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人际互动功能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研究,探讨其在人际互动中的功能。研究结果发现,元话语名词在学术论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也可以促进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元话语名词的使用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学术论文中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词,从而实现有效的人际互动。

关键词:元话语名词;人际互动;英语学术论文;功能研究

1. 引言

元话语名词是指在学术论文中用来描述和概括具体话语或语篇成分的名词。在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使用较为普遍,研究者们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讨论。然而,对于元话语名词在人际互动中的具体功能,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语料,从不同角度探讨元话语名词在学术论文中的人际互动功能。

2. 元话语名词的功能分类

根据其在语篇中的作用和用途,我们将元话语名词的功能分为三类:揭示作者观点、促进读者理解和引发读者思考。

2.1 揭示作者观点

元话语名词可以在学术论文中揭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例如,作者可以使用“观点”、“看法”、“主张”等元话语名词来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这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2.2 促进读者理解

元话语名词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术论文中复杂的概念和思想。通过使用元话语名词,作者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比如,作者可以使用“例子”、“实例”等元话语名词来为读者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实证,以支持自己的论点。

2.3 引发读者思考

元话语名词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使用“问题”、“挑战”、“发现”等元话语名词,作者可以提出问题或者思考,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相关的主题和领域。

3. 元话语名词的语言表达特点

为了恰当地使用元话语名词,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首先,使用者需要准确地选择元话语名词,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其次,使用者需要将元话语名词与其他元素搭配使用,如动词、形容词等,以增强其表达能力。最后,使用者还需要注意元话语名词的用法和语境,避免使用不恰当的元话语名词,导致误解和歧义。

4. 结论

通过对英语语言学学术论文中元话语名词的人际互动功能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元话语名词在学术论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揭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可以促进读者的理解和思考。然而,使用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在学术论文中恰当地运用这些名词,从而实现有效的人际互动。本研究对于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和人际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元话语名词在英语学术论文中具有重要的人际互动功能。通过揭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元话语名词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促使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然而,为了正确地使用元话语名词,使用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需要准确选择元话语名词,并巧妙地搭配其他元素,以增强表达效果。因此,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和人际交流能力对于运用元话语名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HEDGING的交际功能

