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5
从道家经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儒、道思想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提到儒家、道家,人们往往就会用积极与消极,入世与出世来进行抽象的评价,那其实是大大的误解,林语堂先生说得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半是儒家主义者,一半是道家主义者。”
《老子》流传至今,版本甚多,传世本有81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5000余字。虽然篇幅不长,文字简短,但却蕴含哲理,闪烁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些永恒法则,其中心就是要说清一个“道”字,但老子自己也认为“道”是很难讲清楚的。所以《老子》一开篇便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可谓莫名其“妙”难道其“玄”。虽然如此,老子还是认为“道”确确实实存在。“道”是万物之母、宇宙本原,
道生一(气),—生二(阴阳),二生三(既是完成的太极阴阳图,也是三爻所构成的八卦,统称为太极八卦),三生万物,“道”又是自然运动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宇宙天地之大“道”,或许就是我们人生需要领悟与追求的最高境界(冯友兰先生有人生四境界之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下面是我读《老子》获得的几点肤浅的感悟:
一、如何为人:从“上善若水”到“人生若水”
水不仅是生命的摇篮,而且是文化的源泉。古今中外圣贤们往往从流水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管子在《水地篇》中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的命题。孔子面对滔滔东去,奔流不息的流水顿生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以水为喻,指出“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唐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蕴含着多少人生的况昧?印度诗人泰戈尔用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深刻的哲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但是在水中真正深刻悟出为人之道的当首推老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品格,为人要像给万物带来益处而不求回报的水一样。水总是往低处流,故绝无倾覆之患;水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显得那仁慈;水,表里如一,所以它诚信;水,公平如镜,一视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荡涤污垢,载舟覆舟,降洒甘露,攻坚克强,功能无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变为雨雪冰霜,保护万物生灵,所以它善时。“七善”是老子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不争”“处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确,以水为镜,可鉴人生:
如水之静,淡定从容静若水;
如水之明,正直磊落明若水;
如水之谦,轻看名利淡如水;
如水之化,随机应变柔若水;
如水之韧,百折不挠韧若水。
二、如何做事:从“不救救人”到“扬长育人”
道家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即是说差异性和多样性乃是世界的自然而应然的状态。物固然如此,人也不能例外。此所谓“以不救救人”。
《论语》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教育中保持和发展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体现的不仅是对于教育对象之个体性的尊重,同时也是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去充分实现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倡导的“以不救救人”的理念启示我们:教育不仅要“因材施教”,更应当“因长施教”,实施扬长教育。
三、如何从政:从“无为而治”到“无为而为”
老子讲“人法地”。“地”何以值得效法?是因为地性喜静,无为自化。《易经》坤卦六二爻辞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方、大是地的形状,地的品格则是无为无不为(不习无不利)。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即法地之无为而治,守静贵柔。又曰“道法自然”,是说道常无为,应顺自然以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永远是清静无为,却又是无所不为的。清静无为正是道家的核心主张。
但如果我们把“无为”望文生义理解为“无所作为”就大错而特错了。李约瑟在他的《道家与道家思想》中指出,对于老庄这样的“原始科学家”来说,“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可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与“有为”不同的另一种“为”。按道家的思想,“有为”即是强为,是造作,是自寻烦恼。道家认为,我们总是背着与天地万物相对立的自我在
这个世上行走,所到之处总是要干与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相违背的许多事情。殊不知人的本性与天道是相通的(天人合一),违背天道也即是违背人的本性。为政者若陷于“有为”不知自拔,就不免暗于一隅,囿于一事。
老子的“无为”,就是要我们从道的规律性出发,做事为政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教育),我好静而民自正(纯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也指出“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道家的“无为而治”对后世为官治国者无疑会产生影响。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到文景时代,国家空前繁荣昌盛,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更是把老子供奉为自己的祖先,规定道教为众教之首,确立了唐朝尊崇道教的国策。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代,他崇尚道家思想,出现了少有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史称“贞观之治”。当年,美国的里根总统在第二次的就职演说中就引用过《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话,看来他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有所理解的。当然,西方人也存在“无为”理念。法国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请教一个自然法则决定论者,“我要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国家繁荣?”“LAISSEZ FAIRE,LAISSEZ PASSER。”“自由放任。”有人这样翻译,作家柴静把它叫做“仁慈的忽视”,我以为,用老子的“无为”二字当是最为恰切的翻译。
老子的“无为而治”启示我们,为官从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着眼,就是要注重修身、得道,做到少私寡欲,守静不争。“我无欲而民自朴”“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廉洁从政,清白做人,率先垂范,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才能魅力,行不教之教,不管之管,无为之为。当下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在寻找回家的路,博大深邃的道家文化和人生智慧,为世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天无道则不运,国无道则不治,人无道则不立。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