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

圈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弹簧圈栓塞联合支架辅助对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86例动脉瘤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支架组、常规组

(n=43)。常规组行弹簧圈栓塞,支架组联合支架辅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支架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疗效更好,无严重不良事件。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动脉瘤为老年人好发疾病,多发于颅内,发病率可高达2%,一旦急性破裂死亡率较高[1]。弹簧圈栓塞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仅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时,患者存在填塞失败、弹簧圈脱落等情况,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改变这一不良问题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为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将弹簧圈固定,避免其脱离,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可能增加血栓形成机会,造成其他恶性事件,因此其应用效果还存在异议。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弹簧圈栓塞联合支架辅助对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至我院接受诊疗的动脉瘤患者86例。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疗标准;(2)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等手术禁忌症。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支架组、常规组,各43例。支架组男女之比为26:17,年龄中位数(59.47±11.85)岁。常规组男女之比为28:15,年龄中位数(59.93±12.18)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全麻。常规组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组加行支架辅助,术前3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选取股动脉行动脉穿刺,将

6F导管置入动脉,待患者全身肝素化后进行DSA成像,对患者的瘤体进行观察,

并选取合适的支架、微导管及弹簧圈,由微导管将支架及弹簧圈释放到位,术后

口服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3月后再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9月。

1.3判定依据

通过Raymond标准与造影结果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将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一般。显效:经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充分;有效:动脉瘤存在少部分显影;一般;动脉瘤存在大部分显影。治疗有效率=(显

效+有效)/例数×100%。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中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脑

出血及脑梗塞两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性别、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率(%)

显示,行卡方检验,年龄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支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支架组疗效明

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支架组、常规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一般

治疗有效率

支架组43

25

(58.14)

17

(39.53)

1

(2.33)

42

(97.67)

常规组43

19

(44.19)

18

(41.86)

6

(13.95)

37

(86.05)

c2---- 3.888

P----0.049

2.2两组并发症对比

支架组出血1例,血栓1例,并发症率为4.65%。常规组出血2例,血栓1例,并发症率为6.9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动脉瘤好发于颅内,破裂风险高,存在高致残、致死率。当前介入疗法是对

于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对比既往的夹闭方法存在较多优势[2]。但是对于部分

动脉瘤来说常规介入栓塞的疗效较差,例如宽颈动脉瘤术后弹簧圈易脱出,导致

载瘤血管闭塞,动脉瘤复发率较高等问题,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则可以有效解

决这一问题。但支架辅助下术式的有效性仍被许多人质疑,鉴于此,本文特研究

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式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式治疗动脉瘤的疗效。

研究显示,支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支

架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主要原因为支架辅助下,支架自身存在径向支撑力,可以有效对血管起到支撑,加强动脉瘤瘤颈处弹簧圈

的致密栓塞程度。而且支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流导向,加强病灶处血管内

膜的再建,提高填塞效果,提升手术成功率。而且单纯的弹簧圈术式对于动脉瘤

无法进行强有力的支持,填塞程度差强人意,而且弹簧圈极易脱出到载瘤动脉中,导致机体该区域梗塞,易产生神经功能缺损。而应用支架辅助后能够减少弹簧圈

移位,避免其嵌入载瘤血管中,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均有一定的作用[3]。

值得一提的是,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治疗动脉瘤时易发生血栓等并发症。而本次研

究显示,两组并发症率无差异,提示应用支架辅助术式后,效果较好,且不会增

加并发症风险,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对比单独应用弹簧圈,支架辅助弹簧圈对动脉瘤疗效更好,且无

明显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胡斌,赖丹,李洛,等. 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单纯弹簧圈

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

志,2020,40(11):2329-2331.

[2] 马可,廖晓,吕华东,等.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

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1):1216-1219.