. HEDGING的交际功能 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潘晓霞*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黄建滨** 摘要:HEDGE/HEDGING作为模糊语言学中的特殊语言现象,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HEDGE/HEDGING的概念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对这一概念学者们至今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因而,系统地回顾HEDGE/HEDGING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概述HEDGE/HEDGING 的概念演变过程,接着简要回顾HEDGE/HEDGING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情况,然后分析和探讨其主要交际功能,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用“模糊调和”来指称HEDGING可能会比“模糊限制语”更合适。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交际功能语篇功能人际功能礼貌策略 1. HEDGE和HEDGING研究综述 1.1 HEDGE和HEDGING的概念演变 语言学字典中解释HEDGE和HEDGING这两个概念的词条很少,对它们的定义多半基于LAKOFF最先提出的定义。HEDGE 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https://www.doczj.com/doc/7919303201.html,KOFF(1972)最早提出的,虽然在这之前,ZADEH(1965)和WEINREICH(1966)已注意到了这种语言现象和概念。根据LAKOFF的定义,HEDGES指的是那些“将事物弄得模模糊糊,或将原本模糊的事物弄得不那么模糊的词语”(LAKOFF,1972,234),诸如sort of, strictly speaking。ZADEH(1972)按照LAKOFF 的定义从语义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HEDGES,诸如very,slightly,technically,practically。 HEDGE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最初指的是一种用来修饰一述语或名词短语的成员隶属关系的表达,通常为一词语或短语。由于这类词或短语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可以改变某些词的模糊程度,或者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起了限制的作用,所以在最早的译文中廖东平(1982)用“模糊限制词”对应英语中的HEDGES。继而,何自然(1985,27)改用“模糊限制语”,按照LAKOFF 的定义,“一些令听话者得不到确切信息的词语,如kinda(=kind of),sort of等是模糊限制语;而一些表达推测或不确定含义的词语,如I guess,I think等,也算是模糊限制语。”之后,中国学者便一直沿用“模糊限制语”来介绍国外有关HEDGE的研究成果,或研究英语中的这一语言现象(孙1986,陈&李1994,李1995,赵1999,何&姜1994,冯1999,杨2001)。 然而,随着国外语言学界对HEDGE研究的不断深入,HEDGE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停留在原先的层面上。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以来,尤其自HEDGE被语用学家和语篇分析学家采用以来,HEDGE 的概念就已远远偏离它最初的含义。这个术语不再仅指用于修饰一述语或一名词短语的成员隶属关系的表达。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FRASER(1975)和https://www.doczj.com/doc/7919303201.html,KOFF(1977)就曾注意到某些动词和句法结构传达各种模糊限制施事语(hedged performatives) (e.g. I suppose/guess/think that Harry is coming; Won’t you open the door?)。模糊限制施事语的提出拓宽了HEDGE的概念。此外,HEDGE还用来修饰说话者对整个命题的真值性所负的责任,而不仅仅修饰话语中某一部分的成员隶属关系。一些学者,如VANDA KOPPLE (1985),认为HEDGES (e.g. perhaps, seem, might, to a certain extent)是修饰整个命题的真值性而不是使其中个别成分变得模糊。HEDGE概念的这种扩展使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区分两类HEDGES。 *潘晓霞,女,浙江财经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词汇学。 **黄建滨,男,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词汇学,语言教学。通讯地址:310058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外国语学院。E-mail:jianbin32@https://www.doczj.com/doc/7919303201.html, 或huangjb@https://www.doczj.com/doc/7919303201.html,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篇1 浅探新时代和谐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构建 【摘要】探索一条有效的语言学教学途径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和谐的角度探讨英语语言学和谐课堂的构建。分析什么是和谐课堂,进而利用和谐教学、和谐环境等理论方法指导语言学教学的实际,达到构建英语语言学和谐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语言学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 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如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效地促进教学,是每个英语教学者都必然关注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一个成功的课堂与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息息相关。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语言理论和原则,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特点 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属性、功能、起源和内部层次,掌握英语语言学基本特征和主要分支的基本概念,了解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社会、文化、语境、思维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同时了解部分主要语言学流派。英语语言学的教学内容宽泛,不易深细,主要包括英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学领域中各分支的基础理论,如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基本内容,也包括了语言

元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元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提要: 元话语理论,也称功能性言语(metadiscourse)是建立在语言交际和篇章功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指导英语教学的理论。本文拟通过对元话语的理论研究以及元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探析元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以写作为例,分析探讨元话语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元话语理论;英语教学;英语写作;实证研究 一、引言 语言交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一个是元话语(metadiscourse)。基本话语主要涉及话语的命题内容和指称意义,传递话语主要信息。元话语通常称为“关于话语的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两类话语形式的不断选择,使说话人信息准确,条理清晰,结构合理,符合逻辑。Vande Kopole认为,基本话语主要实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元话语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二、元话语的理论研究 1.何为元话语(Metadiscourse)?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Metadiscourse 一词的中文翻译,成

晓光(1997)把它翻译为“亚言语”,李佐文(2001)把它译为“元话语”,徐海铭(2004)把metadiscourse 译为“元语篇”,不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William(1981)认为metadiscourse 是“关于写作的写作”,包括所有不涉及话题内容的东西。Vande Kopple (1987)认为meatdicourse 是“关于话语的话语”,元话语是为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服务的。Crismore(1989)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语言交际,话语都包括基本话语和元话语两个层面。就表现形式来说,metadiscourse是指那些能够用来组织语篇、引导读者阅读、理解作者的意图及观点、并表达作者对语篇和读者态度的一些词语、短语或句子,是发话者为达到交际目的所采取的策略。元话语告诉读者如何理解、评述关于话题的命题信息。Intaraprawat(1988)强调说,元话语帮助作者有技巧地写出考虑周到的、让读者容易接受的文章,引导读者去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题内容。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对元话语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元话语是用于组织话语、表达作者对话语的观点、涉及读者反应的一种方法,这一观点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2、元话语的分类及语篇作用 Kopple概括总结了七种有关元话语的分类及语篇作用,即:(1)连接词语,如:first, next, however, in the second place, with regard to, in connection with等,其作用是连接语篇各部

