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既判力的基准时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作者:王娣(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王德新(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生文章来源:《时代法学》第 2008-4期【内容提要】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既判力的效力范围是通过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主观范围和时间范围来共同加以界定的。
其中,对既判力的时间范围我国学者尚缺乏深度的研究,司法实践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也较为混乱。
为此,有必要以既判力的“标准时”为视角,对生效终局判决的既判效力进行细致分析,对民法形成权的行使、预测性判决等领域中判决的既判效力的特殊性问题加以探讨,不断深化和丰富我国关于既判力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既判力的时间范围标准时既判效力形成权的行使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扩张[Abstract]In the theory of civil procedure , the boundary of res judicata includes its objective boundary , subjective boundary and time boundary. In respect of the time boundary of res judicata, the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have not done much study and the courts could not always deal with it corectl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theory of res judicata deeply in the view of its time boundary.Some special problems in this field , such as the excution of editor's subrogation , predictable judgment , etc. , should be discussed under the view of the time boundary of res judicata. And this will enrich the theory of res judicata in our contry.[Key words]the time boundary of res judicata; the time of creterion; the effect of res judicata;the excution of editor's subrogation; the expanding of the time boundary of res judicata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既判力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判决的效力’之巨观视野下,既判力虽仅为确定判决所产生之其中一种拘束力,然而却是最为重要之一种拘束力,向来为民诉法学之核心课题之一。
既判力的界限研究吴明童既判力的界限研究吴明童内容提要:既判力的界限,是指既判力作用范围的范畴。
它是既判力的核心,包括主体的界限,客体的界限和时间的界限。
主体主体界限,之既判力作用的主体范围,客体界限,指判决中发生既判力效果的判断事项,。
时间界限,指判决确定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的时间,包括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既判力的发生和消灭三个方面。
关健词:既判力界限主体客体时间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它指民事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即形成确定的终局判决内容的判决。
所具有的基准性和不可争性效果。
既判力的此中效果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个,既判力的界限正是用以说明既判力作用的范围的范畴,是既判力的核心,也是司法实务中经常遇到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既判力的主体界限、客体接线盒时间界限三个方面着手,对既判力的范围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审判实践的发展。
一、既判力的主体界限既判力的主体界限,又成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指既判力作用的主体范围。
原则上既判力指对提出请求及与请求向对立的当事人有拘束里,这里的当事人包括第一审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被判决承担义务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上诉审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等,对与请求的诉讼表弟武官的案外人不发生效力。
由于既判力原则机遇上只及于当事人,而不是决定的针对任何人,,因此,这又成为既判力的相对性原则。
其原因在于民事诉讼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持,解决的是特定当时的权利义务纠纷。
判决以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的主张为基础,因而,判决也只能相对地拘束双方当事人。
如果判决随便拘束第三人,就侵犯了第三者享有的诉讼程序保障全。
研究既判力的主体界限,还不得不考虑一个当事人是否政党的问题。
在我国《民说》和《仲裁法》中所规定的当事人,应当是正当的或者说适格的当事人。
即既是程序法上的当事人,也是与民事实体权利义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生效法律文书对其有拘束力。
