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平 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8.5,19
- 格式:pptx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54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以及空腹血糖≥5.6mmol/L)。
2)MDT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手术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其他需要先行治疗的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
2)相对禁忌证:BMI<27.5;手术前未经内科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手术前未经心理评估或存在无法配合手术后管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或极度肥胖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疾病;存在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2手术方式的选择2.1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1)根据患者BMI、年龄、性别、合并症、代谢综合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手术方式应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确保手术效果。
2.2手术方式的具体选择1)胃镜下胃部减容术(GES):适用于BMI<35,无代谢综合征和严重合并症的轻至中度肥胖患者。
2)胃旁路手术(RYGB):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3)胃套管切除术(SG):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4)一期吸脂减重术:适用于BMI<35,脂肪分布较为集中的患者。
5)二期手术:适用于BMI≥50,或BMI≥45且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患者。
3术前评估与准备3.1术前评估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肥胖病史、合并症、手术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腹部B超、胃镜检查等。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
3.2术前准备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下)1. 膳食管理膳食管理是2型糖尿病防治的重要一环。
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控制总能量摄入量,并均匀分配到每日三餐。
建议主食选择为杂粮,如糙米、全麦面包等,以控制血糖升高。
同时,推荐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和蛋白质,如鸡肉、鱼类和豆制品等。
此外,患者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如甜点、油炸食品等。
2. 运动锻炼运动是控制2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推荐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重要的,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肌肉的代谢能力。
患者在进行运动时应遵循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原则,并在运动前后及适当时候测量血糖。
3. 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对于轻度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可帮助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并减少胰岛素的阻抗。
对于重度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来补充胰岛素的分泌。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合并症、肾功能等。
4.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对于控制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检测,以了解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常规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肾功能等。
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5. 心理支持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
因此,给予心理支持是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支持小组、进行心理咨询或寻求亲友的帮助来减轻压力。
同时,积极的心态也对疾病的控制有着积极的影响。
6. 应对并发症患者应加强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并积极预防。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疾病等。
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如心电图、眼底检查和尿常规等,及时发现并控制可能的并发症。
7.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患者应了解疾病的病因、危害和防治措施,并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胰岛素注射器等。
2019 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标题:探究2019 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在当今社会,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发布的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究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内容及意义,为读者带来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背景2019年发布的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在我国糖尿病学会的指导下,经过多位权威专家的悉心研究和反复论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临床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2型糖尿病的防控和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对患者的危害。
此次发布的标准相较于以往的诊疗标准,更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更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糖尿病的预防和干预提出更具体和详细的措施。
二、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核心内容1. 诊断标准本次发布的标准,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标准。
专家们通过对临床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确诊标准,并指出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2. 饮食和运动指导本次发布的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对患者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这个标准明确了糖尿病患者在每餐饮食中各种成分的摄入量,指出了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这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药物治疗原则针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本次标准也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疾病的发展阶段,指出了不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治疗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治疗思路。
三、对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个人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对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2019指南与共识I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CSMBS )于2014 年组SOCiety for MetabOIiC & BariatriC SUrgeryI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一一《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 )》[1 ]。
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Z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硏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Z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
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 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 ]。
2017 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 )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 J o鉴于此Z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 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Z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1.1手术适应证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 )BMI≥37.5 , 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 ,推荐手术;27.5≤ BMI < 32.5 ,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 ]。
(2)男性腰围≥ 90 cm、女性腰围n85 Cm Z 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Z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 ]。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杨国庆,母义明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
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为家庭、国家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但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
为达到尽早、有效、持久的血糖达标,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生活方式指导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均至关重要。
由于近年来大量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CDS根据最近研究成果特别是大量基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循证医学数据,针对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做了大量修改和补充,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
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可能均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目标血糖水平[4]。
现就新版指南中,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做一解读。
1 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糖尿病治疗指南确立了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指南推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当生活方式干预加1种口服降糖药(OHA)血糖控制不佳时,加用基础胰岛素是最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
在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指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2种或2种以上OHA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未达标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相对较轻,及时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是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自身特点的治疗策略。
基础胰岛素不仅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进而实现血糖全面达标;更重要的是,可最大限度保留更多β细胞功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
中国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版)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1.1%和9.6%,男性高于女性。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负荷后2 h血糖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主要指标。
其治疗是以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控制体重、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
本指南内容较多,仅分享治疗部分。
治疗部分2型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
患者的综合治疗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降糖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监测血糖、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须注意,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一)治疗目标基层医生不仅要努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达标率,还应强调血压、血脂、蛋白尿等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争取联合达标。
综合控制目标见表2。
建议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HbA1c分层目标建议见表3。
(二)非药物治疗1.医学营养治疗: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合理膳食模式是以谷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低盐、低糖、低脂肪摄入的多样化膳食。
建议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酒精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定时定量进餐,控制进餐速度,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进餐顺序的习惯[9]。
注意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每日摄入总热量:休息时25~30 kcal/kg,轻体力劳动时30~35 kcal/kg,中体力劳动时35~40 kcal/kg,重体力劳动时>40 kcal/kg;脂肪占总热量<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4,10]。
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药物篇)一、免疫接种★依照常规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一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苗;≥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能够考虑接种3次。
二、预防2型糖尿病★关于糖尿病前期患者,专门是BMI>35kg/m2,年龄<60岁和有怀胎糖尿病史的妇女,应考虑利用二甲双胍预防2型糖尿病。
★长期利用二甲双胍可能引发维生素B12缺乏。
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贫血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按期监测维生素B12。
三、AIC目标值★多数非怀胎成人合理的AIC目标是<7%;★关于有严峻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有限、有晚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发病、应用了包括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医治仍难达标者的糖尿病患者,AIC目标值<8%。
★关于更改医治方案的患者,每3月检测AIC一次。
四、2型糖尿病药物医治★无禁忌症者,起始医治首选二甲双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AIC≥9%应考虑起始两药联合医治。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高血糖病症和/或AIC水平≥10%和/或血糖≥L,考虑开始胰岛素医治。
★假设是单药医治或两药联合医治在3个月内没有达到或维持AIC目标,加用另外一种降糖药物。
★关于没有达到血糖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该推延药物强化医治,包括考虑胰岛素的医治。
★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对不缺乏的患者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而且长期摄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可能存在平安性问题。
五、抗血小板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二级预防医治;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利用氯吡格雷(75mg/d)。
★包括至少有一项其他要紧危险因素(高血压、抽烟、血脂异样或蛋白尿)的大多数>50岁男性或女性,且不伴出血高危因素者,可考虑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