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新趋势

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新趋势 随着大数据和的发展,国外学术语篇研究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本文将探讨这些新趋势,以及它们如何促进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进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术语篇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大数据和的兴起,这个领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场变革中,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在涌现,从而为学术语篇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大数据时代,学者们可以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来深入挖掘大规模的语料库。例如,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化 地分析文本内容,而社会网络分析则可以用来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知识交流。大数据还可以为学术语篇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实证分析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普适性。 人工智能的崛起也为学术语篇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来自动分类和标注语篇,从而大大提高研究效率。深度学习技术也可以用来识别和理解复杂句子结构,进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使用规律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在面对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国外学术语篇研究也需要保持其传统

的优秀方面。例如,对于语篇的理解和分析仍然需要依靠学者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学术语篇研究也需要继续实际问题和社会需求,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数据和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面貌。这些新趋势不仅为学术语篇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些新趋势,以及它们如何促进国外学术语篇研究的进步。我们也需要这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数据隐私、伦理问题和计算资源的需求等。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国外学术语篇研究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元话语名词学术语篇中人际互动研究的新视角。我们将简要介绍元话语和名词学术语篇的相关背景,然后从人际互动研究的切入点展开,阐述其重要性和意义。接着,我们将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和辨析本文涉及的名词,并通过实证分析支持我们的观点。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强调本文的贡献和意义。 元话语是指交际活动中使用的描述性语言,它有助于建立、维持和改变人际关系。名词学术语篇则是学术领域中的专业语言,通常用来描述和解释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概念、理论或方法。在元话语名词学术

学术语篇的主要人际资源及其功能

学术语篇的主要人际资源及其功能 李敦东;蒋静 【摘要】Though a shift from objective description to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has occurred in global studies of ac-ademic discourses,too much attention is still paid to the use of objective forms in domestic academic writ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s.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has divided major interpersonal resources in academic discourses into interactive,epistemic and evaluative resources.The first category covers first person pronouns,second modal verbs,modal adjunct,epithet,thing and process,third textual elements,interpretive markers and constructions. All these resources combine to realize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s of academic discourses.Therefore,domestic aca-demic writ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s should strive to shift from extreme objectivism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readers by employing more interpersonal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ir openness and negotiability.%学术语篇研究已从客观描写转向功能解释。从功能角度出发将学术语篇中常见人际资源分为交互性、认知性和评价性成份三类。交互性资源为第一人称代词;认知性资源主要包括情态动词、情态附加成份、认知形容词、认知名词和过程动词等;评价性资源主要有语篇成份、解释性标记和句型结构等。此三类资源在构建人际交互性学术语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学术论文写作及教学应抛弃对绝对科学客观性的传统追求,重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恰当运用种种语言资源有效达成学术语篇的开放性和协商性。

【参考文档】英语语言学论文-精选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语语言学论文 篇一: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 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原文地址:/ptyuyan/36951.html 1、普通语言学论文题目 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普通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John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评判与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析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的意义观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国内语言模因论研究述评系统功能普通语言学发展五十年回顾评20世纪的索绪尔研究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比较与诠释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及其影响论索绪尔的语用哲学思想探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简述现代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与三个语言学派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洪堡特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精神语法分析的系统描写与比较的几个方面韩语语法教材中“时制”概念的研究回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之再辨析系统功能类型学--类型学之功能视角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中国学者从事外国语言学研究的正道国外语言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浅析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词的时间和空间因素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主体离场的系统论研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评述论语言学研究的论域构成与价值流变重新认识索绪尔的共时和历时语言学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威廉·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论析浅谈俄罗斯人对音素的偏好维吾尔语语素问题新探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势及相关启示简评哥本哈根学派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浅谈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评介汉字速记符号的符号学分析中国传统语言学国际地

