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24.00 KB
- 文档页数:42
压⼒容器设计规范及制造要求⼀、标准和规范◆GB150-2011 压⼒容器◆GB713-2008 锅炉和压⼒容器⽤钢板◆GB/T 8163-2008 流体输送⽤⽆缝钢管◆GB/T 25198-2010 压⼒容器封头◆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学性能◆NB/T47013-2011 承压设备⽆损检测◆NB/T47001-2009 钢制液化⽯油⽓卧式储罐形式与基本参数◆NB/T47008-2010 承压设备⽤碳素钢和合⾦钢锻件◆NB/T47003.1-2009 钢制常压容器◆JB/T4712-2007 鞍式⽀座◆JB/T4736-2002 补强圈◆HG 20581-1998 钢制化⼯容器材料选⽤规定◆HG 20582-1998 钢制化⼯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 20583-1998 钢制化⼯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 20592-1997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HG 20593-1997 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4-1997 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5-1997 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6-1997 整体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7-1997 承插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制造规范压⼒容器必须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和GB150-2011《压⼒容器》的规定执⾏(⼀)材料材料⽣产单位应当按相应材料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规定向⽤户提供质量证原件,并且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其内容应当包括材料标准号、牌号、规格、炉(批)号、材料⽣产单位名称(或⼚标)及检验印鉴标志。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加盖材料⽣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压⼒容器专⽤钢板的⽣产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焊接⼯艺和焊⼯1、压⼒容器产品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堆焊与补焊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2、缝都应当进⾏焊接⼯艺评定或者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艺⽀持;3、质检⼈员应当全过程监督焊接⼯艺的评定过程;4、焊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艺指导书应当经过焊接责任⼯程师审核,技术负责⼈批准,并且经过监检机构签章确认后存⼊技术档案;5、焊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该⼯艺评定失效为⽌,焊接⼯艺评定试样应当保存5年;6、焊接压⼒容器的焊⼯,应当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
压力容器最新标准压力容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它承载着各种介质的高压,所以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以便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制造标准、安装标准和使用标准。
设计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的要求,包括承压部分的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安全阀的设置等。
制造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采购、焊接工艺、无损检测等。
安装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包括基础的设计、管道连接、防雷措施等。
使用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包括定期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
其次,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还包括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规定。
例如,在海洋石油平台上使用的压力容器,需要符合特殊的海洋工程标准;在核电站中使用的压力容器,需要符合特殊的核工程标准。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标准,是为了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容器使用需求,保障其安全运行。
最后,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还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和工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相关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及时关注最新的标准,确保其生产和使用的压力容器符合最新的要求,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符合要求,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有所帮助。
目录压力容器制造厂必备标准、规范目录 (2)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 (7)压力容器制造厂必备标准、规范目录序号图书名称标准号数量(本)单价(元)总价(元)持有单位一、设计标准1 《钢制压力容器》GB150 8 80 640 设计4、工艺3、质检12 《钢制压力容器》标准释义 2 20 40 设计3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4 58 232 设计2、工艺1、质检14 《管壳式换热器》标准释义 2 48 96 设计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及释义JB 4732-95 6 65 390 设计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 10 80 设计4、工艺3、质检17 《钢制卧式容器》JB/T4731-2005 2 60 120 设计8 《钢制塔式容器》JB/T4710-2005 1 80 80 设计9 《钢制球形储罐》GB12337-1998 1 25 25 设计10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及释义JB/T4735-1997 1 60 60 设计11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20592~20635-971 135 135 设计12 《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4736~4738,JB596-64,4746-20023 56 168设计、工艺、质检椭圆形封头JB/T4737-9590度折边锥形封头JB/T4738-95碟形封头JB596-64补强圈JB/T4736-200213 《压力容器法兰》JB/T4700~4707-20004 42 168设计2、工艺1、质检114 《容器支座》JB/T4712.1~4712.4-20072 100 200设计、工艺15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材料选用规定、强度计算规定、结构设计规定、制造技术要求、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20580-1998~HG20585-19981 145 145 设计16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GB16749-1997 