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讲课教案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讲课教案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讲课教案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讲课教案

武大医学统计学期末

医学统计学试题(A )卷(闭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姓名:

一、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伤害和健康

B.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

C.传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疾病和意外伤害

D.疾病分布、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

2.提出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的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先河的医生是:()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B.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

C.约翰斯诺(John Snow)

D.路易斯(PCA Louis)

E.葛郎特(John Graunt)

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A.预防为主的思想 B.研究对象为人群

C.对比思想 D.社会医学观念

E.生态学思想

4.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A.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C.描述分布、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D.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

E.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恰当治疗

5.关于率和比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大多数率是构成比,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

B.比表示分子和分母的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C.比的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

D.率也是比,但比不一定是率

E.率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指标

6.某单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尽快查明原因,调查中应该使用的主要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期间患病率

7.关于发病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发病率可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B.发病率的变化意味着并因因素的变化

C.发病率的高低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D.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E.发病率可用来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8.与病死率相比较,潜在减寿年数的特点是()

A.强调了早亡对健康的损害

B.强调了死亡对健康的损害

C.不同年龄死亡的经济负担差异

D.不同年龄死亡的数量差异

E.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时更为准确和客观

9.某病的三组病人的性别分布如下表,比较该病的性别发病率,结论是

()

A.男性平均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

B.1组性别发病率差距较小

C.3组性别发病率差距较大

D.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10.衡量某因素和某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 B.暴露者该病的发病率

C.特异危险度D.研究因素的流行率

E.相对危险度

11.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是:

()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C.机械抽样 D.系统抽

样E.多级抽样

12.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常采用双盲法,以尽可能减少:()A.选择偏倚 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 D.信息偏倚 E.以上都不是

13.在分析疾病的年龄分布差异原因时,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各年龄免疫水平有差异

B.由于预防接种的作用

C.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不同

D.由于职业不同

E.由于性格不同

14.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

A.RR B.AR C.PAR D.AR% E.死亡比例

15.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16.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

A.安全性 B.接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E.抗体水平

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对病例和对照的询问方式和态度不同所造成的偏倚是()

A.诊断怀疑偏倚B.测量偏

倚C.暴露怀疑偏倚

D.易感者偏倚E.Berkson 偏倚18.奈曼偏倚是(Neyman bias)指()

A.诊断怀疑偏倚 B.检出偏

倚C.测量偏倚 D.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E.入院率偏倚

19.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分布 B.预测疾病流

行C.验证病因假设 D.制订预防措

施E.评价预防效果

20.下列有关疾病预防的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能提供特异性保护措

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

E.三级预防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

21.对急性传染病接触者检疫的期限是()

A.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C.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E.从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22.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

()

A.预防性消毒 B.疫源地消

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终末消毒

23.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A.伤寒菌苗 B.卡介

苗C.麻疹疫

苗D.白喉类毒

素E.破伤风抗毒素

24.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偏倚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

()

A.检测偏倚 B.标本采集偏倚C.标本储存偏倚 D.混杂偏

倚E.信息偏倚

25.在年龄分布上常表现为“双峰型”即两个高发年龄的恶性肿瘤是

()

A.肾母细胞瘤 B.食管

癌C.肺癌

D.乳腺癌 E.肝癌

26.恶性肿瘤最重要的行为危险因素是()

A.性紊乱 B.吸烟 C.酗酒D.不合理饮食E.抑郁

27.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是()

A.预防为主,加强监测

B.病因预防,早诊早治

C.全面筛查,重点治疗

D.普查普治

E.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双向策略

28.抽样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和“三不”的特点,其中“三低”是指()

A.低发病率、低患病率、低治疗率

B.低年龄、低学历、低经济收入

C.低发病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

D.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

E.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患病率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A.高血压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D.糖尿病E.肥胖30.在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中,对传染源要求做到“五早一就”,“五早”是()

A.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早报告、早隔离

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早隔离

C.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消毒、早处理

E.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消毒

X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错选、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混杂因素的基本特点是()