英文求职信中的元话语

英文求职信中的元话语 在Hyland元话语人际模式分类的框架下,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元话语在英文求职信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一方面,旨在揭示元话语如何帮助建立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以及元话语如何帮助作者传达劝说信息,从而增强对元话语使用的认识;另一方面,旨在为中国学生学习书写英文求职信提供有益的借鉴。 标签:元话语;英文求职信;人际互动 引言 元话语作为话语分析领域内一个较新的概念,近年来正成为研究的焦点。元话语是作者组织语篇、吸引读者、表示对命题内容和对读者的态度的显性语言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元话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主要聚点于探究元话语的定义、功能和分类。随着话语分析的纵深发展,学者们探究了元话语在学术语篇、教育语篇、广告语篇和商务语篇中的元话语使用特点和规律,这大大加深了元话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鉴于目前鲜有学者把元话语理论应用于英文求职信的分析,本文尝试以Hyland的人际元话语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元话语在英文求职信中的使用情况和分布特征。 1.元话语的人际模式 元话语体现的是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Hyland以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借用Thompson的交互和互动两个概念,并吸取Sinclair的语篇互动层思想,在总结前人分类模式的合理之处基础上,提出了元话语人际模式。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包括交互元话语和互动元话语,其中又包括若干元话语的次小类。交互元话语指作者通过对信息的控制来引导读者;互动元话语指作者和读者明显介入语篇之中,从人际关系和态度上实现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人际互动。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且强调所有元话语资源都具有人际互动功能。它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元话语在不同语篇中的人际和语篇功能,实现了语篇中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互动性,强调了元话语的人际互动潜能。因此,本文采用其作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对英文求职信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特征加以分析和探究。 2.元话语分析 2.1 研究方法和语料收集 为了探索元话语在英文求职信中的使用情况和分析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英文求职信的小型语料库,参照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的分类标准,对语料库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 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Y202110。 作者简介:赵静(1987-),女,汉族,湖北沙洋人,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 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要:元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用维度分析教师课 堂元话语的特征,并探讨元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大学英语互 动式课堂的构建,以期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元话语;互动课堂 元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备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元话语还可以作为一 种语用手段,应用在口语语篇或书面语篇中,现今,元话语已经在这两个领域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元话语在交际双方对话中,可以完成话语内容理解与诠释的任务,是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课程组织与 师生交流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元话语既是语言输入的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 使用元话语开展教学工作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从而完成教学内容的传递。英语 教师在课上对元话语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进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 培养、语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情 况进行研究,首先对元话语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 语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构建方法。 1. 元话语的相关概述

元话语在对话交际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和基本话语对话存在区别。基 本话语对话是指意义命题内容的概念性信息,主要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而元话语 是为了让读者可以在听到基本话语后快速做出反应,引导听者在对话中理解话语 内容并评价基本话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实现双方互动交流,进而达到交际的 目的。Hyland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元话语,在对元话语解读时提出人际模式 并对元话语进行概括分类,将其分为互动式元话语和引导式元话语。前者包含主 句语义关系,后者主要是帮助言说者构建语篇,从而可以在语篇构建下,使读者 快速地清楚语篇想要表达的内容。互动式元话语可以帮助言说者清晰地表达出自 己想要表述的内容,在互动式元话语的帮助下能使听众清楚言说者的态度,并根 据其获得的信息做出反应,这是言说者与听者实现良好互动的前提。互动式元话 语包含模糊语,可以削减言说者或作者对命题的指向性、确定性。在互动式元话 语具备的功能下,使读者与作者形成一定的联系,通过对话交流思想,由此可以 在读者与作者建立联系后,体现人际功能的对话性。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特征的分析 为了解元话语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在预试研究中选取 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课堂中实际授课语言为研究语料,语料 搜集完成后进行人工整理和分析,以期了解该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使用的特点。 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该名英语教师进行大学英语授课时,课堂元话语使 用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其课堂话语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的形式为教师提问学 生回答,在获得学生回答信息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反馈,且教师反馈内容相对比 较简单,并未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做出过多的评价与延伸,增强语的使用频率和态 度语、标记语的使用频率相对悬殊。该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更多关注的 是围绕问题给出学生确定的答案,并很快转向下一个话题,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 合理的引导,学生获得的可理解性输入十分有限,且并没有获得语言输出的机会。大学英语教师应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师话语,通过话语本身的逻辑性和多样性引导 学生掌握语言,并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总体而言,该大学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式,且前者的使用频率更

