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协调一致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协调一致

核心提示

子女的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实现的。三者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可以加速子女成长的过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三者孤立进行,自行其是,就会相互干扰,教育效果就会相互抵消,进而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一致。

一、子女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

众所周知,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一)家庭教育是子女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之初”的教育。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幼苗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故幼苗之于长者,如枝干之于根本然。一日之气候,多定于崇朝,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甚矣,家庭教育之不可忽也。”家庭教育的这种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把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写进学和国家的文件,这是对家庭教育重要性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和升华。家庭教育是为子女的成长铺下的第一块基石。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从家庭起步的。我国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十分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家庭教育配合得好,就能使学校教育的结果得到强化和巩固,使正面的社会教育得以发挥;配合不好,就会大大削弱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又会使负面的社会教育得以泛

滥。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要求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要求及与社会环境中的客观现实状况存在差异,而又不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沟通和澄清的话,孩子就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求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在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子女主要是从父母那里学得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约在3岁以前,子女就已经掌握了一生中所用语言的一半。子女入学前的准备及由学升入中学的过渡,无论是身体或心理,还是智能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中父母新直接影响。即使是孩子上学以后,直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以前,他们在校外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也远远超出在学校和课堂的时间。如前所述,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亲子关系状况、家长的素质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显而易见,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学校教育是子女教育的主体

学校教育是社会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学校按社会生活的要求。选择社会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精心组织后传授给受献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从无组织的自发状态过渡到了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活动过程状态。学校教育是对子女进行普遍社会化的较为理想的组织过程,是影响子女发展的主导因素。因而,要求和支持子女好好上学,努力为他们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提供和创造条件,是使子女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因素。美籍华裔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母亲的教子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故乡河南宝

丰,崔琦母亲要求他刻苦学习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小学基础。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崔琦不得不就此辍学。为了使孩子成才,母亲决定让孩子到外地读书。在好她的两个女儿和弟弟的帮助下,终于使崔琦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入香港培正中学就读。正是她的这一决定,改变了崔琦一生的人生道路。崔琦在香港上学时,由于语言不通、生活艰难和思念母亲,曾两次写信要求返回老家。母亲接信后,通过别人转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她对丈夫重病直至逝世的消息和自己年迈体飞弱、身居草庵的艰辛,都一直隐瞒着孩子。崔琦不辜负母亲的一片爱心,刻苦攻读,靠全额奖学金完成中学学业,并获美国全额资助赴美深造,后来成为博士、教授,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创造性研究,经至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殊荣。在记者招待替上,崔琦满含热泪回忆他的母亲说:“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但是母亲有远见,自己不识字,却坚持让我上学。”可以设想,如果不是母亲如此深明大义,坚持让他接受良好的学校正规教育,崔琦这颗科学的明星就不可能闪耀光亮。

学校教育对子女主体教育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的:

1、教学内容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子女施加的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蝇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学校的教学内容不仅提示特定社会的何时何地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为子女提供了学习仿效的模式。例如思想政治课中初步的马列主义

观点教育,教材中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介绍;自然科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介绍;历史教材中有关史实的叙述、分析,提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语文教材中对人物的刻画、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歌颂了真善美等。这些都对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

2、教师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对子女影响的诸因素中,教师的影响是最积极、最重要的。教师不仅向孩子传授知识技能,并能按照预定的目的对影响子女的其他一些环境因素进行调节和控制,作出取舍,克服和排除不符合社会主治流文化要求的消极因素,引导孩子向预预定方向发展。同时,教师的期望也是一种教育子女的巨大力量。当教师对孩子寄予某种期望时,就会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并给予其更多的关心、指导和鼓励,这种期望就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醒孩子内在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深目标的追求,这是教师期望的正效应。反之,则会产生负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此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不仅通过言教有意识地、系统地实施对子女的教育影响,而且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会感染、激励孩子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孩子的心灵。3、校风的影响

校风是学校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集体通过培养和继承而长期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面貌,它包括集体舆论和有倾向性的集体行为举止。校风是和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孩子入学后,在良好校风的感染下,能比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采取符合教育要求的行为方式。校风又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默契,通过集体舆论对孩子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在校风的行为导向指导下,孩子逐步接受并适应群体规范,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意识和共同的目标取向。良好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抑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因此,每个学校常利用具有特色的文化形式加强校风建设,如升旗仪式、盛大的开学或毕业典礼、校庆活动、授奖仪式以及校徽、校歌、校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4、校园环境的影响

