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售后服务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售后服务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售后服务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售后服务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售后服务)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意见

关于对《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再次征求意见的通知

我们于起草《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企事业单位、个人的大力支持,于上壹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征求意见二稿),现再次征求意见。若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以电子邮件或于商务论坛留言等方式反馈给我们。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可于宁海商务网(

商务论坛网址:http:///bbs/index.php,请于“申报和咨询”版内留言。

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征求意见二稿)

宁海县贸易粮食局

二○○九年五月三十壹日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征求意见二稿)

为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院、省、市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就扶持我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出以下政策意见:

壹、扶持现代商贸业跨越发展,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

1、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六大功能区块建设。鼓励兴办大型特色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服务业企业向功能区块集聚。对符合规划、业态的新建或扩(改)建服务业项目,其实际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的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元;投资额于3亿元之上的,实行壹事壹议。若采取租赁方式新开办营业面积3000㎡之上的服务业企业,按主业运营面积给予每㎡元的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元。对引进的世界500强商贸企业,于原有奖励补助基础上,增加%的奖励补助。对当年引进的世界著名品牌壹级经销或总代理,每引进壹个品牌给予元的奖励。

2、鼓励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每年以运营规模、税收贡献等为主要评选指标分行业评选商贸服务业三十强企业(评选办法另定)。评上三十强企业的,按纳税地方所得部分同比增长部分的%予以奖励;入选市商贸流通服务业五种行业“十强企业”的,按纳税地方所得部分同比增长部分的%奖励。

3、鼓励商贸流通服务业品牌建设。凡被新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国家金鼎百货商店、国家特级(五钻)餐饮企业的给予元的奖励;新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国家银鼎百货商店、国家壹级(四钻)餐饮企业、省知名商号的给予元奖励;新被评为市知名商标、宁波市服务名牌、达标大型超市、

国家二级(三钻)餐饮企业的给予元的奖励。新取得市级之上三星、二星、壹星等级市场的,分别给予元、元、元的奖励。凡运营规模新跻身全国服务业500强和省、市服务业10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元、元、元的奖励。

4、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工程,安排元用于加快发展和培育零售、餐饮、维修、医疗保健、美容美发和家政服务等行业的连锁社区店和示范店。

鼓励创建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对开展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适当补助经费;对取得市级、国家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称号的,分别给予元、元的奖励。每年安排元用于商业特色街(区)的培育和管理。扶持发展社区服务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全面构建社区内求助半小时服务圈。

5、加快推进镇乡商贸业发展。鼓励制定镇级商贸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镇乡商贸中心建设,经评审通过的,给予元补助。对实际投资额于500万元之上的服务业项目(旅游项目除外),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奖励。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每年安排元,鼓励商业连锁企业到农村开设便利店(农家店)、连锁店,发展农村便利店(农家店)。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体系建设,鼓励发展食品配送中心和食品放心店。

6、发展壮大专业市场。扶持发展新设立的专业市场,鼓

励向专业市场集聚,对符合规划、业态的新设立的营业面积于1万㎡之上的,营业壹年后,通过招租进入市场的公司(运营户)入驻率达到70%、90%的,分别壹次性给予投资主体元、元的奖励。

7、积极培育餐饮优势行业发展。对新设立的注册资本于500万元之上的餐饮企业,自有营业实绩起,第壹年、第二年分别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推进餐饮业“名店、名厨、名菜”创建工作。鼓励宁海投资者到县外兴办具有宁海饮食特色、主要采用宁海地产原料、署名宁海地域特征的餐饮企业,根据投资规模,给予元的奖励。

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每年安排元用于宁海菜肴的挖掘整理、评选认定、技术培训、推介宣传等。提升文化品位,打造区域性美食名城,每年安排元用于餐饮业集聚区的打造管理和宣传。

