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0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北京市西医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教学大纲(试行)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北京市中医药条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制定并印发《北京市西医医师学习中医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为推进《暂行办法》落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委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西学中工作委员会,在以往西学中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西医医师学习中医培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并经组织专家论证后正式试行。
《教学大纲》分为理论教学大纲和临床实践指引两部分。
理论教学大纲规定了480学时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医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课程《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临床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以及《针灸学》、《推拿学》,剩余70学时(《办法》要求理论学习须为550学时)由各培训机构根据培训目标和学员实际情况自主安排;临床实践300学时,以门诊实习为主,学习中医诊疗特点,以加强中医临床技能的训练,掌握各项基本诊疗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旨在规范西学中培训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强化培用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基本原则,是各培训机构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的基本依据和准绳。
《教学大纲》为试行,将根据具体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推进西学中培训的有序发展。
目录《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1)《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4)《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9)《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20)《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25)《伤寒论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29)《金匮要略》课程教学大纲 (33)《温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37)《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44)《针灸学》课程教学大纲 (57)《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 (62)《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66)《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62)《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72)《中医妇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76)《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87)西学中培训临床实践指引 (9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32学时)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2学时)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发展与创新;了解中医学的形成基础、了解中医学常见的思维方法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祛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第一章绪言(1/2学时)【掌握】方剂学、方剂的概念。
【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历代医家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了解】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剂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方剂与辩证论治(1/2学时)【掌握】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熟悉】常用治法—“八法”;“八法”的基本内容(各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等)。
【了解】治法与病证、治法与中药的关系。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1/2学时)【熟悉】“七方”、“十剂”的涵义。
【了解】历代有关方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2学时)【掌握】组成方剂的目的;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药的涵义及其基本理论。
【熟悉】配伍的概念、方剂组成变化的基本形式。
【了解】常见药物配伍形式。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1/2学时)【熟悉】剂型的概念;常用剂型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汤剂的常规煎法和特殊煎法;药剂的服用时间和服药方法。
第六章解表剂(6学时)【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熟悉】1. 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 桑菊饮。
【了解】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
第七章泻下剂(4学时)【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仁丸。
【熟悉】1. 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 济川煎、黄龙汤。
【了解】大陷胸汤、大黄附子汤、三物备急丸、五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
第八章和解剂(4学时)【掌握】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熟悉】1. 和解剂的涵义、适应证、分类应用注意事项。
2. 痛泻要方。
【了解】达原饮、当归芍药散。
第九章清热剂(6学时)【掌握】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
【熟悉】1.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剂学—总论方剂学—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一、方剂的概念:* 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
二、方剂学的概念:*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方剂的起源与发展〃要点:在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
*《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载方283首(能够辨认的有197首),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剂著作。
*《黄帝内经》:战国时期,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
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十二病方》: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全面反应了战国时期的方剂学成就,书中大多是外科、皮肤科方,其次是若干内科、儿科及妇科方。
每病治疗方剂少则一两首,多则几十首,总数有283首,以内服及外用方剂为主,也有一些祝由方,说明当时医巫未分离。
书上记载比较完整的189方中,单味药方达110方,组成药物最多的医方也仅7味,显示了方剂的组成是经过了单味药的应用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药物组成复方的历史过程。
方中药物以酒、醋、猪脂应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姜、桂等辛热药物,剧毒药如水银、信石、藜芦等亦有应用。
