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学习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液压与气动技术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材的第3章和第4章内容进行教学。
第3章详细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第4章则侧重于气动系统的原理、气动元件、气动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2. 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
3.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设计。
教学重点: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分类与功能、回路的设计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液压与气动实验装置。
2. 液压与气动元件模型。
3. PPT课件。
4. 练习题及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压与气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液压油的选择与维护。
(3)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分类。
(4)气动系统的原理。
(5)气动元件及气动回路的设计。
3. 例题讲解:(1)计算液压缸的输出力。
(2)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5. 实践操作:(1)观察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
(2)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回路。
六、板书设计1. 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2. 液压元件分类及功能。
3. 气动系统原理。
4. 气动元件及回路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
(2)列举三种常见的液压元件,并说明其功能。
(3)简述气动系统的原理。
(4)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控制回路。
2. 答案:(1)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实现力的放大、传递和方向改变。
(2)液压元件:如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
功能:分别为提供压力油、实现直线往复运动、控制液流方向和压力等。
(3)气动系统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传递压力,实现元件的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在学完《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由于本专业不开设《流体力学》课程,因此和本课程有关的《流体力学》的部分内容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包含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方面的内容。
是研究以压力液体或压力气体为传动介质进能量转换、传递和分配,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三、课程任务: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和气压传动》必要的理论知识,主要液压元件和气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和使用,熟悉常用液压和气压基本回路和几种典型液压和气压系统。
具有初步分析和设计一般液压与气压系统的能力,了解液压与气压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四、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1、深入理解和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图形符号;3、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重点: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组成。
第二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1、掌握液压油主要物理性质,液压油选择,液压油污染及其控制;2、掌握静压力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及其应用;3、掌握管路压力损失计算、孔口及缝隙流量、了解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教学基本知识点:粘度、压力及流量概念,静压力基本方程、液体对平面和曲面上的作用力、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管路压力损失计算、孔口及缝隙流量、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重点:液压油粘度、静压力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及起应用,压力损失计算,孔口及缝隙流量。
a)液压动力元件i.液压泵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参数;ii.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主要结构、原理、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教学基本知识点:液压泵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参数,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主要结构、原理、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液压泵选用。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及有关专业课程性质:全日制专科技术基础课总学时:64学时(课堂讲授50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预修课程:机械原理、理论力学、电工学和流体力学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
通过学习本课程,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要求学习后掌握液压传动中常用液压元件的原理与结构、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原理、液压系统常见回路的分析方法。
能读懂常见工业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图;能进行常用的液压传动系统回路设计。
通过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对液压传动的兴趣,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液压传动方案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具体实现措施。
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液压实验技能以增强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全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讲课内容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2、流体力学基础2.1液压油2.2流体静力学2.3流体动力学2.4管路中液体的压力损失2.5液压冲击与气穴现象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3.1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3.2齿轮泵及齿轮马达;3.3叶片泵及叶片马达;3.4柱塞泵及柱塞马达。
4液压缸及摆动缸1.1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2液压缸基本参数计算;1.3液压缸的结构;1.4摆动缸。
5液压控制阀1.5方向控制阀;1.6压力控制阀1.7流量控制阀1.8插装阀与叠加阀;1.9电液伺复阀1.10液比例控制阀6辅助装置6.1油液的污染和过滤器;1.11密封原理及密封件;1.12管件及管接头;1.13蓄能器;1.14油箱;1.15热交换器。
7液压回路1.16压基本回路;1.17流调速回路;1.18积调速回路。
9液压系统1.19型液压系统实例;1.20压系统设计初步。