8、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平稳,平抑市场物价,安排蔬菜副食品专项基金元;对列入县“放心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额于200万元之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贴息,最高贴息限为元;扶持蔬菜基地建设,提高主要菜篮子商品的自给率,满足市场需求,评为县级蔬菜基地的给予补助;完善菜篮子、米袋子商品安全和储备体系,鼓励大型商贸企业于省外设立采购基地。建立

健全应急商品储备制度和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落实生活必需品储备企业、品种和数量,对承担储备任务的商贸企业,其商品储备利息、损耗以及降价损失等给予补助。

加快菜市场改造提升,对符合规划、经有关部门验收达标的标准化建设的菜市场,按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补助,最高补助为元,其中大型专业批发菜市场最高补助提高至元;经有关部门验收达标的规范化管理菜市场,每家奖励元;新改扩建畜禽定点屠宰场项目的,按实际投资额的%补助,安排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残检测、瘦肉精检测、肉品检验和定点屠宰资源整合,开展菜篮子示范加工企业、星级定点屠宰场创建工作。

9、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体系。对符合《宁海县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范化管理标准》且经验收合格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给予每家元的奖励。对废旧综合市场和废旧人员集散站的建设参照关联条款给予补助。

10、扶持4S店汽车运营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提升汽车运营管理水平,对获得生产总部授权于宁海新注册纳税的4S店、3S店汽车运营企业自有营业实绩起,分别壹次性补助元、元。

11、支持商贸企业信息化改造。对实行信息化管理、电子交易且运行正常的商贸企业,其当年发生的软件实际投资额10万元之上的,按其软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补助,

最高不超过元。

二、扶持休闲旅游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

12、鼓励旅游投资。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投资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区(点)开发建设。对符合旅游规划、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旅游项目,参照第1条执行。对用于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再投资于500万元之上的,按实际投资的1%进行奖励。

13、鼓励景区提升品质。对旅游景区新挂牌国家AAAAA 级的奖励80万元,AAAA级的奖励50万元,AAA级奖励20万元,五年内连续上等级给予差额奖励。对被评为浙江省生态旅游区的,奖励10万元。旅游区(点)被授予全国、省、市文明景区称号的,对其运营者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同壹年内同时获得各级文明景区称号的,就高奖励。

14、鼓励酒店提升品牌。星级酒店挂牌后(除复评外)给予壹次性奖励,五星级奖励80万元,四星级奖励50万元,三星级奖励20万元。

对新开业且规模于150个标准房间之上的经济型商务酒店壹次性奖励10万元。对评为三花之上经济型酒店给予奖励,五花奖励15万元,四花奖励10万元,三花奖励5万元。对被评定为省级绿色饭店的星级酒店,对其运营者奖励3万元。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高星级酒店,

分别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积极推进社会规模餐馆的星级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提高餐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对被评为五星级的餐馆奖励5万元,四星级餐馆奖励4万元,三星级餐馆奖励3万元。

15、鼓励旅行社做大做强。旅行社获全国“百强”奖励10万元,获省“百强”奖励5万元,获“市十佳”奖励3万元,三年内就高补差奖励(不重复计奖)。对评为三星级之上旅行社给予奖励,挂牌钻石五星级、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和1万元。

鼓励旅行社引进客源。本县旅行社引进客源达到2000(含)人次的给予3元/人奖励,达到2000(含)人次的之上部分给予5元/人奖励;县外协议旅行社组团来我县旅游的,享受本县旅行社同等奖励政策。单个旅行社奖励总额不超过5万元。

16、鼓励发展乡村旅游。对被命名为“国家、省、市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乡村旅游项目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星级乡村旅游点挂牌后(除复评外)给予壹次性奖励,三星级奖励6万元,二星级奖励3万元,壹星级奖励2万元。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镇、特色旅游村,对获得“浙江省旅游经济强镇”、“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称号的,分别奖励10万元和3万元。

