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训练_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5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训练_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5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训练_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5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训练_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5课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太丘舍去.( )

(5)去后乃.至( )

(6)君与家君

..期日中( )

(7)相委.而去( )

(8)元方入门不顾.(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女孩儿)

B.尊君在不.(通“否”)

C.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高兴的样子)

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

..文义( )

(2)俄而雪骤.(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家庭聚会(2)大致、差不多(3)约定(4)离开(5)才(6)对人称自己的父亲(7)丢下、舍弃(8)回头看

2.【解析】选A。儿女:子侄辈,指年青的一代。

3.答案:(1)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走了。

(2)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4.【解析】选C。正确的停顿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5.答案:谢道韫陈元方

6.答案:(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7.答案:(1)讲解(2)紧,急(3)相比

8.答案:(1)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2)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9.答案: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0.答案:(1)称赞,赞许(2)效法

11.答案: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12.答案: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问元方“我”和他父亲究竟是谁在效法谁。

13.答案: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

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附【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恩德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