学术摘要中元话语研究于学生论文写作的观照

学术摘要中元话语研究于学生论文写作的观照 蒋知洋;张薇 【摘要】The study of metadiscourse in abstracts can definitely guid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writing skills and enhance the readibility of thesis with the awareness of readers ’ presence taken into account since abstract is the summarizing version of the whole thesis .%是对论文提纲挈领的概述,研究中的元话语使用可以观照学生从读者意识的角度积累写作全文的技能,继而提高论文的阅读价值。 【期刊名称】《湘南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总页数】3页(P57-59) 【关键词】学术摘要;元话语;论文写作 【作者】蒋知洋;张薇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郴州 423000;湘南学院外国语学院,湖 南郴州 4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引言 现代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

读摘要来判断,为此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学术论文摘要是位于论题与正文之间的独立语篇,对整个论文写作进行提纲挈领的概述。作为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所体现的是对作者行文思路的阐述,或是对论文基本内容的介绍,出彩的摘要会使论文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学术写作作为“一种劝说的过程”[1],不是孤立的话语行为,须有读者的解读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元话语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向读者阐释传达自己的主题内容,以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 一、学术写作中的读者视角 写作作为语言输出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生务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国内外各种重要考试中均有写作题的设置便可见一斑。鉴于写作的重要性,在国内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均开设写作课,但教学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尤其是毕业时的学术论文写作更是让许多学生一筹莫展。综观目前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讨论,探讨较多的是语言基础和写作技巧,注重写作的形式和内容却忽视了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读者[1]。 写作必须要有读者的解读参与才能实现其价值,换言之,写作不是孤立的话语行为而是一种社会交际,决定了写作过程中的读者意识是写作中的要素之一。学术论文是在特定的专业学科话语社团中表达科研成果的一种交流机制,论文写作的过程实质是作者与话语社团其他成员互动、协商,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以达到某种共识的交际过程[2]。 二、元话语的概念与分类 元话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arris于1959年提出,这一概念自1980年代起 首先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关注[3]。按照Vande Kopple的观点,任何形式的语言交际都含有两个方面——基本话语(primary discourse)和元话语

人称代词we在英语科技论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

人称代词we在英语科技论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 秦枫;郎曼 【摘要】本研究以电子信息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论文为语料,研究第一人称代词We在协商和构建论文人际意义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人称代词We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可以突出论文的价值,创新点和可信度;可以使读者作为同行专家介入语篇,参与论证,共同完成对新论点的构建;可以在论证中包含多种声音的协商,缓和新论点可能造成的面子威胁行为(FTA).因此,本研究指出,在科技英语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了解学术语篇的劝说性质,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方式;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使学生学会使用能为学术社团所接受的方式表达观点,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显得非常必要.【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23)005 【总页数】6页(P161-166) 【关键词】科技论文;人际意义;第一人称代词We 【作者】秦枫;郎曼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系统功能语言学(SFL)认为,语言作为表意资源,同时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语篇意义[1]。近年来,对学术话语的研究

