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101.01 KB
- 文档页数:11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 1.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子京要求而写。
(二)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守】古义:做州郡的长官。
今义:看护,把守。
【制】古义:规模。
今义:多指制度。
【气象】古义:景象。
今义: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薄】古义:迫近。
今义:多指不厚的,浅显的。
【去】古义:离开。
今义:由某地到某地。
【惊】古义:起,动。
今义:指受惊吓。
【景】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景物、景观。
【集】古义: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今义: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国】古义:国都、国家。
今义:多指国家。
【空】古义:消散。
今义: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心】古义: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今义:多指心脏。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微】古义:无、没有。
今义:小的。
2.一词多义【或】(1)有时。
(2)或许。
3.通假字【具】通“俱”,都。
【属】通“嘱”,嘱托。
4.词类活用【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5.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
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兴,起。
【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
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
万千,没有穷尽。
【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6.常规词语[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越]到,及。
[明年]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盛状]盛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shāng)]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
[涯]边。
[晖]日光。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观,景象。
[备]详尽。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
[览]看,欣赏。
[得无]莫非,岂不是。
[淫(yín)雨]连绵的雨。
淫,过多,过甚。
[霏(fēi)霏]雨(或雪)密的样子。
[开]放晴。
[排]推开。
[]光辉。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以下是对《岳阳楼记》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写作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
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二、字音字形1、字音谪(zhé)守属(zhǔ)予作文浩浩汤汤(shāng shāng)淫(yín)雨霏(fēi)霏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忧谗(chán)畏讥岸芷(zhǐ)汀(tīng)兰宠辱偕(xié)忘2、字形“滕”字注意右上部分是“水”字多一点;“谪”字注意右半部分是“啇”;“淫”字注意不要写成“婬”;“谗”字注意不要写成“馋”。
三、重点字词解释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越:到了。
明年:第二年。
具:同“俱”,全、皆。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就。
制:规模。
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予:我。
作文:写文章。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胜状:胜景,好景色。
6、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衔:连接。
吞:吞吐。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广远。
际涯:边际。
7、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日光。
《岳阳楼记》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整理人:张彩霞一、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谥文正,有《谥号文正》传世。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
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
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记”:是古代的散文。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分为碑记、游记、杂记、记---事。
二、重要生字三、重点解词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 zhǔ同“嘱”)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7、多会.于此聚会 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9、阴风怒号.呼啸 10、薄.暮冥冥迫近11、登斯.楼也这 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13、沙鸥翔集.栖止 14、长烟一.空全15、把.酒临.风持面对 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7、不以.物喜因为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 20、吾谁与归.归依21、百废俱兴.兴起 22、山岳潜形.形体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 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27.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基础知识(一)字音梳理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二)词语梳理【通假字】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古今异义词】1、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2、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天气)3、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4、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风景)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6、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7、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一词多义】1、夫(1)其夫呓语(丈夫)(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2、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3、和(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政通人和(和乐)(3)天稍和(暖和)4、开(1)连月不开(放晴)(2)开我东隔门(打开)(3)旁开小窗(设置)(4)林霏开(消散)5、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6、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7、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8、薄(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2)锦衾薄(单薄)(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9、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10、一(1)一碧万顷(数词)(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1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3)全石以为底(把,用)12、通(1)北通巫峡(通向)(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政通人和(顺利)13、为(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3)为嵁,为岩(成为)(4)全石以为底(做)14、空(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2)皆若空游(在空中)(3)浊浪排空(天空)15、霏(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林霏开(雾气)【重点词语】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27、《岳阳楼记》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1)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为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文体积累:记、说、序、书、铭、传(3)背景: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身遭贬谪政治失意的人生低谷。
但作者并不因为宦海沉浮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忧乐系于天下,始终以利民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2、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形:属浩浩汤汤滕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际涯朝晖潇湘淫雨霏霏隐曜潜形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忧谗畏讥萧然万顷沙鸥岸芷汀兰沉璧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通假字:属同嘱,嘱咐,嘱托。
具同俱,全,皆。
