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光率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六 折光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折光率的概念及测定折光率的意义 2.了解阿贝折光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 传播速度改变,也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作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n=v 1v 2=sin αsin βn :折射率α:入射角β:折射角α> βn > 1界面n=sin β10测定折射率作用: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和鉴定未知物。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由测定时温度和入射光波长影响。
折光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 D20n D 20=n D t +4.5 × 10-4×(t-20)D 钠光源 λ=589.3nm【仪器、药品】阿贝折射仪,丙酮,乙醇,水,擦镜纸,滴管 【阿贝折射仪】【物理常数】(1)将折射仪置于光源充足的桌面上,但应避免阳光直射,记录温度计所示温度。
(2)恒温后,打开直角棱镜的闭合旋钮,分开上下棱镜。
用滴管加入少量丙酮洗上下镜面,然后用擦镜纸沿一个方向轻轻把镜面擦拭干净。
(3)镜面干燥后,滴加2—3滴试样于磨砂镜面上,使磨砂镜面铺滴一薄层液体,然后台上棱镜,锁紧锁钮。
(4)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射入棱镜,视场最亮。
然后转动调节旋钮,由1.3000开始向前转动,直到在目镜中找到明暗分界线,若出现彩色光带,再转动消色散旋钮,直到看到一清晰明暗分界线。
(5)继续转动调节旋钮,使分界线对准“×”交叉线中心,并读出折射率“。
(6)仪器用毕后,用沾有少量乙醚或丙酮的擦镜纸擦干净,晾干两镜面,然后合紧镜面。
【注意事项】[1]阿贝折射仪可以和恒温水浴相连,调节所需温度,通常为20℃。
[2]操作时要特别小心,严禁滴管的末端触及磨砂镜面,以免造成刻痕。
[3]试样液体应充满间隙;测定易挥发液体时应尽量缩短测定时间,或者及时补加试样。
[4]大多数有机物液体的折射率在1.3000一1.7000之间,若不在此范围内,就看不到明暗界线,所以不能用阿贝折光仪测定。
折光率的测定实验报告折光率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折光率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与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之比,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测定折光率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它们的折光率,从而探究不同介质的光学特性。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光源:白炽灯;2. 介质:空气、水、玻璃片等;3. 光路调节装置:透镜、凸透镜、凹透镜等;4. 光学仪器:光电池、光电探测器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环境调暗,确保光线的稳定性;2. 实验组装:将白炽灯作为光源,通过透镜调节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使其尽可能平行;3. 测量空气中的折光率:将光线通过一个透明的空气介质,利用光电池测量光线的传播时间,根据光速公式计算出空气中的折光率;4. 测量水中的折光率:将光线通过一个水槽,同样利用光电池测量光线的传播时间,计算出水的折光率;5. 测量玻璃片中的折光率:将光线通过一个玻璃片,同样利用光电池测量光线的传播时间,计算出玻璃的折光率;6. 数据处理:将实验所得的折光率数据进行整理和比较,分析不同介质的光学特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空气、水和玻璃的折光率数据。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折光率接近于1。
在水中,光的传播速度较慢,折光率大于1。
而在玻璃中,光的传播速度最慢,折光率远大于1。
这说明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折光率的大小与介质的光学特性密切相关。
讨论与分析:本实验测得的折光率数据与已知的理论值相比较,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变慢,光线会发生折射,同时产生折射角和反射角。
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遵循了斯涅尔定律。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光线从水到玻璃的传播现象,发现光线在介质交界面上发生了折射和反射,这是由于介质的不同折射率引起的。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空气、水和玻璃的折光率,并对不同介质的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折光率测定的实验报告
《折光率测定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物质的折光率,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并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实验原理:折射定律指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即sinθ1/sinθ2=n,其中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n为折射率。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装置,包括一台光源、一块平面玻璃板、一块凸透镜、一块凹透镜和一块折射角测量仪。
2. 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前方,调整光源位置,使得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平面玻璃板放置在凸透镜后方,使光线从凸透镜射向玻璃板,并观察折射现象。
4. 使用折射角测量仪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记录数据。
5. 重复以上步骤,将凹透镜替换凸透镜,再次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为:
- 空气:n=1.00
- 玻璃:n=1.52
- 水:n=1.33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测量得出的折射率数据与实际值相符合,表明实验过程准确无误。
同
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折射定律的正确性,即不同介质中的光线传播受到折射率的影响。
因此,折射率测定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规律的重要实验数据。
总结:
折射率测定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折射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并掌握折射定律的应用。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光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食品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食品折光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法:
1. 折射仪法:使用折射仪来测定食品的折光率。
首先,准备一个折射仪,它包括一个光源,一个准直器,一个样品室和一个光接收器。
然后,将食品样品放入样品室中,关闭样品室,并调整仪器使其正常工作。
最后,读取仪器上显示的折射率值,即为食品的折光率。
2. 折光测定法:使用折光计来测定食品的折光率。
首先,使用一个导轨将食品放置在折光计中,并使光线垂直通过食品。
然后,通过旋转折光计上的旋钮,直到能够读取到最小偏转角。