Legal Sys t em A n d Soci et yf叁型查塾金竺!堡!三望堕鎏茎麓凌懋篱霪论既判力的时间界限郭文娟摘要在既判力时间界限领域中的一个传统性课题是,如何看待“形成原因发生于标准时前,但于标准时后行使的形成树’之问题,本文从既判力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出发,探讨了既判力的时间界限、解除权、抵消权等相关问题,并提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既判力时间界限强制性效力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05—02一、范围/界限既判力是一种禁止当事人对同一纠纷再度提出争议的强制性效力,因此,需要对其所涵盖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这种范围的限定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因素。
对这一个问题,新堂教授从根源上列举出了考量既判力范围限定的决定性因素。
如:(1)当事人对于“有助于正当解决纠纷”之争点穷尽攻击防御的义务:(2)尽可能实现纠纷的终局性解决;(3)纠纷相对性解决所必须的充分条件:(4)既判力与实体法秩序的协调性;(5)调整既判力与既判力之外的争点效及诚信原则的守备范围,等等。
不过,对此问题,若从思考经济或确立可适用的具体性基准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既判力的界限在理论上可以分为时间界限、物的界限(也就是客观性界限)与人的界限(即主观界限)三类。
也有观点用“范围”一词代替“界限”这一称谓,那么这三种界限则分别表述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物的范围及人的范围。
二、时间界限依据《日本民事执行法》第35条第2款之规定,既判力于事实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产生效果。
将口头辩论终结时作为既判力产生时间的根据在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从口头辩论一体性的角度出发,辩论在其终结时就可以作出-f$性的判断;其次,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看,至口头辩论终结时为止的所有事由应当是当事人能主张的事由,因此,对当事人而言,要禁止对这些事中再度进行争议。
这种事实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就被称为既判力的标准时或基准时。
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下:若判决只经过第一审就得以确定,则是第一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若诉讼进入第二审(既控诉审),则是第二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而第三审由于是法律审,因此,即便诉讼发展到第三审,仍然以第二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为准。
民事判决既判力的基准时分析作者:罗宇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既判力基准时是指既判力以此基准时点所确立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后诉发生作用,但不意味着既判力从基准时起即发生效力。
我国台湾学者指出,确定判决内容之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由于时间之经过有随时间而发生变动可能,于此情况下,确定判决既判力认定之权利义务关系,究竟是在何一特定时点所为之权利义务关系,则有明确加以规定之必要,否则无法判断前后两诉之间,其既判力作用范围之界限。
一、既判力基准时确定的一般原则大陆法系通说认为,既判力的基准时原则上应为言词辩论终结之时。
德国民事诉讼法 296 条之一规定,发生既判力的判决建立在双方当事人的至迟至最后一次言词辩论结束前还可以变更和补充的事实陈述基础上。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 16 条第 3 款第 15 项规定,如果当事人违反审前命令提出新证据,法官可以拒绝审理或限制当事人的证明活动。
可见,两大法系在既判力基准时的界定上采用一致的标准。
以言词辩论终结时为既判力的基准点,意味着对言词辩论终结后所发生的事由产生的争执不受既判力的拘束。
值得注意的是,言词辩论终结之时指的是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之时,因为在法律审的诉讼中,法官审理的范围仅限于法律问题,事实问题不属于争议范围,因此当事人已无权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
以言词辩论终结之时为既判力基准时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共同要求。
首先,既判力基准时的确定标准与举证时限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民事诉讼判决是以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和证据为基础的,当事人在审理过程中的提出利己的事实和证据,言词辩论终结后,法院据此作出裁判。
最后,从程序保障的角度出发,保障当事人主张和举证的权利是判决既判力正当化的前提。
在言词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有权提出证据和主张,则以此作为既判力基准时显然侵害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在言词辩论终结之时,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实现,以此为基准点确定既判力范围符合程序保障。
关于既判力的七大实务要点一、既判力实务要点之“一判定乾坤”咱来聊聊既判力的实务要点呀,这既判力在司法实践里可老重要了呢。
1. 既判力的范围界定从主体上来说呢,既判力一般约束诉讼的当事人。
比如说甲和乙打官司,法院判决了,这个判决对甲和乙就有既判力。
那要是丙和这个案子没啥关系,就不受这个判决的约束。
就像在一个合同纠纷里,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受判决约束的,但是合同之外的人可不受。