[3] 陈振,张松,晋亚洲,等.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

内破裂动脉瘤疗效的对比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1):38-43.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 赵玉龙;张海峰;董玉书;蒋为;郝广志;梁国标;高旭 【摘要】背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技术,对于该技术的相关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尚缺少系统分析.目的:系统分析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和梭形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和随访并发症,探讨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从2003年7月到2009年12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针对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详细分析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结果与结论:①接受治疗的239个动脉瘤中,2个动脉瘤因血管迂曲支架未能到位,1个动脉瘤支架释放后3个月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其余236个动脉瘤顺利完成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中支架顺利到位,放置满意;②操作相关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n=13)、动脉瘤术中破裂(n=8)、弹簧圈突出(n=5)、占位效应(n=3)、血管损伤(n=3)和支架移位(n=2);③操作相关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10/232)和 1.3%(3/232).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非操作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在129例急性期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18.6%(24/129)和 7.0%(9/129);④88.4%(205/232)患者预后满意(mRS 0-2分),术后无(再)出血发生;⑤155例患者(159个动脉瘤)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总体再通率为 14.5%(23/159).随访中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迟发性并发症包括支架内狭窄(n=2)和穿支血管闭塞(n=2);⑥结果表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再通率低.血栓形成是主要的操作相关致残、致死因素.支架对载瘤动脉的长期影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BACKGROUND: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analysis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方亦斌;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李强;许奕;洪波;赵文元;赵瑞;杨志刚 【摘要】目的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血泡样动脉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脑血管造影结果及随访结果.本组8例中,成功实施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5例.2例因动脉瘤体积过小无法进一步实施弹簧圈栓塞,以单纯支架治疗.1例患者在成功释放支架后填塞弹簧圈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改行颈内动脉闭塞术.结果患者出院时改良 Rankin 评分为1分4例,2分1例,3分1例,2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术后9~36个月(平均21.5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提示4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为0分,1例1分,1例2分.所有患者均接受影像学随访,证实动脉瘤影像学复发3例,均接受再次血管内栓塞治疗.结论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的町行方法之一.此方法用于急性期治疗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应用多支架技术或使用新型低孔率支架辅助栓塞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再出血和复发的风险. 【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10(019)005 【总页数】5页(P349-353) 【关键词】动脉瘤;颈内动脉;血管内治疗;支架 【作者】方亦斌;杨鹏飞;刘建民;黄清海;李强;许奕;洪波;赵文元;赵瑞;杨志刚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

后循环动脉瘤:夹闭还是栓塞?

后循环动脉瘤:夹闭还是栓塞? 原著:Aaron Cohen-Gadol(USA) 翻译:侯坤(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审校:朱卿(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转载自“神外资讯”公众号 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治疗都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式;但根据两种治疗方式的不同风险,特别是位于富含穿支区域及脑干前方时,这些特定的后循环动脉瘤具有明显更适合的治疗方式。 虽然大多数后循环动脉瘤为囊状动脉瘤,但该区域夹层假性动脉瘤与梭形动脉瘤的发生率较高。 在制定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计划时,要考虑病变可及性、动脉瘤与穿支血管及后床突的解剖关系、双抗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特别是对破裂动脉瘤合并脑积水的患者)。 后循环动脉瘤包括椎动脉(VA)、椎基底(VB)交界处、基底动脉分叉处、小脑后下动脉(PI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小脑上动脉(SCA)与大脑后动脉(PCA)的动脉瘤。与前循环动脉瘤不同,这些动脉瘤位置深在、入路困难,形态更复杂。 由于后循环动脉起源于脑干前方,供应非常重要的区域,出现并发症后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疗起来比前循环动脉瘤更困难。 虽然血管内治疗与显微手术治疗都有潜在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但目前的治疗主流正从显微手术向血管内治疗过渡。在过去10年间,经验的积累及研究的增多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比如国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试验(ISAT)与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ISUIA)的结果均显示,后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管内治疗。

尽管如此,不加区分地套用治疗原则仍是不明智的。所有动脉瘤的治疗都应由包括高级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治疗专家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进行评估,做到根据不同动脉瘤与患者的特点来决定最终治疗计划的目的。 本章,笔者将重点讨论后循环动脉瘤选择显微手术还是血管内治疗的细节问题。许多概念已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或栓塞》一章中进行了探讨。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显微夹闭病例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显微夹闭在技术上颇具挑战性,因为这类动脉瘤的手术可及性相对较差,操作可带来较高的丘脑穿支梗塞的风险。通过三个解剖间隙可到达基底动脉尖,包括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不常用的颈内动脉上间隙。手术的风险在于未能充分辨认丘脑穿支动脉以及未能做到理想的近端血管控制。 另外,瘤顶的朝向、基底动脉分叉部与后床突的关系也会影响手术的可及性。朝向上方与后方的动脉瘤会遮挡远端瘤颈后方的穿支动脉,而朝向前方的动脉瘤会遮挡对侧SCA与PCA。朝向前方的动脉瘤中,穿支血管从瘤顶发出,分离并保护这些穿支动脉比较容易。 但是,朝向后方的动脉瘤将穿支动脉压向瘤颈背侧,使这类动脉瘤的手术异常困难。 手术的可及性取决于基底动脉尖与后床突的垂直关系。高位基底动脉分叉部被ICA遮挡,需进行头侧的神经血管分离才能观察到瘤颈,但从近端控制载瘤动脉比较容易。穿支动脉的起源处也更靠下,便于从瘤颈进行分离。 后床突会遮挡低位基底动脉分叉部,阻碍对近端载瘤动脉的确切控制。并且在这种血管条件下,穿支血管的走行更加垂直,阻碍解剖与分离。考虑到基底动脉尖与天幕缘、后床突的解剖关系,颞下入路更有优势。 PCA(P1段)近端动脉瘤与SCA动脉瘤在手术显露方面类似。均为侧方起源,经侧裂入路容易显露,但与SCA动脉瘤不同,其对丘脑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与单纯弹簧 圈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弹簧圈栓塞联合支架辅助对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86例动脉瘤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支架组、常规组 (n=43)。常规组行弹簧圈栓塞,支架组联合支架辅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支架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疗效更好,无严重不良事件。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动脉瘤为老年人好发疾病,多发于颅内,发病率可高达2%,一旦急性破裂死亡率较高[1]。弹簧圈栓塞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仅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时,患者存在填塞失败、弹簧圈脱落等情况,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改变这一不良问题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为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将弹簧圈固定,避免其脱离,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可能增加血栓形成机会,造成其他恶性事件,因此其应用效果还存在异议。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弹簧圈栓塞联合支架辅助对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至我院接受诊疗的动脉瘤患者86例。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疗标准;(2)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等手术禁忌症。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支架组、常规组,各43例。支架组男女之比为26:17,年龄中位数(59.47±11.85)岁。常规组男女之比为28:15,年龄中位数(59.93±12.18)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全麻。常规组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组加行支架辅助,术前3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选取股动脉行动脉穿刺,将 6F导管置入动脉,待患者全身肝素化后进行DSA成像,对患者的瘤体进行观察, 并选取合适的支架、微导管及弹簧圈,由微导管将支架及弹簧圈释放到位,术后 口服阿司匹林100mg及氯吡格雷75mg3月后再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9月。 1.3判定依据 通过Raymond标准与造影结果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次研究将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一般。显效:经造影显示动脉瘤填塞充分;有效:动脉瘤存在少部分显影;一般;动脉瘤存在大部分显影。治疗有效率=(显 效+有效)/例数×100%。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中发生的并发症包括脑 出血及脑梗塞两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性别、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率(%) 显示,行卡方检验,年龄等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支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6.05%,支架组疗效明 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支架组、常规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一般 治疗有效率