《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载方13首,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阐述了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以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等自然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而且重点论述了人体结构、藏象气血、经络腧穴、体质差异、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五运六气等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还总结了内、外、妇、儿、伤、五官、针灸等各科的病证和治疗经验。
引言: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21世纪中医方剂学教学的大纲,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中医方剂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概述: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专业学科之一,是中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涉及中药的组方、方剂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21世纪的中医方剂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
正文内容:一、中医方剂学基本概念1.中医方剂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2.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中医方剂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关系二、中医方剂学的理论基础1.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体系2.中医药的药性与药理3.方剂的组成原则和经验总结4.方剂的性味归经与应用原则5.中医方剂学与现代药学的关系与结合三、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方剂的制备技术1.中药材的挑选、鉴定和质量控制2.方剂制备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方剂制备的标准化与规范化4.现代技术在方剂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四、方剂应用与临床研究1.方剂的应用范围与临床疗效评价2.方剂的临床研究方法与实践3.方剂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中的应用4.方剂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五、中医方剂学教学与实践1.中医方剂学教学的目标与要求2.中医方剂学教材与教具的选择与编写3.中医方剂学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4.中医方剂学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5.中医方剂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总结: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在21世纪的教育环境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与时俱进。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中医方剂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同时,更好地发展和应用中医方剂学,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一、课程组基本情况方剂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中医学院中教学成果比较突出的学科之一。
方剂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并开展大量教学研究工作。
曾先后主编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及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方剂学》教材、教学参考书。
多位教师在多个年度获得优秀主讲教师荣誉,在中医教育行业、大学及学院组织的教学比赛中获奖;《方剂学》课程连续多年蝉联校级优秀主讲课程;方剂教研室与中医诊断教研室共同承担的教改课程《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也多次获得优秀主讲课程称号。
方剂学科注重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尤其重视方剂学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
二、工作概况1. 高度重视,订立实施规划作为首批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教研室对此非常重视。
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研讨会,一方面,学习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对专业课中思政元素融入重要性的认识,将教书育人的理念以思政教育形式贯彻在日常方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建设要求,将建设任务分项落实到人,布置工作任务,讨论实施方案。
确定一下阶段工作任务:第一阶段:方剂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类型梳理;第二阶段:分章节思政元素提炼;第三阶段:思政元素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第四阶段:方剂学思政元素融入微视频录制。
2. 认真梳理,挖掘思政元素每一门课程因教学内容不同,其思政元素的提炼与融入也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方剂学作为融合中医思维、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等为一体的学科,需要针对学科特点挖掘与方剂教学内容丝丝入扣、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元素。
(1)从思政课程中寻找素材2020年4月教育部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到“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180年的斗争史,党领导人民100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40年来的奋进史。
中医的历史5000余年,是中华文明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中异常瑰丽的一笔,而方剂作为中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方剂及其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势必折射出中华文明的光彩。
《方剂学》讲课稿:温下法里寒积滞实证。
上次讨论了寒下法,这节课开始讨论温下法。
温下法针对了里寒积滞,里寒积滞还是以实证为主。
当然其中有虚实夹杂的,比如像温脾汤。
但做为下法,它针对的呢,它还是以积滞实证为主。
这里谈到里寒积滞,里寒的形成,那还要有个寒的来路。
我们前面说,里寒证形成,有外来直中的,有寒从中生的。
所以这个里寒积滞实证,在临床上要首先区分,这个寒是外来的,还是内在阳气不足产生的。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
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要温补结合。
从功用上看,根据教学大纲,课堂讲授两个方,一个大黄附子汤,一个温脾汤。
温脾汤是温补结合的,大黄附子汤是温散结合的,相比来讲,大黄附子汤是一种寒实积滞,也是里寒积滞实证。
温脾汤是虚实夹杂证,这是两方面的一种治法的代表。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属二类方。
主要掌握它证候形成特点,和它的用药特点。
二类方它不像一类方,是全面掌握的。
主证病机分析寒积里实证·寒邪积滞,阻于肠道─腹痛便秘。
·寒滞厥阴─胁下偏痛·寒凝气滞─发热,手足厥冷·寒实左证─苔白腻,脉弦紧。
从主治证的病机特点来看,寒积里实证,对这个证的认识,历来讨论的比较多,有几个疑点,首先一个,这个寒是哪里来的?以往有些提法比较模糊,既提它阳气不足,又提它寒邪入里。
寒邪入里有外寒的味道。
阳气不足,有内寒产生的意思。
如果说是虚寒证为基础这个寒,然后寒性收引凝滞,导致寒实或者冷积,郁滞再当然以肠道为主,那这就不是纯的一个寒积里实,治疗上就应该温补结合。
而大黄附子汤,它寒邪积滞,阻于肠道,而且都认为寒邪入里,治法上体现的是散寒。
从古到今很多方书,提到它都是温散,而且正气基本不虚,它没有配补益药。
所以说应该说这方,是寒积里实,是实证为主。
那有这个寒邪,即使是外来直中的寒邪,伤不伤阳呢?不同程度会有伤损阳气,但在这里不是主要的,不是个很突出的。
所以从主治证候分析来说,病位是寒邪积阻于肠道,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腹痛。
方剂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禁忌和应用等内容。
方剂学教学是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临床应用中药方剂的关键课程之一。