逐渐从概念维度扩展到人际意义方面。Myers对科学论文中礼貌问题的语用分析[2]、Thompson对学术语篇中互动问题的研究[3-4]、Hyland对学术语篇中元话 语的研究[5-8]、Hoye的语篇互动[9]、Martin的英语评价系统等都从不同的方面[10],不同的角度表明:学术话语不仅包含命题内容,还有诸如权势与团结,参与与分离,面子与礼貌等人际因素[11]。这种观点摈弃了认为学术话语是以客观的、不涉及个人情感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传统观点,把学术话语看作一个作者与读者协商、互动、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定义过程。而长期以来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较 少关注论文的人际意义。相反,为使论文内容显得客观,我们通常要求学生使用第三人称或被动语态写作,避免具有主观因素的语言,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可是,我们发现,目前大多数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主动语态和第一人称的使用十分普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称代词在协商和构建论文人际意义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12-14]。Hyland把学术论文中人称代词的人际作用分为两类:自我提及语和读 者称谓语[6-7]。本文以电子信息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论文为语料,研究第一人 称代词we,作为自我提及语和读者称谓语,在构建和协商科技论文人际意义方面的作用,期待在科技英语写作教学中,给予论文的人际意义更多关注,提高学术交流水平。 传统上讲,科学语篇有别于其他语篇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于它的客观性[15]。由于科学知识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实验性证据,因而被认为是对自然现象最为客观和真实的描述[16-17]。科学的语言,因此,应该是朴 素的,客观的,不存在作者的任何主观因素,个人情感或模糊不清楚的表述[18]。长期以来,这种观念使得许多科技论文作者不去使用任何可能被认为是主观的,不科学的语言。然而,我们知道,所有的话语都包含着某种观点,科学话语也不例外。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以文本为基础的(text-based),是以话语为媒介的 一种社会构建。作为知识生产活动的科学涉及到针对受众的辩论过程[19]。由于读

元话语的理论研究综述

元话语的理论研究综述 刘琦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式很多,而语言无疑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交 流形式。任何一种语言的交流都会包含基本话语和元话语。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在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并且已经成为语篇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重点介绍了元话语的起源、定义、功能和分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 望。%There are many kinds of tools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but language is the most common, direct and effective one. In any form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primary discourse and meta-discourse involved in. Nowaday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scholars have paid their attention to it,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t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 definitions, func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meta-discourse, and also the prospect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3页(P103-105) 【关键词】元话语;语篇;定义;分类 【作者】刘琦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

中英文国家学校简介中元话语使用的对比和浅析

中英文国家学校简介中元话语使用的对比和浅析 作者:胡素珍 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0期 摘要本文基于Hyland等人有关元话语的理论,研究了中英文国家学校简介元话语的有效使用,从中文和英语元话语使用的比例,做出原因分析,对中英文中各类元话语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弄清此类简介中元话语的使用,更一步促进我国在教育宣传方面与世界的接轨对中英文中各类元话语功能的异同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元话语分类交际元话语互动元话语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一种手段,而交际不仅涉及信息、物品或服务的交换,而且涉及交际双方的个性、态度和观点。而元话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说话人或作者对语篇内容和读者/听话者(以下合称“受众”)的态度。什么是元话语?元话语一词最早由Zellig Harris 提出, 早先常常被称作“关于话语的话语”和“关于谈话的谈话”(Hyland, 2005),到现在它被定义为“用来协商语篇互动意义的自我反省表达形式,能帮助作者/说话人表达观点,与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进行交际。(Hyland, 2008)”。 语言包含两个层面:基本话语 (primary discourse) 和元话语(metadiscourse)。Hyland和T se(2004: 157)认为,对元话语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观点是,强调话语的组织篇章的功能;广义的观点是,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在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和修辞的方法以及把话语组织和话语含义结合起来的方法。元话语的分类存在许多不同意见,使人莫衷一是,但大多数分类都是基于由Vande Kopple(1985)的分类上。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的徐赳赳将元话语分为了三大类词语元话语、标点元话语、视觉元话语。 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英文学校简介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比较,需要强调的是笔者谈的元话语是书面语。笔者分别考察了五个国外著名学府的英文简介和五个国内著名学府的中文简介,以此来进行比较。

