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课程校本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287.36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保护课程校本课程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3-2014学年度春学期
初教12班马玲梅
三、选取你所拟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的一门课程撰写一份课程纲要(50分)
校本课程《环境保护》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课程类型:科学素养类
教学材料:有关环境保护的书刊报纸、网上资料及多媒体等
授课时数:17课时
授课教师:马玲梅
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环境意识淡薄,环境知识缺乏,环境保护行为的缺失是当代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延续将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和未来的发展。
以牺牲环境作代价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明智的选择,这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从小做起。在中学阶段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就是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课程内容
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线,简要介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实,从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阐明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阐述由此带来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地球遭受着各种污染”、“森林减少”、“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土地退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启迪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程还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依法保护环境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轨。课程还介绍了“环境保护的典范——瑞典”、“与环境相关的纪念日”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教育信息,倡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争当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具体内容如下:
1.地球:人类的家园(1课时)
本课是“环境保护”课程的序言和开篇语,统领课程的全部内容。在授课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师生共同探讨并归纳出地球有哪些独特的性质,让它成为宇宙中亿里挑一的星球。教师进一步介绍地球及其生命的诞生,地球资源(包括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物种资源等)及其变化,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2.人类所认识的环境(1课时)
本课教师适宜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介绍以下内容:环境的基本含义;环境的特别定义;环境的组成;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学习,达到认识环境的基本目的。3.地球的脸面越来越脏(1课时)
本节形象地将地球受到污染喻为地球的脸变脏了。教师可选择讲授、多媒体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和实例作重点介绍。建议可将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农药污染、白色污染、食品污染、核污染等类型。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脸面越来越脏与环境污染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
4.地球的肺叶越来越小(1课时)
森林被誉为“地球的肺叶”,本节介绍了以下内容:森林的价值;世界森林资源和中国森林资源的过去和现在;森林减少的原因分析。本课可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由此唤醒师生对“地球之肺”的关注。
5.地球的乳汁越来越少(1课时)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将地球之水誉为“地球的乳汁”。教师可从“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及现状”、“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及现状”和“水资源减少的原因”三个方面布置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可查阅书刊报纸、访谈专家及有关人士、网上搜索等)。课内进行展示与交流,提高珍惜水资源的自觉性。
6.地球的肌肤越来越差(1课时)
肥沃的土地养育着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陆地生命,我们拟人化地将土地誉为“地球的肌肤”。教师可利用1课时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采集部分土地样本,通过实验法,比较不同地域内土地的质量,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逐渐退化。第2课时,教师可帮助学生从土壤侵蚀,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城市、工矿、工程设施、交通对土地的占用三个方面较为理性地分析全球土地退化的原因。
7.地球的体温越来越高(1课时)
“全球变暖”是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形象地将它喻为“地球的体温升高了”。在这节课中我们介绍了全球变暖的表现,并从三个维度分析了地球体温升高的原因:一是太
阳到达地球辐射能的多少;二是地球反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三是地球辐射在地球中滞留时间的长短。通过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温室效应”加剧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8.地球的保护伞出现“空洞”(1课时)
“臭氧层”能吸收宇宙紫外线,阻挡对生命的杀伤力,誉为“地球的保护伞”。本课教师可通过大量的图片,直接地演示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教师重点对臭氧层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让学生明白: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是人类不良行为造成的。
9.地球的物种濒临险境(1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物种和中国特种的现状,明确地球物种濒临险境的严峻现实,教师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物种减少和灭绝的原因,同时对物种灭绝的后果进行阐述,以引起人类对地球物种的特别关注。
10.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什么(1课时)
教师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感性和理性的维度作简要说明,重点介绍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11.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2课时)
本课主要对我国的环境污染作历史、现状及展望性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阐明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道理,并强调必须依法保护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简单介绍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已颁布的有《环境保扩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已颁布的有《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等)和自然灾害防御的法律(已颁布的有《水土保持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三个方面的相关法律,同时介绍我国参与签订的国际环境公约文件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上网查询自己所关心的法律相关内容。本课适宜在多媒体教师授课。
12.瑞典:环境保护的典范(1课时)
本课以瑞典为例,阐述瑞典社会是如何将环境意识、环保制度融入整个社会,成为世界最清洁最美丽的国家之一。以此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按照各自的理解,自己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办一份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成果。
13.6月5日——世界环境日(1课时)
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保日”。本课对历年的世界环境保护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