1 38 38 设计17 《不锈钢人、手孔》HG21594~21604-19991 32 32 设计18 《焊缝符号表示法》GB/T324-2008 1 16 16 工艺、19 《标准紧固件实用手册-(第四版)》1 96 96 设计《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 196-2003《普通螺纹公差》GB/T 197-2003《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和倒角|》GB/T 3-1997《六角螺母》GB/T41-2000《I型六角螺母》GB/T6170-2000《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母》GB/T5779.2-2000《六角头螺栓》GB/T5782-2000《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2000《普通螺纹公差》GB/T197-2003《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 3098.4-200020 《钢制人手孔》HG21514~21535-20051 148 148 设计21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 1 80 80 设计22 《设备吊耳》HG/T21574-94 1 18 18 设计23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 20660-2000| 1 50 50 设计24 《JB/T 4718-1992管壳式换热器用金属包垫片》JB/T 4714~4720-1992;JB4721-1992;JB/T4722~4723-19921 150 150 设计25 《管路法兰及垫片》JB/T 74~90-94 1 85 85 设计二、工艺标准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JB4708-2000、JB 4709-2000JB4744-20003 39 117工艺2、质检1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评定、规程、性能检验》标准释义1 36 36 工艺3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 1 13 13 工艺4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88 1 13 13 工艺5 《热处理工程师手册(第2版)》 1 89 89 工艺6 《热处理技术数据手册》 1 85 85 工艺三、材料标准1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713-2008 3 14 42设计、工艺、质检2 《压力容器用钢板》GB6654-19963 10 30 设计、工艺、质检3 《压力容器用钢锻件压力JB4726~4728-2000 3 38 114 设计、工容器用镍铜合金》JB4741~4743-2000 艺、质检4 《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JB 4733 -1996 1 12 12 设计5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 8165-2008 1 40 40 设计6《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 912-2008 1 10 10 设计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 1 26 26 设计8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4237-2007 1 26 26 设计9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 3531-2008 1 14 14 设计10 《耐热钢钢板和钢带》GB/T4238-2007 1 18 18 设计11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3274-2007 1 10 10 设计12 《合金结构钢》GB 3077-1999 1 13 13 设计13 《不锈钢焊条》GB/T983-1995 1 15 15 工艺14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2008 1 16 16 设计15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2002 1 12 12 设计16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 1 12 12 设计17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 1 12 12 设计18 《不锈钢棒》GB/T1220-2007 1 24 24 设计19 《耐热钢棒》GB/T1221-2007 1 22 22 设计2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2008 1 22 22 设计21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2000 1 20 20 设计22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9948-2006 1 20 20 设计23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 13296-2007 1 16 16 设计24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699-1999 1 20 20 设计25 《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1 15 15 设计四、制造检测类标准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 4730-2005 4 170 680 设计2、工艺1、质检12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 1 18 18 质检3 《金属低温夏比冲击试验方法》GB 4159-1984 1 8 8 质检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0-2004 1 20 20 质检5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228-2002 1 40 40 质检6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 1 10 10 质检7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1 20 20 质检8 《金属材料金相热处理检验方法标准汇编》GB/T18876-2006 1 208 208 质检9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4-2008 1 18 18 质检10 《承压设备用钢焊条技术条件》JB/T4747-2002 1 38 38 质检11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2000 3 170 510设计、工艺、质检12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 3 14 42设计、工艺、质检1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T4711-2003 3 30 90设计、工艺、质检合计117 5928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2.1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2.2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2.3 GB12337-1990 钢制球形贮罐2.4 GB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2.5 JB4710-2000 钢制塔式容器2.6 JB4732-1994 钢制压力容器-另一标准2.7 JB/T 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2.8 JB/T4717-1992 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型式与基本参数2.9 JB/T4715-19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2.10 JB/T4716-1992 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型式与基本参数2.11 