17、鼓励开发旅游商品。对营业面积于1000㎡之上的

旅游定点商场,三年内,每年给予每1000㎡5万元的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20万元。每年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20万元用于旅游商品设计开发。

18、鼓励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对旅游企业于高速公路、国家级旅游报刊、网站或省级之上党报进行旅游广告宣传的,经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给予宣传费用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旅游企业参加省、市、县统壹组织的旅游促销活动,补助摊位费50%。

19、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20万元,用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获得国家、省、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奖励。

三、扶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20、鼓励物流企业入驻县物流园区。为引导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我县,带动提升现代物流业,对新入驻物流园区的实际投资额于1000万元之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补助,该项补助最高不超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排污费、墙改费等规费予以;自获利年度起第壹年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第二、三年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

对租用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业企业,分俩年按

其年租金的%给予补助,该项补助每年不超过元。

21、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对年计税营业额达到300万元、500万元、800万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分别奖励元、元、元。对当年新取得国家认定标准2A、3A、4A、5A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分别给予元、元、元、元的奖励。

22、鼓励信息化改造和管理。对实行信息化管理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当年发生的软硬件实际投资10万元之上的,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补助,该项补助最高不超过元。

23、鼓励发展第四方物流市场。对第四方物流市场实施主体(平台企业)所承担的网上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补助,此项补助最高不超过元。

24、鼓励新办航运企业。对于本县登记注册的新开办航运企业,第壹年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第

二、三年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

25、扶持航运企业壮大规模。对已于本县登记注册的新增5000吨之上单船运力的企业,给予元/吨补助,分年实施补助,要求其5年内不得转让。

四、扶持现代商务业迅速发展,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产业

26、积极引进高端商务服务业机构。对当年引进的世界500强或者国内服务业排名前100位的文化创意、广告传媒、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技术检测、涉外法律等高端商务服务性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业务正常开展满壹年后,给予每家元的奖励。对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达到100万元的本条上述机构,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该项奖励最高不超过元。

27、鼓励发展楼宇经济。积极鼓励中介、金融、区域总部、专业培训、广告、创意、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技术检测、涉外法律等服务性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入驻商务楼宇。对入驻县认定的商务楼宇,购买自用、租用(租期2年之上)建筑面积100㎡及之上的企业,按其拥有的商务建筑面积壹次性分别给予每㎡元、元的补助(租用的企业于1年后补助)。

28、大力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工商税务登记注册于我县,且实行独立核算的区域营销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区域总部企业(企业集团),其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分别给予元、元、元的奖励。

29、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注册成立独立法人资格的本地中介机构,对注册资金达到100万元且运营期满壹年的,给予元的开办费补助,成立后三年内按每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给予奖励。

于全县范围内开展“十佳中介机构”、“十佳中介服务明

星”评选,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0、推动广告传媒企业上档次。提升广告传媒企业竞争力,对当年获得国家三级之上广告传媒运营资质、省AAA级之上广告传媒信用单位的企业,分别给予元、元的奖励。

五、扶持节庆会展业优先发展,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业

31、鼓励开展节庆活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元,用于补助开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作用的特色节庆活动。

32、激励举办特色展览展销活动。对引进的符合县会展指导目录展览展销活动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展览展销活动(展位于100只之上),分别按每只国际标准展位元、元、元、元给予补助。

对经批准参加县级及之上部门组织的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的商贸流通服务业企业,宁波市内的每个摊位补助元,市外的每个摊位补助元。

33、积极打造长三角会议基地。安排元专项资金用于市外会议市场促销活动。对新建500㎡之上且对外营业、符合商务会议设施标准的会议室,按每㎡元给予补助;鼓励引进县外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我县召开各类会议(培训),依据其实际消费金额(以发票为准)的%给予奖励。

34、培育发展培训服务业。推动打造长三角会议(培训)

基地,对于县民政局登记且且纳税地方所得部分于万元之上的专业培训企业或机构,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元。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品牌的壹流培训项目,采用网络、远程培训、多媒体、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我县培训水平。