从客体上看呢,既判力是针对诉讼标的的。
比如说一个关于房屋所有权的案子,法院判定房子归甲所有,这个关于房屋所有权的判定就是有既判力的。
要是后面有人又因为这个房子所有权的事起诉,法院就会考虑之前的判决。
2. 既判力的时间界限既判力的基准时很关键哦。
一般是在法庭辩论终结时。
在这个时间之前的事实和法律关系,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等做出判定,这个判定就有既判力。
比如说在一个侵权诉讼中,法庭辩论终结前双方提交的关于侵权行为发生时间、地点、损害程度等的证据,法院根据这些做出判决后,这个判决对这些事实就有既判力。
要是之后又发现新的证据,那就得看情况了,如果符合再审等条件才可能改变原判决,不然原判决的既判力还是存在的。
3. 既判力与一事不再理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和既判力可是好伙伴呢。
一旦一个案子有了生效判决,就不能再就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当事人、同样的诉讼请求再起诉了。
这就像你不能在一家餐厅吃了一顿饭,付了钱,过几天又说要再付一次钱或者再吃一顿免费的一样。
比如说甲起诉乙归还借款,法院判决乙归还了,甲就不能再因为这个借款的事起诉乙了。
不过要是有新的情况,比如发现借款还有利息没算,那就得通过合适的程序,像再审或者另行起诉利息部分,而不是重新起诉借款本金。
4. 既判力对证据的影响有既判力的判决对证据的使用也有影响呢。
之前判决中认定的事实,在后面相关的案子里,如果没有足够的反证,就会被直接采纳。
就好比在一个系列的合同纠纷案件中,前面一个案子已经认定了某份合同的签订是合法有效的,在后面涉及这个合同的其他纠纷里,这个关于合同签订合法有效的事实就会被直接当作证据来用,对方要是想推翻,就得拿出很厉害的证据才行。
论既判力的时间界限作者:郭文娟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4期摘要在既判力时间界限领域中的一个传统性课题是,如何看待“形成原因发生于标准时前,但于标准时后行使的形成权”之问题,本文从既判力的概念和范围界定出发,探讨了既判力的时间界限、解除权、抵消权等相关问题,并提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既判力时间界限强制性效力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05-02一、范围/界限既判力是一种禁止当事人对同一纠纷再度提出争议的强制性效力,因此,需要对其所涵盖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这种范围的限定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因素。
对这一个问题,新堂教授从根源上列举出了考量既判力范围限定的决定性因素。
如:(1)当事人对于“有助于正当解决纠纷”之争点穷尽攻击防御的义务;(2)尽可能实现纠纷的终局性解决;(3)纠纷相对性解决所必须的充分条件;(4)既判力与实体法秩序的协调性;(5)调整既判力与既判力之外的争点效及诚信原则的守备范围,等等。
不过,对此问题,若从思考经济或确立可适用的具体性基准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既判力的界限在理论上可以分为时间界限、物的界限(也就是客观性界限)与人的界限(即主观界限)三类。
也有观点用“范围”一词代替“界限”这一称谓,那么这三种界限则分别表述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物的范围及人的范围。
二、时间界限依据《日本民事执行法》第35条第2款之规定,既判力于事实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产生效果。
将口头辩论终结时作为既判力产生时间的根据在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从口头辩论一体性的角度出发,辩论在其终结时就可以作出一体性的判断;其次,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看,至口头辩论终结时为止的所有事由应当是当事人能主张的事由,因此,对当事人而言,要禁止对这些事中再度进行争议。
这种事实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就被称为既判力的标准时或基准时。
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下:若判决只经过第一审就得以确定,则是第一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若诉讼进入第二审(既控诉审),则是第二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而第三审由于是法律审,因此,即便诉讼发展到第三审,仍然以第二审的口头辩论终结时点为准。
既判力的时间界限一、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是指在该时点,争论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确定,并不是说于此时就产生既判力。
在大陆法系认为,由于在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后, 情形之变迁没有反映于判决内容的可能,所以, 既判力的基准时点应为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
但是,在我国则有所不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庭辩论后, 当事人有最后发言的权利, 法院此时还可以进行调解。
所以, 在我国既判力的基准时点为法庭审理终结时。
具体言之, 在我国由于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二审既是事实审, 也是法律审, 既判力的基准时点为:1 、诉讼依第一审判决而确定的, 包括因撤回上诉而第一审判决获得确定在内, 为第一审法庭审理终结时。
2 、在第二审经实体审理作出判决的, 因第二审也是法律审, 即使上诉因无理由被判决驳回, 且不管在第二审实际上是否提出新的攻击防御方法, 都是第二审法庭审理结束时。
但是, 上诉因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超过期间由第二审法院以裁定驳回的, 即使第二审法院实际上曾经进行了法庭审理, 既判力基准时点仍然是第一审法庭审理终结时。
二、既判力的发生判决确定时,判决发生既判力。