JB/4717-1992 U型管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2.12 JB/T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2.13 HG20580-1998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2.14 HG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2.15 HG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2.16 HG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2.17 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规定2.18 HG20585-1998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2.19 HG20652-1998 塔器设计技术规定2.20 HG21503-1992 钢制固定式薄管板列管换热器2.21 HG20660-1991 压力容器用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2.22 HG20536-1993 聚四氟乙烯衬里设备2.23 HG/T20678-1991 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2.24 HG/T20677-1990 橡胶衬里化工设备2.25 HG/T20679-1990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2.26 HG/T20569-1994 机械搅拌设备2.27 CD130A3-1984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2.28 HG/T 21563-21572-95 搅拌传动装置2.29 HG/T20668-2000 化工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规定2.30 TCED41002-2000 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31 TEMA 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标准2.32 JB/T4718-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金属包垫片2.33 JB/T4718-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缠绕垫片2.34 JB/T4719-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非金属包垫片2.35 JB/T4720-1992 外头盖恻法兰2.36 JB/T17261-1998 钢制球形储罐形式与基本参数3.1 GB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3.2 GB9112-9123-1988 钢制管法兰3.3 GB1220-12240-1989 通用阀门3.4 GB12241-12243-1989 安全阀3.5 GB12244-12246-1989 减压阀3.6 GB12247-12251-1989 蒸汽疏水阀3.7 GB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3.8 GB/T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3.9 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3.10 GB/T12252-1989 通用阀门供货要求3.11 GB/T13306-1991 标牌3.12 GB/T9019-2001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3.13 JB8-1982 产品标牌3.14 JB576-1964 碟形封头3.15 JB4700-4707-2000 压力容器法兰3.16 JB4729-1994 旋压封头3.17 JB/T84-1994 凹凸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3.18 JB/T85-1994 翻边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3.19 JB/T86.1-1994 凸面钢制管法兰盖3.20 JB/T86.2-1992 凹凸面钢制管法兰盖3.21 JB/T4712-1992 鞍式支座3.22 JB/T4713-1992 腿式支座3.23 JB/T4724-1992 支承式支座3.24 JB/T4725-1992 耳式支座3.25 JB/T4736-2002 补强圈3.26 JB/T4737-1995 椭圆形封头(作废)3.27 JB/54738-1995 90°折边锥形封头3.28 JB/T4739-1995 60°折边锥形封头3.29 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3.30 HG5-220-1965 浆式搅拌器3.31 HG5-221-1965 涡轮式搅拌器3.32 HG5-222-1965 推进式搅拌器3.33 HG5-227-1980 玻璃管液面计3.34 HG5-748-1978 釜用机械密封基本型式及参数3.35 HG5-751-756-1978 机械密封装置3.36 HG5-757-1978 钢制框式搅拌器3.37 HG5-1364-1370-1980 玻璃板液面计3.38 HG20527-1992 不锈钢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3.39 HG20528-1992 衬里钢管用承插环松套钢制管法兰3.40 HG20529-1992 不锈钢衬里法兰盖3.41 HG20530-1992 钢制管法兰用焊唇密封环3.42 HG20592-20635-1997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3.43 HG21505-1992 组合式视镜3.44 HG21506-1992 补强圈3.45 HG21514-21535-1995 碳素钢、低合金钢制人孔和手孔3.46 HG21537.1-21537.6-1992 填料箱3.47 HG21594-21604-1999 不锈钢人孔3.48 HG/T21550-1993 防霜液面计3.49 HG/T21575-1993 设备吊耳3.50 HG/T21583-1995 快开不锈钢活动盖3.51 HG/T21584-1995 磁性液位计3.52 HG/T21619-21620-1986 压力容器视镜3.53 HG/T21622-1990 衬里视镜3.54 HG/T21630-1990 补强管3.55 TH3009-1959 无折边球形封头3.56 JB4731-2000 钢制卧式容器(含标准释义)3.57 JB/T4722-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螺纹换热器基本参数与技术条件3.58 JB/T4723-1992 不可拆卸螺纹换热器形式与基本参数4.1 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4.2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4.3 GB/T710-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4.4 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4.5 GB/T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4.6 GB/T713-1997 锅炉用钢板4.7 GB/T716-1991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4.8 GB/T 912-19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4.9 GB/T1220-1992 不锈钢棒4.10 GB/T1221-1992 耐热钢棒4.11 GB/T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4.12 GB/T2101-1989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4.13 GB/T3077-1999 合金结构钢4.14 GB/T3087-1999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4.15 GB/T3274-19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4.16 GB/T3280-1992 不锈钢冷轧钢板4.17 