4、重点词义:谪守越明年旧制作文然则南极不行薄暮景明不惊而或是进亦忧先天下┄┄后天下┄┄5、成语: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百废俱兴先忧后乐6、一词多义:观岳阳楼之大观(景象)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万事俱备(具备)开连月不开(放晴)微微斯人(没有)日出而林霏开(散开)土膏微润(稍微)临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当着,对着)吾谁与归(归依)临溪而渔(走到)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一①长烟一空:全,都②一碧万顷:一片③在洞庭一湖:整个国国都则有去国怀乡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国恒亡或有时而或长烟一空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居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住面山而居通顺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过初极狭,才通人旷开朗则有心旷神怡宽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不以物喜其语气词其喜洋洋者矣代词:那其必曰7、古今异义制古义:规律增其旧制. 今义:制度.备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今义:准备.景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
今义:景物。
尝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今义:品尝。
微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今义:微小。
8、词类活用北、南:向北,向南(名词作状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形容词作状语,这里是“在……之前”。
岳阳楼记重点知识归纳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 年 10 月 17 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下是《岳阳楼记》的重点知识归纳:
1. 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对岳阳楼的景色和历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2.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多种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 表现手法: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思想感情:本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5. 艺术特色: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骈散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 文化内涵:《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爱”等思想。
7. 重点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本文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8. 历史意义:《岳阳楼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是《岳阳楼记》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岳阳楼记》课文及知识点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是作者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有气势。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梳理文学常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也体现了他们二人的深厚友谊与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文章的主题:通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二、文章结构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第三层:(最后3句)自喻闲人,表达旷达乐观的襟怀。
(抒情议论)三、重点词语解释解衣鱼睡:(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户,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遂,于是。
至,到。
寝,睡觉。
相与,共同,一起。
于,在。
庭下如积水空明。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称水草。
藻,水草的总称。
闲人,清闲的人,本文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耳,罢了。
四,课文翻译。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进户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岳阳楼记❤️一、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重点字词:❤️第一段: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超过,过了。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通:顺利。
和:和乐。
具:通“俱”,全,皆。
乃:于是。
增:扩大。
制:规模。
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记:记叙。
❤️第二段: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
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 际涯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看。
异:不同❤️第三段: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辉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潜:隐没。
行:通行。
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一:字词谪守:守,做……的长官。
越:及、到。
具:通“俱”,全,都。
属:通“嘱”。
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横,广远。
际涯,边。
晖:日光。
备:详尽。
南极潇湘:极,尽。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薄:迫近。
景:日光。
集:停息。
郁郁:草木茂盛。
把酒临风:把,持、执。
去国还乡:去,离开。
谗:说坏话。
偕:一起。
归:归依。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二:翻译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岳阳楼记文言知识点整理三:问答题⑴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______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________居庙堂之高_______退____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⑶“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
作者暗指滕子京,目的是赞美并慰勉自己的朋友。
⑷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
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
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从小勤奋好学,而且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
他为人忠直,极言敢谏因常常遭贬。
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向宋仁宗提出改革政治的十项主张,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庆历新政”。
新政遭到保守势力的联合进攻,范仲淹遭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
二、写作背景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
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古代四大名楼: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字音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 fú) 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 霏霏(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 jí)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 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嗟夫(jiē) 山岳潜(qián)形属(zhǔ)予作文而乐耶(yé)日星隐曜(yào) 一碧万顷(qǐng)五、节奏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六、字词解释政通人和通:顺利。
《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引导语:下文是小编整理的《》部分知识点整理,欢迎同学们来学习。
《岳阳楼记》知识点整理一、原文和重点字词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
越(到了)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废具(通“俱”,全、都)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它的)上。
属(同“嘱”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来)记之(代词,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予(我)观(看)夫(那)巴陵胜状(胜景),在洞庭一湖。
衔(衔接)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横无际涯(边);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描述)备(详尽)矣。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北通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連月不开(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冲向)空;日星隐曜(光辉),山岳潜(隐没)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迫近)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怀乡,忧谗(谗言,说坏话)畏讥(批评指责),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至于)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栖止),锦鳞(鱼儿)游泳;岸芷(小草)汀(小洲)兰,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青青(茂盛的样子)。
而或(有时)长烟一(全)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漁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愉快),宠(荣耀)辱皆(一起)忘,把(拿)酒临(对着)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唉)!予(我)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或(或许)异二者之为(指两种心情。
