改造成了民宿,给游客提供了宜居的住宿环境,同时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收入来源。
民宿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真实的农村体验。
2. 农家乐农家乐是一种以农村田园风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这一项目以提供农家饭菜、农场游玩、农业体验等服务为主,游客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可以感受真实的农村生活。
该市政府鼓励农户开发农家乐项目,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扶持政策。
目前,农家乐已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项目,一些农户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并且也为当地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3. 乡村体验政府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农业体验项目,如植物采摘、农作物栽培、农业技术学习等,以此来吸引游客,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
一些当地农户开始提供种植水果、蔬菜的体验活动,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从而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乐趣。
4. 乡村文化活动该市政府鼓励企业和农户开发乡村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乡村篝火晚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收入来源。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国外旅游业的热点之一。
国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本文将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进行综述。
一、国外乡村旅游概念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概念在国外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最早的定义是指游客到乡村地区从事农业活动,体验农耕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旅游的定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包括农业体验,还包括了乡村地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国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理论。
其中,农村地区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被广泛应用。
这种模式认为乡村地区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业务,如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
这种模式的前提是保护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吸引游客并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国外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福祉。
国外学者们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措施,如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乡村旅游的监管和管理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外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乡村旅游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五、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挑战及应对策略在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大量投资和改善。
其次,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需要有效保护和管理,以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此外,乡村旅游还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外学者们提出了加强政府支持、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等应对策略。
国内与国际典型旅游度假案例随着旅行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国内外旅游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旅游度假案例,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了解旅游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分析几个国内与国际典型的旅游度假案例,并从中探讨旅游市场运作的不同形态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国内典型旅游度假案例1、三亚亚龙湾作为中国南方的著名度假胜地,三亚亚龙湾以其天然的美景和不断创新的旅游理念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其海水、沙滩、气候等天然景观相当优美,而且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与此同时,三亚亚龙湾同样做的很成功的一点就是重视旅游软实力的提升,不断推出富有特色、有创意的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文化氛围。
例如,亚龙湾推出了“逛菜园、采莲花和品菜花”等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充分体现了三亚亚龙湾文化的魅力。
2、张家界张家界以独特的地理极侠风光著称于世,同时也创意十足的推进了“山水游”“文化游”“特色游”的“三合一”旅游模式。
这种类似于“生态文化观光”的旅游理念,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同时,张家界区域内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历史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如天门山、黄龙洞、耳朵峰等等。
通过充分利用巨大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张家界成功地获得了国内旅游业的重要地位,并在中国旅游业营造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二、国际典型旅游度假案例1、夏威夷夏威夷,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夏威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珊瑚礁、白沙滩、蓝天白云,以及闻名世界的海上运动等等。
与此同时,夏威夷将浓厚的文化氛围贯穿整个旅游体系,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夏威夷的旅游产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旅游产业之一,旅游业占当地产值的比率超过了30%,并为该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巴厘岛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拥有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和充满异国情调的街头美食。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发展领域,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中国和国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有着不同的模式和实践经验,比较研究这些模式可以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资源丰富和农民对外界的好奇心,引发了一波乡村旅游的热潮。
乡村旅游在中国融合了农业、旅游和乡村发展的三个领域,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等方式,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乡村旅游还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强调农民主体地位,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与此相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历了较长时间,有着成熟的模式和经验。
一些国家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强调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同时,它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游客以及私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
国外还推崇社区参与的模式,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和福利。
在发展模式上的比较上,可以看到中国和国外的乡村旅游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国外乡村旅游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而中国则更侧重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国外乡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有较多的私营企业参与,而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由政府主导。
最后,国外的乡村旅游注重社区参与,鼓励居民以社区为单位共同参与,而中国则更侧重于农民自身的主体地位。
对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首先,应注重乡村的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其次,应鼓励私营企业的参与,推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发展。
最后,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依托社区居民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发展。
烽火村的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村面貌都获得了快速进步和重大变化。
但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众多不足。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艺、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农民自身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景为特色,联合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同时,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加快新型城镇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密切城乡产业关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解决乡村居民就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
本文通过对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烽火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烽火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项目运营开发模式、项目特色、经营成果,并对烽火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烽火村;发展模式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理论研(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1.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乡村旅游是一个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既是一种产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形式,更是一种融合管理、经营、体验、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产业经济活动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探索研究,离不开诸多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中,主要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文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
欧美洲开展乡村旅游的历史达百年以上。
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
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1、法国(1)发展历程: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APCA)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有3000多户农民加盟,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全国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乡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影响巨大。
(2)产品类型:法国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了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法国郊区农业旅游也出现多种形式,包括家庭农场、教育农场、自然保护区、家庭农园等,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3)经验做法:①加强宣传。
法国出版了专门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大力促销乡村旅游旅游。
②制定相关计划。
法国推出了的“农庄旅游”计划使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
③社区参与,实行本地化策略。