GB/T3522-1983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4.18 GB/T3524-199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带4.19 GB/T4237-1992 不锈钢热轧钢板4.20 GB/T4238-1992 耐热钢板4.21 GB/T5310-1995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4.22 GB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4.23 GB6654-1996 压力容器用钢板4.24 GB/T8162-1999 结构用无缝钢板4.25 GB/T8163-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4.26 GB/T8165-1997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4.27 GB/T9948-1988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4.28 GB/T11251-1989 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4.29 GB/T11253-189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4.30 GB/T12770-1991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4.31 GB/T12771-2000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4.32 GB/T13237-1991 优质碳素结构风冷轧薄钢板和钢带4.33 GB/T13296-1991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4.34 GB/T14292-199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条钢技术条件4.35 GB/T14976-1994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4.36 YB/T5059-1993 低碳钢冷轧钢带4.37 YB/T5139-1993 压力容器用热轧钢带4.38 YB(T)32-1986 高压锅炉用冷拔无缝钢管4.39 YB(T)33-1986 低中压锅炉用冷拔无缝钢管4.40 YB(T)40-1986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4.41 YB(T)41-1987 锅炉用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厚钢板4.42 YB(T)44-1986 流体输送用电焊钢管4.43 JB4726-4728-2000 压力容器用钢铸件4.44 JB4741-4743-2000 压力容器用镍铜合金11。
最新压力容器国家标准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其中最新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最新的国家标准。
首先,最新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设计方面,标准要求压力容器必须符合一定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比如耐高温、耐腐蚀等。
在制造方面,标准明确了压力容器的材料选择、工艺要求、焊接要求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确保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其次,最新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对压力容器的检验和试验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标准要求压力容器在出厂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这些检验和试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材料检验、焊接接头检验、压力试验等,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此外,最新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还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标准要求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同时还要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和试验,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最新的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国家标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最新标准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规范会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和安全标准。
以下是最新的压力容器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业用途的压力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反应、换热等设备。
2. 设计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的原则,确保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
3. 材料选择:选用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焊接性等,并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
4. 设计标准: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国际上认可的设计标准,如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EN(欧洲标准)等。
5. 制造和检验:压力容器的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6. 焊接和无损检测: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应采用合格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
无损检测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焊接质量。
7. 热处理:对于某些材料和结构形式的压力容器,可能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材料性能或消除焊接应力。
8. 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并确保这些附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9. 操作和维护:压力容器的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10.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应制定压力容器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11. 法规和标准更新: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应随时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确保符合最新的安全和技术要求。
12. 环保要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3. 用户培训:压力容器的用户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14. 记录和文档管理:应建立完整的压力容器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等信息。