SolitaireAB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19例报道)

SolitaireAB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 验(19例报道) 卢靖;詹伟雄;刘天庆;沈东炜 【摘要】目的探讨自膨式SolitaireAB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采用SolitaireAB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19例(共20个复杂动脉瘤),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 19例患者共置入SolitaireAB型支架19枚,均成功到位,17例一次释放成功,2例释放后因填塞的弹簧圈脱出于载瘤动脉而回收重新定位再释放,电解脱支架1次成功13例,2次成功6例.19例支架辅助栓塞的动脉瘤中,14例(15个复杂动脉瘤)完全栓塞,2例瘤颈残留,3例不完全栓塞.随访3 ~36个月,支架辅助栓塞的动脉瘤复发3例,为原来非完全栓塞者,但无再破裂出血,余病例术后3~6个月转化为动脉瘤完全闭塞.预后良好GOS评分5分有17例,中度残疾GOS评分3分1例,1例多发2个动脉瘤者因单纯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再破裂死亡.结论 SolitaireAB型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操作可控性强,疗效好,完全释放后可回收再释放是其突出的优点.死亡病例可能与不当选择使用支架有关.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2(038)011 【总页数】5页(P687-691)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SolitaireAB支架;栓塞 【作者】卢靖;詹伟雄;刘天庆;沈东炜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364000;福建医科大 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364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一直是神经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近年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取得了一定疗效。SolitaireAB支架是美国EV3 公司研发的颅内专用支架系统。我科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使用SolitaireAB型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1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颅内复杂动脉瘤病例入选标准:梭形或蛇形动脉瘤;瘤颈绝对 宽度≥4 mm或瘤颈:瘤体比接近1的囊状动脉瘤。19例患者中,男9例,女10例;年龄36~76岁,平均(55±15)岁;栓塞术前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Ⅱ级 11例,Ⅲ级3例,Ⅳ级2例。19例患者有20个颅内复杂动脉瘤,16个为已破 动脉瘤,4个为未破动脉瘤。其中14例为单发的复杂动脉瘤(均已破),包括颈 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5例,脉络膜前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基底动 脉顶端动脉瘤2例,椎基动脉梭形动脉瘤3例。5例多发2个动脉瘤,分别为1 例前交通动脉瘤(已破)和基底动脉顶端宽颈未破动脉瘤,1例为大脑中动脉M1段2个复杂动脉瘤(已破)呈串珠样排列,此2例一期栓塞;另3例多发动脉瘤 在急性期弹簧圈栓塞已破动脉瘤,1个月后回院栓塞未破复杂动脉瘤,分别为后交通(已破)及前交通动脉瘤(未破)、后交通(已破)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未破)、前交通动脉瘤(已破)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未破)各1例。支架辅助