35、扶持发展会议展览服务公司。对新成立的会展服务公司,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从注册之日起第壹年给予补助,后俩年补助。

大力支持会展中心建设,对符合规划、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会展中心项目,参照第1条执行。鼓励符合业态的企业向会展中心集聚。

36、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对符合规划、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的户外运动基地建设项目,其实际投资额于500万元之上的,按其实际投资额的%给予奖励。对新登记注册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给予适当奖励。鼓励投资者运营户外运动配套产品,对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达到100万元的,按其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给予奖励,该项奖励最高不超过元。

六、扶持金融服务业优质发展,着力做大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产业

37、鼓励成立地方金融机构。对于我县新设立的法人金融机构,自获利年度起前二年补助企业所得税县得部分。对其购买(新建)自用办公用房的,按购房价(投资额)的%

给予补助。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前二年按年租金的%给予补助。上述三项补助均分俩年实施。

38、鼓励外地金融机构于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对外地金融机构于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年度纳税地方所得部分首次达到100万元的,壹次性给予元的补助。

39、鼓励银行下伸网点。为方便城乡居民办理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于本县区域内的营业网点数比上壹年增加的,每新增网点补助元,其中到城市规划区外新增的网点再补助元;其于本县区域内的ATM机总量比上壹年增加的,每新增壹台补助元,其中到城市规划区外新增的ATM机再补助元。

40、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进壹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完善我县金融服务体系,对小额贷款公司租用办公用房的,成立后二年内每年按年租金的%给予补助;对其购买(新建)自用办公用房的,按购房价(投资额)的%给予补助。

41、设立金融机构重大贡献奖。对当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达到300万元、800万元的金融机构,分别给予元、元的奖励。对当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达到100万元的小额贷款公司,给予元的奖励。

七、扶持其它服务业规范发展,着力拓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渠道

42、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新办达到壹定规模、于

我县购置商务用房且符合关联条件的文化企业,运营期满壹年后经评估认定的,给予元的开办补助,且于三年内按纳税县得部分奖励给企业;对我县演出团体于大型文体场所举办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演出的分别给予%、%的场租费补助;对民办博物馆给予元/㎡的建设补助,最高限补元,对民办博物馆组织各类展览的按展览次数和参观人数给予元的补助。选择5家实力较强或潜力较大的文化企业和5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民营资本组建文化演艺公司,支持音乐原创、影视传播、工艺品设计、广告设计等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43、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对入选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百强的网站(网络平台),给予万元的奖励。鼓励利用网上交易灵活便捷、成本低的优势,依托网上交易平台,进行以C2C为主要模式的网上交易,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和空间。

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对新落户我县且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每家补助元,列入市级重点软件企业的每家补助元,对新登记且经认定的软件产品每件补助元;对软件企业建立软件研发机构、申报工程(技术)中心、申报上级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进行科技开发经费投入且符合关联条件的,均给予相应补助;对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兴办有明显产业带动作用的软件企业,实行壹事壹议。

44、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的现代物流、信息咨询、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经济主体(不包括担保服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运营范围为服务业的,第壹年给予纳税地方所得部分____补助,后俩年给予纳税地方所得部分补助。

对工业企业分立设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后,若分立当年的税负高于原税负,高出的地方所得部分以补助形式返仍给分立主体企业。

45、鼓励文化休闲娱乐业提升品质。对当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于100万元之上的文化休闲娱乐企业,按其当年纳税地方所得部分的%予以奖励,该项奖励最高不超过元;鼓励文化休闲娱乐企业连锁运营;引导文化休闲娱乐企业积极创建品牌,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行政部门荣誉和表彰的,分别给予元、元、元的奖励。

46、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强和大中院校等科研单位合作,深入服务业研究,做好重大项目的选址、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每年安排元用于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调研、招商。

