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5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一次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模拟,通过对模拟的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开关电源
1.实验目的
掌握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电源的稳压和稳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设
计和布局方法。
2.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手册,搭建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 IC、滤波电感、电容、稳流
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
(2)进行仿真实验,记录各个参数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实验结果分析
(1)开关频率: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开关频率,观察电路的输出。
结果表明,当开关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效果也增强。
(2)输出电压:在实验中,我们对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出电压也较高;当输入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也较低。
4.实验总结
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小体积、轻量化的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是电子领
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
掌握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布局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电子
电路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开关电源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二极管应用电路专业班级:姓名: 座号: 09实验地点: 仿真室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成绩:实验目的: 1.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绘制, 加强对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的理解;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及其特点。
实验内容: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实验步骤: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二极管测试电路(1)创建电路二极管测试电路;(2)调整V1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1;(3)调整V2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2;(4)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V1 200mV 400mV 600mV 800mV 1V 2V 3VU D198.445mV 373.428 mV 47.16 mV 528.7 mV 549.97 mV 670.25 mV 653.78 mV I D15.4 mA 265.7 mA 1.284 mA 2.798 mA 4.5 mA 1.379 mA 23.403 mAV2 20V 40V 60 V 80V 100VU D20V 40V 50.018V 50.118V 50.13VI D0A 0A 99.19 mA 298.82 mA 498.6mA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1)创建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2;(2)利用虚拟示波器, 观察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并测量仪表输出直流电压Uo(Uo为RL上的电压),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3)令RL=200Ω, 讲电容C改成22Uf,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4)将电容C设置成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5)将D1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6)将D1和电容C同时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7)在电路中加入稳压电路如图2-3, 观察滤波后uc波形及uo的波形, 测量Uo;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实验总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稳压二极管如果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则当反向电流的变化量较大时, 二极管两端响应的电压变化量却很小, 说明具有稳压性学生签名: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3. 提高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2. 万用表3. 面包板4. 电源5.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6.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电路:1. 放大电路:利用三极管放大信号的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2. 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3. 振荡电路:利用正反馈原理,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四、实验步骤1. 搭建放大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放大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2. 搭建滤波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滤波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3. 搭建振荡电路:(1)根据电路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振荡电路。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3)调整电路参数,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1)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倍数的放大。
(3)放大电路具有非线性失真现象,需要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来减小。
2. 滤波电路:(1)输入信号为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复合信号,输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后的信号。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滤波效果。
(3)滤波电路对信号有一定的延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3. 振荡电路:(1)输出信号为稳定的正弦波。
(2)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
(3)振荡电路对电路参数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电路元件的精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电路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电路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板:包括电源模块、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2.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3.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4. 其他:导线、焊接工具、螺丝刀等。
三、实验内容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RC低通滤波器、晶体管放大电路等;3. 集成电路的应用,如555定时器、运算放大器等;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包括静态工作点测试、动态响应测试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2)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3)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
2. 实验操作(1)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1)根据元件的外观、颜色、封装等特征进行识别;2)使用万用表测量元件的阻值、电容值、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三极管放大倍数等参数。
(2)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实验板上;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集成电路的应用1)根据电路图,搭建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2)连接电源,进行电路的调试;3)测试集成电路的输出波形、幅度等参数。