所谓判决确定, 我国通常称作判决生效, 指该判决在该诉讼中已没有被废弃或变更的可能, 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要件而发生法律效力, 具体如下:1 、可以上诉的判决, 主要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第一审判决和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的判决:第一,当事人双方在上诉期间内均未提起上诉的, 于上诉届满时发生。
第二,一方当事人未提起上诉, 他方当事人虽然提起上诉, 但是又撤回上诉的, 于撤回时判决对该方当事人而言已确定, 但对他方当事人仍须待上诉期间届满对未上诉一方当事人发生既判力; 若在上诉期间届满后才撤回的, 视同未上诉, 溯及于上诉期间届满时发生。
第三,如果两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的,须两方当事人都撤回判决才确定;如仅有一方当事人撤回的,判决不确定。
既判力发生时间可参照前述第二项确定。
浅析既判力时间范围制度适用的类型化一、《民诉法解释》第248 条的法理定位及问题自古罗马法时代就存在的一事不再理,在观念上近乎是一个经验性的自然正义层面的原则,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抑或是行政诉讼,甚至是其他法律程序中,一事不再理成为一项不言自明的理念。
作为在民事诉讼中的一个例证,在《民诉法解释》之前,司法裁判文书中也经常出现一事不再理、重复诉讼等表述。
就这个意义而言,《民诉法解释》对这种司法实务中的经验性原则予以了明文化的确认。
而且,从相关条文的表述来看,规则制定者将一事不再理与禁止重复诉讼在概念上予以混同,且有关重复诉讼的条文被视为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制度层面的具体化。
就《民诉法解释》第247 条与第248 条的逻辑关系而言,依据《理解与适用》的说明,前者为一事不再理原则及适用标准的一般规定,后者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情形。
从制度适用的视角来看,第247 条设定的是是否构成一事不再理( 重复诉讼) 的一般要件,即在逻辑上同时满足当事人相同、诉讼请求相同与诉讼标的相同三个方面,才构成所谓的一事,否则均无妨当事人再度起诉。
而第248 条则设定了例外情形,即便后诉同时满足第247 条规定的三个要件,但若当事人基于前诉基准时后的新事实提起的相同争议,仍不妨碍当事人起诉,法院也可以受理。
如果法院忽略这个问题错误受理了,一旦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可以以驳回诉的方式终结诉讼。
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司法实务界对于重复诉讼的一般理解,属于一事不再理理念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朴素性观念。
同样是基于对一事不再理的朴素性理解,以及制度缺失导致的理论认识模糊,在我国,以禁止当事人对同一事项进行反复争议为主旨的既判力理论与相关制度,也被简单地与一事不再理原则形成对接,并在概念上形成重复诉讼与触犯前诉既判力的混同。
在大陆法系国家,重复起诉具有特定之含义,是指在原告针对被告提起的诉讼尚处于诉讼系属中,相同原告又针对相同被告向其他的法院提起的相同诉求,而不涉及前诉已经确定并产生既判力后再提起后诉的问题。
论既判力的界限[内容摘要]既判力的界限是指既判力作用范围的范畴,是既判力的核心,包括时间的界限、客体的界限和主体的界限。
时间界限包括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既判力的发生和消灭三个方面;客体界限指判决中发生既判力效果的判断事项;主体界限指既判力作用的主体范围。
[关键词]既判力,界限,时间,客体,主体既判力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指民事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即形成确定的终局判决内容的判断所具有的基准性和不可争性效果。
既判力的此种效果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既判力的界限正是用以说明既判力作用的范围的范畴,是既判力的核心,也是司法实务中经常遇到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既判力的时间界限、客体界限和主体界限三个方面着手,对既判力作用的范围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审判实践的发展。
一、时间的界限既判力的时间界限指判决赋予确定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状态的准则的时间。
因为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当事人私法上的争执,这种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即使被确定了,根据后来的情况也有变动的可能。
所以有必要在时间界限上明确确定,判决在何时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对后诉有拘束力。
(一)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意思是在该时点争讼的权利义务关系经过了确定,并不是说既判力于此时刻就产生,其意义在于基准时点后对当事人产生失权效果。
大陆法系国家通说认为既判力的基准时点,是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即判决所判定的是当时的法律关系状态,此后发生的权利义务变动的事实不受既判力的拘束。
[②]因为判决原则上应根据当事人的言词辩论作出,在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前,当事人可以随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起诉后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前,情形如有变动,亦可经由攻击防御方法来提出,反映于判决的内容;生效判决系以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前所提出的诉讼资料为基础,基于该时点的诉讼状态,就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或法律关系的存在予以判断,以该时点作为纷争解决的时间基准。
从而言词辩论以后所发生的事由,不能成为判决的资料,而当事人在仅为法律审的上告审也不得提出新资料。