每年安排培训经费元,用于培训服务业(除旅游业外)从业人员和引进高级运营管理人才。对新成立的行业协会给予元的开办费,鼓励行业协会参和政府经济调研活动。每年安排元,用于加强服务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

八、附则

47、享受本意见的对象是工商税务登记注册于本县,财务制度规范、依法运营的服务业企业(项目、单位、投资者)。对存于偷漏税、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的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以及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处理的企业,取消当年享受上述补助奖励等政策的资格。

48、纳税地方所得部分是指实际缴纳于宁海县的税收部分,实缴税收仅包含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纳税额;新改扩建项目均不包含房地产项目;实际投资额均不包含土地成本;各项奖项和资格认证以有效批文为准;本意见中“……之上的”、“达到……的”均为含本数。

49、同壹企业的同壹项目,各项优惠政策原则上不重复享受,按照“从高从优”原则执行;同壹企业同壹奖励项目是于原有基础上升级的,补足差额。本意见的实施细则、各专项资金的使用由县贸粮局、县旅游局会同县财政局确定。本意见政策兑现项目由企业申报,财政局协同关联主管部门审核,适时兑现。

50、本意见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第12~19条由旅游局负责解释,其它由贸易粮食局负责解释。《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07〕30号)、《关于创建旅游强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宁

政发〔2008〕12号)同时予以废止。

第五篇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壮大服务业规模,拓宽服务业领域,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服务业总量、质量和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第二十章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围绕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提供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一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重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网络节点,以中心城市和工业聚集区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服务业的新兴支柱产业。重点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把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打造成为省域重要物流中心,把兴义、都匀、凯里、铜仁、安顺等发展成为区域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和工矿区发展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推进全国性物流示范城市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快递物流。加强物流业新技术开发利用,提高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金融业。完善经济金融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促进政银企合作。继续推进“引银入黔”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贵州省落户;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到贵州省发展。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一批地方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城乡金融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资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附件2: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一、航运服务集聚区 航运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龙穴岛除造船基地以外的所有用地、沙仔岛黄阁大道以北地区、小虎岛南部地区、南沙岛东部地区和位于万顷沙镇的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该区域将重点依托南沙保税港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展示、临港加工等港口物流业务,吸引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公正公估等航运高端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保税物流中心、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 二、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南沙岛南部东起资讯科技园、西至西部工业区滨海地块,面积约10—12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依托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教育部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的公共研发机构,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工、现代中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鼓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园将先进科技成果在南沙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化,积极打造粤港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

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的重要区域。 三、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 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上下横档岛在内的南沙岛东南部滨海地块、黄山鲁和大山乸地块,主要依托邮轮码头、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天后宫、大角山炮台、滨海公园、滨海泳场和南沙大酒店等旅游设施,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二是万顷沙十八涌以南地块,主要依托人工湿地、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世界邮轮旅游航线的著名节点、粤港澳旅游市场的对接枢纽和珠三角滨海观光旅游的重要中心。 四、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 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主要包括珠江街、横沥镇和万顷沙镇的农业生产和配送区域,该区域将以国通供港澳水产基地为龙头,加快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现代滨海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的建设,高标准打造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交易、科技服务、检测服务等企业进入南沙新区发展,探索建立粤港澳“一地两检”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配送中心。 五、服务外包集聚区 服务外包集聚区与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发展用地范围一致,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发展战略,坚持文旅结合、商旅互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实现税收亿元,占全县总税收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但是,目前全县现代服务业在发展机制上、在规划引领上、在政策引导上,还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夯实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在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认真抓好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业网点以及教育、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等行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县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切实发挥好现代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的拉动和提升作用,加快完成《“十二五”商贸和物流发展规划》和《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大力推进《粮药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新城商业综合体》、《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规划的实施。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以现代商贸集聚区建设规划为抓手,以提升城乡商贸中心设施水平、完善业态布局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引进、实施了“道地中药材全球