本大纲旨在明确方剂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方剂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方剂学基础知识1. 方剂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 方剂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3. 方剂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4. 方剂学的分类及其特点5. 方剂的命名方法和规范要求二、方剂学的组方原则1.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理论基础2. 方剂的组方规律及其应用3. 方剂的药物组成和比例关系4. 方剂的药物性味组合和作用特点5. 经典方剂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三、方剂学的配伍禁忌1. 方剂中药的类型和配伍规则2. 方剂中药的禁忌与相克问题3. 方剂中药的相宜与相互协同作用4. 方剂中药的适用病证和禁忌症5. 方剂中药的毒性与副作用防范措施四、方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1.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中的地位与作用2. 方剂学的实践案例及临床应用3. 方剂学在中医治疗常见病症中的实践4. 方剂学在中药调养与康复中的实践5. 方剂学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实践五、方剂学教学的方法与考核1. 方剂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2. 方剂学教学资源和工具的应用3. 方剂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 方剂学教学考核的方法与标准5. 方剂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结语:通过对方剂学教学大纲的概述和正文内容的详细阐述,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方剂学的基础知识、组方原则、配伍禁忌、临床应用实践以及教学方法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方剂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方剂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方剂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509 适用专业:中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72学时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中医治法和方剂理论及其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中医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属于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治法之间的关系,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
方剂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综合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以及临床各科知识,充分展现了辨证论治的丰富内容,对临床遣药组方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仅如此,方剂学还以其独特学科功能,在沟通多个学科联系和促进多学科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
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复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和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要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
在全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的关系。
要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和主治是方剂的基本内容,要熟记药物组成,深刻理解功用,牢固堂握主治病证是本门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实践,随师从诊、研读医案等。
总之,在学习中必须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培养较强的辨证、立法、组方的能力,为顺利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和组方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同时随着方剂学的发展,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运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实证的角度认识方剂效用与方内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阐明方剂效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等,已成为方剂学现代研究的新领域。
《方剂学》教学大纲《方剂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方剂学课程英文名称: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程编号:ZJ2130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40,理论课学时40)学分:2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课程简介: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药学各门课程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指导学生理解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熟悉常用治疗大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和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功用、主治的影响。
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采用循序渐进,由浅人深,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加强逻辑推理的方法,重点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重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对组成、功效、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能深入理解其相关内容,并为以后的正确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100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二级方剂50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三级方剂32首,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
一级方剂及部分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
每类方剂首先应阐明其概念、适用范围、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及其运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功用、主治、组方原理以及配伍技巧要讲深讲透,对部分方剂在剂量、剂型及用法方面有特殊要求者应重点强调。
二、学时分配课 程 内 容学 时数 总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方剂学概述及治法、组方原则 解表法与方剂 泻下法与方剂 和解法与方剂 清热法与方剂 温里法与方剂 补益法与方剂 理气法与方剂 理血法与方剂 祛湿法与方剂 其他治法与方剂 4 4 4 4 3 3 4 2 2 4 6章总计40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总论(4学时)第一节方剂学概念和发展简史[教学要求]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
2.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3.了解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4.熟悉在方剂学各发展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部分方书。
[教学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
2.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3.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
4.重点介绍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作者、主要价值,如《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二节方剂与治法[教学要求]1.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
3.了解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
[教学内容]1.明确方剂与病机、?台法的关系。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2.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
