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质量公式及常用字母含义

项目质量公式及常用字母含义

项目质量公式及常用字母含义
项目质量公式及常用字母含义

第一章

(1)4M1E:人、机、料、法、环P7

(2)5W1H:Why?What? Where? When? Who? How? P25

(3)PDCA:Plan、Do、Check、Action P25、246

第二章

(1)QFD:(质量展开技术)P55 SQC(统计质量管理)

(2)KJ聚类法P58

第三章

(1)k=1+3.31Lgn

n----数据个数k----分组数

(k值越大,频数分布越接近实际情况)P81

(2)x max– x min

K= ̄ ̄ ̄ ̄ ̄ ̄

k-1

x max----一批数据最大值x min----一批数据最小值

h----组距P81

(3)确定组的边界值

第一组下限:x min-h/2 第一组上限:x max+h/2

第二组下限:x min+h/2(即第一组上限)

第二组上限:x max+h/2+h(即该组上限加组距)P81

(4)该组上限值+该组下限值

组中值=─────────P81

2

_x1+x2+…+x n

(5)平均数X= ──────

n

(它表示这批数据代表的产品或工序所能达到的平均水平)P91

~

(6)中位数X(中值):k为奇数,中间的数只有一个,就是中位数,若k为偶数,则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P92

(7)众数为X:一批数据中,与最高频数对应的数值。P93

(8)极差R:极差指一批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R= x max– x min

(R大,说明数据波动大,反之……数据较少(≤10)时,可表示数据离散程度)P93

(9)标准差σ或S:是每个数据以平均值为基准相差的大小,比较全面地代表了一批数据的分散程度。

σ----标准差σ2----方差

当n较小时,则:

S----无偏标准差,S2----无偏方差P94

_

(10)变异数C:C=S/X(C可为小数或百分数)

(C越大,离散程度越大,反之….)P95

(11)偏离系数α:偏斜越大,表面项目实施过程越不正常。

_

x i----质量数据X ----平均数n----数据个数

(α=0时,频率曲线对称;α>0,正偏;α<0,负偏)P95

(12)峰度β:反映了频率曲线顶部的形状。

(β=3.0,曲线呈正态分布状态;β<3.0,平缓;β>3.0,尖峰)P96 (13)①正态分布频率函数的一般形式:

μ----总体均值σ----总体标准差e=2.7183

_

μ≈X P97

②累计概率φ(x i):

P101 (14)①E=PN

N----个体数P----不合格品率E----不合格品数

②从N中抽取n的所有可能组合数位:

③样本中恰有r件不合格品的概率:

(超几何分布)

④(二项分布)

p----总体不合格品率

q----总体合格品率,q=1-p

⑤二项分布均值μ=np

二项分布标准差:P108 (15)泊松分布:

m----泊松分布的母体参数,m=np

e=2.71828

μ=m=np

P111

第四章

(1)PMBOK(美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118

(2)ISO(国际标准)

(3)GB(中国国家标准)

第五章

(1)

P i----第i个样本不合格品率

K----样本个数

P---总体不合格品率P136

(2)A=6σ

A----工序能力

σ----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下的工序质量特性的标准偏差

(6σ值越大,工序能力越小;反之)P137

(3)①工序能力指数C p和C pk:

T T u-T l

C p=  ̄ ̄=  ̄ ̄ ̄ ̄

6σ6σ

T----公差X围

σ----工序质量标准差,可用样本标准差S估计,σ=S

T u----公差上限T l----公差下限

(C p表示设计公差的中心值与测定数据的分布一致时)P139 ②

----规定上限时的工序能力指数

----规定下限时的工序能力指数P140

n----样本容量

r u----样本中允许最多不合格品数

___

r----样本不合格品数的平均值,r=nP

σ----样本不合格品数的标准差,

_

P----平均不合格品率

_r1+r2+r3+…+r n

P=────────

kn

k----k个样本n----每个样本大小r1、r2、r3----不合格品数P141

④_

n----样本容量,若样本容量不等,则取平均值n

P u----最大允许不合格率

σ----不合格品率P分布的标准差:

P142

⑤C pk:表示设计公差中心值与测定数据分布中心不一致

T u-T l-2ε

C pk=───────

k----平均值的偏离度

T u-T l

C pk=(1-k)───=(1-k)C p

(偏离程度越大,工序能力指数下降越多) P142

(4)①C p>1.33,工序能力充分满足,考虑经济性,一般大于1.67时,应降低成本。(过于充分)

②C p=1.33,较理想,适当减少或省略质量检查工作,保持稳定。(充分)

③1≤C p<1.33 ,不合格品率在0.3%以下,是项目实施希望控制的X围。但接近1时,

(C p=1,T=6σ)应注意超差发生。(尚可)

④0.67<C p<1,不合格品率可达4.45%,工序能力不足。(不足)

⑤C p<0.67,不合格品率将超过4.45%,工序能力不能保证项目质量的稳定性。(严重不足)

P145

(5)UCL(控制上限)LCL(控制下限)CL(中心线)

(6)①

=_

X---- X的平均值

_

----X分布的标准偏差P158

_

R----R的平均值

σR----R分布的标准偏差

d2、d3----随n而确定的系数P158

③R=X max– X min

R----极差

X max----组内最大值

X min----组内最小值P161

X----总体平均值

K----分组数

_

X i----第i组平均值P161

_

R----极差平均值

R i----第i组数据极差

(计算结果应比原始数据多1位小数) P162

(7)①

(不合格品数为r,r服从二项分布)P=173

②P i=r i/n

P i----每个样本的不合格品率

r i----第i个样本中不合格品数P174

_

P----样本平均不合格品率

K----样本个数P174

(8)U=C/n

U----单位缺陷数

C----样本中的缺陷数

n ----样本中的单位数P178

(9)①在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n 点的概率:

n

P=(1/2)P182

②出现n点倾向的概率:

P n=2/n! P184

(10)

r----相关系数L xy----x、y的协方差,亦称偏差积和

___

L xx----X为X的偏差平方和L yy----y为y的偏差平方和

_

X----变量X的均值

n----数据组数

P192

(11)①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式的标准形式:

?

y=a+bx

x----自变量

?

y----因变量,表示y的估计值

a----常数

b----回归系数P197

_ _

②a=y-bx

b=L xy/L xx

__

x----自变量x的均值

_

y----因变量y的均值

L xy----x i、y i的协方差

_

L xx----x i对x的偏差平方和P198

Q----剩余平方和P199

(12)①P=D/N

P----批不合格率

D----产品批中所含不合格品数

N----产品批中含单位产品总数,即批量P201 ②U=100C/N

U----产品质量批每个100单位产品的缺陷数

C----产品批中的缺陷数

N----批量P201

③_ D1+D2+…+D k

P=─────×100%

N1+N2+…+N k

_

P----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

N i----第i批产品的批量

D i----第i批产品中的不合格率

K----批数P201

(13)LTPD(容许不合格品率,质量低到近乎不能容许的程度,这是一种具有很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P203

(14)GQL(优良水平,指一批产品认为质量优良的不合格品率的上限)P203 (15)评价指标=产出/投入P214

第七章

(1)合格品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①工程项目合格品率= ────────────────×100%

验收签订的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优良品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②工程优良品率= ──────────────────×100%

验收签订的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返修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③工程返修率= ──────────────────×100%

验收签订的单位工程个数(或面积)

自年初累计返工损失金额

④工程返修损失率= ──────────────────×100%

自年初累计完成施工产值

(2)质量成本总额

①百元产值质量成本率= ─────────────×100%

企业总产值或施工产值

质量成本总额

②百元总成本质量成本率= ─────────────×100%

企业实际成本总额

质量成本总额

③百元利润质量成本率= ─────────────×100%

利润总额P283

第八章

(1)σ(表示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3σ控制在规格界限之内的合格率为99.7%,目标值为±6σ,6σ不合格率为十亿分之二。P308

(2)DMAIC: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Control(控制)。

P314

注:标注的页码为新书页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