大咖说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

大咖说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 谢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张昌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致死性和致残性,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什么是动脉瘤呢?动脉瘤就是血管上鼓了个泡泡,这个病带个“瘤”字,实际上它却不是癌症。这好比车胎老化鼓个包一样,车胎爆了车就没法开了,动脉瘤破了,30%左右的人都可能死亡。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可以采用传统的开颅夹闭术,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开脑壳,这种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欧美及我国很多发达地区,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开颅夹闭术。 1 2 毫米小口解决大问题 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根部开个2毫米不到的小口,使用一根很细的管子在X线引导下顺着血管进入动脉瘤腔,使用合适的铂金弹簧圈进行填塞,把瘤腔填满了,血流流不进去了,它就不会破了。 对于一些瘤口比较窄的动脉瘤,看起来就像葡萄藤上结了个葡萄,有个比较细的蒂,这样的动脉瘤可以直接使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而长瘤子的血管通畅性不会受影响。部分动脉瘤在临床上称为宽颈动脉瘤,是指血管上冒了个基底部很宽的泡泡,远看就像葡萄藤上爬了

只七星瓢虫,专业上是指那些动脉瘤颈体比超过0.5或动脉瘤颈绝对值超过4毫米的动脉瘤。这样的动脉瘤,直接填塞瘤腔变得不太现实,填的圈圈肯定会突出来,引起血管的闭塞从而出现脑梗死。对于这样的动脉瘤,我们在临床上广泛使用颅内支架辅助栓塞。 宽颈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时,临床医生于载瘤动脉处放置支架导管,另一条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腔进行填塞,采用支架后释放或半释放技术辅助栓塞,此谓平行技术。也可采用支架先释放,再引入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腔进行填塞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在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证载瘤动脉的通畅。 2 不同支架属性和优势不同 临床上常用的颅内支架有激光雕刻支架、编织支架;从释放方式来说有自膨支架和球扩支架。每种支架都有其特有的属性和优势。临床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主要应用于宽颈、巨大、夹层、假性、梭形等复杂动脉瘤。使用支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证载瘤动脉的通畅。近年来,我们观察到,支架的使用可以降低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复发率。一些新型的颅内支架在临床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密网支架,又叫血流导向装置,该支架由多股金属丝编织而成,网孔很小,可以起到很好的血流导向作用,支架释放后进入动脉瘤腔的血流明显减少,对于一些巨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愈后。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支架在载瘤动脉内不可避免地会覆盖一些血管分支,如眼动脉、后交、大脑前动脉等,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极少能碰见分支血管受累引起失明、脑梗死等事件,这是因为这些颅内支架具有比较大的网孔,不至于阻断所覆盖血管的血流,即使是血流导向装置,也能保证侧支血管的血流供应。 3

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罕见但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多发生在颈部以及脑干部位。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是由于动脉壁的损伤所导致的血液进入动脉壁层间的空间,并形成局部血肿和血管壁的破裂,最终形成夹层动脉瘤。由于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 殊解剖位置和危险性,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传统的夹层动脉瘤治疗方法主 要包括手术切除和介入治疗(例如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手术切除和介入治疗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寻求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经过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 脉瘤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和认可。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在夹层动脉瘤内植入水凝胶弹簧圈,并采用单支架辅助技术来固定和支撑血管壁,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大 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原理是什么?水凝胶弹簧圈是 一种新型的人工血管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可以有效地填充夹层 动脉瘤内空间并支撑血管壁。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来准确 确定夹层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然后,经导管介入手术在患者的腹股沟或颈部皮肤上留置 一个导管,并将引入造影剂的导管侵入动脉血管内,通过动脉内置入一根可转动的导丝进 入夹层动脉瘤内。接着,在导丝的辅助下,导管内导入弹簧圈置入器,通过监视脑动脉血 管形态和冲洗含碘造影剂,按需转动、挤压及旋转弹簧圈置入器,将水凝胶弹簧圈精准置 入夹层动脉瘤内,以填充和塑形夹层动脉瘤内空间。使用单支架辅助技术将弹簧圈置于理 想位置,支撑血管壁,然后在动脉内侧放置支架,最终通过确认无内出血,封闭关闭穿刺口,使治疗完成。 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传统 手术和介入治疗,这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侵入性较小,患者术后的恢复周期 也较短,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水凝胶弹簧圈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 性能,可以有效地填充夹层动脉瘤内空间并支撑血管壁,不会对血管壁产生额外的损伤和 刺激。在治疗过程中,单支架辅助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精准地操作弹簧圈的置入和血管 支架的固定,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是,经过多项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这 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可以有效地预防夹层动脉瘤再次发 生和进展。 单支架辅助水凝胶弹簧圈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在治 疗过程中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因为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和夹层动脉瘤的 位置和形态都是复杂多变的,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操作技巧和快速的心理应对能力。目前 关于该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数据还相对较少,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