初探元话语

初探元话语 丁紫赟n;胡丽娟 【摘要】近年来,元话语被广泛应用在话语分析和语言学习中,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层面.以Hyland(2004)的理论为基础,介绍元话语的概念;借助韩礼德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论证元话语的功能并分析元话语与命题信息的区别,最终论证Hyland & Tse(2004)关于所有元话语都具有人际功能的观点. 【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1 【总页数】5页(P91-95) 【关键词】元话语;多功能性;人际意义 【作者】丁紫赟n;胡丽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元话语(metadiscourse)一词最早由Zelling Harris于1959年提出。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名称,如亚话语(meta-talk)[1],亚据标记(evidential)[2]等。但是,直到 1981年,Williams[3]在Style: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中对元话语的研究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认为,元话语是一种文化变体,是用来描述作者文体风格的一种重要的结构

层。他还指出,作者与读者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交流的:一个是主要话语(primary discourse),提供与语篇主题有关的信息,并扩展命题内容;另一个 就是元话语,引导读者组织、解释、评价,并对命题信息做出反映。基于此,本文先介绍元话语的概念,再借助韩礼德的语言的三大元功能的理论,论证元话语所具有的功能;最后,论证 Hyland&Tse(2004)[4]关于所有的元话语都具有人际功能的观点,并讨论元话语的分类。 Zelling Harris首次提出元话语的概念,认为元话语是语篇中包含次重要地位的信息。后来,许多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对这一术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概念。Vande Kopple[5]83认为,元话语是与基本命题信息内容无关的话语,旨在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所传达的信息的一套机制。 Fairclough(1992)认为元话语是一种明显的互文性,作者通过元话语与读者在语 篇中进行交流[6]Halliday(1978)认为,元话语指的是语篇本身的组织和其所涉及的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不包括超越语篇之外的外部世界的活动[7]。成晓光(1999)认为,在任何形式的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必须使用元话语来组织他的主 要内容,以便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元话语与命题内容无关,只是用来增强语篇的人际和语篇意义[8]。李佐文(2001)将元话语概括为可以在话语不同位置出现的,本身不给话语增添新内容但能标记话语结构,体现发话意图的词,短语或句子。他们依附于话语而存在,但不是话语的主体,在交际过程中起调控话语主体信息的作用[9]。 Hyland(2008)把元话语定义为用来协商语篇互动意义的自我反省表达形式,能帮 助读者/说话人表达观点,与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进行交际[10]。也就是说,Hyland强调的是人际意义,如评价(evaluation),观点(stance),介入(engagement)等。作者不是借助元话语扩展命题信息,而是帮助读者连接、 组织、解释、评价,形成观点。

国外学术语篇元话语研究25年(1990-2015)

国外学术语篇元话语研究25年(1990-2015) 曹凤龙;王淑娟 【摘要】从发展趋势,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模型角度探讨了学术语篇元话语研究的情况和结果,发现体裁理论和对比修辞为主要的研究理论,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类型以对比研究为主,但是对于文化,学科,体裁等对元话语的影响并没有达成共识,研究对象广但口语语篇研究不足,研究结构多但依旧以总体结构为主,部分结构和句际结构研究不足,研究模型呈现单一模型向多维度模型发展的趋势。%Academic discourse has remained a major research subject of metadiscourse analysi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Narrative review is performed in the paper to select and delineate 33 papers published in 4 SSCI jour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ing trend, research theory, research method,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model. Result manifests that genre theory and contrastive rhetoric are most frequently adopted;a combi n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widely used;researches focus on contrast study and so far no agreement has been reached as fo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discipline and genre. Oral discourse analysis remains a gap to be filled in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discourse receives much focus instead of partial structure or inter-sentential structure. Research model shifts from single model to a multi-dimensional one. These gaps, as have been mentioned, give implications to and shed light upon future researc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