10气动技术概述1.21气动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22气动传动的特点11气动元件1.23执行元件1.24控制元件1.25逻辑元件1.26气源装置及辅件12气动基本回路1.27方向控制回路1.28压力控制回路1.29速度控制回路1.30其他回路13气压传动系统1.31气动系统设计1.32气动系统实例(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1齿轮泵拆装实验2液压缸拆装实验3方向阀拆装实验4节流调速回路实验实验5调压回路实验实验6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7回路联动实验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掌握泵马达的基本原理及效率计算;了解叶片泵及叶片马达、齿轮泵及齿轮马达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柱塞泵及柱塞马达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分析马达产生输出扭矩的方法。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案第一章:液压与气动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内容:1.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2.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油管和附件等。
3.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4.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采用示教法,展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章:液压泵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泵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 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压力、功率等。
4. 液压泵的选用原则及其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泵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采用示教法,展示不同类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泵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和维护保养。
教学评估:1. 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压泵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第三章:液压缸教学目标:1. 了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液压缸的性能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理解液压缸的选用原则及其安装与维护。
教学内容:1. 液压缸的类型:单作用液压缸、双作用液压缸等。
2. 液压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液压缸的性能参数:有效行程、负载能力等。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压缸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 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 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 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合编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实验一液压传动基础实验液压传动是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再由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做功的能量转换传动机构。
油泵产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而执行元件液压缸按工作需要通过控制元件的调节提供不同的压力、速度及方向,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的关健。
本实验通过液压缸的往复运动,了解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的相关控制阀的作用及进一步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
本实验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也可以使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答问题。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师边实验演示、边讲解,边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液压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各种液压控制元件及在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液压传动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也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完成本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回答指导书所列出的思考题。
二、实验装置:图1为液压基础实验系统图。
按图1所示用带快速接头体的软管分别连接各模块组成实验用的液压系统图。
液压基础实验系统的组成:液压元件:油缸一只,7:单向调速阀(2FRM5)一只,8:单向节流阀(DRVP8)一只,1、2:先导式溢流阀(DB10)两只,4:直动式溢流阀(DBDH6P)一只,5:减压阀(DR6DP)一只,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WE6E)一只,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3WE6A)一只,油泵(VP8)一只;辅助元件:压力表两只、四通接头一只、三通接头三只、软管20支、流量计一台。
图1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三、实验步骤:1、读通图1的液压系统,了解各液压元件的名称、熟悉液压职能符号及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2、压力控制:1)、溢流阀遥控口卸荷,减压阀出口暂不接油箱,Z1不带电,开泵P1压力指示很小(主要是管路的阻力),并且不可调节,何故?2)、溢流阀调压,Z1得电,开启泵P1 指示值随阀1的调节而变化。
《液压与气动技术》学习指南液压气动技术导学本复习提要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考核说明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考核知识点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以帮助同学在期末复习时能够把握课程的重点。
各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在液压系统中,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而传动中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输入的流量;液压系统中的功率是压力与流量的乘积,这是应掌握的三个重要基本概念。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通常,液压系统由能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和辅助装置四部分组成。
熟悉常用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
第二章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1.液压油的主要特性掌握液压油的粘度概念及粘度的表示方法,能正确选用液压油。
2.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掌握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及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压力分布规律。
3.液体压力的表示法掌握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等基本概念,结合图2~4理解液体压力与测量基准的关系。
4.液体动力学基本方程掌握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实际液体伯努利方程的表达式。
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该方程解决具体问题。
5.管路压力损失和孔口流动特性(1)掌握层流、紊流概念;雷诺数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薄壁小孔的流量计算。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掌握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性能参数的计算(1)掌握液压泵输出压力、排量与流量、功率与效率等参数的计算。
(2)掌握液压马达转速、转矩、排量与流量、功率与效率的计算。