优美整洁的校园,安定的学习环境,名人画像和语录求证和文化园地等,对学生是无声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产生上进求知的愿望。

5、同伴的影响同伴既包括同龄的儿童个体(如同学),也包括由年龄、身份非常接近的儿童组成的同辈群体(如班级)。在子女的社会休过程中,与接受来自成人(包括父母和老师)的心单向服从为主要特征的权威的影响相比较,孩子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以合作为特征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同伴既是子女行为的强化物,又是其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同辈群体使子女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并以群体规范约束其行为。在同辈群体中,符合规范的儿童个体会受到群体的接纳和欢迎,

违反规范的儿童将受到群体的拒绝、谴责或惩罚,使儿童个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强烈的归属与关键设备需要使子女逐渐学会以群体规范调节、控制自己,作出从众行为,亦即学会了如何适应群体的要求,成为群体中合格的成员。他们自发地认同并模仿同伴的行为习惯,更愿意以同辈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愿意采取成人为他们制订的行为准则,如活动方式、穿戴式样、对音乐的爱好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与同伴交往的时间逐渐超过了与成人交往的时间,对同伴的依恋和友谊显著增长。在现代社会,同辈群体对子女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进步。

2021年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提高我辖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xx大精神,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优势,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相关课程、课外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和平台,积极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使其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引领广大师生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阅读、表达能力和诵读、书写能力。探索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为长期实施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积累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成立社港中学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寻景辉 副组长黄建新 成员张余愚寻民章彭高军喻可畏寻梦雄李武安周大志徐 益源寻辉 四、教学内容 四至六年级《三字经》 七至八年级《弟子规》 五、基本要求 开设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校本课程课,纳入正式课表,教学处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诵读、书写、解读、欣、探究等学习活动。任课教师由语文老师担任,工作量按语文课程的五分之一计算。做到有计划、有检测、有总结。 结合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会、文学社团、兴趣小组等平台拓展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教育的途径,以音频、视频、书画等形式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墙报、校刊(报)等载体宣传中华优秀文化经典,记录和展示诵读、书写、解读、欣、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经典诵读比赛、传统节日专题诵读活动、经典书写比赛、阅读经典征文比赛、阅读经典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展示和检阅学习成果。 加强教师培训,建设具有过硬的经典诵读、书写、解读、鉴能力和经典教育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

家长对教学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教学意见和建议 尊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 您们好! 我是xx-x级(自主)2班学生李俊同学的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给了我女儿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在学校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接受教育长大成人,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了家长一次机会,倾听家的意见,架起家庭——学校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台起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借此机会,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家长也真的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现在的孩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将来面临的社会竞争日趋加剧. 未来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我越来越感到家长是多么的难做,为人父母再也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不让她饿着冻着、供她读书上学。我总在想,在孩子心里,我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家中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都对孩了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其实家长和教师一样,也应该是教育者,家长也应该扮演一小教育者的角色。作为家长不仅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在孩子逆反的时候,给她做一盏指明灯;在孩子困惑时,给她一点帮助;在孩子子感到失败时,给她以信心,让她有成成长的力量,虽然我做的还不够,但是. 我会不断探索教育孩子的方法,与学校积极的配合,让孩子有一个既严格又宽松的成长环境。

孩子生活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学校和老师给了孩子知识力量,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她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我由衷的感谢学校和老师,有时真的为孩子感到幸福和庆幸,生活文摘《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但是,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总要为家庭和社会承担一份责任。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更需要对孩了进行对节约意识的教育和责任感的教育,孩子对物的珍惜意识的淡簿,表面看是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深层次地想一想,这实际上是孩子责任意识对的淡薄,是对家庭、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有很多家长都只要求孩子一门心思学习知识,其余的事都忽略了,由家长包办。如此,不但导致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缺乏,而且也削弱了孩子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我觉得应该是学校需要加强的,这是我们做家长值得深思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责任”,这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它还可转化为个人奋斗的不竭动山。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人了,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承受力都还很差。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孩子要有民-主意识和法纪观念,培养良好的伦理到的和职业道德意识。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良好的心理自我谴节和保护能力,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渴望独生子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我也对孩子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心情有时难免急躁,急于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图 学校 家庭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探讨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针对教育新形势,我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经过研究和实践,我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合力,现将有关探讨略述于下。 一、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向社会扩展。因此,必然要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促成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可以有意识的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重组,系统的发挥作用。学校承担了过去由家庭完成的大部分教育功能,成为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于一个现代的少年儿童而言,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形式,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整个青少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度过,从中掌握了知识技能,养成道德习惯,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锻炼了体魄。因此,学校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尤为重要。 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