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21例

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 瘤21例 陈光贵;罗来兵;魏巍;马术强;李春国 【摘要】目的观察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患者,共22个动脉瘤,均采 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弹簧圈联合支架栓塞治疗13例(宽颈动脉瘤中联合Solitaire支架辅助栓塞2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4例、Lvis支架辅助栓塞3例,相对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微导管辅助栓塞4例).随访观察 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栓塞效果按照改良Raymond分级为Ⅰ级15例、Ⅱ级5例、Ⅲ级1例.18例患者随访6~30个月,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M1 末端分叉处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较好.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8(058)043 【总页数】3页(P65-67)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栓塞;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作者】陈光贵;罗来兵;魏巍;马术强;李春国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5;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5;安

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5;安徽省六安市 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5;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大脑中动脉瘤是约占颅内动脉瘤总数的18%~20%。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 因血管解剖因素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导致其是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之一,约占大脑中动脉瘤的85%,其余15%位于大脑中动脉其他部位[1~3]。大脑中动脉瘤以抽搐、轻偏瘫、精神症状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缺血症状及局部占位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瘤体位于优势侧者可伴随失语。弹簧圈栓塞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大脑中动脉血管解剖结构及动脉瘤形态的特殊性,导致该部位部分动脉瘤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较差,并可能影响分支血管而导致脑梗死等并发症。弹簧圈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血管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们采用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了21例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同期收治的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 13例。年龄46~71岁,平均56岁。颅内动脉瘤Hunt-Hes分级为Ⅰ级2例、 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4例。21例患者入院时皆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大脑 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头颅CTA检查明确瘤体形态、局部血管条件等。21例患者共22个动脉瘤,其中1例为多发颅内动脉瘤(2个动脉瘤,其中未破裂 动脉瘤1个,曾因右侧大脑前动脉A4段大型动脉瘤破裂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瘤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健康宣教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健康宣教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避免开颅等优点。本文将为您介绍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的大致操作过程和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就是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将动脉瘤填实堵死,使得动脉瘤内血流消失,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目的。 什么是弹簧圈呢?简单地说,弹簧圈是一种医用的金属丝,被制成不同直径、长度和形状的多种规格,质地柔软,与一根金属推杆相连接。下图是不同类型的弹簧圈放大照片,具体使用哪一种弹簧圈,与动脉瘤的形态和大小有关。 二、医用弹簧圈是如何被送入动脉瘤内的呢?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通过介入治疗技术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的。治疗时,医生会在病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导管,通过一级一级的血管推进导管,到达脑部血管。然后从导管内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

整个手术过程是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的。血管造影机利用X线机对需要治疗的脑血管进行连续拍照,然后用专门的设备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使脑部的血管图像清晰的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可在图像引导下,来进行手术操作。 三、置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会不会移位或脱落? 如果动脉瘤的“口”(瘤颈)比较大,填塞在动脉瘤里的弹簧圈就有被血流冲出动脉瘤、随着血流漂走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在瘤颈口放置“护栏”将弹簧圈围在动脉瘤腔内。这个防止弹簧圈被冲走的“护栏”通常为球囊或支架。

支架和球囊的主要区别在于: 1.支架是跟弹簧圈一样要永久留在体内的,而球囊不留在体内。 2.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术后,需口服抗血栓药(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支架内血栓、动脉狭窄等。 什么时候用球囊、什么时候用支架取决于瘤颈口的宽度。一般来说,宽颈用球囊,更宽颈用支架。具体选择哪种器材,请听从医生安排。当然,即使有球囊和支架的辅助,偶尔仍然会发生弹簧圈的脱落的现象。如果弹簧圈脱落到动脉瘤所在动脉远端的不重要的分支,则可以不做处理。如果弹簧圈堵住了重要分支,也不需要紧张,可以通过特制的捕捞器把它捞出来。 四、手术伤口大不大,会不会留疤?

