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学生就业难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论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摘要:从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改革教学培养模式,加强自身素养等对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

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社会。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一句话可以很生动的形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形势:“本科满街走,硕士多如狗,只有博

士可以抖一抖。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就业行情。”

1、高校扩招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到2010年的670万,10年间增幅达到了10倍。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所以造成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状况。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3。但是,虽然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而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需求总量不能相应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完全脱钩,因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毕业生统由国家分配,根本不用考虑就业问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高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

3、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因此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4、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存在明显高于社会现实的期望值,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总是把目光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不愿从基层做起,“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甚至于出现了今年公务员考试某个热门岗位报考比例达到了上千比一。

5、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在用人单

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要求不高,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等等。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用所谓多少的高学历人才的数字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

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我校为例,定位于和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能动手更能快速适应社会的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3、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给自己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建立合理知识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