论述民事判决的既判力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
即终局判决一旦获得确定,该判决针对请求所作出的判断就成为规制双方当事人今后法律关系的规范,当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项再度发生争执时,就不允许当事人提出与此相矛盾的主张,而且当事人不能对该判断进行争议,法院也不能作出与之相矛盾或抵触的判断。
简而言之,不允许对该判断再起争执的效力就是既判力。
既判力的作用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既判力的积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终局地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二是禁止就确定判决的既判事项为相异主张或矛盾判决。
前者是既判力实体方面的积极作用,后者是既判力程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既判力的消极作用是指在诉讼标的同一的情形,前诉判决对后诉判决的程序上的拘束力。
具体体现为,“当后诉的诉讼标的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时,则在后诉中,应以抵触既判力为理由,认定该诉不合法而驳回诉讼,无需进行实体审理。
”既判力的消极作用是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一个方面,两者都以禁止重复诉讼和重复审判为目的。
既判力的范围包括:主体范围、客观范围、时间范围。
1)主体范围:又称为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即受到既判力的约束的主体。
其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既判力主体范围的相对性原则和既判力主体范围的扩张。
2)客观范围:又称为既判力的客体界限,是指确定判决中哪些判断事项具有既判力。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直接决定了产生既判力的权利义务关系,也确定了判决执行力的范围,居于既判力范围的核心地位。
3)时间范围:又称为既判力的基准点,是指判决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状态的基准时点,意味着既判力以此时间点确认的权利义务状态对后诉发生作用。
浅议民事诉讼中既判力的有关问题———从一起相邻纠纷案件谈起杨立平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摘要】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既判力是一种禁止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度提出急议的强制性效力,文章在对相关案件分析的基础上,对既判力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评析。
【关键词】终局裁判诉讼标的既判力甲、乙二村民相邻居住,甲出行的唯一通道须经过乙门前的菜地。
后甲与乙因琐事发生争吵,乙即在其菜地上砌起围墙,造成甲无法通行。
甲诉至丙法院,请求排除妨碍。
丙法院经审理,支持了甲的请求。
判令乙在其菜地上留1.5米宽作为出路,允许甲出行,并判令甲、乙均不得在出路上设置障碍。
判决生效后,甲向法院申请执行,丙法院在告知乙应自动履行未果的情况下,强行将乙的围墙拆除,并将此案报结案。
但不久,乙又在其菜地新的地点砌起围墙,再次造成甲出行不便。
甲遂将此事向法院反映,请求解决。
一、既判力的概念既判力源于罗马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上的“一案不二讼”和“一事不再理”规则。
目前,我国诉讼理论界的通说认为,既判力是指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关于诉讼标的的判断所具有的通用力或者确定力。
就当事人而言,关于判决内容的确定判决,以后不得再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就法院而言,在确定判决之后,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审理和裁判。
二、既判力的构成要件既判力的构成要件,是指前诉判决对后诉产生遮断效力,应当具备的条件。
学理认为,确定判决产生既判力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终局裁判。
终局裁判又称确定裁判,是指法院对于已经起诉或者上诉申请审判的案件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所作出的终结审级审理,并且已被确定的裁判,是法院以终结本案的诉讼程序为目的所作出的结论性判定。
终局裁判一经作出,即意味着该审级程序的结束。
终局裁判的作出,以该法院对本案享有对人和对事的管辖权为必要前提。
因此,任何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所作出的裁判都可以是终局裁判。
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终局裁判有以下几种类型:1.1确定的终局性判决具有既判力。
浅谈既判力的基准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既判力基准时的概念及既判力基准时的确定既判力的基准时,是指确定终局判决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事实状态和权利状态产生既判效果的特定时间点。
既判力的基准时对于既判力效力范围的界定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前诉判决从何时起对后诉判决产生约束力。
大陆法系的通说认为:“发生既判力的判决只确认特定时刻的权利状态,而不是确认所有未来的权利状态……涉及实质既判力的时刻与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能提起新的事实主张的截止时刻相同。
”据此,既判力的基准时应当界定在“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
从民事诉讼理论的角度看,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和新事实的发生而不断发生变动,生效裁判只能是对特定时间点上的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的判断。