弹簧圈

弹簧圈(GDC) 弹簧圈是用于治疗动脉狭窄的医疗器械。弹簧圈1991年Guglielmi等首次报道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GDC远端为铂金的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内。当通入直流电后,弹簧圈吸引带负电荷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发生电凝,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同时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部分因电解而溶断,弹簧圈解脱留于动脉瘤内。GDC弹簧圈极柔软,在动脉瘤内进退盘旋顺应性好,投放位置不满意可再调整,不易发生载瘤动脉闭塞。 发展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和栓塞材料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多采用可脱性球囊,主要用于栓塞的一些无法手术夹闭的动脉瘤,球囊很难适应动脉瘤不规则的形状,有可能撑破动脉瘤,引起动脉瘤破裂。此后,弹簧圈用于动脉瘤栓塞,但其可靠性差,一旦推出微导管则不能回撤,易发生意外栓塞。近年来,新型可脱弹簧圈的应用,使动脉瘤栓塞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栓塞指征不断扩大,疗效明显提高。GDC诞生后,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认为是目前栓塞动脉瘤最佳材料。国外有报道90%的颅内动脉瘤可通过栓塞治疗。国内1998年引进该技术,现在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越来越普遍。一般说来,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原则上GDC适用于一切插管可到位的囊性动脉瘤。尤其对破裂早期的动脉瘤,因病情重,手术困难者,GDC栓塞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治疗步骤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是微导管准确到位并能固定于瘤腔,第二是选择合适型号及大小的微弹簧圈。对于第一步需要完成以下3个方面:(1)由于微导管较软,必须依赖导引导管的有效支撑,因此,为了防止微导管在血管内过度扭曲,应将导引导管插至颅底。(2)根据动脉瘤与载瘤动脉所成角度以及动脉瘤腔中心至载瘤动脉侧壁的距离,将微导管头端塑成不同形状。(3)在微导丝的配合下,将微导管经动脉瘤开口送入瘤腔,微导管末端保持在近瘤颈的1/3~1/2处,较小动脉瘤可放在动脉瘤颈处,这样阻力较小而利于弹簧圈的缠绕。为使栓塞过程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微弹簧圈至关重要,GDC 栓塞系统有多种微弹簧圈可供选择,常用有GDC-10和GDC-18两种型号,每种型号分为3种规格,即单直径型、双直径型(2-D)和三维型(3-D),其中单直径型与双直径型又分为标准型和柔软型。 宽颈动脉瘤一直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难点,如何在满意填塞时防止微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是闭塞宽颈动脉瘤的关键,目前采用下列几种栓塞技术:(1)篮筐技术(baskettechnique),首先送入1个或多个三维型微弹簧圈于动脉瘤腔,利用三维型微弹簧圈释放后的空间伸展性,从而在动脉瘤腔内形成一个篮筐,使随后填入的微弹簧圈被筐住而不致突入载瘤动脉,直至完全闭塞动脉瘤,该技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有时栓塞后期

最新指南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精粹版)

最新指南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精粹版)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其破裂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动脉瘤性SAH发病人数多,范围广,预后结局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国内外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均在积极寻找诊治动脉瘤性SAH的方式方法,以改善其不良预后。 1 破裂颅内动脉瘤(RIA)的流行病学与结局 推荐意见: (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再破裂风险高,预后差,需要重视(Ⅰ级推荐,B级证据)。 (2)临床病情分级是预测RI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重症临床高分级患者经治疗后仍可获益,并可取得良好预后(Ⅰ级推荐,B级证据)。 (3)RIA患者发生再出血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须特别注意临床分级,因其提示再出血的风险(Ⅱ级推荐,B级证据)。 (4)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存活患者中有2/3可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但其中仍有40%~70%的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Ⅱ级推荐,B 级证据)。 2

