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小时值 日均值 年均值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小时值 日均值 年均值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合理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大气环境的质量。

一、小时值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小时值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

浓度。小时值标准一般是根据当时环境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应

的浓度限制。对于PM2.5而言,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其小时值浓度不得超过75μg/m³。

二、日均值标准

日均值标准是指在一天内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限制。它反映了一天

内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总体浓度水平。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对

于SO2而言,其日均值浓度不得超过150μg/m³。

三、年均值标准

年均值标准是指一年内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限制。它是对一年内环

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并反映了长期污染物的累积效应。我国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规定对于NO2而言,其年均值浓度不得超过40μg/m³。

以上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小时值、日均值和年均值的相关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大气环境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并积极采取措施,使其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执行。希望通过

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更

好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以监测和管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这些标准不仅对污染物的浓度

进行了严格限制,还规定了监测和调查的方法和要求,以保障环境监

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尽管制定了这些标准和规定,但在实际

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大气

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和监测工作。

一、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不严格执行

尽管各国均已制定了相应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企业和单位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严格,

存在偷排、违规排放等现象,导致环境质量难以有效控制。这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2.监测手段和设备的滞后

目前,虽然各国的环境监测手段和设备不断更新,但在一些地区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监测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也难以满足实际监测的需求。

3.监管力度不够

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环保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方式

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一些企业违规排放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这对大气环境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监测工作改进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和执行工作,我国采

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

1.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违法企业和单位,依法给予惩罚,提高违法成本,杜绝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保法律法

规的有效实施。

2.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监控频次和监测手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监测数据造假、违规排放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杜绝违规行为,维护大气环境的质量。

3.推进环保技术更新换代

鼓励企业和单位积极采用环保技术,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手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为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改善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加强对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促使大家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的良好风气。

5.发展环保专业人才

加大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环保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改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措施和途径,我们相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和执行工作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使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和执行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我国,美好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百科名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目录 前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 分类和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浓度限值 监测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标准的实施前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 分类和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浓度限值 监测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标准的实施展开编辑本段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本标准在下列内 容和章节有改变:-标准名称;-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编辑本段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 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编辑本段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 环

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 9801 空气质量一 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引用标准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是指用于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程度的标准,它通常包括一 系列参数,如PM2.5、PM10、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空气质量检测标准通常由政府或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发布,并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空气污 染治理和公共健康维护等领域。 在中国,空气质量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自2012年开始,中国实 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该标准共分为6个级别,从优 到劣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和六级。其中,一级为最优空气质量,六级为最差。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SO2、NO2、CO和O3六种。 下面是对这6种污染物的详细介绍和空气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 1. PM 2.5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是空气中最危险的污染 物之一。它们能够深入肺部并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疾病。 因此,世界各地都制定了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 在中国,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采用24小时平均浓度和年均浓度两种方式进行评价。24小时平均浓度的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年均浓度

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如果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时,则达 到严重污染水平。 2. PM10 PM10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是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主要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中国的PM10空气质量标准同样采用24小时平均浓度和年均浓度两种方式进行评价。24小时平均浓度的限值为150微克/立方米,年均浓度限值为70微克/立方米。如果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420微克/立方米时,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3. SO2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燃油的燃烧。它们可在空气中形成二 次污染物,如硫酸雾和硫酸盐等。它们对人类和环境有害,能够引起学生流失、植物死亡和建筑物损坏等问题。 中国的SO2空气质量标准采用日均值进行评价。限值为150微克/立方米。如果日均值超过500微克/立方米时,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引用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小时值 日均值 年均值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气环境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合理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大气环境的质量。 一、小时值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小时值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 浓度。小时值标准一般是根据当时环境的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相应 的浓度限制。对于PM2.5而言,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其小时值浓度不得超过75μg/m³。 二、日均值标准 日均值标准是指在一天内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限制。它反映了一天 内环境中某种污染物的总体浓度水平。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对 于SO2而言,其日均值浓度不得超过150μg/m³。 三、年均值标准 年均值标准是指一年内某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限制。它是对一年内环 境质量的总体评价,并反映了长期污染物的累积效应。我国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规定对于NO2而言,其年均值浓度不得超过40μg/m³。 以上是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小时值、日均值和年均值的相关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大气环境的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大气环境 质量标准,并积极采取措施,使其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执行。希望通过 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更 好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以监测和管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这些标准不仅对污染物的浓度 进行了严格限制,还规定了监测和调查的方法和要求,以保障环境监 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尽管制定了这些标准和规定,但在实际 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大气 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和监测工作。 一、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不严格执行 尽管各国均已制定了相应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企业和单位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严格, 存在偷排、违规排放等现象,导致环境质量难以有效控制。这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环境检测控制指标