因此,若要确定既判力的效力界限,首先必须确定既判力效力开始产生的时间。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法院经常遭遇当事人双重起诉的问题,需要运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处理问题,在判断后诉中的“事”与前诉中的“事”是否为“一事”时,仅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和主观范围的静态标准来判断是不够的,考虑到民事法律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必须参考既判力的基准时。
二、既判力基准时的法理分析近年来,尽管我国学者开始重视既判力理论问题,但主要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和宏观的制度介绍,缺乏细致的理论研究。
对于既判力的效果,学者们通常将其简单概括为:“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关于诉讼标的的判断所具有的通用力或确定力。
”既判力究竟包含哪些效果? 我国理论界鲜有细致论述。
笔者认为,以既判力的基准时为视角,确定的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包含以下三种具体效果。
(一)对当事人在基准时前已提出的主张,既判力表现为“确定力”。
生效终局判决所具有的既判力首先表现为确定力,即对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即实体法律关系状态)加以确定的效力。
第1篇一、引言民事诉讼既判力,是指民事裁判一旦生效,就具有约束当事人、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效力,不得对同一案件进行重复诉讼。
既判力的确立,旨在维护司法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既判力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将从既判力的概念、法律规定、司法适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既判力的概念1. 概念既判力,又称判决既判力,是指民事裁判生效后,对当事人、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产生的法律约束力。
既判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生效的裁判、对当事人的约束力、对法院的约束力。
2. 特征(1)确定性:既判力要求民事裁判在法律上具有确定性,即生效的裁判具有确定的法律效力。
(2)终局性:既判力要求民事裁判具有终局性,即生效的裁判不得被撤销或变更。
(3)约束性:既判力要求民事裁判对当事人、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具有约束力。
三、我国民事诉讼既判力的法律规定1.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2.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民事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不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3.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民事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4.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民事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相反的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5.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民事裁判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诉讼。
”四、既判力的司法适用1. 诉讼请求的重复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可能会在后续诉讼中提出与先前诉讼相同的诉讼请求。
对此,法院应当审查先前诉讼的裁判结果,若先前诉讼已作出判决,则不得重复处理相同诉讼请求。
2. 事实和理由的重复当事人可能会在后续诉讼中提出与先前诉讼相同的事实和理由。
对此,法院应当审查先前诉讼的裁判结果,若先前诉讼已作出判决,则不得重复处理相同事实和理由。
最高法观点关于“既判力”的实务要点汇编引言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年3月22日第2次修正)第93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五)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六)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七)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一般认为,该条规定是既判力在我国法律的具体体现。
既判力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后诉的羁束力。
一方面,基于国家司法权的威信以及诉讼经济,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不准对同一事件再次进行诉讼('一事不再理'),就此而言,与禁止重复起诉属于同一原理。
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出与该判决、裁定内容相抵触的新的判决、裁定,这是法的安定性所决定的。
但既判力只对与生效裁判当事人相同的后诉产生诉权的遮断效果,对于第三者而言,只是禁止作出与生效裁判内容相抵触的新的判决、裁定,而不是就此剥夺其诉权。
本文结合相关法条、最高法院案例、最高法院业务庭的观点对涉及“既判力”的有关问题进行梳理,观点供读者朋友参考。
既判力概述02既判力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对后诉的羁束力。