RIA的手术治疗 1 RIA患者状态的临床评估 推荐意见: (1)对突发性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动脉瘤性SAH的诊断(Ⅰ级推荐,B级证据)。 (2)应用Hunt-Hess分级或基于WFNS分级,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价,可以评估其严重程度及预后,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信息(Ⅰ级推荐,B级证据)。 (3)推荐头部CT平扫作为诊断动脉瘤性SAH的主要手段,其具有良好的敏感度(Ⅰ级推荐,B级证据)。 (4)应用改良Fisher分级等影像学分级量表可以对患者的迟发性脑梗死及脑血管痉挛风险进行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2 RIA的术前辅助检查 推荐意见: (1)对怀疑RIA的患者,应尽早行头部CT平扫检查(Ⅰ级推荐,A 级证据)。 (2)若头部CT结果阴性,头部MRI及腰椎穿刺检查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效(Ⅰ级推荐,B级证据)。 (3)CTA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动脉瘤性SAH辅助检查的首选(Ⅱ级推荐,B级证据)。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治疗应用新进展 黄赛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治疗应用新进展黄赛 摘要】目的:针对颅内动脉瘤的病症而言,全面探析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现 阶段的具体临床运用,进而给出该治疗术的未来进展趋势。方法:对于血管内介 入栓塞术予以全方位的详细探究,归纳目前现存的治疗进展,在此前提下总结得 出此类介入手术具备的独特优势以及临床运用要点。结果:经过分析可见,目前 针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特殊临床患者有必要施以综合性的动脉瘤治疗与手术。关 于此类患者若能够选择栓塞术作为必要的治疗措施,则有助缩减手术难度、简化 手术操作、杜绝多样化的并发症并且提升成功率。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于 治疗颅内动脉瘤体现为不可忽视的优势,因而有必要着眼于全面推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应用;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35-01 从动脉瘤的基本病情表征来讲,颅内动脉瘤本身属于典型的血管瘤,此类病 症的根源应当在于异常性的颅内动脉扩大,进而引发了突出的动脉壁瘤。由此可见,蛛网膜下腔的突发出血构成了频率最大的颅内动脉瘤诱因。在目前现存的各 类脑血管典型病变中,颅内动脉瘤占据第三位的较高发病频率[1]。与传统的动脉 瘤手术方式予以对比,可见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体现为更高的成功率与更低的手术 难度,因而值得在现阶段的动脉瘤手术中予以推广运用。 1.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具体治疗应用 1.1 球囊与弹簧圈相结合的栓塞术 在多数情形下,对于宽度较大的动脉侧壁肿瘤可以选择弹簧圈与球囊相结合 的特殊栓塞术。具体在治疗中,球囊结构能够体现必要的治疗辅助性,因而针对 处于急性期栓塞的特殊患者尤其能够予以适用。医护人员有必要在患者颈部的相 应位置妥善放置球囊,确保动脉瘤的内部能够放置微型导管[2]。 通过完成上述的放置处理以后,应当做好封闭瘤颈以及球囊充盈的相关处理。与此同时,关于上述手术方式还涉及到弹簧圈的选取,确保弹簧圈与球囊侧壁能 够紧密接触,然后再去松开弹簧圈。因此可见,上述手术方式的基本特征就在于 致密填塞动脉瘤,进而体现为显著的肿瘤治疗优越性。 1.2 弹簧圈栓塞术 截至目前,对于RSN大于或者等于1.5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已经能全面适用单 纯的弹簧圈栓塞方法。具体在栓塞术的实践中,首先需要将导管放置于特定的引 导部位上,并且选择最佳的瘤体治疗介入视角。在此基础上,对于微导管塑型的 手术即可予以全面进行。同时,运用此类栓塞术有必要明确动脉瘤当前所处的位 置与形态特征,确保在动脉瘤的内部放入微导管[3]。如果遇到较小的颅内动脉瘤,那么应当确保顺利缠绕弹簧圈,避免表现为较大的弹簧圈阻力。 1.3 支架辅助的栓塞术 运用支架辅助的动脉瘤栓塞治疗措施,其主要在于确定颅内动脉瘤体的精确 位置,然后确保在瘤体内部送入微导管(运用微导丝作为引导)。并且,支架辅 助治疗还涉及到设置相应的支架,确保动脉瘤的颈部可以完全被支架覆盖。通过 运用上述的支架辅助处理以后,就可以把多个弹簧圈顺利置入人体的颅内动脉, 进而达到了动脉瘤体的整体填充效果。经由造影检查以后,即可确定支架辅助栓 塞术是否能达到良好效果。 2.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进展

血管支架手术利弊

文章导读 血管支架是在血管里植入支架撑开狭窄,堵塞的血管,多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支架能有效的促进血液的正常流动,促进血管再塑功能的恢复,能有效的防止血管弹性回缩,有些血管支架还能防止血管再次收缩,堵塞。血管支架手术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那么血管支架手术的利弊有哪些呢? 一些什么情况需要放支架。 一,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 对于宽颈,梭形复杂的动脉瘤,如果开颅手术,也是很有难度的,介入栓塞有时可以相对简单,使用支架可以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使动脉瘤介入治疗成为可能, 支架辅助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大大提高了介入治疗的适用症,特别对于超宽颈,夹层,梭形动脉瘤,大大改善了动脉瘤治疗的长期疗效,支架网丝的脚手架作用促进了动脉瘤颈部位的内皮细胞的生长覆盖,促进了瘤颈部位的解剖愈合,另外,支架也改变了载瘤动脉的形态和角度,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促进动脉瘤的长期愈合,支架的运用改变了动脉瘤治疗的理念, 二,脑血管狭窄治疗,包括常见的颈动脉狭窄,和颅内血管狭窄。 支架手术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狭窄的脑血管,原理上是通过一种细小的金属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从而实现血管重新导通的目的,让血液能够顺畅通过不畅通的区域。支架手术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利用纤细的导管,将金属支架带到血管堵塞的地方,然后通过支架置入使得原本堵塞的血管恢复畅通。手术造成的损伤非常小,安全度也比较高,所以在脑血管疾病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手术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支架手术并不需要在头部“动刀子”,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在股动脉处建立通路;然后,医生通过特殊传送系统,将气囊导管送到血管狭窄处,然后球囊膨胀,使支架扩张定型,使血管恢复通畅;最后,将已消气的气球从 血管中取出,并将导管从血管中撤出,因为狭窄的虽然已经扩张,但是不维持,仍然容易狭窄,所以通过微导管放一个支架到狭窄的血管,整个手术就结束了。这个手术虽然不用开刀,但是到底安全吗?但在毕竟是在微小的脑血管里面进行的进行的,相信很多人不禁会疑惑,手术到底安不安全呢?脑血管支架置入手术,在国内外都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技术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关于手术的其他事项从安全性以及效果来说,脑血管支架手术都是比较靠谱的治疗方法, 但关于支架手术,还有三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一,使用支架手术治疗,虽然有很多益处,但是处理不好也会发生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反而容易促进血栓形成,发生大面积脑梗塞,发生在早期支架内血栓,常见原因于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全、支架过长(>30mm)、置入多个串联支架、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支架贴壁不良是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最常见因素,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成角、钙化病变等,术 中选择支架直径偏小、扩张压力不足和(或)充盈时间不够都会导致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过长、置入多个串联支架,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内膜下组织和胶原暴露过多,激活血小板和纤维蛋白附着及沉积形成血栓和血栓瀑布效应。此外,斑块脱落、碎屑样物质进入远端血管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向近