(4)电路的测试与分析1)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动态响应,如频率响应、瞬态响应等;3)分析测试结果,判断电路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 实验记录与总结(1)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元件参数、电路参数、测试结果等;(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结果符合预期;2. 基本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3. 集成电路的应用电路搭建成功,电路性能符合要求;4.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电路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总结了我在电路课中所完成的几个实验,包括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等,并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1.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基本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性能。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指标。
2.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其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实验过程:搭建差分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3. 稳压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稳压电路的设计原理,提高对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稳压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纹波电压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路的稳压精度、负载调节范围、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三、实验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路课实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原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讨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使我受益匪浅。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循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电子循迹电路的设计方法;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循迹电路是利用光敏元件检测赛道上的光线变化,通过单片机处理信号,控制电机驱动电路,使小车沿着赛道行进。
本实验采用红外光传感器作为光敏元件,利用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检测赛道上的光线变化。
三、实验器材1. 电子循迹小车一套;2. 51单片机开发板一块;3. 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各一个;4. 电机驱动模块一块;5. 连接线若干;6. 赛道一张。
四、实验步骤1. 组装电子循迹小车,将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固定在适当位置;2. 连接51单片机开发板与红外发射管、接收管和电机驱动模块;3. 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2)检测赛道上的光线变化;(3)根据光线变化控制电机驱动电路,使小车沿着赛道行进;(4)实时显示小车行进状态;4. 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51单片机中;5. 开启实验,观察小车循迹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小车能够顺利沿着赛道行进,当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及时停止或改变方向;2. 结果分析:(1)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应适中,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循迹效果;(2)红外发射管的发射强度和接收管的灵敏度对循迹效果有较大影响;(3)程序中控制电机驱动电路的算法对循迹效果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地实现了电子循迹功能,验证了电子循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子循迹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电路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3.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电子循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七、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类型的光敏元件对循迹效果的影响;2. 优化程序算法,提高循迹精度;3. 设计具有自动避障功能的电子循迹小车。
八、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电子循迹小车设计与应用[J]. 电子技术应用,2018,44(2):1-4.[2] 王五,赵六.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循迹系统设计[J]. 电子设计与应用,2017,39(4):45-47.[3] 刘七,陈八. 一种基于红外光传感器的循迹系统设计[J]. 电子科技,2016,33(6):78-80.。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电子电路实训实验,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了解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电路是利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组成的电路,用于实现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转换等功能。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电路:1. 电阻分压电路:用于实现电压的分配和调节。
2. 晶体管放大电路:用于实现信号的放大。
3. 滤波电路:用于实现信号的筛选和分离。
4. 振荡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三、实验器材1.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二极管等。
2. 仪器设备:示波器、万用表、电源、面包板等。
3. 工具:电烙铁、焊锡丝、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1)搭建电阻分压电路,将电阻按照一定比例连接。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两端电压,记录数据。
(3)根据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误差。
2.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1)搭建晶体管放大电路,连接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3)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3. 滤波电路实验(1)搭建滤波电路,连接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
(3)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4. 振荡电路实验(1)搭建振荡电路,连接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
(3)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分压电路实验结果: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误差较小,说明电阻分压电路性能良好。
2.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结果:放大电路能够放大输入信号,输出波形稳定,说明电路性能良好。
3. 滤波电路实验结果:滤波电路能够有效筛选信号,输出波形清晰,说明电路性能良好。
4. 振荡电路实验结果:振荡电路能够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输出波形稳定,说明电路性能良好。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最新电子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学习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的基本方法。
4. 提高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1. 设计并搭建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包括晶体管的偏置和放大器的构建。
2. 测量并记录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
3. 实验验证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包括稳定性和增益的调整。