),何哉?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这样)进(在朝廷上做官)亦忧,退(不在朝廷上做官)亦忧。
《岳阳楼记》复习知识点一、背景介绍1.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坐落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位于洞庭湖南岸。
2.岳阳楼的历史:最早的岳阳楼建在于西晋时期,历经多次兴建与毁损,今日所见的岳阳楼是在明朝重修的。
3.范仲淹的生平: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子深,北宋时期的文臣,尤以为官清廉、施政有为而闻名。
二、《岳阳楼记》全文分析1.第一部分:云台山文章篇首即直接引述杜甫《登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描绘云台山的雄伟壮观,以此为开篇突出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优势。
2.第二部分:临湘楼范仲淹通过回忆,追述了自己游历临湘楼时的景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第三部分:赞岳阳楼文章开始描写岳阳楼的高耸壮丽,突出其在洞庭湖畔的独特地理位置。
然后叙述了岳阳楼的历史,以及它在文人雅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4.第四部分:历史故事范仲淹通过回顾历史故事,如岳阳三绝、“黄钟毁弃音尘绝”等,寄托了他对乱世英雄的敬仰,并对时代的深思熟虑。
5.第五部分:个人功名范仲淹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回忆自己的官运、历次任职,表达了对功名的矛盾心态,他在文章中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6.结尾文章以回到现实生活的状态,通过对云台山的描写,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岳阳楼,不禁引起读者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三、文学特点和表现手法1.描写手法:范仲淹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
例子:(1)天下之观,盖出于此乎?,通过以问句为开头,凸显了岳阳楼的地位和景观的壮丽。
2.抒发情感:范仲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自身的交融,表达了对乱世英雄和功名的忧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时代思考:范仲淹通过回顾历史故事,对晚唐五代以来的乱世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并对封建社会的腐败以及功名利禄的浮浅表示质疑。
4.象征意义:岳阳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物,还象征着范仲淹思想的彰显,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以:1)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嗟夫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极:1)尽: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5、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而或长烟一空6、空:1)天空:浊浪排空2) 消散:长烟一空7、通:1)顺利:政通人和2)通向:北通巫峡8、和:1)和乐:政通人和2)和煦:春和景明9、居:1)处在:居庙堂之高2)居住:面山而居3)停留:不可久居10、一:1)一片:一碧万顷2)全:长烟一空3)整个:在洞庭一湖11、开:1)放晴:连月不开2)打开:开我东阁门3)开设,设置:旁开小窗12、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3、为:1)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2)作为:全石以为底14、属:1)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2)连接:属引凄异3)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景:1)风景,景致:四时之景不同2)日光,阳光:至若春和景明3)景象;情况:晚景之计如何?16、渔:1)捕鱼的人,渔夫:渔歌互答2)捕鱼:临溪而渔17、临:1)面对:把酒临风2)临:来到:临溪而渔3)到,至:东临碣石4)靠近,坐落于:翼然临于泉上18、进:1)在朝廷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2)奉献:进尽忠言19、微:1)要没有,要不是:微斯人,吾谁与归2)微小,轻微:名微而众寡3)秘密,偷偷:微闻有鼠4)稍微,稍稍:土膏微润。
20、具:1)都;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详细地:问所从来,具答之3)具备:有各具情态21、胜:1)非常美好;美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2)胜过;超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胜任,禁得起: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禁住,忍受得住:驴不胜怒。
22、会:1)会合,聚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2)恰巧,正好:会天大雨3)必然,一定:长风破浪会有时。
岳阳楼记的知识点整理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岳阳楼上所见所闻,展现了作者对家国兴衰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岳阳楼记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背景知识1. 岳阳楼是什么?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岛,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岳阳的标志性建筑。
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现存的岳阳楼是明代建筑。
2. 岳阳楼的历史意义岳阳楼因其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而被誉为“天下名楼”。
唐代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岳阳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岳阳楼还是明代名将韩信的故居,因此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文章内容1. 描述岳阳楼范仲淹在文章中生动地描绘了岳阳楼的形态和景色,如“楼阁高峙,而云容易蒸”,“楼观其大,钟鸣其处”,“楼尽水渚,而停车坐长者”等,形象地展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2. 忧国忧民范仲淹在文章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
如“夫江汉之浸,形胜之地,饮鸩止渴,误国误民者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3. 反思人生范仲淹在文章中也反思了自己的人生。
如“感慨行舟之人,非无父母兄弟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满和追求。
三、艺术技巧1. 运用夸张手法范仲淹在文章中运用了夸张手法,如“楼阁高峙,而云容易蒸”,“楼观其大,钟鸣其处”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感染力。
2. 运用比喻手法范仲淹在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使文章更具想象力和感染力。
3. 运用对仗手法范仲淹在文章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岳阳楼在何处?峨峨在天之都”,“欲渡黄洞庭,恐难唱此曲”,使文章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
四、文化价值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代表作之一。
岳阳楼记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概述《岳阳楼记》①基本定义:《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它是一篇散文,描述了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境,最后引出作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②重要程度: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点篇目,它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情怀与担当,对研究宋代文化、文风都有重要意义。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像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之、其、而、然等)的用法,还有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等)。
④应用价值:对于提升文学素养,理解古人的思想境界有很大帮助。
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文中优美的语句描写风景,学习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进而表达远大抱负的手法。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古代文学中的散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与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作品共同组成了优秀的文学宝库。
②关联知识:与范仲淹的政治生涯、宋代社会背景知识相关联,还和古代楼阁文化有关。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文言文的理解是个难点,文中一些比较生僻的实词如“樯”(桅杆)等不好理解,还有一些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也较复杂。
- 关键点:理解作者的心境变化是文章的关键,从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到作者的独特情怀的转变需要深入体会。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属于重要考点,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文学知识考查都会涉及。
- 考查方式:字词解释,像“谪”字的解释;句子翻译,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怀的理解是常考点。
三、详细讲解【文学文化类】①背景介绍:- 北宋时期,范仲淹参与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出京。
滕子京也因被人诬陷而被贬到岳州做太守。
