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篇 1 [教材简析] 比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关系和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数量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分配”的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过程与方法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2、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 2、了解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学习方法]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3、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140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谈话引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各位同学,现在是橘子丰收的季节,大家来看看农场的一些丰收的场面。这些果子老师想把它们送给你们两个班的,怎么分配这些果子呢? 2、学生交流分配方案。(1)平均分配,把橘子平均分给两个班(2)按人数分配,人多的班分多点,人少的班分少点。二、探讨解

决问题的方法。 1、抓住契机,适时提问。(1)师:同学们的提议都很不错,其中认为按人数分配的更加细心和合理。(2)如果把这筐橘子按3:2来分给这两个班,你们又怎样分呢?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1)用小棒进行实际的操作。(2)分组进行操作,组长记录分配的过程。(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3、提升认识,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种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是我们这节课探讨的问题—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4、实际应用,解决问题。(1)师:如果这些橘子的个数刚好是140个,按刚才的比3:2进行分配,该怎么分?(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方法。(3)提问方法,学生板书。方法一:3+2=5140÷5=28(个)28×3=84(个)28×2=56(个)方法二:3+2=5140×3/5=84(个)140×2/5=56(个)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法的问题。第二种解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的问题。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三、实践运用,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有许多生活中的一些运用到比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一一解决。 1、课本75页试一试: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

2、笑笑帮妈妈洗碗,妈妈拿给笑笑一瓶浓缩液,要求笑笑按这瓶浓缩液上的比1:4加清水稀释成600毫升的稀释液洗碗,你能帮笑笑算出要用多少毫升的浓缩液和清水呢?

3、蛋糕师傅制作蛋糕时,分别使用鸡蛋、白糖和面粉三种原料配在一起,三种原料的比:18:9:8,这样一个7千克的面团需要多少鸡蛋,白糖和面粉呢?(1)引导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做题。(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介绍比的应用的广泛性。 1、举例师:今天我们解决了这么多关于比的问题,其实比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消毒药水中酒精和水分配,饮料中的各种配料的比……你能举个事例吗? 2、数学书第56页练一练第2题。 3、数学故事:一个老地主临死时把他的`11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继承二分之一,老二继承四分之一,老三继承六分之一,可是三个儿子不知道怎样分,你能帮助他吗?孩子在学了按比例分配之后兴趣正在浓厚的时刻,在次给他增加难度,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再次得到升华。五、回顾教学,总结方

法。 1、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应用的一些方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我们班准备在班队会上进行一次制作水果沙拉的比赛。要求:选择几样水果,按照一定的比,设计制作500克一盘的水果沙拉。要求要简介设计的名称、思路,并计算出所需水果的数量。板书设计比的应用方法一:3+2=5 方法二:3+2=5 140÷5=28(个)140×3/5=84(个)28×3=84(个)140×2/5=56(个)28×2=56(个)答:大班分到84个,小班分到56个。《比的应用》教学反思一、充分挖掘教材,旧知迁移新知。“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反思比的应用是平均分后又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本重点例题当成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两种分法,这位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二、借助多媒体或教具,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主题、客体、媒体处于不断地先通过互作用和转换生成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常常发生难以预设和意料的变化。对此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一个积极、热情的“旁观者”,时时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心关注,感受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审时度势地做出激励,调整,启迪,补充,提醒等及时引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高效而少费时。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以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使学生明白算理,从而明白按比例分配。由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猜想、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了新知,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学生不仅为自己的发现而喜悦,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三、教师在小结升华时讲解。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汇报等具体的情景中明白了算理,学生已经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掌握的比较好,教师只要在小结时加以强调,:刚才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法的问题。第二种解法是把各部分数的比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

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的问题。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如果妈妈的菜地里的白菜长虫子了,妈妈会怎么办呢?肯定要买杀虫剂(浓缩剂)进行杀虫。那浓缩剂能不能用来杀虫呢?你们想不想解决这类有关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那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二、探索新知。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54页。出示教材54页例2 阅读与理解:(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2)、已知条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的是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的比。分析与解答:(1)、稀释液:500ml总分数:1+4=5 1:4表示什么意思呢?浓缩液:水(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方法一: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把每份是:500(1+4)=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方法二: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水占总体积的4/5。),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浓缩液有:5001/5=100(mL)水有:5004/5=400(mL)回顾与反思: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三、巩固练习练习十二第1、2题。四、小结: 1、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按比的配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a、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b、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五、作业:练习十二第3、4题。六、板书设计:比的应用方法一方法二总分数1+4=5 每份数: 500(1+4)=100(mL)浓缩液

占总体积的1/5 水占总体积的4/5 浓缩液:1100=100(mL)浓缩液有:5001/5=100(mL)水:4100=400(mL )水有:1004/5=400(mL)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课后反思:按比的配制稀释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进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价值。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因为数学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时能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凸现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