4. 通过实验分析,理解频率响应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使用示波器和多用表等测量工具,对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实验设备和材料:1. 面包板或印刷电路板(PCB)。
2. 晶体管(NPN和PNP类型)。
3.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
4. 电源供应器。
5. 示波器。
6. 多用电表。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指导书设计放大电路,并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
2. 调整电源供应器,为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3. 使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的连通性和元器件的极性。
4. 打开示波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观察波形变化。
5. 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改变反馈网络,记录不同配置下的电路性能。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
7. 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记录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数据,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分析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包括增益稳定性和带宽的变化。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4. 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并测试了一个基本的放大电路。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的性能符合设计预期,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均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调整反馈网络,我们观察到了电路性能的明显变化,验证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重要性。
此外,实验也提高了我们对电子电路设计、搭建和调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选用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数字电路实验- 逻辑门电路实验:验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研究放大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运算放大器电路实验:设计运算放大器电路,实现放大、滤波、整流等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研究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如放大、滤波、调制等。
3.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单片机基本原理实验: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学习单片机与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传感器等)的接口技术;- 单片机控制实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光照控制等。
四、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 熟悉实验设备、工具和元器件;- 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制定实验方案。
2. 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总结阶段-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的简单组合逻辑电路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稳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放大效果;-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之一。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电子实验实训。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
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总结。
二、实训内容1.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的识别方法和检测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各类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和电气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电路搭建与调试在掌握了元器件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电路搭建。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路图的阅读、焊接技术、连线方法等。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元件焊接错误、电路连接错误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3. 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电路搭建完成后,我们进行电路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确保电路性能达到预期。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故障排查方法,能够迅速定位并解决电路故障。
4. PCB设计与制作实训后期,我们学习了PCB(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学习Altium Designer等软件,我们掌握了PCB布局、布线、元件封装等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丝印机、钻孔机等设备进行PCB制作。
三、实训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实训,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搭建、调试与故障排查、PCB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提升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电路搭建、调试与故障排查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电子测量仪器。
3. 团队协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电路搭建和调试任务。
通过沟通与协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元件焊接错误、电路连接错误等。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合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常见电子合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电子合成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电子合成电路是指将电子信号进行合成、调制和处理的电路。
它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音乐制作等领域。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电子合成电路:1. 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信号,是电子合成电路的基础。
2.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将三角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信号。
3. 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将方波信号转换为三角波信号。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函数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多用表4. 集成电路5. 连接导线6. 绝缘套管四、实验内容1.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1)搭建正弦波振荡器电路,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一定频率的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分析振荡频率、幅度和相位的关系。
2.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实验(1)搭建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三角波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分析变换电路的性能。
3. 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实验(1)搭建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方波信号,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
(2)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分析变换电路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结果通过搭建正弦波振荡器电路,成功产生正弦波信号。