3.治法的多层次和多体系特点。
第三节方剂的分类[教学要求]了解历代有关方剂分类的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介绍以病证、祖方、功效等各种分类方书及其特点。
重点介绍以《医方集解》为代表的综合分类法。
第四节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教学要求]1.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的变化形式。
2.熟悉方剂的配伍目的。
[教学内容]1.方剂的配伍目的。
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运用特点,并举例说明。
3.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
第五节剂型[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
第六节方剂的服法[教学要求]1.掌握汤剂的服法。
2.熟悉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其意义:[教学内容] 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
附录:古今用量考证简介历代度量衡的计算方法及其与现代用量的折算比率。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 (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一类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加减葳蕤汤。
3.熟悉(二类方剂,下同):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
4.了解(三类方剂,下同):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
[教学内容]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2.解表剂方剂讲授要点:(1)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
应阐明麻黄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的配伍意义。
(2)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
应阐明桂枝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桂枝与白芍等量相配以调和营卫的配伍原理,进而阐明桂枝、芍药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主治的影响。
同时,作为解表剂运用的通则,对桂枝汤的用法及其临床意义应进行具体阐发。
(3)九味羌活汤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的常用方,也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
其服法及剂型的变化均对其功效、主治有影响。
(4)香苏散以苏叶和香附相配,疏散风寒,理气畅中,为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郁不舒证之常用方。
应着重阐明方中苏叶和香附配伍的协同关系。
(5)小青龙汤是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
应阐明方中麻黄、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关系,以及干姜、细辛、五味子在温化寒饮作用方面的配伍意义。
(6)止嗽散为治疗表邪未尽,肺失宣降而致咳嗽的常用方。
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的用药特点,加减得宜,可用于各种咳嗽。
(7)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解表之常用方,前者偏于疏表,后者偏于宣肺。
应重点阐明银花与连翘、荆芥与淡豆豉、桑叶与菊花、桔梗与杏仁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从银翘散煎服法要求领会辛凉解表方剂的用法共性。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之咳喘证的常用方。
应着重阐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协同意义,以及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对功效的影响。
(9)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为治疗表寒未解,人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常用方。
(10)败毒散与参苏饮皆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
但二方因组成配伍的不同,其功用有偏于解表、偏于理肺的区别。
尤应重视败毒散中人参的用量特点及配伍意义。
(11)麻黄细辛附子汤功能助阳解表,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证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
要重点阐明附子与麻黄、细辛配伍的协同意义。
第二章泻下剂 (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大承气汤、麻子仁丸、黄龙汤、十枣汤。
3.熟悉: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济川煎。
4.了解:大陷胸汤。
[教学内容]1.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泻下剂方剂讲授要点:(1)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
应重点阐明三承气汤在功能、主治、用法、配伍关系方面的异同。
其中,应明确大黄与芒硝、大黄与枳朴、硝黄与甘草的配伍关系。
(2)大黄牡丹汤具有破瘀泻热功效,是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
应着重阐明大黄与桃仁、桃仁与冬瓜仁的配伍意义。
(3)大黄附子汤是温下法的代表方。
应明确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关系和用量特点。
(4)温脾汤是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
具有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配伍特点。
(5)麻子仁丸是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
应从方义分析、用量特点、用法等方面,阐明本方意在润肠泻热的道理。
(6)济川煎以肉苁蓉、当归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麻、枳壳升清降浊相合,主治肾虚津亏之大便秘结。
具有补中有泻、降中有升的配伍特点。
(7)十枣汤为峻下逐水的常用方。
应着重阐明甘遂、芫花、大戟的配伍意义和使用注意,尤其是大枣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
(8)黄龙汤以峻下热结之大承气汤,配伍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而成攻补兼施之剂,是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之证的常用方。
方义分析中应当重视桔梗宣肺以助通腑的特定意义。
第三章和解剂 (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及分类。
2.掌握: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3.熟悉: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痛泻要方。
4.了解:达原饮。
[教学内容]1.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2.和解剂方剂讲授要点:(1)小柴胡汤是主治伤寒少阳半表半里证的代表方,亦是调和胆胃的常用方。
应针对病机,全面阐明其治法原理,明确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的基本配伍结构。
把握本方的配伍特点及运用的一般规律。
(2)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而成,为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的常用方。
应阐明其主治证候及组方原理。
(3)蒿芩清胆汤是主治少阳湿热及痰热证的常用方。
应重点分析其组方原理,青蒿与黄芩的配伍关系。
比较与小柴胡汤在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
(4)四逆散既是治疗阳郁四逆证之基础方,又是后世用治肝脾气郁证之基础方。
既要阐明本方用于阳郁厥逆的机理,更应重视后世在疏肝理脾、调和肝脾方面的发展和运用。
讲授中应突出柴胡与芍药、柴胡与枳实、芍药与枳实等基本配伍结构的意义。
(5)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之常用方。
在全面阐明其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疏肝、健脾、养血三者的关系。
(6)痛泻要方是治疗肝旺脾虚所致腹痛泄泻的常用方,体现培土抑木的治法。
应阐明防风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
(7)半夏泻心汤是用于寒热互结心下所致痞证的常用方,亦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
应全面阐明其病机特点、方义及配伍特点。
通过与三个附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比较,说明组方应方随法变、药因证异的道理。
第四章清热剂 (3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