15. 结束语: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钢制压力容器最新标准钢制压力容器是一种常用的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医药、食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钢制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在国际上,钢制压力容器的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压力容器协会(ASME)等制定和发布。
钢制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材料标准、制造标准、检验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设计标准是钢制压力容器制造的基础,它规定了容器的结构、尺寸、工作压力、温度范围等基本参数,以及容器的安全系数、耐压试验等内容。
材料标准则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所采用的材料的种类、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要求,以确保容器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制造标准包括了容器的制造工艺、工艺控制、焊接、热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容器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
检验标准则规定了容器的检验方法、检验程序、检验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安全操作规程是钢制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包括了容器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和检修等内容,以确保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钢制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对于保障容器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规范和统一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要求,提高了容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它能够为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再次,它能够为用户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压力容器产品,保障了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钢制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设计单位、检验单位和用户单位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全面贯彻执行。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的要求。
设计单位应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合理设计压力容器,确保设计满足最新标准的要求。
检验单位应加强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的要求。
用户单位应加强对标准的遵守和执行,科学使用和维护压力容器,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压力容器制造焊接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摘录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化工设备厂《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摘录5.焊接和切割5.1 切割5.1.1采用火焰切割下料时,应清除熔渣及有害杂质,并采用砂轮或其它工具将坡口加工平整。
当切割材料为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σb>540MPa的高强度钢或铬钼合金钢时,火焰切割表面应采用打磨或机械加工的方法清除热影响区和淬硬区,并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
不锈钢的碳弧气刨表面应采用砂轮打磨,清除渗碳层。
5.1.2火焰切割时的预热与否,一般应符合钢材焊接时的预热要求。
受压元件气割的开孔边缘或剪切下料的端部如未经焊接者(如安放式接管的开孔边缘或内伸式接管的端部),应采用打磨等方法去除3mm以上。
5.2 焊缝位置5.2.1壳体上的开孔应尽量不安排在焊缝及邻近区域,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在上述区域开孔:1.符合GB150开孔补强要求的开孔可在焊缝区域开孔。
2.符合GB150规定的允许不另行补强的开孔,可在环焊缝区域开孔。
但此时应以开孔中心为圆心,对直径为3倍开孔直径长度的圆所包括的焊缝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并符合要求。
凡因开孔而可予去除的焊缝可不受探伤质量的影响。
3.符合GB150规定的允许不另行补强的开孔,当壳体板厚小于等于40mm时,开孔边缘距主焊缝的边缘应大于等于13mm。
但若按5.2.1条第一款对主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并符合要求者,可不受此限。
5.2.2 外部附件与壳体的连接焊缝,如与壳体主焊缝交叉时,应在附件上开一槽口,以使连接焊缝跨越主焊缝。
槽口的宽度应足以使连接焊缝与主焊缝边缘的距离在1.5倍壳体壁厚以上。
5.3 焊接准备5.3.1 焊接坡口及其两侧至少15mm内的母材表面应消除铁锈、油污、氧化皮及其它杂质。
铸钢件应去除铸态表面以显露金属光泽。
5.3.2 气割坡口的表面质量至少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气割坡口的表面质量类别定义质量要求平面度表面凹凸程度凹凸度小于等于2.5%板厚粗糙度表面粗糙速Ra50(μm)凹坑局部的粗糙速增大凹坑宽度小于等于50mm 且每米长度内不大于1个5.3.3 坡口上的分层缺陷应予以清除,清除深度为分层深度或10mm(取小者),并予以补焊。
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压力容器是许多工业系统和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不仅需要考虑到其功能和性能要求,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技术规定和标准,以保证其安全可靠。
本文将简要介绍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法律法规和标准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不仅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遵守国内和国际标准。
中国的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压力容器技术监察规程》以及相关标准。
国际上,常用的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标准有ASME标准、欧洲标准、ISO标准等。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性,保证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过载、压力波动、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干扰,实现长期可靠使用;(2)可靠性:压力容器设计必须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功效;(3)经济性: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节约成本和简化生产、维护成本等经济因素,使压力容器能够有较高的效益和投资回报。
三、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容器应该由材料强度、应力和应变来计算;(2)应该定期对容器进行测试和检查,以保证其符合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3)设计应该能运用于各种环境和工业用途中。