3.了解齿轮泵(马达)、叶片泵(马达)和柱塞泵(马达)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合理选用。
第四章液压缸1.活塞式液压缸掌握单杆、双杆活塞式液压缸的结构特点。
活塞输出力和运动速度的计算,特别是单杆液压缸差动连接时的特点。
2.液压缸的设计计算掌握缸筒内径的计算,活塞杆直径及缸筒长度的选取方式。
第五章液压阀1.方向控制阀(1)熟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液压气动技术导学
本复习提要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以及考核说明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考核知识点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以帮助同学在期末复习时能够把握课程的重点。
各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
第一章绪论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在液压系统中,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而传动中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输入的流量;液压系统中的功率是压力与流量的乘积,这是应掌握的三个重要基本概念。
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通常,液压系统由能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和辅助装置四部分组成。
熟悉常用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
第二章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
1.液压油的主要特性
掌握液压油的粘度概念及粘度的表示方法,能正确选用液压油。
2.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
掌握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及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压力分布规律。
3.液体压力的表示法
掌握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等基本概念,结合图2~4理解液体压力与测量基准的关系。
4.液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掌握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实际液体伯努利方程的表达式。
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该方程解决具体问题。
5.管路压力损失和孔口流动特性
(1)掌握层流、紊流概念;雷诺数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薄壁小孔的流量计算。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掌握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性能参数的计算
(1)掌握液压泵输出压力、排量与流量、功率与效率等参数的计算。
(2)掌握液压马达转速、转矩、排量与流量、功率与效率的计算。
3.了解齿轮泵(马达)、叶片泵(马达)和柱塞泵(马达)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合理选用。
第四章液压缸
1.活塞式液压缸
掌握单杆、双杆活塞式液压缸的结构特点。
活塞输出力和运动速度的计算,特别是单杆液压缸差动连接时的特点。
2.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掌握缸筒内径的计算,活塞杆直径及缸筒长度的选取方式。
第五章液压阀
1.方向控制阀
(1)熟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熟悉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常用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掌握常用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符号和特点。
2.压力控制阀
(1)了解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与功能,掌握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的溢流特性及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2)了解减压阀、顺序阀的工作原理与功能;熟悉其特点及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3.流量控制阀
了解流量控制原理;熟悉调速阀的构成;掌握节流阀和调速阀的流量特性及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
上述三类液压阀的图形符号要熟悉,其中典型液压阀的符号不仅应能认别,而且应能画出。
比例阀、插装阀和电液伺服阀只要求一般了解。
第六章辅助元件
了解蓄能器、滤油器、密封件及管件等液压辅助元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第七章基本回路
1.压力控制回路
熟悉调压回路和减压回路的构成、压力调定方法,能计算回路中各点的压力;卸荷回路、保压回路和平衡回路的组成。
2.速度控制回路
(1)节流调速回路掌握各种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调速原理、速度负载特性、功率及回路效率,并能完成回路的计算。
(2)容积调速回路熟悉容积调速回路的特点,变量液压泵和变量液压马达容积调速的特性曲线。
(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掌握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和特点,并能完成回路的计算。
3.方向控制回路
熟悉换向回路、启停回路和锁紧回路的组成和特点。
4.其他基本回路
了解典型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常用速度换接回路实现速度转换及顺序动作回路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
第八章典型液压系统
通过典型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掌握分析液压系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能够阅读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给定的动作循环填写电气元件动作表,并分析进油、回油路线。
第九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掌握液压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
具体要求为:
(1)系统工况分析与主要参数的确定。
(2)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完成参数计算与液压系统元件的选用。
(4)了解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方法。
第十章气动技术的基本知识
1.气体基本性质
掌握空气的基本性质和气体状态方程;熟悉气体在等压、等容、等温和绝热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掌握湿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概念,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2.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
掌握音速和马赫数概念,气体在拉瓦尔噴管中的流动状态。
3.了解气动系统的组成。
4.了解气动技术的应用及优缺点。
第十一章气源装置及辅助元件
1.掌握气源装置的组成及性能特点。
2.熟悉空气过滤器、后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储气罐、干燥器等气源净化设备的功能及安装位置。
3.了解油雾器、消声器的功能及使用。
第十二章气动执行元件
1.了解气动缸的分类,常用气动缸的工作原理。
2.熟悉气动缸的工作特性;掌握常用气动缸的推力、效率及耗气量的计算,气动缸的设计计算。
3.了解气动马达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第十三章气动控制元件
1.压力控制阀
熟悉调压阀、溢流阀、顺序阀等三类压力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流量控制阀
熟悉单向节流阀、快速排气阀等流量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方向控制阀
了解方向控制阀的分类,熟悉气动系统中换向阀的控制方式。
第十四章基本回路和常用回路
1.基本回路
熟悉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位置控制回路等基本气动回路的组成和功能。
2.常用回路
了解同步控制回路、安全保护控制回路、往复动作回路等常用气动回路的组成和功能。
对上述基本回路和常用回路,应能够正确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