A.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B.必须是掩盖而不是扩大了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C.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D.必须与研究因素有关

E.必须是致病因素而不是保护因素

2.通过筛检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A.发病率或死亡率高

B.病死率或复发率高

C.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

D.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

疗 E.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

3.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

A.医学观察

B.留验

C.应急接种

D.药物预防

E.住院隔离

4.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A.水

B.食物

C.日常生活接触

D.血液及其制品

E.母婴传播

5.下列属于意外伤害的有()

A.车祸

B.跌落

C.烧伤

D.自杀

E.医疗事故

6.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A.吸毒者

B.同性恋者

C.供血者

D.老年

人 E.农民工

7.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种类有()

A.基因突变

B.抗原漂流

C.抗原转换

D.基因重

配 E.核蛋白抗原变异

8.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是()

A.病毒

B.寄生虫

C.生物毒

素 D.细菌 E.真菌

9.根据2004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艾滋

病 C. 脊髓灰质炎

D. 登革热

E. 钩端螺旋体病

10.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选择的病例应()

A.代表全体所有某病病例

B.住院治疗的各种疾病的全部病人

C.有明确诊断标准

D.诊断、治疗的各种疾病的全部病人

E.县级医院确诊的某病病例

(每空0.5分,共10分)

1.反映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应该用的指标

是。

2.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有,,

和。

3.DOTS是

4.用来描述疾病的不同流行强度的指标

有,和

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的三原则

是,和

6.提出病因假设的方法

有,,和。

7.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有,,和。

(每小题2分,共10分)

1.移民流行病学

2.研究效度

3.保护率

4.matching

5.似然比

0.5分,共5分)

1.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2.整群抽样方法简单易行,但其抽样误差相对比较大,故要适当增加样本

量。()

3.“开放式”调查表并不适合于那些难以限定答案尺度的问

题。()

4.病例对照研究中,个体匹配变量是指定性指标而非定量指

标。()

5.相对危险度的本质为率比或危险

比。

()

6.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症状而入院,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人检出率,致使过高地估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称为入院率偏

倚。 ( ) 7.实验研究中的霍桑效应既可以表现为正向也可以表现为负向心理效

应。 ( )

8.2000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的国

家。 ( )

武大医学统计学 期末题

医学统计学试题(A )卷(闭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 姓名: 一、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得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就是指( ) A.疾病、伤害与健康 B.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病 C.传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疾病与意外伤害 D.疾病分布、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 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与地区分布 2、提出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得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先河得医生就是:( )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B、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 C、约翰斯诺(John Snow) D、路易斯(PCA Louis) E、葛郎特(John Graunt) 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思想就是( ) A.预防为主得思想 B.研究对象为人群 C.对比思想 D.社会医学观念 E.生态学思想 4、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就是( ) A.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与提供措施 C.描述分布、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整理资料、分析资料与得出结论 E.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恰当治疗 5、关于率与比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 A.大多数率就是构成比,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 B.比表示分子与分母得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分子与分母所来自得总体如何 C.比得分子就是分母得一部分 D.率也就是比,但比不一定就是率 E.率就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得动态指标 6、某单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尽快查明原因,调查中应该使用得主要指标就是(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期间患病率 7、关于发病率得描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 ) A.发病率可用来描述疾病得分布 B.发病率得变化意味着并因因素得变化 C.发病率得高低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 D.发病率得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得正确 E.发病率可用来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_与解析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分析计算题 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 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 ·L -1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 (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 100%100% 6.94%4.18 S CV X =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 100%100%8.67%117.6 S CV X =?=?=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 X S =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 X S = ==(g/L )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 ==(1210/L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 (/2/2X X X u S X u S αα-+ , )计算。 该地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66-1.96×0.031 , 4.66+1.96×0.031),即(4.60 , 4.72)1210/L 。 该地女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18-1.96×0.018 , 4.18+1.96×0.018),即(4.14 , 4.22)1210/L 。 (4) 两成组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u 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无差别 H 1: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有差别 0.05α= 2) 计算检验统计量 22.829X X u === 3)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t 界值表(ν=∞时)得P <0.001,按0.05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 (5)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因样本含量较大,均作近似u 检验。 1) 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的比较 ①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0μμ=,即该地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等于标准值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期末复习