法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加强了培训和引导,新兴的“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2、美国(1)发展历程:美国有着悠久的乡村旅游传统,根据美国旅行行业协(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06年对1300位乡村旅游者的抽样调查表明:亲近自然的乡村旅游最受旅游者青睐。
二战以后,乡村旅游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假期经常在城边不贵的乡村食宿接待设施和私人农场中度过,旅游食宿设施的形式一般是乡村旅馆和农场上私人闲臵房间。
旅游业发展案例分析引言:旅游业是一种重要的服务型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旅游业发展案例为例,分析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及创新举措,旨在揭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
案例一:巴厘岛的发展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旅游胜地,以其美丽的海滩、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豪华的度假村而闻名于世。
巴厘岛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巴厘岛旅游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1. 自然资源优势:巴厘岛拥有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优质的海洋生态资源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巴厘岛还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等方式,保持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
2. 文化吸引力:巴厘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民风淳朴,艺术氛围浓厚。
这种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探险者,为巴厘岛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巴厘岛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投资兴建了大型度假村、高档酒店、购物中心、会议中心等,并提供了完善的旅游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巴厘岛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发挥地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并建设合适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二:中国乡村旅游的崛起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宁夏、浙江等地的乡村旅游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旅游的成功发展模式。
1. 挖掘地方特色:在乡村旅游中,各地都在积极挖掘自身独特的地方特色,如宁夏的黄河风情、浙江的水乡文化等,使游客在感受乡村自然风光的同时,能够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2.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在乡村旅游中,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如乡土剧院、特色农家乐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乡村旅游还注重与当地居民的互动,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平共处的体验。
3. 健全旅游基础设施: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各地也在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了道路、建设了精品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乡村文旅产业典型案例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乡村文旅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下,我们将深入分析乡村文旅产业的九个关键环节,并从实践角度提供成功案例。
一、乡村旅游规划案例: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托斯卡纳地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当地政府制定了详细的旅游规划,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
二、文化资源开发案例: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纳西文化,将古城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丽江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产品创新案例: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普罗旺斯薰衣草田不仅提供传统的观光服务,还开发了薰衣草精油制作、花田骑行等体验式旅游产品,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四、品牌营销推广案例:新西兰霍比特村通过电影《霍比特人》的宣传,新西兰一个小村庄成为全球游客热衷的旅游胜地。
这种与影视IP结合的品牌营销策略,大大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
五、乡村文化保护案例:秘鲁马丘比丘印加文明的遗址马丘比丘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当地政府严格限制游客数量,确保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产业链整合案例: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区将种植、酿造、销售与旅游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从农田到酒杯的全链条体验,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七、旅游设施提升案例: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园内的住宿、道路等基础设施,确保游客获得舒适的旅游体验。
八、可持续发展案例: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注重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游客活动,确保当地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的和谐共存。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全球海岛旅游提供了借鉴。
九、社区参与共建案例: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当地社区深度参与到旅游业中,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导游服务等多种旅游产品。
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总结:乡村文旅产业的成功离不开系统规划与全面执行。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运营策略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重视,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然而,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成功,需要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和运营策略。
本文将讨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运营策略,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发展模式1. 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乡村旅游最常见的发展模式之一。
农家乐通常基于农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提供农民家庭式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这种模式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独特体验的需求,比如参与农业生产、品尝传统农家美食等。
同时,农家乐还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
2. 乡村度假村模式乡村度假村模式是将乡村地区打造成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和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场所。
通过建设高标准的住宿设施、丰富的娱乐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投资并消费。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 农产品观光模式农产品观光模式将乡村旅游与农产品生产相结合,通过组织参观农田、农庄以及相关的农业科普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亲自体验耕种、采摘等农业活动。
同时,游客还可以购买新鲜的农产品,支持当地农民的产业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激发游客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旅游体验。
二、运营策略1. 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要注意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倡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乡村旅游才能持久发展。
2. 挖掘文化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
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开展节庆活动、展示传统工艺等方式,向游客展示乡村的文化魅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让游客更好地融入乡村生活,感受真实的乡村文化。
3. 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是吸引游客和保持他们回头的重要因素。
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发展模式及典型
案例分析
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官方网站:旅游运营网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
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一、国外农业观光发展历程
观光农业从明芽发展到成熟阶段,国外己先后出现了农业观光园区、度假农场、家庭农园、农业公园、乡村民俗博物馆、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多种类型。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根据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游客的旅游动机来划分,国外乡村旅游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观光型乡村旅游、休闲型乡村旅游、乡村文化游。
三、国外乡村旅游度假发展模式
四、著名乡村度假国家及代表案例
德国的“度假农庄”、意大利的“绿色度假”、日本的“度假农业园”、法国的“乡村度假庄园”、澳大利亚的“休闲牧场”、波兰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1、日本——度假农业园:城乡互动的“食”与“绿”的结合
日本的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可分为自然景观、高品质农产品和体验型农业三种基本形态,有市民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渔业、自然休养村、观光牧场、森林公园、自助菜园、农业公园等多种类型。
<特点>
以城郊互动型的都市农业著称;
一日游类型的观光农业居多;
过半数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由政府机关或当地集体组织开发经营;
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开发模式>
•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型。
代表案例:茨城县那珂郡美和村。
•景区边缘与都市郊区型。
代表案例:和歌山县白滨町。
•闲置农地开发利用型。
代表案例:饭田市。
2、法国——专业农场型度假庄园:非政府组织引导型的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庄主要有九种: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
<经济效益>
这种新兴的“绿色度假”旅游活动方兴未艾,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特点>
1.这些农场基本上是专业化经营;
2.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为法国农场划出明确定位区域,连接法国各大区农场,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
<代表案例>
法国普罗旺斯——普罗旺斯给世人最主要的几大印象:海滩、薰衣草、法式美食、嘉年华、罗马特色的古城堡,是完美的度假组合。
在满足经济生产的同时,在旅游吸引力的打造上,具有以下特点:
•打造唯美浪漫的景观环境。
•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3、德国——市民农园:自家庭院的农家生活体验
德国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
<特点>
主要是市民农园的形式出现,即由政府或农民将位于都市成近郊的土地出租给城市居民,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为主。
<机制>
市民农园土地来源于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
4、意大利——绿色假期:从城市走向农村
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意大利现代农业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当地自然、人文、社会等环境,综合开发和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对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在“绿色假期”出现后成为意大利人的新追求。
<特点>
1. 意大利最先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
2.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有效地扩大了生态农业耕地面积。
3. 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完善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