交易中心、新城商业综合体、九龙服装城、大南街中心商务区、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一大批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这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成营业后,将为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网点布局、方便市民消费、增强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突出政策配套、人才保障,创优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明确各方面优惠政策。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促进基金,进一步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品牌服务战略实施和名牌扩张,引领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调控,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 一是对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项目在用地指标上给予优先安排。对规划布局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和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四星级以上酒店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按符合规定的最低价起始招拍挂出让土地。 二是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要优先安排足够空间的商业用地。 三是规划建设城市新建居住区,按国家规范标准规划配套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停车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四是对经县政府批准设立的现代物流集中区开发建设,给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2011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 总第19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4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吴海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 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 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 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 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关键词]城市转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0-0149-0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的空间是有价值的,经济和市场力量作用下的城市空间优化、重构过程就是追求空间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这种价值是由城市能级决定的,而现代城市能级的提升,其实质就是城市不断转型的过程。当前,在服务经济取代生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必须转型和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内涵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城市空间重构的视角来看,城市转型包括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转型、城市经济体系的整体转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空间要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等等。 (一)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转向高效化、集聚化 城市转型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组织将重点向内涵高度化转变,即大量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传统产业部门;高端或高附加值产业部门替代低端或低附加值产业部门;高技术、高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替代低技术、低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不断提升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新型、多元、高级、稳固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与这种产业结构内涵高度化相适应,要求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市场企业个体降低空间性交易成本的离散性选择是产业组织形式向高效化方向演变,空间形态向地理集聚方向转变的动力,这有利于破除交易成本的先验性,现代企业空间集聚的区位战略正逐步替代原来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形式。企业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协同关系。不仅要求在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而且要求逐渐演变为原子式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 (二)城市经济体系转向服务化 现代城市是与“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全球网络市场”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现 收稿日期:2011-03-29 作者简介:吴海瑾(1970—),女,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GL103)的部分成果。 94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相关政策 放宽市场准入 一、放宽市场准入 ----坚持“非禁即入”,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所有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内外资实行同等待遇,凡是鼓励外资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向境内各类所有制经济同等开放。实施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等适用。鼓励外商参与我市服务企业的兼并重组,重组后的新企业经外贸管理部门批准,可依法变更登记为外商投资服务企业。 ----对具备注册资金、经营场所、人员机构等要素申请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可先行注册登记,核发执照。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外,其他一切审批项目均不得作为企业登记的前置审批项目。特许行业由行业主管部门及时为服务业企业办理专项许可。 除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行业、项目外,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工商部门可按企业要求予以核定。 ----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设立公司制服务业企业,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可为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最低注册资本额。其中,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额不低于3万元,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凡服务业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并拥有3家以上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合并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的,可办理集团登记。 放宽对科技服务类企业注册的限制,允许注册资本3万元成立科技服务类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税收优惠 二、实施税收优惠 ----大力支持物流业发展。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营业税计税基数。 货运代理企业的营业税,可在扣除支付给其他单位的港口费用、运输费、保管费、出入境检疫费、熏蒸费、仓储费、装卸费及其他代理费用后,计算缴纳营业税。 保险代理公司取得的全部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可按规定扣除支付给保险营销员(非雇员)的劳务报酬后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基数。 ----支持服务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生产服务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实计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年以来,围绕推进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把大力提高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科学抉择,提升资源要素和集聚水平,放大服务业集聚发展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证明,在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用地约束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既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企业转型,也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还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我市的基本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点空间放在主功能区。在主功能区共有花木大世界、钢材市场、天平市场、科技创业园、苏浙大市场、汽车城、科技园、港物流园等近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集约发展的效果。二是突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镇区区域资源优势,使集聚区建设凸显产业特色。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的港区建立起全国唯一的船舶配件市场、现代物流集聚区。在如城依托花木产业的优势建立了花木交易集聚区。三是提升发展层次。在发展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建立新兴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城(软件园)信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106家。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百胜集团及国内知名企业东轮集团、浙大网新、神州数码等30多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四是强化 第 2 页共 6 页

