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考古学简史
- 格式:docx
- 大小:34.22 KB
- 文档页数:13
第二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在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历史中,中国考古学产生相对较晚,而且是随着西学东渐而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但在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前,从比较早的时期开始,不同时代的文人学者就对古代遗存,特别是古代文物有着传统的喜好。不过,这些研究古代器物的学问虽然在一定程度了丰富的古代历史的研究,但是最终也没有直接演变为现代考古学。
一、金石学和考古学的传入(1921年以前)
(一)中国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
古人在追寻自己的历史时,很早就开始注意到埋藏于地下的古迹和古物。根据对古器物的收集方式和研究深度,这一时期又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零星发现和研究阶段(北宋以前时期)
北宋金石学产生之前,人们对地下出土的古器物和古文字资料虽然比较重视,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
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引用他实地调查到的古迹材料。如在《春申君列传》中提到考察春申君故居的情况:“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他也曾“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① [加拿大]布鲁斯?G?特里格:《考古学思想史》(第2版),陈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武帝时,曾有人得宝鼎于山西汾水,献于汉武帝,故将此年改元为“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所献宝鼎实际上就是商周时期青铜鼎。
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美阳(今武功)得鼎,献之”(《汉书·郊祀志》)。好古文字的张敞对这件“尸臣”鼎铭文进行过考释。
东汉时期,许慎在撰写《说文解字》时,曾注意收录和参考郡国山川出土的钟鼎彝器之上的“前代之古文”。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盗掘魏王墓,出土了大批竹简,后经过荀勖、束皙等人多年的释读和考订,最终整理和编次为《纪年》、《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十几种古书共七十五篇。这些古书被后人统称为《汲冢书》。
北魏时期,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其中对各地的古城、陵墓、寺庙、碑碣以及其他史迹多有记述,许多现在已经损毁不存,其价值甚大。其后,唐代的《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图志》,也调查和记载了许多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寺观等遗迹。
综上所述,自两汉以来的,虽然一直有人在零星地调查、收集和研究古代遗存,但从总体上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
2.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北宋至民国)
北宋时期,随着史学和书学的发达和拓墨术、印刷术的发明,首先开始了收藏、著录、研究古代铜器和石刻的风气,从而逐渐形成一门经久不衰的学问—金石学。
金石学,或称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他是在没有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于著录和考订文字资料,以达证经补史的目的。
首开金石学风气的是北宋仁宗时的史学家、经学家刘敞,他将自家收藏的11件古器物,摹写铭文,绘画图像,刻之于石,名为《先秦古器图碑》。①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述》第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3。
他还在《先秦古器记》中开创了金石著作的体例。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欧阳修完成的《集古录》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金石学专著。该书收录了上千件铜器和石刻,涉及的时代和内容都极其广泛。
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是北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吕大临撰写的《考古图》10卷,共收入青铜器、石刻、玉器等古器物234件。也是文献史上第一次出现与当今意义相近的“考古”一词。(插图:《考古图》封面)
徽宗宣和5年成书的《宣和博古图》(王黼编纂),集中了宋代皇室收藏的历代青铜器800余件。每类器物有总说,每件器物有摹绘图、铭文拓本、释文以及尺寸、重量与容量,有的甚至还记述有出土地点和收藏,是宋代金石学发展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金石学著作流传下来,如赵明诚和李清照的《金石录》、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式法帖》等。
宋代学者在金石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录古代各种文物,并使之逐渐成为专门的学问;二是创造了传拓铭文和绘制图像的方法,从而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资料;三是考释和研究,包括对金石的时代和真伪、碑刻文字和内容、对经史记载的修正等;四是确定了一批古代器物的名称,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当然,宋代从皇帝到士大夫阶层对金石学的崇尚,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盗掘古墓的风气。
元明两代,金石学的成就不多。代表性著作有《河欮访古记》、《古玉图》等。前者重视野外考察,拓展了金石学的研究方法;后者专门收录玉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到清代,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受乾嘉学派影响等原因,金石学又重新发展起来,并很快达到其鼎盛时期。乾隆年间御撰的《西清古鉴》、《宁寿古鉴》、《西清古鉴续鉴甲编》和《乙编》,收录了清廷的大量藏品,
对古物研究和金石学的迅速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像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程瑶田的《考工创物小记》、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吴大澂的《愙斋集古录》、王昶的《金石萃编》、冯云鹏和冯云鹓的《金石索》等书,不仅从不
同的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金石学的发展,并且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插图:《古清古鉴》收录的铜器)
此后,金石学的研究范围,从以青铜彝器和石刻为主扩展到造像、画像石、墓志、铜镜、兵符、钱币、玺印、砖瓦、封泥甚至明器等领域,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宽。到清代末期,商代甲骨和汉代简牍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金石学的研究范围。罗振玉和王国维是这一时期金石学的集大成者。
据容媛《金石书目录》统计,从北宋到清代乾隆时期的700余年之间,流传下来的金石学著作仅有67种,而乾隆到民国初年200年间,金石学著作的数量就达到了906种之多,可见金石学在清代发展之快。
金石学产生于宋代,鼎盛于清中后期至民国,在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与近代考古学相比,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首先是研究目的不同,金石学以证经补史为研究目的,而考古学则力图研究和复原古代社会历史;其次是研究的对象不同,金石学主要以零星出土和传世的遗物为研究对象,而考古学研究的是各种古代遗存;第三是获取资料的手段和研究方法不同,考古学是采用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等手段来获取资料,并有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地层学和类型学等,而金石学则完全不同。所以,中国的近代考古学不是也不可能从传统的金石学中生长出来。
(二)外国考古学的传入(1895-192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传入,考古学也被介绍到中国。如章太炎和梁启超等人在其著述中,都提到过考古学对于研究历史的重要性。梁启超在其1900年出版的《中国史叙论》中,甚至将汤姆逊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三期论与中国的古史进行过比附。
这一时期,在西方列强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大历史背景下,一批外国学者开始到中国来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从这些考古工作的性质和涉及的地域,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归纳。
1.俄、英、瑞典、德、日本、法等国学者在新疆和河西地区的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对古遗址(包括城址)、古墓葬和石窟寺的考察和发掘。
受俄国学士院的派遣,D.A.克列缅茨(D.Klementz)率领的探险队于1898-1899年到新疆吐鲁番进行了古代城址的考古发掘。稍后,斯文·赫定(Sevn Hedin)到新疆考察罗布泊(1901年),意外发现并大规模发掘了楼兰古城遗址,揭开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千年之久的楼兰古城的神秘面纱。
英国人A.斯坦因(M.A.Stein)三次(1900-1915年)到西北地区考察,调查和发掘了多处古遗址。他两次到敦煌莫高窟,掠走各类文物1万余件,其中大部分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Pelliot)在西北地区考察并发掘多处遗址(1906-1907年),期间从敦煌莫高窟掠走劫走大量各种文书和唐代绘画与幡幢、织物、木制品、木制活字印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