调整电路参数,可以改变振荡频率、幅度和相位。
2.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实验结果通过搭建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成功将三角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信号。
调整电路参数,可以改变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度。
3. 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实验结果通过搭建方波-三角波变换电路,成功将方波信号转换为三角波信号。
调整电路参数,可以改变输出三角波的频率和幅度。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子合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学会了常见电子合成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运行规律。
本实验旨在提高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加深对电路分析方法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定律;2. 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3. 熟悉常用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节点电压、回路电流等概念的理解。
2. 欧姆定律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掌握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观察和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通过实际电路分析,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电路元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电路,连接相关元件。
3. 对电路进行初步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进行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电路元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实验。
5.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6.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基尔霍夫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节点电压和回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2. 欧姆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欧姆定律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电阻、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符合理论公式。
3. 电路元件特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得到了充分验证,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4. 电路分析方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电路分析效率。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路电子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电路电子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的设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等。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 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 设计并组装电路板,实现特定功能;3. 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测量电路参数;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思考。
二、实验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仔细研究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放大电路的分类、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法等。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我设计了一个适合放大特定信号的电路。
接下来,我按照设计要求组装了电路板,并连接上相应的电源和信号源。
在实验过程中,我使用了万用表测量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并使用示波器观察了电路中信号的波形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我没有正确设置示波器的刻度,导致观察到的信号波形不清晰。
此外,我还发现电路中的一个元件连接错误,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幸运的是,经过反复检查和排除,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实现了一个放大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变化。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我得到了一些实验结果。
首先,我测量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根据测量结果,我发现电路中的元件工作正常,并且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我还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比例,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度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
然后,我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输入信号的输出波形,我发现输入信号的频率对于输出的影响较大。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小时,输出信号的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但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输出信号的波形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电子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成功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放大电路。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进一步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篇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电子线路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源。
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元件。
3.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4. 电感:用于储存磁能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5.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元件。
6.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的元件。
7.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
实验过程: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电路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测量了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
接下来,我们将电容器替换为电感器,观察到了电感器的磁场储能和释放的现象。
2.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晶体管来设计和测试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接着,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进行了比较,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 实验三:整流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二极管来设计和测试整流电路。
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交流信号被转换为输出直流信号的过程。
接着,我们又搭建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整流电路的输出效果,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常数与电容器的电容量成正比,而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电子电路仿真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 熟悉电子元器件如何实现电路中的各种功能。