服务配套。各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都有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港物流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第三方、第四方货代物流企业入驻。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网络支撑和快速的信息通道。 二、初步成效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效应。“十一五”期间我市120个各类市场建设质态不断提升,呈现出露天交易向室内经营转变、临时摊位向固定网点转变、混合经营向专业特色转变、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良好格局。全市市场成交额每年以25%的速度不断攀升。 二是集聚效应。我市列入市级的4个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一季度四个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133个,投入7.89亿元,完成税收3461万元。一季度花木交易集聚区成交额12.4亿元,预计花木交易集聚区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嘉信钢材市场超过50亿元。全市亿元以上市场由XX年的5个上升到25个。 三是扩张效应。圣名国际广场、船舶配件交易市场的建设投运成为港区新的商业中心。文峰大世界的落成为主城区商贸集聚区增添了新的亮点。苏浙商贸城、亿丰国际商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兴隆装饰城成为最大的装饰用品集散地,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提供服务。驰名省内外的天平小商品市场,有如“小义乌”吸引着苏中、苏北客户前来经营。 第 3 页共 6 页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研究.pdf

一、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安徽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集聚区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截至2014年7月,安徽省已经建成52个服务业集聚区,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市,兼顾了各地的地区均衡性、行业代表性和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安徽省集聚发展态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集聚区可分为以下几类:现代物流园区,信息软件园,研发创意园,文化旅游园,服务外包园,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园。这些集聚区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大大提升了安徽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化水平测算 1.产业集聚测度指标选择。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其中区位商指数在测度产业集中度时比较客观全面,而且计算简单方便。结合数据获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此指标进行计算。区位商可以用产值或者就业人数来计算,考虑到服务业行业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之限,本文采用产值作为计算单位。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存在产业集聚,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聚倾向越突出;相反,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某地区该产业不存在集聚。 2.测算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最新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十四个行业。经测算得出,安徽省服务业中存在集聚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而其他行业都不存在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几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它们的集聚水平较低,说明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教育等行业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以前存在集聚优势的行业正在逐渐丧失这种集聚优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安徽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总体来说,目前安徽省服务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明显滞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方面表现较弱,其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成本效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安徽省都需要把更多目光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来说,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业态,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1.基础薄弱。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在全国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安徽省服务业却面临比重偏低、增速偏慢的境况。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现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更是接近70%。与之相比,安徽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不高。 2.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按照世界服务贸易组织划分,服务业有143个行业,安徽在大多数行业尚处于空白,有的行业也只处在起步阶段。如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还没涉足,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形式还未真正建立。传统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有影响的服务品牌不多。 3.结构不优,发展层次偏低。与工业企业相比,安徽省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竞争力不明显、优势不足。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安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竞争力不强。近几年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由于起步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安徽省的许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给安徽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安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实力不强。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实力总体较弱,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只有5家,还有3家没有过亿。甚至个别集聚区盲目追求体量,由于拆迁问题而没有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和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加快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并且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靠制度、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远不如靠市场、靠需求自发推动效果好,“小政府,大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扶持现代服务业 2018年12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2019年,在上述5个方向,按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拟设置研究方向20个,安排不少于20个项目。 (二)现代服务业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三)以培育新兴服务业为产业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从原来主要依靠工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服务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兴服务业发展是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新兴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作用,是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各地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抓手。多个地方纷纷出台了加快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与重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渐次轮动发展。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夯实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完善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提升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鼓励“互联网+”“物流+”“休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制造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至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使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现代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的内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自此拉开了国际现代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序幕。在此期间的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全球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使得各国的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家的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如今多数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从时间上来看,服务业比重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要快于80年代,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情况更加明显。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在1980-1989年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1989-1998年却上升了7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前一阶段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后一阶段的比重却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从国家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些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已经上升到接近或达到70%,这些原来以制造业闻名的国家,现在却是以服务业为经济的绝对主体和动力源泉。