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08中基陈原

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通过人格特征表现出来。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中,个人的成长经历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以自己的经历来谈谈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从我出生到三岁的时候,一直在外婆家生活。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一星期来看我两三次。因为出生时体质较差经常生病,所以外公外婆很疼我,经常抱着我吃饭睡觉,出去散步,对我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要什么零食和玩具都买给我。所以养成了我依赖、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懂得体谅他人。

三岁以后妈妈把我接回去上幼儿园,刚开始很不适应,一到幼儿园就哭着要回家,也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没有了外公外婆娇宠的我失去了要什么有什么的特权,因此经常为一些玩具、饼干的分配问题与小朋友打架,在玩儿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小朋友不按照我的想法和思路进行的话我就会生气打人。老师把这种情况反映给妈妈以后,妈妈就慢慢教导我应该懂礼貌,经常跟我说只有和小朋友互相帮助、平等友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会得到大人的喜欢,这样我的任性自私才逐渐改正过来,也慢慢适应了离开妈妈的怀抱和小朋友在一起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上,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有很大不同:妈妈多是说教和鼓励;而爸爸则多是严厉的体罚。这在我小学到初中的那段时期表现得最明显。

有时我在外面玩儿晚了回家,妈妈会告诉我下次要早一点回家,或者提前跟爸爸妈妈打个招呼,不然他们会很担心;而爸爸就会罚我在自己房间站两个小时。有时考试考砸了妈妈也会骂我两句,但更多的是鼓励我下次认真学习,争取考个好成

绩;而爸爸则会严厉的训斥我甚至打我两下。久而久之,我跟妈妈的感情要亲热自然,有什么话都可以跟她说,而对爸爸则有一种说不清的害怕和疏远,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爸爸总是批评我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甚至在我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时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开心和赞许,但对我的任何一个错误却可以批评很久。尽管妈妈对我始终是抱有鼓励的,但我现在还是有些自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做好一些事情,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是优秀的。

在学校教育上,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从小学到高中直到大学,我遇到的老师绝大多数都很好,教学上认真负责,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也给予了我不少帮助。

小学的班主任经常让我主持一些班级的文艺活动、甚至学校的文艺演出,这在相当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胆量和能力,也对我克服内心的自卑有一定的帮助;

初中的老师经常用一些奖励和表扬激励我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活动,那时候我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喜欢在少数人的队伍中上台领奖,觉得既光荣又自豪,所以自己也更加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我的初中老师活力四射,幽默风趣,对她的喜爱无形中也影响到我自己性格的发展,变得热情大方、活泼直爽;

高中时的老师除了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师者外,还是我们的家人和朋友,那时候住校,又有高考的压力,我的班主任除了抓好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开导我们考试失利的焦虑心情,帮助我们分析错误,鼓励我们不要放弃,高中的我们开始慢慢懂事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不再那么尴尬和对立,反而有些相亲相爱,互相理解,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班级都有了这种改变,但我很幸运,有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在这里我学到了认真,学到了感恩。

和同伴的相处,也对我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朋友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伙伴,在他们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初中时,我和同班的一个女生成为了好朋友,直到现在。我们无话不说,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会互相倾诉,互相安慰。记得初二初三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那时我每天都不想回家,对周围的事情也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也下降了,爸爸妈妈面对成绩的下滑责备我贪玩,有时候他们之间的不愉快还会撒气在我身上,渐渐的我在家变得不爱说话,每天闷闷不乐,看着别人每天开开心心的上学,我想他们家一定都很幸福,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倒霉要遇到这些事情,悲观情绪日益增长。但我的朋友一直陪着我,安慰我、开导我,说她家也有一些小问题,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风光笑脸的背后说不定也有别人不知道的痛苦,她鼓励我坚持、鼓励我乐观,后来爸爸妈妈的慢慢和解了,我也回复了往日的快乐,但在这段经历中,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乐观和坚强。

以上就是我的成长经历对性格发展的影响。而在这段经历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同伴关系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