其作用体现在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既判力消极作用是指,基于国家司法权的威信以及诉讼经济,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不准对同一事件再次进行诉讼。
既判力的消极作用体现的是'一事不再理',就此而言,与禁止重复起诉属于同一原理。
既判力的积极作用是指,人民法院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出与该判决、裁定内容相抵触的新的判决、裁定。
这是法的安定性所决定的。
但既判力只对与生效裁判当事人相同的后诉产生诉权的遮断效果,对于第三者而言,只是禁止作出与生效裁判内容相抵触的新的判决、裁定,而不是就此剥夺其诉权。
——参考案例:(2017)最高法行申411号文书节选:本院认为:本案一审法院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裁定驳回再审申请人的起诉。
浅谈既判力的基准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既判力基准时的概念及既判力基准时的确定
既判力的基准时,是指确定终局判决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事实状态和权利状态产生既判效果的特定时间点。
既判力的基准时对于既判力效力范围的界定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前诉判决从何时起对后诉判决产生约束力。
大陆法系的通说认为:“发生既判力的判决只确认特定时刻的权利状态,而不是确认所有未来的权利状态……涉及实质既判力的时刻与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能提起新的事实主张的截止时刻相同。
”据此,既判力的基准时应当界定在“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
从民事诉讼理论的角度看,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和新事实的发生而不断发生变动,生效裁判只能是对特定时间点上的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的判断。
因此,若要确定既判力的效力界限,首先必须确定既判力效力开始产生的时间。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法院经常遭遇当事人双重起诉的问题,需要运用“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处理问题,在判
断后诉中的“事”与前诉中的“事”是否为“一事”时,仅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和主观范围的静态标准来判断是不够的,考虑到民事法律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必须参考既判力的基准时。
二、既判力基准时的法理分析
近年来,尽管我国学者开始重视既判力理论问题,但主要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和宏观的制度介绍,缺乏细致的理论研究。
对于既判力的效果,学者们通常将其简单概括为:“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关于诉讼标的的判断所具有的通用力或确定力。
”既判力究竟包含哪些效果? 我国理论界鲜有细致论述。
笔者认为,以既判力的基准时为视角,确定的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包含以下三种具体效果。
(一)对当事人在基准时前已提出的主张,既判力表现为“确定力”。
生效终局判决所具有的既判力首先表现为确定力,即对事实审言词辩论终结时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即实体法律关系状态)加以确定的效力。
确定力是生效终局判决产生的最直接的法律效果。
生效终局判决对诉讼标的的确定力,对后诉发挥着消极和积极作用两个方面的影响。
日本学者高桥宏志认为:“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对后诉发生作用表现为如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与法院在标准时上作出的‘诉讼
标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之判断发生抵触的当事人主张将在后诉中被排斥(消极作用);第二种则是,后诉法院也必须以前述法院在基准时上作出的判断为前提来作出判决(积极作用)。
”我国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47 条第2 款也规定:“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
(二)对当事人在基准时前应提未提的主张,既判力表现为“遮断效”。
所谓“遮断效”,是指生效终局判决所具有的阻止当事人提出其在基准时前本可主张但未主张的事项的效果。
大陆法系学者认为:“为贯彻既判力之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以发挥‘终局地强制解决纷争’之制度目的,既判力除有确定当事人间与基准时点所存在之法律关系之效果外,并可阻挡当事人于后诉提出前诉基准时点以前所存在之事由(以试图改变后诉法院就当事人间法律关系之认定)之可能性,此等效力在学说上称为既判力之遮断效。
”生效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发生遮断效的前提是前诉当事人的辩论权已经受到正当法律程序的保障,如果前诉中当事人的辩论权未受到保障或受到侵犯,既判力并不能产生遮断效。
(三)基准时后出现的新事实不受既判力的拘束,当事人可以再次起诉。
在通常情况下,判决确定的权
利状态会随着新事由的出现而发生变动。
因此,生效终局判决的既判力是有时间范围的,即它只对标准时点上当事人之间的事实状态和权利状态具有确定力,同时对当事人在标准时前本可主张但未主张的事项具有遮断效,对于标准时后新出现的事由不具有确定力和遮断效。
大陆法系学者认为:“至于在基准时点后所生之新事由,既非当事人于前诉中所得主张,自不受既判力遮断效所遮断,并不生当事人于后诉中不得加以主张之失权效。
”我国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48 条规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三、既判力基准时的例外