2、压力容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和计算:(1)设计温度:压力容器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容器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和容器在不同温度下可能遭受的应力变化,以便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厚度;(2)设计压力: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容器所需要对抗的压力及压力的稳定性,以保证容器能够承受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和波动;(3)容器尺寸:容器尺寸应当考虑到使用过程中的重量、空间要求、支撑结构、材料的可能性、预算准备以及其他因素等;(4)设计参数:压力容器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有容器材料的弹性模量、厚度、容器大小、梁补偿、支撑架支撑方式、管道尺寸、阀门的数量、类型、位置等等。
四、结论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是保证压力容器安全、稳定和可靠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检验与验收1.压力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A 、B 、C 、D 四类,如图1和图2(a 、b )所示。
图1aCBAB AABD DCABAC ABD ABAAA图1bAB图2aBDA D BBDBABDCB A图2bA BDA CB C D CABAB BC ADCD C BAA2.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确认的厂内标记。
在制造过程中,如需裁掉原有标记或材料分成几块,应于材料切割前完成标记移植,并保证移植标记的正确、无误、清晰、耐久。
3. 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材厚度δs 不得小于其名义厚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
若换热器用钢管作圆筒时,其投料壁厚偏差应符合GB/T8163和GB/T4976等钢管的标准规定。
4.制造中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
对于尖锐的伤痕以及不锈钢压力容器防腐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
修磨的深度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δs 的5%,且不大于2mm ,否则应予以补焊。
5.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6.标准抗拉强度下限规定值σb ≥540MPa 的钢材及Cr-Mo 低合金钢材经火焰切割的坡口表面,应采用打磨或机械加工的方法清除热影响区和淬硬区,并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当无法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时,应由切割工艺保证坡口质量。
、B 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 (见图3)应符合表1的规定。
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 (见图4)应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大于2mm 。
换热器拼接换热管的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换热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
图4图3表1 mm8.在环向焊接接头形成的棱角E ,用弦长不小于1/6内径Di ,且不小于300mm 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见图5),其值不得大于(δs/10+2)mm ,且不大于5mm 。
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E (见图6)用长度不小于300mm 的直尺检查,其值不得大于(δs/10+2)mm ,且不大于5mm 。
图6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连接的A 类焊接接头,当两侧的钢板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 ,两板厚度差超过3mm ;若薄板厚度超过10mm ,两板厚度差超过薄板的30%,或超过5mm 时,均应按图7的要求单面或双面消薄厚板边缘,或按图样要求采用堆焊成斜面。
10.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对口错边量b 按的规定执行。
测量错边量b 时,以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
图7L1,L2≥3(δs1-δs2)10.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不大于壳体长度L 的1‰,并应符合如下规定:a)换热器圆筒长度L ≤6000mm 时,直线度允差不大于;L >6000mm 时,直线度允差不大于8mm ;b)直立容器的壳体长度L 超过30m 时,其壳体的直线度允差按JB4710的规定。
c)换热器的拼接换热管直线度偏差以不影响顺利穿管为限。
注:直线度的检查是通过在中心线的水平或垂直面,即沿圆周0°、90°、180°、270°四个部位拉φ的细钢丝测量。
测量位置距离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不含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的距离不小于100mm 。
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直线度时应减去厚度差。
11.换热器管箱、壳体、头盖内直径允许偏差a)用钢板卷制时,内直径允许偏差可通过外圆周长加以控制,其外圆周长允许上偏差为10mm ;下偏差为零。
b)用钢管做圆筒时,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GB/T8163和GB/4976的规定。
12.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组装时,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以及封头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δs的三倍,且不小于100mm,并不允许强力组装。
13.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筒管的主轴中心线。
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图样规定),其偏差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1%法兰外径小于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大于3mm。
法兰的螺栓通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见图8)。
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图814.压力容器内件与壳体焊接的焊缝和壳体上的开孔,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的焊缝。
当确需在以上焊缝区域开孔时,应对以开孔中心为圆心,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焊缝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检测,并符合要求。
对因开孔而予以去除的焊缝不受探伤质量的影响。
15.压力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16.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组装完成后,按如下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a)容器壳体同一端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1的1%,且不大于25mm;b)当容器被检断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则该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1的1%与开孔内径的2%之和,且不大于25mm。