统计 一绪论 第一节: 统计学: 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 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第二节: 基本内容: 1 .统计设计 2 .数据整理 3.统计描述 4.统计推断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同质: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大致相同。变异:各观察单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与数据类型 总体和样本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参数:μ率:μ/π 样本: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 统计量:率/ P X X 第二章 第一节频数分布 频数表 1.求全距:max—min=R 2.确定组数:1/10*全距 3.确定组距:

4.确定组限: 第一组下限≤min 最后一组上限≥max 偶数比奇数好 5.确定频数 6.归纳分析 第二节 一、算术均数 适用:正态分布 用于说明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 (一)直接法(小样本) = / :样本均数 n :样本观察例数 (二)加权法 (大样本) n ∑= X f X =(各组中值*组频数)/n 组中值=1.(本组下限+第二组下限)/2 2.本组下限值+组距/2 二、几何均数 适用:1.等比资料 2.对数正态分布 小样本:n ∑-= X lg lg G 1 X X X

大样本:n ∑-=M 1 X lg f lg G 三、中位数 小样本:奇数:M=X (N+1)/2 偶数:M=1/2[X n /2+X (n/2+1)] 大样本:i f f n 5.0L M M L M ?-+=)( M :中位数; L M :M 所在组的上限; f L :M 所在组之前积累的频数 ;f M :M 所在组的频数; i :组距。 四、百分位数 i f f x%n L P x L x X ?-?+=)( L x :X 所在组的上限; f X :X 所在组之前积累的频数 ;f L :X 所在组的频数; i :组距 第三节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一、极差 极差(R ):即全距=max –min 二、四分位数间距 (越大则数据变异越大。适用于偏态分布。) Q=P 75 - P 25 三、方差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医学统计学》期末模拟考试题(四)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预试验的样本标准差s越小,所需样本含量越大。() 2. 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可以反映两个现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3. 在配对资料秩和检验中,两组数据统一从小到大编秩次。() 4. 对3个地区居民的血型构成作抽样调查后研究其差别,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余都大于5,可直接作χ2检验。() 5. 总例数等于60,理论数都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不可用确切概率法。() 6. 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7. 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只有当区组间差别的F检验结果P>0.05时,处理组间差别的F检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8.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9. 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10. 如果把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作分析,前者的区组SS+误差SS等于后者的组内SS。() 11. 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定义中,因变量(Y)是0~1变量。()

12. 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比较,当P<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0.01时,统计上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推断错误的可能性小于0.01。() 13. 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各组总体方差是否不同。() 14. 在两组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中,T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值在界值范围内则P值小于相应的概率。() 15. 无论什么资料,秩和检验的检验效率均低于t检验。()检验。() 16. 分类资料的相关分析中,检验的P值越小,说明两变量的关联性越强。() 17. 析因设计既可以研究各因素的主效应作用,又可以研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18. 当Logistic回归系数为正值时,说明该因素是保护因素;为负值时,说明该因素是危险因素。() 19. 常见病是指发病率高的疾病。( ) 20. 用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病,治疗前与治疗后病人的收缩压之差的平均数,经t检验,P<0.01。按a=0.05水准,可以认为该药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多重回归中要很好地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好选用________。 a. 最优子集法 b. 逐步法 c. 前进法 d. 后退法 e. 强制法 2.t r

武汉大学专业排名一览

2015武汉大学专业排名一览武汉大学专业排名,武汉大学各专业排名,武汉大学全国排名,这些问题肯定是考生们当下最关注的焦点,查字典学校大全为您整理关于武汉大学专业排名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自然科学 武汉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1名,A+/538。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10名,A/445;工学第13名,A/469;医学第15名,B+/162。武汉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A第10名/445。10个学科类17个本科专业。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A 第11名/249;信息与计算科学:A+ 第8名/249。物理学类:物理学:B+ 第13名/176;应用物理学:B+ 第15名/93。化学类:化学:A 第9名/170;应用化学:B+ 第33名/188。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A 第8名/143;生物技术:A+ 第7名/151。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8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A++ 第3名/82;地理信息系 统:A++ 第2名/70。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B+ 第3名/10。电子信息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 第8名/127。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A 第8名/44。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A 第6名/112;生态学:C+ 第14名/30。统计学类:统计学:A 第7名/106。