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相对要小得多,但也都超过了50%以上,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全球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 全球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出比重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稳步上升。例如,以20世纪90年代各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值和1980年比重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3—4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且在198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水平不过40%时,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已经是50%了。而在2000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达到了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正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摘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株洲经济发展动力的活力源泉,本文通过对传统思维定势、城镇化水平、信息产业融合、市场开放度及制度交易成本五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来探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应对策研究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的主要来源,如何突破原有传统产业的固定思路,顺利转型继而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对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1受限传统思维定势 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引领,株洲也在日益推进工业转型,从过去依靠传统污染型工业逐步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过渡,并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作为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的完美转型固然重要,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服务业占比基本都在7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多。但株洲由于受传统工业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工业优势来支撑全市整体经济,导致株洲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特别是对培植新兴产业及新生业态重视不够,这直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制约,致使株洲原本较有优势产业如生物医药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集聚及集聚效应的产生。 2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占比日益提高,我国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过渡。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多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形成及自身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服务业集聚的表现,其中,商业中心城市和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城市其实就是服务业高度集聚的经济区域。主要是:第一,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现代服务业的要素集聚。城市中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市场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为现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7-2011) 填报时间: 2009-04-30 责任单位:金牛区商务局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多数国家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成为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重要部分。为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作用,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及《成都市金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结合全区服务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区现代服务业的稳健推进。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我区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00-2006年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14 %以上,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94.0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2.21%。现代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会展等服务业品牌优势明显,科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迅速。 1、科技服务业优势较为明显 我区具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载体优势、市场主体(企业)优势、科技产业优势、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总部基地紧邻成都市高新西区,是成都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聚集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域已汇集汇源、金亚等电子信息发展主导企业及康弘、新中汇、和正、大西南等大型现代生物制药企业。通过多年发展,这些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今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进一步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增加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产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以山水田园资源为优势,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明确旅游定位,培育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休闲旅游知名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积极打造天府水城旅游品牌,优先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休闲旅游舒适、节庆活动精彩、旅游设施配套的“休闲之城”。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全方位多层次开发具有特色的商务休闲、消夏度假、专题旅游等,大力发展短线休闲旅游项目,突出水上游乐主题,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引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一批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带动房地产、批发零售、休闲餐饮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开发等重点景区,实施景区农民转移安置和封山育林,为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开通沱江小三峡、九龙长湖景区旅游航道,开通县内各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专线,完善重点景区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鼓励发展星级旅游饭店、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大力发展社会化、大众化休闲(度假)旅店住宿。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组建国内旅行社,开办旅行社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组建旅游车船队(公司),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 (二)以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为突破口、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对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成为近年来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房地产业起步较早、发展势头好、优势突出。2010年,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11.4亿元,占全县固定投资总额的10.3%,开发商品房面积146.87万m2,竣工面积31.33万m2,销售面积50.57万m2、销售额达16.49亿元,由此可见,房地产已成为县的支柱产业,“富税”效应明显。但总体说来,的房地产发展与山水田园城市建设还不相适应。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合理规划,有序开发,稳步推进。利用城郊丰富的资源,做大房地产业,把建设成为环境一流、品味优雅的山水之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 产业特色鲜明, 空间相对集中, 具有资源集合、 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 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在黄浦、 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 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形态 (一)中央商务区( CBD 或微型 CBD ) :是指以城市经济为 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二) 创意产业园: 是指以研发设计创意、

提升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谋划建设重点要点

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起源和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到微型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极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①统一规划,突出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 ②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依托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 ③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形成楼宇连通,实现人车分流; ④生态协调,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资源集约利用。 2、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强调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层次、提升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力”。 (1)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十分重要。上海的承载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决定,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 (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