根据既判力基准时的理论,生效终局判决只对在基准时前发生的事实始具有确定力和遮断效,而且这种确定力和遮断效是绝对的,“‘既判力统一地、机械地产生遮断效’之性质也正是既判力制度效力的优势之所在”。
但各国的司法实践均表明,既判力的效力会发生扩张,即发生指向将来的既判效力;在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生效终局判决的既判效力会弱化。
这两种现象都是既判力基准时的例外,我国一些学者称之为“既判力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扩张”和“既判效力的软化”,虽然两者之间带有矛盾的性质,但却是各国司
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一)德国理论。
对于既判力效力扩张和弱化现象,德国的民事诉讼中最典型的情形就是预测性判决。
所谓预测型判决,是指法院基于对当事人之间未来一段时间内法律关系状态的预测,而判令败诉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向对方持续为给付义务的判决。
例如,在抚养请求诉讼中,被告的给付义务将以状态、持续时间和数额大小来确定,经常持续数年。
如果被告完全或部分败诉,则判决建立在对未来关系预测的基础上,这使得判决具有指向未来的既判力,该既判力也包括在预测范围内的未来的抚养给付内容。
这时,既判力的效力发生了扩张,即它不仅对处于基准时上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了判断,也对将来一段时间内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了判断。
同时,预测性判决中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的预测性判断也可能发生错误,例如抚养义务人变富或变穷、受伤者痊愈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通货膨胀导致判决数额的购买力下降等。
“如果这些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则现在的给付义务的状态、持续时间和数额多少也与发生既判力的判决所确认的不同;但它的既判力的时间上的扩张阻止了另外的评判”。
如果事实发生了实质性变更,则预测性判决与
显示状况的不相称可能会超过当事人承受程度,那么此时既判力的效力必然弱化。
对于此种情形,德国民事诉讼法提供的法律途径就是允许当事人重新起诉,即所谓的“变更之诉”。
(二)日本理论。
日本法学界中关于既判力基准时例外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后发性后遗症损害赔偿诉讼”问题展开。
日本的理论界与实务界均认为应当允许原告基于后发性后遗症再次提起诉讼。
但这种做法的正当性依据何在? 日本曾有学者主张以既判力基准时的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认为后遗症并不是发生在前诉既判力基准时之前,因此后遗症构成前诉基准时后的新事由,受害人据此可以提起诉讼。
但是,从后遗症的形成过程来看,在事故发生时就已经形成了后遗症的原因,后遗症发生在前诉既判力基准时之前,可见这种观点与既判力基准时的传统理论是相互矛盾的。
正是认识到了既判力基准时理论的机械性,日本某些学者主张根据“可预料性”标准重建既判力时间范围理论,认为“当当事人在前诉中对于未主张的事实不具有可预料性时,该事实不受既判力的遮断”。
(三)借鉴国外理论的意义。
借鉴国外关于既判力效力扩张与弱化的理论,对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关于预测型判决的既判力问
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预测性判决缺乏应有的关注,相关研究也不够深入,但这类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是广泛存在的。
例如,判决监护人按月支付抚养费案件、判决子女按月支付赡养费案件等。
对于预测型判决,遭遇到既判力方面的问题将是:原告胜诉后,是否可以基于既判力基准时后变化了的事实提出增加原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并重新起诉? 被告败诉后,是否可以基于既判力基准时后变化了的事实提出削减原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并重新起诉? 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新的司法解释已经做出规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另一方面,与日本的“后发性后遗症问题”类似,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二次医疗”问题。
按照既判力基准时的传统理论,无论当事人在前诉中是否知道,也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在前诉判决既判力的基准时前没有提出相关主张,均为前诉判决的既判力所遮断。
但在德国和日本,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主张通过“主张的可预料性”来对既判力的基准时进行调整,即“如果当事人对于前诉中的主张不具有可预料性(可期待性),那么既判力的遮断效就不及于该主张”。
对如何把握”主张的可预料性”的标准,日本学者高桥宏志指出:“当事人仅仅以‘在
前诉中自己不知道’为理由来主张其不受既判力的遮断还是不够的,应当说,只有当其在前诉中存在合理原因而不知道该事实存在时,对于该事实的主张才可以不受既判力的遮断。
”
具体到我国的“二次医疗”诉讼,由于后遗症等症状是当事人在前诉中未曾预料到的,当事人就此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
同时,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也应当通过“主张的可预料性”对既判力基准时理论进行修正。
对于既判力基准时的理论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司法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案例却亟需理论的支持。
新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对判决基准时的相关问题已有规定,但仍留有大量空白,某些规定也过于概括,需要借鉴德日的理论予以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