17.压力容器法兰、垫片、紧固件按JB4700~JB4707的要求加工、检验与验收。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按HG20592~20635的要求加工、检验和验收。
机械加工表面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线性尺寸极限偏差,分别按GB/T1804中的m级和c级的规定。
18.焊条、焊剂及其他焊接材料的贮存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根据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焊丝必须除油和去锈。
施焊前,应将坡口及两侧各不小于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算)母材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他有害杂物清除干净,并修磨至见金属光泽。
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a)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大于10m/s;b)相对湿度大于90%c)雨、雪环境d)焊件温度低于-20℃当焊接温度低于0~-20℃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B类接头焊缝的余高e1、e2按表2和图9的规定。
表2图9(b)双面坡口(a)单面坡口20.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未焊透、未熔合、弧坑、未填满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焊缝上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
21.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规定值σb≥540MPa的钢材、Cr-Mo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以及焊接接头系数为1的压力容器,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
其他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咬边深度不得大于,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22.有热处理要求的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应随产品一起进行热处理。
23.试板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射线或超声检测(按JB4730),如不合格允许返修。
24.试板的长度和宽度以满足试验所需要试样的类别和数量的要求截取。
但对接接头试板的尺寸应满足L≥300mm,B≥250mm的要求。
试样的截取如图10所示。
图10试板两端舍弃部分长度随焊接方法和板厚而异,一般手工焊不少于30mm;自动焊不小于40mm。
如有引弧板和引出板时,也可以少舍弃或不舍弃。
试板毛坯的截取一般采用机械切割法,也可用等离子或其他火焰切割法,但应去除热影响区。
必要时,也可直接从焊件上截取试样。
根据不同试验项目的相应要求,对试样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后,打上钢印标记或其他永久性的标记。
试样的类别和数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25.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经形状尺寸及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26.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透照、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样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长度。
27.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20%)两种。
28.符合GB150第、GB151第和《容规》第85条的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必须进行全部透照或超声检测。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应满足如下要求:a)当采用透照检测时,其透照质量不应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Ⅱ级。
b)当采用超声检测时,合格级别不低于Ⅰ级。
其他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必须进行局部透照或超声检测。
检测长度不得小于该焊缝长度的20%,且不小于250mm的长度,并应满足《容规》第84条的规定。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a)当采用透照检测时,其透照质量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Ⅲ级,且不允许有未焊透。
b)当采用超声检测时,其合格级别为Ⅱ级。
c)焊缝交叉部位、拼接补强圈的对接接头及GB150第规定的部位应全部检测,其长度可计入局部检测长度之内。
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或公称直径小于250mm,其壁厚大于28mm)的压力容器接管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透照质量及合格级别应与压力容器壳体主焊缝要求相同。
换热器的换热管对接接头应进行射线检测。
抽检数量不小于接头总数10%,且不少于1条,其合格级别不低于Ⅲ级。
29.耐压试验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校验的压力表,且应安装在所试验的压力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部位。
压力表的量程在试验压力的两倍左右为宜,但不应低于倍和高于4倍的试验压力。
低压压力容器试验时,使用的压力表精度等级不低于级;中压压力容器试验时,使用的压力表的等级精度等级不低于级,且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30.压力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试验前通以~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31.耐压试验前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32.试验用液体(一般用水,其他液体另行规定)、试验温度及要求应符合GB150第、和《容规》第98条的有关规定。
试验方法a)试验时压力容器顶部应设排气孔。
充液时,必须将压力容器内的空气排尽并充满液体。
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压力容器表面的干燥。
b)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渗漏后继续升压至固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min;然后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如有渗漏,修补后重新试验(修补时,应将液位降至渗漏部位以下)。
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并不得采用连接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压力容器液压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压力。
c)对于夹套容器,先进行内筒压力试验,合格后再焊夹套,然后进行夹套内的液压试验。
d)液压试验完毕后,应将液体排尽并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液压试验后的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的为合格:a)无渗漏b)无可见的变形c)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d)对标准抗拉强度下限规定值σb≥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33.试验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