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及其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通过激励,能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出色地实现既定目标。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存动机,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充分发挥班集体激励功能
——班级管理主体创新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如何发挥班集体激励功能,无论对教育改革的深化,还是对班集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挥班集体激励功能,是“和谐教育”模式的需要.班集体是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归属单位,是满足学生诸多心理要求的最佳场所,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沃土和摇篮.她既是教育的载体,有孕育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激励功能如同磁场,其辐射与穿透,对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提高是大有裨益.而我们注重的激励功能,既解决了班集体建设中的动力问题,使班集体充满
活力,又为“和谐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另外,发挥班集体激励功能,是班集体建设深化发展的必然走向.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已把研究的指向从班集体建设的形成延伸到了高速运转,开阔了班集体建设的新视野,促进了班集体建设理论的发展,使之在更高的层面上运作.
二, 班集体五种主导激励功能.
A,目标的导向激励.
当班集体的目标同学生个体的目标一致时班级体的目标期望效应便激活学生进取、发展、成功等需求,即产生所谓目标的导向激励.实践中我们发现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到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过程中,不但能集思广益,使目标更切合实际、使计划更周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
大家讨论确定学期工作目标或阶段活动目标时,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善于启发,适时点拨,巧妙归纳,准确把握大多数同学的意见。
要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目标一要具体明确,二要适当,既要在班级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使目标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又要是大家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使目标具有可行性。
B,活动的发展激励.
班集体活动可诱发、培养、满足学生参与、表现、成就、发展等需求,即产生所谓活动的发展激励. 在落实学校常规活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加大学生自主活动的广度和力度.改变了由上级或班主任定内容、定形式、定人员的被动性,打破了班级活动缺乏个性的状态,学生的独立组织、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班级实际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C,规范的同化激励.
班集体规范由纪律、舆论、班风诸要素形成.它是班集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班集体价值导向对学生个体的行为规定性,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标准、规则、参照.当班集体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自我期望是,就产生所谓规范的同化激励.
规矩有了后,就要认真落实.坚持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检查形式可以多样:
①学生自检。
让学生自我反省,如在自检中以现有“违法”行为,可以从以下“自惩”方法中任选一种:a、做一件好事,将功补过;b、在自评表上对“违法”行为作小结,自己保存,以观后效。
②学生互检:互检方式有要好同学自由组合互检,“先进”与“落后”搭档间互检。
以起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
③干部检查:由班干部检查班内同学,发现问题后,作记载,一周一“通报”,使班干部能力得到锻炼,也使班风中充斥着一股正气。
④集体检查:配合校文明示范班评选工作,既检查同学,也检查班主任的工作、言行,评出优秀榜样,激励先进,争创先进集体。
⑤班主任抽检:一旦四种检查落实到位后,班主任抽检工作就会很轻松。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个班集体就会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甚至老师“不在”比“在”还好。
D,组织的调控激励
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活动、纪律、制度、舆论、风气、人际关系等来调整学生的个体行为,以实现教育目标.有序、高效的调整自然对集体成员产生一种强化刺激,使其产生有利于组织的调控激励. 让每一个学生在多种班级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应成为新型班级管理的追求目标。
为此,可采取两种策略:
①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的直接目的是为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创造条件。
它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②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
单一的社会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则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
E,人际关系的驱动激励.
班集体的人际关系集中体现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它含有认知、情感、行为多种心理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指示器,是人际关系的纽带.人际关系产生的情感共鸣潜在着巨大的能量,
即产生人际关系的驱动激励.
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通过激励,能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出色地实现既定目标。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手段,对于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存动机,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个人的需要是有效激励的前提,激励是以人的内部需要为依据,并以需要的满足来驱动个体完成某种行为。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第一个要素。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
1、归属需要。
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
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如班、组的归属,这没有激励作用;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则要经过主观努力,如团、队组织的归属,宣传小组、文艺小组等的归属,这就具有了激励作用。
因而,应该让学生主动报名参与自己想参加的班级中的某些事物,教师对其进行分组和分工。
学生身上的激情得到了满足,工作带劲了,人也变得能干了,更自信了。
2、情感需要。
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
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大地唤发出积极性。
3、自尊需要。
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
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才可能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
每个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
心理学家洛厄尔以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成就需要强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需要弱的学生进步就不明显。
这就要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
5、发展需要。
马斯洛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学生而言,还是称为“发展需要”为妥。
因为学生的全部行为活动的意义在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
这正是班级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
二、班级管理中激励的策略
激励是一种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
在班级管理中,有效的构建激励机制,采用正确的激励手段,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化为巨大的内驱力,是班级管理中永恒的课题。
下面浅谈几种常见的激励策略。
策略之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管理,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的需要与学校、班集体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标激励的关键是使目标能产生激励作用,故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时代性、可行性和适度性。
正确的做法是让目标(如奖罚制度、考核制度等)在班级中反复讨论,形成共识,从而确定一个在要求上是经过最大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之真正成为激励学生的一个标杆。
策略之二——班主任言行激励。
班主任的示范、表率作用是班主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重要条件。
作为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工作在前,享受在后。
班主任的工作作风是良好班风的源头,班主任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举止风度等,都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策略之三——关怀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应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做到学习上信任、生活上关心。
要有手足情、姐妹爱,要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经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疾苦。
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当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对自己关心爱护的时候,就会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因此,只要把关怀注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能唤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取得相互尊重与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
策略之四——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引导全
班学生学习革命前辈的光辉榜样,同时,更加重视引导全班学生学习我们自己队伍中的榜样,特别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先进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
策略之五——奖惩激励。
奖励是一种正强化激励,它是指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并使这种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
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它是从负强化角度约束人们改变消极和错误的思想的行为,以重新唤起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合理地运用奖惩激励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策略之六——民主参与激励。
民主参与激励是指教师注意发挥班会的作用,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重大决策和学习目标的制定,经常与学生沟通情况,交流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和思想上与班级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
教师要发挥班会、团支部、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通过班会讨论审议班级重大议题或方案,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
要利用班委、团支部及时反馈学生中的信息,协调好人际关系,创造相互信任、彼此相继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如班会费使用等涉及全班学生普遍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学生考核制度、奖惩条例、班委选举等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问题,班主任要慎之又慎,应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做到班务公开,增强透明度。
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也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从而推进班级的民主管理,促使班级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激励,是班级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上述种种激励策略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时候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交叉甚至部分互相包容。
因此,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抓住不同的激励时机,从实际出发,把准内容,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策略,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乔忠. 管理学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韦玮. 成功缘于科学的激励机制 [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
题目:班级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及其作用Subject:Class management incentiv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role
内容摘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通过班集体进行的,学生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一个班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管理的措施是否得当。
激励,
是班级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既
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因此,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情
况,抓住不同的激励时机,从实际出发,把准内容,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探索
新的领域,不断改进管理的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激励策略,才能提高管理
水平,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Abstrac t:Schoo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ing classes conducted by
the group, students of school education class is the work of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 class of good or bad, to a large extent depends on the class management is doing its work properly. Incentive, the class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it is an applied science is also an art of leadership; is both a principle and an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As a result, in practi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different incentives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proceed from reality, the quasi-content,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 explore new areas of research,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ways and means of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use of a variety of incentive strategy In order to rais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of management.
关键词:激励理论班级管理应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