2、工学:A第13名/469。11个学科类20个本科专业。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C+ 第28名/62。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B 第31名/21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B 第27名/90。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B 第27名/126。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B 第18名/102。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 第5名/166;自动化:A 第15名/206;电子信息工程:B+ 第15名/256;通信工程:A 第13名/1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第7名/415;电子科学与技术:C+ 第21名/83。土建类:建筑学:B+ 第15名/96;城市规划:A 第13 名/77;土木工程:A 第9名/184。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A++ 第1名/39;水文与水资源工程:A+ 第2名/25。测绘类:测绘工程:A++ 第1名/39。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B 第39名/187。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C/51。农业工程类:农业水利工程:A++ 第1名/27。 3、医学:B+第15名/162。4个学科类6个本科专业。 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C+ 第23名/49。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B 第16名/101;医学影像学:B+ 第16 名/52;医学检验:A 第11名/53。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A 第4名/47。药学类:药学:B 第20名/79。 (二)社会科学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5名,A++/557。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哲学第4名,A+/43;经济学第11

南医大医学统计学期末题目

1.下列变量中,不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 A .坐高 B .胸围 C .血型 D .身高 2.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μ + 1.96σ)的面积为:_____ A .95% B .45% C .47.5% D .90% 3.5人的血清滴度为:1:2,1:4,1:8,1:16,1:32,平均滴度为_____ A .1:8 B .1:lg8 C .lg (1/8) D .1:12.4 4.为了比较一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两指标的变异程度,可选用____ A. 标准差 B. 标准误 C. 变异系数 D. 极差 5.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则_____ A. 样本标准差越大 B. 样本标准差越小 C. 总体均数的95%可性区间越窄 D. 总体均数的95%可性区间越宽 6.连续性变量x 呈偏态分布,从该总体中反复随机抽样,随样本含量n 增大,下列哪个选项将趋向正态分布_____ A. x x μ σ- B. C. x x x s - D. x s μ- 7.下面关于标准误的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最不正确?________ A. 标准误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 B. 标准误反映重复试验准确度的高低 C. 标准误反映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D. 标准误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 8.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_____ A.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C. 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 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 9. 有两个独立随机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σ μ -x

检验时,自由度是_______ A .n 1+ n 2 B .(n 1+ n 2)-1 C .(n 1-1)+( n 2-1)-1 D .(n 1-1)+( n 2-1) 10.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______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C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11.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_______ A. α=0.05 B. α=0.01 C. α=0.10 D. α=0.20 12.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_____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改变 D.两者均不变 13. 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 _______ 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 P 值和α值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 P 值与α值的大小无关 14 . 作两均数比较,已知n 1、n 2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______ A. t 检验 B. 秩和检验 C. F 检验 D. 2χ检验 15. 三个率的比较的卡方检验,P 值小于0.01,则结论为_____ A.三个总体率均不相等; B.三个样本率均不相等; C.三个总体率之间肯定不等或不全相等; D.三个总体率之间不等或不全相等。 16.配对设计的目的是_____ A.提高测量精度 B.操作方便 C.为使用t 检验 D.提高组间可比性 17 . 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 χ检验结果为:甲 文 ) 1(01.02χχ>,乙文 2 ) 1(05.02χχ>,可认为______ A. 两文结果有矛盾 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 C.甲文结果更可信 D.乙文结果更可信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 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 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 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 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 '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 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 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 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 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1.3.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 -Wallis 法。如 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 法校正P 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 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 检验,Bonferroni 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1.4.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 检验法。如果 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 法校正P 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 检验。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 检验,Bonferroni 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组直接采用t检验,这样即使得出结果也未必正确**