3. 掌握几种基本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脑2. 软件:Multisim仿真软件3. 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三、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中,各种元器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各种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变换、滤波等功能。
而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进行计算分析、虚拟实验等操作,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帮助。
本次实验将重点介绍三种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和设计思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每种电路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指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仿真和测试。
四、实验内容1. 放大电路仿真实验(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可以实现信号放大和变换的功能。
在该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电容和限流电阻进入基极,当输入信号变化时,导致基极电位的变化,进而影响集电极电位的变化,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值发生变化。
为了使单管工作稳定,需要额外加上一个偏置电路,保证输入信号不会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
该偏置电路通常由一个电阻和电源构成,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电阻的取值来改变工作点。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仿真电路图:其中Q1为NPN型三极管,Rb1为偏置电阻,Rb2为信号电阻,Re为发射极电阻,Rc为集电极电阻,C1为输入信号电容,C2为输出信号电容。
在仿真软件中,可以通过正弦信号源模拟输入信号,通过示波器实时监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输出信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偏置电阻的取值应该适当,可以通过调整偏置电源来达到调节偏置电压的目的。
2)输入信号的电容取值应该适当,可以通过调节电容的容值来改变输入信号频率的响应情况。
3)集电极电阻和发射极电阻的取值应该适当,以达到适当的放大倍数和输出功率。
如图所示,是仿真软件中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实验效果:通过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同时可以计算出输出信号的功率和放大倍数等重要指标。
第1篇实验名称: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实验日期: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电路故障检测的基本方法;2. 掌握电路故障排除的技巧;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原理: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是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电路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1. 观察法:观察电路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2. 测量法: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元件的参数,判断元件是否正常;3. 替换法:更换故障元件,验证故障是否排除;4. 短路法:对电路进行短路处理,检查电路是否恢复正常。
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台;2. 电路板;3. 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电源;6. 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7. 导线、连接器等。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观察电路工作状态,记录正常情况下的参数;3. 故障模拟:人为设置电路故障,观察故障现象;4. 故障检测:a.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的参数,与正常参数进行对比;b. 根据测量结果,分析故障原因;5. 故障排除:a. 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b. 重新搭建电路,验证故障是否排除;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故障排除过程。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模拟了多种电路故障,如短路、断路、元件损坏等;2. 通过观察法、测量法、替换法等方法,成功检测出故障原因;3.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损坏元件、调整电路参数等,成功排除故障;4. 故障排除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实验目的达成。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电路故障检测与排除的基本方法;2.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3. 深入理解了电子技术中电路故障处理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触电、烫伤等事故发生;2. 搭建电路时,确保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断路等故障;3. 使用仪器时,注意正确操作,防止损坏仪器;4. 故障排除过程中,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盲目操作。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电路实验报告(9篇)电路试验报告1一、试验仪器及材料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二、试验电路三、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1、VCC=12v,VM=6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2、VCC=9V,VM=4、5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
(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四、试验小结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状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电路试验报告2一、试验目的1、更好的理解、稳固和把握汽车全车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
2、稳固和加强课堂所学学问,培育实践技能和动手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和技术创新力量。
二、试验设备全车线路试验台4台三、试验设备组成全车电线束,仪表盘,各种开关、前后灯光分电路、点火线圈、发动机电脑、传感器、继电器、中心线路板、节气组件、电源、收放机、保险等。
四、组成原理汽车总线路的组成: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总线路,包括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和显示装置、帮助电器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掌握系统。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展,汽车电器设备和电子掌握系统的应用日益增多。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1、汽车线路的特点:汽车电路具有单线、直流、低压和并联等根本特点。
(1)汽车电路通常采纳单线制和负搭铁,汽车电路的单线制.通常是指汽车电器设备的正极用导线连接(又称为火线),负极与车架或车身金属局部连接,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的导线又称为搭铁线。
蓄电池负极搭铁的汽车电路,称为负搭铁。
现代汽车普遍采纳负搭铁。
同一汽车的全部电器搭铁极性是全都的。
对于某些电器设备,为了保证其工作的牢靠性,提高灵敏度,仍旧采纳双线制连接方式。
题目: 声控报警器实验设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所属组号目录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3)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 (4)2.设计要求 (4)二、设计方案1.资料查找 (4)2.系统框图及整体设计思路 (4)3.Multisim仿真原理图及电路实物图 (5)三、电路功能模块分析1.仿真阶段 (6)(1)整体仿真结果 (6)(2)分模块测试结果 (7)2.实测阶段 (11)四、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1.仿真阶段 (13)2.实测阶段 (13)五、实现功能说明 (13)六、实验总结 (14)七、元器件及测试仪表使用清单 (14)参考文献 (15)内容摘要:报警电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如小型电子产品、汽车防盗报警装置等。
虽然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却较为简明易懂。
因此,尝试设计一个小型声控报警电路,是提高动手能力和扩充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之一。