初影响就是家庭。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人的基本特点。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刘湘云教授经过两年对128名"健优儿童"及128名一般化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研究调查后指出,少年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家庭的结构特点、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言行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及其教育方式、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成长的基地。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出生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加入许多群体。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加入群体能够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交往会从学校、家庭扩展到社会,加入社会不同的群体之中,这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极大:如果是健康的,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比如几个喜欢制作小发明的孩子形成的兴趣小组。反之,会有消极影响,例如一些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形成的小集团。同时由于儿童身心都未成熟,一般不易摆脱这种影响,对其成长影响较大。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并且它们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可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抵消,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从我校的实际来看,地处农村的学生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家长的文化层次也较低。由于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1、怎样才能保证家长与学校协调一致?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说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一、畅通联系渠道,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畅通联系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话联系、手机短信、家校联系本、家访、家长会等,都不失为根好的联系渠道。多方位的沟通可以将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向教师反馈。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与学生家长经常性的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把最近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哪些进步,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家长应配合做哪些工作等等,反馈给家长,而家长也可以由此向班主任咨询所需了解的情况。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的好机会。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上应客观地介绍班级情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与家长的双向交流。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问题单靠电话、网络、联系本是很难讲清楚的。 家长的个性多元化,班主任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待粗暴的,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静对动,以柔克刚。越难以理喻,就更应该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对通情达理的家长,在友好的气氛下,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要察言观色,根据家长的情绪采用不同

的沟通方式。 二、了解家长需求,指导家教方法。 由于许多家长都把读书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逝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模式,孩子是父母唯一寄托,因而对孩子期望值极高。但是家长在履行自己教育职责时又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家长最需要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班主任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 其次,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要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但要按照社会的道德要求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长要关心子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要做孩子的表率。班主任要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优势互补,双方协调一致。 家庭和学校都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双方有了明确的分工,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 导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成员是其交往的主要对象。家长是小学生感情上的依托者。因此,家庭是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由WTT为您整理出的小学家庭教育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 1.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不仅来自于学校和社会,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而家庭教育的投资数量又与家庭收入有关。例如,有资料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所以家庭收入水平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经济发展水平就相对低下。其结果就是城镇家庭有能力对受教育者进行更多的教育投入。随着城市与农村家庭收入差距或是教育投资的拉大,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因为缺乏购买能力或是缺少家庭教育投资认识而无法实现学生对教育的需求。 2.家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1)“全面发展观——利用各种因素促进动态生成;与“成绩至上观” “全面发展观”即德、智、体、美、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不仅要进行智育,而且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受教育者形成来那个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美育,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杜威曾言:“教育历程本身以外别无目的,它便是自己的目的。”蔡元培也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对受教者的期望过高,把考上大学作为受教育者成才的衡量标准和唯一出路,将分数教育、比较教育、择校教育放在首位,使得受教育者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育无用观”与“教育有用观” “教育无用观”是在大学扩招以后才逐渐流行,并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者接受。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使大批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就业困难,毕业论文答辩。大学生就业困难状况确实存在,但也应该看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民族素质和自身发展的深度影响,不能因噎废食。 (3)“女子无才便是德”与“教育平等观”

小学生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焦教育现状——课程设臵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研究以培养“融汇东方智慧的现代中国人”为宗旨~立足于“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培养少年儿童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和小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小学生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质、人格锻造等方面得到提高。该课题自06年申报省“十一五”研究课题至今~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一、前期主要工作 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首先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07年3月开题会后~学校组建了三级课题组~校长任课题组长~主要承担课题研究的指导、组织、实施等工作~保证课题研究人员的稳定性~以及课题实施的计划性。下设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子课题~方法途径组又设教育活动、教学实践和环境建设等三级课题。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确保了课题实验的高效运行。 ,一,筛选了适合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和学习研讨~使实验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感和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文档

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 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人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作为制度化、组织化、目标性的教育,更寄托着社会的期望。承载着社会期望的学校教育,为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一所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与期望不一致的情况,甚至有违背多方意愿的现象存在。随着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教育的一些不良现象正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被社会所关注。那么社会对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有哪些期望呢?笔者最近采访了几位相关人士,现将采访内容梳理归纳,以求共研。 吴老师是一位在农村小学默默耕耘了三十二个春秋的退休 教师。六十年代参加工作,九十年代退休。在岗时她只顾工作,顾不上给儿子辅导功课,儿子对此怨声载道。为了弥补对儿子的亏欠,退休以后她决心好好培养孙子。然而在城区小学上一年级的孙子半学期后的表现就令她失望。每天放学以后,老师要求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一课的语文配套练习,还要熟读或者抄写一篇课文,完成以后,让家长批阅签字。孩子做完各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至少两个小时。由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一段时间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早晨不按时起床,因怕上学迟到而不吃早餐,学校又规定不准带零食上学,孩子只好一早