医学统计学分析题

五、分析应用题(4题,共40分) 1、为观察某病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单纯型用西医治疗, 疑难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如下: 某病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比较 疗法例数治愈数治愈率(%) 西医治疗 70 50 74.29 中西医治疗 60 22 36.67 X2 =5.29 0.05>P>0.01, 西医治疗的疗效较好。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6分) 1、答:结论不可信(2分);因为在设计分组上不科学,两组间不具有可比性(4分)。 2、24名志愿者完全随机地分成两组,接受降胆固醇试验。甲组为特殊饮食组,乙组为药物处理组,受试者在试验前后各测量一次血清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 甲组乙组 受试者试验前试验后受试者试验前试验后 1 6.11 6.00 1 6.90 6.93 2 6.81 6.8 3 2 6.40 6.35 3 6.48 6.49 3 6.48 6.41 4 7.59 7.28 4 7.00 7.10 5 6.42 6.30 5 6.53 6.41 6 6.94 6.64 6 6.70 6.68 7 9.17 8.42 7 9.10 9.05 8 7.33 7.00 8 7.31 6.83 9 6.94 6.58 9 6.96 6.91 10 7.67 7.22 10 6.81 6.73 11 8.15 6.57 11 8.16 7.65 12 6.60 6.17 12 6.98 6.52 (1)欲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6分) (2)欲判断两种降血清胆固醇措施效果是否相当,又采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6分) 2、答:(1)欲分析两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可用治疗前后比较,属配对设计(2分),应用配对t检验(3分)。(2)如判断两种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别,则属成组设计(2分),应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3分)。 3、检验血磷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其中,乙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现用甲、乙两法检测相同的血液样品,所得结果如下表。 样本号 1 2 3 4 5 6 7 乙法 2.74 0.54 1.20 5.00 3.85 1.82 6.51 甲法 4.49 1.21 2.13 7.52 5.81 3.35 9.61 问:⑴若要判断能否用乙法推算甲法,又用何统计方法?(6分) ⑵欲比较甲乙两法检出血磷是否相同,用何统计方法?(6分) 3、答:(1)根据题意,应用回归分析(6分) (2)这是配对设计计量资料(2分),应用配对t检验(4分) 4、某单位对常住本市5年以上,从未接触过铅作业,也未服过含铅药物或其它重金属,饮用自来水,无肝、肾疾患及贫血,近日未使用利尿剂的健康成年,用乙酸乙酰法测24小时尿δ-ALA的结果如下,欲制定其95%正常值范围。请问:用何种估计方法?说出理由并给出计算公式。(10分) δ-ALA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5.5 合计

武大医学统计学期末题

医学统计学试题(A )卷(闭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姓名: 一、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0分)。 1.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是指() A.疾病、伤害和健康 B.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 C.传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疾病和意外伤害 D.疾病分布、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 E.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 2.提出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身体虚弱的坏血病病因假说并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先河的医生是:() A.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B.詹姆士·林德(James Lind) C.约翰斯诺(John Snow) D.路易斯(PCA Louis) E.葛郎特(John Graunt) 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思想是() A.预防为主的思想 B.研究对象为人群 C.对比思想 D.社会医学观念 E.生态学思想 4.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 A.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C.描述分布、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D.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 E.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恰当治疗 5.关于率和比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大多数率是构成比,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 B.比表示分子和分母的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C.比的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 D.率也是比,但比不一定是率 E.率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指标 6.某单位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为尽快查明原因,调查中应该使用的主要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期间患病率 7.关于发病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发病率可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4.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5.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6.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7.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资料。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 8.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 9.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次试验,事件A出现了m次,则比值m/n称为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10.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11.系统误差: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12.参数: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