最后,根据折光计上的刻度,读取偏转角度,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得到食品的折光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品可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参数,因此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折光率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与分析
折光率(RefractiveIndex,简称RI)是用来衡量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率的重要指标,它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来测量介质的光学性质及其结构的构建。
本文是在折光率方面的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思考和此实验的总结。
实验步骤
1. 使用细胞玻璃管,将空管和液体各加入50毫升,以水为比较基准;
2.2英寸的测量线,将一个液体细管与另一个空管在水面上沿着顺时针方向分别相距15英寸;
3.网格纸,读取空管两端横轴和纵轴的光线翻折距离;
4.样的操作,将液体细管两端的横轴和纵轴翻折距离读取出来;
5.算出折光率;
6.复测量,重复以上步骤,以得出准确的折光率。
实验思考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计算的是水面上的折光率。
首先,如上所述,我们用网格纸记录了水面上空管和液体细管的横轴和纵轴的翻折距离,以此来计算折光率。
其次,我们发现,在同一种类的液体中,它的折光率值变化不大,也就是说,它的折射率是比较稳定的。
最后,水面上的折射率与水深有关,深浅不同,折射率也不同,这一特性也可以从本次实验中得出结论。
总结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水面上的折光率,并通过折光率来衡量光线在介质中的折射率。
经过测量,我们得出结论:一种类型的液体中,其折射率是相对稳定的;水面上的折射率随深浅而不同。
同时,实验中也发现了在介质中、距离不同的情况下,光线会发生翻折的现象,从它可以看出在物体表面上有折射率和它发生折射的显著关系。
本次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折光率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光及其在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规律的理解。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的目的达到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折光率方面的知识及其意义。
折光率测定操作方法
折光率测定是用来确定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折射性质的实验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折光率测定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a. 将要测定折光率的物质样品制备成均匀透明的样品片或液体。
b. 准备一个折光计(如Abbe折光计)或其他测定折光率的仪器。
c. 温度控制装置,以确保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温度。
2. 校正折光仪:
a. 使用标准样品(如空气或已知折光率的物质)对折光仪进行校正,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b. 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校正操作。
3. 开始测量:
a. 将制备好的样品片或液体放置在测量仪器的样品池中。
确保样品表面平整且没有气泡或杂质。
b. 若测量液体样品,确保样品池中的液体对应于设定的温度。
4. 测量折光率:
a. 设置测量仪器的波长和温度等参数,并启动测量程序。
b. 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南,记录测得的折光率数值。
c. 若需要,可在不同波长和温度下测量折光率,并记录结果。
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a. 对测得的折光率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包括波长、温度和折光率数值。
b. 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统计参数。
c. 可以与已知折光率的样品进行比较或进行其他进一步的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使用的仪器和样品的性质而有些许差异。
在进行折光率测定前,最好参考相关的文献或仪器的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的操作。
化学与化工学院实验课程教案模板
(试行)
实验名称液体有机物折光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阿贝折光仪的构造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重点:阿贝折光仪的构造
2、难点:折光率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陈述法,演示法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试剂:丙酮(或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1-溴代萘
2、仪器:阿贝折光仪
五、实验原理:
1、折光率:
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如右图所示。
引起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
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它在
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叫做该液体
的折光率。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液
体的折射率等于入射角与折射角的
正弦之比。
ntλ=v空/v液=sinα/sinβ
折光率是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常数,通过测定折光率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及溶液的
组成,也可用于未知物的鉴定。
折光率随入射光的波长λ、测定时的温度t、物质的结构等因素而变化。
所以表示物质的折光率时必须标明所用光线的波长和测定温度,当λ和t一定时,折光率是一个常数。
常用nDt表示,D表示钠光。
2、阿贝折射仪:
阿贝折射仪主要有反射镜、直角棱镜、阿米西消色棱镜、读数镜、望远目镜组成。
结合实物具体讲述仪器的各
六、实验步骤:
1、仪器校正
(1)准备:从箱中取出仪器,放在工作台上,在温度计套中插入温度计,通入恒温水,当温度恒定后,松开直角棱镜锁扭,分开直角棱镜,在光滑镜面上滴加2滴丙酮(或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合上棱镜,使上下棱镜润湿,洗去镜面污物,再打开棱镜,用擦镜纸擦干镜面或晾干。
(2)校正:将直角棱镜打开,用少许1-溴代萘将标准玻璃块(没有刻度的一面)粘附于光滑棱镜面上,标准玻璃块另一个抛光面应向上,以接受光线,转动棱镜手论,使读
数境内标尺读数等于标准玻璃块上的刻示值(读数时打开小反光镜)。
然后观察望远目镜中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交叉点上,如有偏差,用方孔调节扳手转动示值调节螺钉,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交叉点处。
校正工作结束。
2、测定:
做好准备工作后,打开棱镜,用滴管滴加2~3滴待测液体于磨砂镜面上,使其分布均匀,合上棱镜,锁紧锁扭,
调节底部反射镜,使目境内视场明亮,调节望远镜使视场清晰。
转动手轮,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暗分界的视场,如有彩色光带,转动阿米西棱镜手轮,使彩色消去,视场内明暗分界十分清晰。
继续转动棱镜手轮,使明暗分界线在十字交叉处,如图所示。
在读数镜筒中读取折光率数值(记住打开小反光镜)。
再让分界线上下移动重新调到十字交叉点处,读取读数,重复操作3~5次,取读数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折光率。
测量完毕,打开棱镜,用丙酮洗净棱镜面,擦干或晾干后,合上棱镜,锁紧锁扭,将仪器放好。
非临界视场临界视场非临界视场
七、注意事项:
1、阿贝折光仪使用前后,棱镜要用丙酮或乙醚擦洗干净并干燥;
2、不能用手接触镜面;滴加样品时滴管头不要碰到镜面。
八、思考题:
1、影响折光率测定数值的因素有哪些?
2、滴加样品量过少将会产生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