这次的报告,主要涉及到该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实际调测、故障分析及心得体会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声控报警放大器比较器方波振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1)搭建一个声控报警电路,使之在感知到异常响动时,能发出持续时间大于5s的报警声。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调测电路的方法,掌握其中的设计规律和相应技能。
2.设计要求(1)独立查找相关的资料及文献,自行设计电路结构,确定元器件的具体数值。
(2)在面包板上搭建出电路,并对其进行调测,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做适当改动。
(3)撰写实验课程报告,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
二、设计方案1.资料查找(1)在《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中心)一书中,查找到集成运算放大器及电压比较器的相关设计思路。
(2)在《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查找到555定时器及其应用方面的具体知识。
(3)在《电子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一书中,查找到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并使我对电路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4)关于不同型号的元器件之间的相关性与不同点,主要是通过百度搜索得到自己想要的解答。
2.系统框图及整体设计思路图1系统组成框图麦克捕捉到声音信号后,将其转变为微弱的电信号,进入放大器进行放大,之后与电压比较器设定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若高于门限值,比较器输出电平翻转,控制振荡器产生方波信号,使蜂鸣器发声。
为使蜂鸣器发声持续一段时间,要用一个延时电路保证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维持一定的时长。
3. Multisim 仿真原理图及电路实物图图2电路仿真原理图麦克 放大器 比较器 方波振荡器 延时电路蜂鸣器注:Multisim的使用版本为13.0。
(1)在Multisim软件中,没有麦克和蜂鸣器。
分别使用交流源和发光二极管来代替麦克捕捉到的声音信号和蜂鸣器的发声功能。
(2)仿真成功的标志是发光二极管在开关闭合后闪烁,且能在开关断开后继续维持一段时间。
图3电路实物图三、电路功能模块分析1.仿真阶段(1)整体仿真结果:图4 仿真测试图使用万用表测得:图5整体仿真结果因此,在考虑到电路中某些元器件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可认为仿真电路的整体架构是基本正确的。
(2)分模块测试结果:①放大器:图6两级放大器图7XMM1显示结果a. C1=10uF,主要作用是过滤掉直流成分,尽可能确保只有交流即声音信号通过。
b.U1A和U1B构成两级放大器。
其中,U1A的放大倍数为R3/R2=20倍,U1B的放大倍数为R7/R6=10倍,即总的放大倍数为20×10=200倍。
c. R4、R5作为平衡电阻,分别对应于R5=R2//R3≈9.1kΩ,R4=R6//R7≈9.1kΩ。
②比较器:图8电压比较器a.二极管1N4007主要作用是防止因电流倒流而造成集成运放的损坏。
b. R9=10kΩ,R8=2kΩ,则所加的参考电压值为U=5÷ (10+2) ×10V≈4.17V。
即是说:若输入电压大于4.17V,则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
③延时电路:图9电阻-电容延时电路a.开关闭合后,经LM358P放大的电压通过二极管直接给电容C2充电;断开开关,电容通过R11来放电,完成整个延时过程。
b.延时时长可近似表示为t=RC。
在本设计中,选择R=500Ω,C=10uF,则时间跨度t=500×0.00001s=0.005s,仿真测得的数据为0.006s左右,故基本符合要求。
c.注意在实际搭建电路时,需对R11与C2的值做适当改动,以满足“延迟时间大于5s”的要求。
④方波振荡器:图10555振荡电路图11示波器结果显示a.555定时器的输出端输出方波,其振荡周期T=0.7(R14+2R10)C=0.7×(1k+2k)×2.2×10^-9s=4.62×10^-6sb.输出方波的振荡频率f=1/T=1/(4.62×10^-6 s)=2.16×10^5Hzc.在振荡电路输出端,我使用三极管设计了一个射极输出器,存在等式关系I E=(1+β)I B,实现了对经过蜂鸣器的电流的放大,使蜂鸣器能发出较高功率的报警声。
2.实测阶段按照仿真电路图在面包板上搭建好实际电路后,对应调测步骤如下:(1)输入脉冲信号以模拟异常响声,并使用直流稳压源作为电路的外加信号源。
图12输入脉冲信号图13输入直流电压(2)将示波器的两端分别接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得到实验结果如下。
图14放大器输出端波形分析:由图12可知,输入的脉冲信号频率为60Hz,峰峰值是20mVpp;由图14可知,输出的脉冲信号频率测量值约是60.00Hz,峰峰值约为4Vpp。
因此放大倍数是4/0.02=200倍,与理论设计基本相符。
(3)撤去函数发生器,在面包板的对应位置插上麦克。
进入实际模拟阶段。
并将示波器的两端分别接在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和地,得到实验结果如下。
图15存在异常响动时比较器的输出波形分析:在没有异常响动时,比较器的输出端显示为零电平;在麦克风近处击掌模拟异常响动后,得到的比较器输出波形如图15所示,即跳变为高电平。
与理论设计基本相符。
其中,在实际调测过程中,将R8、R9的值分别改换为27 kΩ和20 kΩ。
实测比较电平值约为2.87V左右。
(4)将示波器的两端分别接在555多谐振荡器的输出端和地,得到实验结果如下。
图16存在异常响动时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由图16可知,输出的方波幅值约为4V,频率约为2.06kHz,在人耳能听到的声波范围内。
因此,与理论设计基本相符。
其中,在实际调测过程中,将C4的值改换为0.22uF。
四、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1.仿真阶段(1)在设计两级放大器时,我对平衡电阻并没有太重视,直接忽略掉了它。
结果发现仿真运行会不时出现错误,这时我才意识到它对电路的稳定有着很大贡献。
(2)在设计延时电路时,我发现若将延时时长设计在5s左右,就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等待发光二极管熄灭。
所以我就直接选定了R=500Ω,C=10uF,来设计一个较短暂的时间。
在不影响其它模块的功能的前提下,对电路进行测试。
(3)在设计电压比较器时,我最初设置的比较电平值较小,以至于开关键没有闭合时,发光二极管就开始闪烁。
在对电阻值作了适当修改后,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4)555多谐振荡电路的部分是我自行查找资料,从零学起的,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信息归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学到了很多。
2.实测阶段(1)在第一次进行实际电路调测时,我刚刚加上±5V的直流电压源,蜂鸣器就开始发出尖锐的报警声。
最初我认为可能是电路出现了故障,后来才知道这是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电路在逐渐进入稳定状态时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2)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过实验室里的调测设备,我对它们的操作熟悉度不免有些降低。
但在多使用了几次之后,终于还是在仪器操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3)最初我把电路插得很是随便,导线和元器件只是以实现功能为前提,几乎没有考虑到整体电路的简洁性与美观性。
但最后又做了适当的调整,具体实物图请详见图3。
五、实现功能说明通过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多谐振荡器的组合,我成功制作了一个小型声控报警装置。
当在麦克风附近击掌时,蜂鸣器会发出报警声,持续时间在5s以上。
其中,我完成了第二个提高要求,增大了蜂鸣器的输出功率,加强了电路报警时的威慑力。
注:关于主要的测试数据和相应的测试方法,请详见“三、电路功能模块分析”部分。
六、实验总结在独立设计小型声控报警装置的过程中,我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我学到的知识在实验中得到了具体应用,令我增加了信心,也收获了很大的乐趣。
这次实验不仅帮助我培养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也大大加深了我对电路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回顾整个设计过程,我还认识到实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并且实验的过程不可能是顺顺利利的,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其中难免有一些问题不能被轻松解决。
这时就需要较强的实验变通能力,不能一味地钻牛角尖,要尝试着通过新的思维模式重新做一次知识的梳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
虽说在整个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也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查阅了相当一部分资料,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保持着对实验的热情,注意开拓进取,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吸收更多的知识。
七、元器件及测试仪表使用清单表1元器件使用清单表2测试仪表使用清单参考文献:[1]刘刚,侯宾,吕玉琴.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95~302[2]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路中心.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126~136[3]余小平,奚大顺.电子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2~26,12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