上空腹上四节课。期中考试,学习成绩不理想,体重也下降很多。令她迷惑不解的是她在农村任教时,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都是任课教师的义务。一个教师把自己的义务强加于家长,让她不可思议。她期望学校教育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各任课老师精心设计,提高布置作业质量,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 辛先生在政府上班,他和妻子都是公务员。他的女儿就读于市区一所重点小学,本来想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把女儿培养成一个有个性的人,告诉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几年的学校生活使他的这个培养理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没想到仅准备学具一项,班主任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在新生家长会上,班主任对买什么样的本子、铅笔、文具盒、削笔器,包什么样的书皮,名字写在什么位置,都做了详细的布置,周末他和妻子按照老师的吩咐费尽周折,总算帮女儿完成了任务,结果,周一女儿下午放学回来,两眼泪水,说名字没写在正确的位置,受了批评。当今这个社会到处都强调有个性,他期望学校教育因材施教,更好地理解每个孩子,即使不让孩子个性过分张扬,也不至于被压抑。 梅师傅是个出租车司机,每天凌晨4点钟出车,晚上12点钟以后才回家车,女儿乖巧听话,学习中等。他说他最头疼的是接到老师发来的只有服从没有商量的手机短信。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学校出入校门有着极严格的管理,没有特殊情况,家长很

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

社会教育是子女家庭、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社会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有目的的积极影响活动。它是子女教育过程中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 孩子的成长实质上是“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这个转化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演进过程,是在家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实现的。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对其影响作用的大小,在孩子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三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在学龄前期,家庭——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在中小学阶段是,学校——家庭——社会,在大学阶段是,学校——社会——家庭,在参加工作之后则是,社会——家庭——学校。从上述三种教育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作用变化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由强变弱的,而社会教育则是由弱变强的,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础上的扩大和补充。 社会教育对子女教育的延续和补充作用主要是由社会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1、社会教育对象的全民性 即“有教无类”。无论是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及贫富怎样,都可以是社会教育的对象。全民皆受教育,全民皆可受教育。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于是,在校的初中学生

也就当然地可以接受社会教育的影响作用。尤其在当前国家要求学校对学生减负的情况下,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接受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空间的广泛性 社会教育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凡是有人群的地地方都有社会教育的存在。如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艺术宫、文化宫、影剧院、音乐厅、歌舞厅、录像厅、公园、动物(植物)园、健身房、体育场等。此外,很多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组织等也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在企业单位还是在事业单位,处处都有社会教育的存在。近年来,城市社区建立了社区教育机构,开办了社区教育学校有的还专门举办了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活动。社会教育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孩子无论是在哪里,在家庭或是在学校,更不用说在社会上,时时刻刻都要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 、社会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社会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是由社会教育对象的全民性特点决定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对社会教育有不同一需要。社会教育为了满足各种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其内容就必定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既有适合于中学生的教育内容,又有适合于其他层次但不宜于中学生的教育内容。因此,家长应指导孩子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教育内容的影响,而不是毫无选择的随意接受。 、社会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

论家庭教育

沟通,家庭教育的一把钥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更加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成长与成才的重要性。但现实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系统工程。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却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谁也无法自己选择的,但是作为人父母的长辈,却有责任尽量为子女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力所能及的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应不失时机地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既要关心他们成长,更要关心他们成人。要教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踏踏实实的做人,要不断地将传统美德和现实美德的良种撒向他们的心田,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运用各种方式来教育子女,而沟通正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时代日新月异地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思想上发生不断的改变。因此,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跟随时代变化的步伐,同孩子们一道观察世界、思考世界。家庭教育实质上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活动过程,其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如何难管教、不听话,甚至与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有问题发生时,孩子们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谎的态度,他们宁愿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愿意让家长走近他们的世界,参与他们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们认为父母与他们在思想上是有代沟的,是无法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长对他们的管教,甚至对家长的说教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对立的僵局。由此可见,沟通不畅不仅仅是造成了亲子间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时它严重地影响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关系本来并非特别密