武汉大学考研报录比(2017-2005)历年报录情况统计汇总

报考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比较关注武汉大学各学院各专业历年的报考和录取人数基本情况。新祥旭考研收集整理了武汉大学2004年开始的历年分专业报录比数据以供报考武汉大学的同学参考。 在此首先对武汉大学近几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大概梳理下: 武汉大学2017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300多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70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5410(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7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71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00多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8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6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8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4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5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45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招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5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9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1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6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限报专业学位专业)。 2014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6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5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4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6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报名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专业不限),“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 2013年武汉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6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00名),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约33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27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另外,我校“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70 名(专业不限),“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 武汉大学2017年的招生人数达到9300人,增加的部分基本上是非全日制录取人数。全日制硕士学位中学硕和专硕招生情况武大跟国家整体方针保持一致,专业硕士学位在招生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请报考的同学注意这一点。

医学统计学问答题(含答案)

简答题 0.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各有什么适用条件? 答:(1)算术均数:适用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 (2)几何均数:适用于频数分布呈正偏态的资料,或者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及等比数列资料。 (3)中位数:适用各种类型的资料,尤其以下情况: A 资料分布呈明显偏态; B 资料一端或两端存在不确定数值(开口资料或无界资料); C 资料分布不明。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 外,还可计算S X ,和S X 96.1±,问各说明什么? (1)X 为算数均数,说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 (2)S 为标准差,说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离散趋势 (3)S X 96.1±可估计正态指标的95%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即此范围在理论上应包含95%的个体值。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

原始值X无需转换作u=(X-μ)/σ转换 分布类型对称对称 集中趋势μμ=0 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μ=Mμ=M 参考: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0,标准差为1;正态分布的均数则为μ,标准差为σ(μ为任意数,而σ为大于0的任意数)。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只有一条,而正态分布曲线是一簇。任何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标准正态变换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特例。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1)描述频数分布的类型2)描述频数分布的特征3)便于发现一些特大或特小的可疑值4)便于进一步做统计分析和处理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 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如儿童身高与成人身高变异程度的比较。 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1)X轴与正态曲线所夹的面积恒等于1或100%;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报告.doc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评述 医学期刊论著:《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题目】口岸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统计分析 【研究目标】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种跨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研究人群】2010 年1 月--2012 年5 月口岸接受预防接种的出入境人员6870 位,其基本资料如下:男3678 人,女3021 人;年龄在3-79 岁之 间,平均年龄45.6 岁。经免疫前检查和询问,研究对象均无严重 的疾病,且无接种疫苗过敏史及禁忌症。 【资料类型】本资料是计数资料。 (1)原文:研究对象:选择我处2010 年1 月-2011 年4 月,2011 年5 月-2012 年5月两个时间段6870 位出入境人员,将其按公务人员、船员、劳 务人员、留学人员、旅游探亲及商务等进行分组。 (2)问题:①文献中未明确“我处”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来源。 ②文献中未提及“6870 位出入境人员”是如何产生的,即是普查, 还是抽样调查?如果是抽样调查,未明确抽样的方法,是如何应用 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这6870 位研究对象的? 【统计方法】 (1)本论著未明确使用了何种统计学方法,我们组认为:首先应对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满足正态、方差齐,选择χ2检验,否则应选用秩和检验。 一篇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需根据该篇论文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没有检验方法或检验方法不合理,就无法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出错,也就无法对结论进行准确判断。 (2)文献尽管在“1.4 统计学处理”中提及了“使用SPSSl5.2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注明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但方法中未注明统计推断方法,没有明确

武大医学统计学期末复习总结(名解和简答)

医学统计学期末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参数Patame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实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克制的或可能掌握的。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I型错误type I error: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I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α来表示。 II型错误type II error:“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取伪”的错误称为II型错误,其概率大小用β来表示。 P值P-value:在H0成立的前提下,用样本数据获得的样本统计量及比样本统计量总计更极端的区间下的面积。 置信区间confidence bound / 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所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 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 哑变量dummy variable:如果是多分类指标,假定有g类,则用g-1个取值为0,1或-1的变量,称为哑变量。 偏相关系数partial correletion coefficient:表示在一组变量中,任一两个变量在其它变量固定不变时,他们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或者说,扣除其它变量对它们的影响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情况。 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回归平方与总平方和之比,其数值反映了回归贡献的相对程度,其值约接近1,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越好。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 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不同截断点时的(1-特异度)为横轴,灵敏度为纵轴,作的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曲线。 简答题: 1. 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①标准差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变异度的大小,S越大,变量值x 越分散;反之变量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强;②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变异度的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关系不同:n增大时,①S-σ(恒定);②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①标准差表示x变异度的大小,计算CV,估计正常值范围,计算标准误