滕子京把岳阳楼修缮一新,请范仲淹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当时的社会,佛道兴盛,很多文人追求个人内心享受,范仲淹却在文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介绍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言志:《岳阳楼记》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武汉) 滕王阁(南昌)岳阳楼(岳阳)(三)文言现象1.通假字百废具兴同“俱”,全,皆属予作文同“嘱”,嘱托2.一词多义(1)极:感极而悲者矣动词,达到极点初极狭甚,很,非常南极潇湘至、到达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尽头,动词(2)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集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3)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指示代词夫环而攻之句首发语词,不译未几,夫齁声起丈夫,名词(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无从致书以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它。
考察(5)国:去国怀乡国都死国可乎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依林木之下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或以为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人(7) 一:一碧万顷一片,数量词而或长烟一空全,副词(8)和:春和景明和煦,形容词政通人和和乐,形容词(9)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以钱覆其口(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口腹役人以其境过清(凭,靠) 以我酌油知之可以为师矣(把)投以骨、以丛草为林(认为)不以疾也自以为大有所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10)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空谷传响空旷皆若空中无所依在空中(11)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中通外直阡陌交通贯通才通人使……通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12)居居无何,上至经过停留不可久居居庙堂之高处在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房屋)(13)然欣然 .......的样子不以为然对的,正确的不然这样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是(14)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15)之(代词)学而时习之(的)春冬之时,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音节助词,无实义)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无丝竹之乱耳(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知识点一、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千。
⒂、《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⒃、“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2.①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选文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选文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5.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⑵文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点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文中“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用原文回答)答:迁客、骚人。
8.⑴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的是什么人?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⑵“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9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略)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的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11写重修岳阳楼盛况的句子是: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3.第2段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
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15.从空间上突出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写尽湖光山色的语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哪些内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照应前文哪句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0.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
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
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22.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
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26.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与“喜”相对应的八个字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7.为人应心胸豁达,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8.“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具体指古仁人。
29.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前人之述备矣30.①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4.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孟子,屈原,杜甫35.③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的"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的鲜明观点.36.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示例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8.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议论作用:点明主旨,竹筏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39.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40.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4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4.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5.通过写“花草鸟虫”来展现春景美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46.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考链接1.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文段写景抒情《岳阳楼记》1. 淫雨霏霏悲2. 春和景明喜《醉翁亭记》3. 山间之朝暮乐4. 山间之四时隐退江湖。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9.“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13.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14.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四、问题思考(一):1、为什么要从滕子京写起?2、第2段如何写景?“衔”、“吞”二字的作用是什么?3、第3、4段写了什么内容?5、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6、作者发了什么议论?为什么在文章末段发这样的议论?7、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8、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②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是什么?③在最后一段中,作者是怎样把上述警句放在显著的位置上?10、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五、问题思考(二):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7.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8.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9.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10.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11.12.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13.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14.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15.“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16.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7.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18.“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19.“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2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22.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3.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25.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26.从表达方式上看,这篇文章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7.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