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礼县雷坝中学王小亮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一课题,在我校开展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我们实验教师在课题组的正确指导下,井然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与同事分享成果的共时,也对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故在此谈谈我粗浅的两点认识。 一、传统文化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广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教师对此的认识不同,在教学中很难得到体现。怎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呢?我通过实践、探索、反思,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时,则认真思考、慎重安排,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感悟道理,陶冶情操;如果没有遇到,则在辅导时间延伸、拓展、参透,让学生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在学生作业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让学生尽量体验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的重要作

用。最后,利用自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专题活动,如辩论赛、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使学生感悟历史,了解传统文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智力教育,而且还有德育教育。智力教育其实很简单,而难的则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原因很简单,智力的开发没有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只要自己愿意,随时可以学习知识,开发智育。但德育却不行,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引导不好,则毁的不是一个人,有可能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不同家庭的几代人。 怎样才能德育教育有所成效呢? 我认为,如果能巧妙的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传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如果要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可以多向他们讲一讲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等优秀的领导者;如果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可以向他们说一说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如果要教育教学热爱祖国,那么可以向他们讲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等等。所以,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总之,传统文化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作用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一定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极大的帮助。

小学生父母教育期望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欢迎您参加本次调查,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科学研究。本问卷主要了解您对孩子寄予的期望和您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状况。此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所有问题的回答无正确和错误之分,您只需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况回答即可,不会对您或您的孩子有任何影响。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您放心如实填写,不必有任何顾虑。 问卷填写说明:请您将自己的选项代号填在题目后面的横线上,无选项的题目请您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答案。 一、您与孩子的基本信息 1.父亲的文化程度:________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及中专 ④大专⑤大学本科⑥硕士及以上 2.母亲的文化程度:________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及中专 ④大专⑤大学本科⑥硕士及以上 3.孩子父亲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母亲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 5.您孩子的性别:________ ①男孩②女孩 6.您的孩子上几年级:__________ 7.您的孩子在指定的片区入学还是择校入学_______?①指定片区入学②择校入学 8.您为孩子择校的原因是:_______(您的孩子是在指定片区入学的家长不填答此题) ①为了让孩子受到很好的教育②离家近的学校办学质量差③指定片区的学校离家远④孩子的选择⑤名校效应⑥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择校理由) 9.您的家庭经济月收入:______ ①3000元以下②3000-5000元③5000-1万元④1万元以上 10.您的家庭所在地:_____ ①城市②城镇③农村 11.您的家庭类型属于:______①核心家庭(由夫妻双方与孩子组成)②主干家庭(由您的父母、孩子以及夫妻双方组成)③单亲家庭(由离异、丧偶或未婚的单身父亲或母亲及其子女组成)④重组家庭(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人已经历过一次婚姻,并可有一个或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及夫妇重组) 12.您的家庭幸福程度如何______? ①非常幸福②比较幸福③比较不幸福④非常不幸福 二、您对孩子的期望及相关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小议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叶英 孩子的教育主要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三种教育的启蒙教育,更是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结合对女儿的教育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父母担任子女“第一任教师”能力偏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很多父母缺乏对自身的“约束”,有的言行大胆,有的放之任之,使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亲子教育的理念没有根本形成,父母与子女“互动”不够。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孩子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根本达成一致,相互脱节。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象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各做各的,使孩子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无法一以贯之地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是父母加强自身学习和养成,成为孩子信赖和引以为傲的“第一任教师”。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相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此外,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

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docx

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自古以来我国就很重视家庭教育,如“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等故事。而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贡献尤为重要,他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以自己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经历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有独到见解的教育主张。他为教育子孙写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也是中华传统教育文化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及早施教,推崇胎教 颜之推及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家长应该抓紧时机,及早地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并且越早越好,甚至到胎教。颜之推说:“当及婴稚,时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为何在“当及婴稚”要实施教育呢?他认为一是由于这是人的可塑性大。二是幼童时期,精神专注,教育效果好。他又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就是说幼年时期心灵纯洁,未染恶习,比较容易接受影响,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等到长大成人,思虑懒散的时候才去教育,那就丧失了教育的关键时期。颜之推的这种观点与我们当前所强调的早期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二、严慈结合 颜之推认为,在儿童家庭教育中,应该懂得如何教子与爱子。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往往只爱无教,或只教无爱,最终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不良后果。对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他主张“有教有爱,反对溺爱,提倡体罚”。在他的主张里,“有教有爱”与“反对溺爱”在当代社会仍然实用,但是他“提倡体罚”对现在的父母已经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而现在的父母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人,他们不再相信“黄金棍下出好人”的传言。因此,颜之推在这一点上还是有一定的缺陷。 三、均爱无偏