武汉大学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 医药统计研究的过程是什么? 2. 统计资料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 3. 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 4. 概率与常用概率分布 练习与思考 1.瓶中装有100片药片,其中有5片次品,从中任取10片,求: (1)10片全是正品的概率; (2)恰有2片次品的概率。 2.10把钥匙中有3把能打开锁,任取2把,求能打开锁的概率。 3.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试用A ,B ,C 表示下列事件: (1)A 不发生而B ,C 都发生; (2)A 不发生而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3)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4)A ,B ,C 中恰有两个发生。 4.某药厂的针剂车间灌注一批注射液,需4道工序,已知由于割瓶时掉入玻璃屑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5,由于安瓿洗涤不洁而造成废品的概率为0.2,由于灌药时污染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1,由于封口不严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8,试求产品合格的概率。 5.甲乙两个反应罐在1小时内需要工人照顾的概率分别为0.1和0.2。求在1小时内: (1)甲乙两罐都需要照顾的概率; (2)甲乙两罐都不需要照顾的概率; (3)一罐需要照顾而一罐不需要照顾的概率。 6.设()0.2, ()0.3, (/)0.3,P A P B P A B ===试求: (1)()P AB ; (2)(/)P B A ; (3)()P AB ; (4)()P A B +。 7.三个射手向一敌机射击,射中的概率分别为0.4,0.6,0.7。如果一人射中,敌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2;二人射中,敌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6;三人射中则必被击落。已知敌机被击中,求该机是三人击中的概率? 8.已知X 的可能取值为0,±1,±2,且 }1|{|}2{,6.0}1|{|,3.0}0{,4.0}21{==≥=≤===<<-X P X P X P X P X P 试求:X 的概率分布? 9.已知在8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0.57,试求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 10.当投掷五枚分币时,已知至少出现两个正面,问:正面数刚好是三个的条件概率? 11.设X 服从泊松分布,且已知{}{}12P X P X ===,求{}4P X =。 12.设k 在[0,5]上服从均匀分布,求方程02442 =+++k kx x 有实根的概率? 1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医学统计学分析基本思路指南

医学统计学分析基本思路指南 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一定要以理解为主。对于初学者,不必强记一大堆的公式,也不要死钻牛角尖,非要弄明白为什么这种方法叫“t检验”、“F检验”,为什么这个残差叫做“学生化残差”等等。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统计学史。对于只想应用的人来讲,你只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方法,什么指标应该用于什么情形。尽管多数统计教材都说了数据分析应该先做假设检验,然后选定统计量,然后怎么怎么。但实际中我们拿到一堆数据的时候,不会坐在桌上先列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也不会满座子地计算统计量。更实际的分析思路是: (1)先确定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方法。不同研究目的采用的统计方法不同,常见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差异性研究,即比较组间均数、率等的差异,可用的方法有t 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二是相关性分析,即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的方法有相关分析。三是影响性分析,即分析某一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可用的方法有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等。 (2)明确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进一步确定方法。不同数据类型采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定量资料可 用的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线性相关、线性回归等。分类资料可用的方法有χ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等。图1.6简要列出了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数据类型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3)选定统计方法后,需要利用统计软件具体实现统计分析过程。SAS中,不同的统计方法对应不同的命令,只要方法选定,便可通过对应的命令辅之以相应的选项实现统计结果的输出。 (4)统计结果的输出并非数据分析的完成。一般统计软件都会输出很多结果,需要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并做出统计学结论。但统计学结论不同于专业结论,最终还需要结合实际做出合理专业结论。 下面是本人简单总结的常用方法的选择,可供读者参考。如有引用本图者,请注明引自《医学案例统计分析与SAS应用》一书,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