动脉瘤栓塞的一般技术

动脉瘤栓塞的一般技术 在决定通过血管内方式治疗动脉瘤后,术者需要在众多材料中进行选择,以取得最佳治疗结果。动脉瘤治疗的基础是建立在对病变血管构筑的充分理解之上的,包括动脉瘤的大小、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之间的关系。基于动脉瘤的特点,目前有众多不同特性的弹簧圈供选择。下面主要讨论动脉瘤栓塞的技术要点及其替代技术。 处理原则术者在尝试进行动脉瘤栓塞前必须详细了解各种弹簧圈的特性。·直径(二级螺旋)指弹簧圈成襻后的直径,通常是弹簧圈规格的第一项数值。这也是选择弹簧圈最基本和重要的方面。成篮弹簧圈的直径必须与动脉瘤直径相适应。对于非球形动脉瘤,首枚弹簧圈的直径可大致为动脉瘤三条轴线长度的平均值。而后续弹簧圈的直径则应依次递减。此外,某些弹簧圈的直径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长度按惯例,动脉瘤规格的第二项数值即代表了弹簧圈在成襻前的长度,从而构成了填入动脉瘤内弹簧圉的“体积”或“数量”。·弹簧圈圈丝直径指构成弹簧圈的金属圈丝本身的直径,一般为10或18系列(代表0.010或0.018 in)。弹簧圈圈丝直径可根据弹簧圈成襻直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18系列弹簧圈的圈丝直径通常小于0.018 in,而10系列弹簧圈丝的直径则一般大于0.010 in,因此圈丝的确切直径应依据生产商的使用说明来确定。为了确保所选的弹簧圈能够顺利通过所选的微导管,了解弹簧圈的这些数据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导管直径过大,小的弹簧圈就可能在微导管内折叠。 三维(3D)形态与普通的螺旋弹簧圈不同,某些弹簧圈被设计成复杂的3D形态,使之适应动脉瘤的形状。这些弹簧圈可用于“构建”放置后续“填充”弹簧圈的框架结构(图1-2)。

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 疗效观察 范承哲;王力锋;马玉栋;郭旭;于蕾;何晓芬;张楠 【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22(41)3 【摘要】目的:观察评估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采用Neuroform EZ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38例。所有患者术前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以明确诊断,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复查DSA造影,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结果:38例患者共39枚动脉瘤,共置入支架40枚,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率(Raymond I级栓塞)为56.4%(22/39),术后6个月随访时,动脉瘤的完全闭塞率为79.5%(31/39),发现载瘤动脉再狭窄1例(2.6%)。结论: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仍需长期随访和扩大样本量加以验证。 【总页数】4页(P284-287) 【作者】范承哲;王力锋;马玉栋;郭旭;于蕾;何晓芬;张楠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神经介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 2.Neuroform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68例临床分析 3.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4.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 5.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治疗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VIS支架治疗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LVIS支架治疗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曹伟;李司司;王川川;刘建民;杨鹏飞;许奕;洪波;黄清海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sing low-profile visualized intraluminal support (LVIS) st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eurysms in the small intracranial vessels (diameter <2.5 mm).Methods Between October 2014 and April 2016,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30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 treated with LVIS stents with the small parent arteries <2.5 mm in diameter in Changhai Ho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including 7 ruptured aneurysms and 23 unruptured aneurysms.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aneurysm accounted for 93.3% (n=28),and the diameters of the parent arteries were 1.6-2.4 mm.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surgery,angiography,clinical outcomes,and mid-term follow-up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tent implantation was 100%.Immediate embolization results:Raymond grade Ⅰ in 12 cases (40.0%),Raymond grade Ⅱ in 11 cases (36.7%),and Raymond grade Ⅲ in 7 cases (23.3%).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 cases,including one perforating artery occlusion and one intraoperative rupture.Twenty-five patients accepted the angiographic follow-up (Raymond grade Ⅰ in 21 cases,grade Ⅱ in 3 cases,and grade Ⅲ in 1 case).The fol low-up time ranged from 4 to 14 months,with an average of 8.1± 2.6 months.One patient had 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in the distal end of the stent.No new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or death occurred.Conclusion Th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