家庭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b15498316.html, 家庭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自龙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8期 【摘; 要】在学校开展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有效途径和目的。良好的家教家风家训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是社会风尚健康发展的前提。传承良好家教家风家训教育,是体现时代精神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家教家风家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学校有效开展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是对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 【关键词】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 一、在学校开展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学校开展家教家风家训教育,目的就是通过挖掘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道德体系的部分,充分发挥传统家教家风家训中的德育功能,以学校教育体系为依托,以思政课程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现代基本价值观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国内外开展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家教家风家训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学者对家教家风家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21 世纪以来,在家风家训传承历史的研究方面,代表论著有曾凡贞的《论中国传统家训的起源、特征及其现代意义》(2004);徐少锦、陈延斌编著的《中国家训史》(2011)等。自2014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节目播出后,学术界对于家风家训的研究更是形成了一股热潮。但是,从中国教育的现状看,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家庭教育步入“误区”的新现象已经显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急剧上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极不平衡。而我们教育“综合失衡”问题的科学解决,亟待从家庭教育溯源,从搞好家庭教育入手。因此,通过家校互动开展家教家风家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研究,构建和谐育人氛围,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8篇完整版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推荐(一): 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你们辛苦了! 我的孩子在那里读书我很放心,但作为一个学生家长,我想向校方提一些推荐: (一)期望学校图书馆能长期对学生开放,能让孩子们亲自进入图书馆挑选书籍,寒暑假是学生阅读的良机,期望教师给学生推荐必须的书目,学生读书的成绩要进入评价,读书的成果要有展示的平台,如果可能,每年是否可举办专门的读书节。 (二)期望学校每个学年都有专门的体育节与艺术节,每个孩子都能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期望每一天的体育锻炼能真正到位,培养孩子早起跑步、晚饭后散步的习惯,期望学校能有意识的经常利用广播,播放一些比较高雅的音乐作品而不仅仅仅播放一点通俗歌曲。 (三)期望学校能将成绩作为学生的保密,不要搞全班性的排队,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付出的努力多而效果不必须好,更不期望将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作无谓的比较,人比人。气死人,大人都怕比,何况孩子。但孩子自己的成绩能够比较,作为教师,要引导孩子将自己的这天跟自己的昨日比,明天跟这天比,提倡超越自我。同时,还期望比不仅仅仅局限于分数,可能的话,期望班主任有一个专门的观察本,每个孩子一页,让你班上的孩子在上面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反映。(4) (四)期望学校在可能的状况下,尽量把班级编得小一点,班级人数不要超过四十人,一个超过四十人的班级,教师维持住纪律都很难,更谈不上每个孩子都得到足够的关注。在可能的状况下,二十五人以下的班级是最为理想的。 (五)期望学校对教师讲解的时间加以限制,不要超过十五分钟,因为学习不是靠听讲所能完成的。没有亲手练习、实验,没有充分的讨论、交流,知识不能真正掌握,潜力不会真正提升。杜郎口的经验对 农村学校个性有好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也个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期望学校能在教师中加以提倡,在可能的状况下,对杜郎口模式全面推行。 (六)期望学校能着重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变化,七年级举手的很多,八年级不太多,九年级简直不举手了,这究竟是因为什么,除了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异之外,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也就应对这种现象承担必须的职责,期望学校将这个问题作为全体教师的研究课题。

学校教育_社会教育_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观念也随之而变化。如此,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一直以来,群众们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它与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这些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4.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这些特点都表明了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1 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 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3 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 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5 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 1一名学校老师要对多名学生关注程度不如家里是2个甚至很多人关注一个学生! 2 学校的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是人生官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多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照福社会!反而会危害社会! 举例:恐怖分子,能够做导弹,有知识但是危害社会 3还有家庭教育不重视的恶果:学生成绩起伏很大;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偏激。造成偏科! 4你应该设想一下你们对手会怎么说:他们可能会强调学校的教育完善,面面具到!还有给你个例子,学校不是一定时间要开家长会吗!这就表明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5在刚刚结束的两会国家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就是要家庭教育来培养的! 6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灵的窗口,学校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设想一下拥有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因为心里问题发挥不出来。在大考时很容易就失败啦,不会成功的! 就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抓住对方讲话的漏洞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