环境检测控制指标 1.大气环境指标: (1)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控制PM2.5浓度有助于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要求: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 (2)SO2:SO2是二氧化硫的简称,是一种空气污染物。高浓度的SO2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受到损害。国家标准要求: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150微克/立方米。 (3)NO2:NO2是二氧化氮的简称,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高浓度的NO2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国家标准要求: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100微克/立方米。 2.水环境指标: (1)pH值: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性,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和物质溶解有重要影响。国家标准要求:通常保持在6-9的范围内。 (2)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量,是水体中生物呼吸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要求:鱼类生活环境要求溶解氧浓度大于5毫克/升。 (3)化学需氧量(COD):C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高COD值说明水质较差。国家标准要求:COD浓度不得超过60毫克/升。3.噪声环境指标: (1)日均等效声级:日均等效声级反映一天中噪声水平的平均值。国家标准要求:住宅区白天不得超过55分贝,晚上不得超过45分贝。

(2)噪声频谱指标:根据不同频率段内的噪音水平评估噪声的危害程度。国家标准要求:对于频谱指标,不同频率段内的噪音水平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土壤环境指标: (1)土壤pH值:土壤pH值反映土壤酸碱性,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国家标准要求:酸性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7.5之间。 (2)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是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国家标准要求:有机碳含量应达到一定水平,以维持土壤的健康和生产力。 以上只是环境检测控制指标中的一小部分,除了以上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例如废气排放浓度、水体中的重金属等,各种环境指标都起着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珠海市中科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PILOT多功能气体检测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 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定义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μ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982年4月6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布 1982年8月1日实施)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订。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1 、标准的分级和限值 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127 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 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 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 气质量要求。

**“任何一次”为任何一次采样测定不许超过的浓度限值。不同污染物“任何一次”采样时间见有关规定。 ***“年日平均”为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均值不许超过的限值。 1.2.1总悬浮微粒(T.S.P),系指100微米以下微粒。 1.2.2飘尘,系指空气动力学粒径10微米以下的微粒,该项为参考标准。 1.2.3光化学氧化剂(O3),1小时均值每月不得超过一次以上。 2大气环境质量区的划分及其执行标准的级别 2.1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生态、政治、经济和大气污染程度,确定大气环境质量 分为三类: 一类区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 二类区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 农村等。 三类区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2.2一类区由国家确定,二、三类区以及适用区域的地带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 2.3各类大气环境质量区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一类区一般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一般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一般执行三级标准 2.4凡位于二类区内的工业企业,应执行二级标准;凡位于三类区内的非规划的居民区, 应执行三级标准。 3监测方法 3.1

国家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备注 1 物理性温度℃22-28 16-24 夏季空调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40-80 30-60 夏季空调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m/s 0. 3 0.2 夏季空调冬季采暖 4 新风量m3/h.人30 5 二氧化硫mg/m3 0.50 1h均值 6 二氧化氮mg/m3 0.24 1h均值 7 一氧化碳mg/m3 10 1h均值 8 二氧化碳% 0.10 日均值 9 氨mg/m3 0.20 1h均值 10 臭氧mg/m3 0.16 1h均值 11 甲醛mg/m3 0.10 1h均值 12 苯mg/m3 0.11 1h均值 13 甲苯mg/m3 0.20 1h均值 14 二甲苯mg/m3 0.20 1h均值 15 可吸入颗粒PM10 mg/m3 0.15 日均值 16 总挥发有机物TVOC mg/m3 0.60 日均值 17 生物性菌落总数cfu/m3 2500 18 放射性氡222Rn Bq/m3400 年平均PM2.5与室内空气质量 雾霾中细小粉粒状的气溶胶夹带着灰尘、硫酸、硝酸、碳氢化合物与细菌等污染物能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雾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疾病上。同时,雾霾天气,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致病微生物浓度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与大气污染中的主要原因之一。PM2.5是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颗粒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世界卫生组织推导出周围环境空气中PM2.5与死亡率关系:PM2.5每增加10微克/m3,肺癌危险增加8%,心肺危险增加6%,所有死亡率增加4%! ISO14644-1国际标准中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级别(N) 等于或大于相应粒径的最大允许浓度(粒/m3) 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μm 5μm ISO 1 10 2 ISO 2 100 24 10 4 ISO 3 1000 237 102 35 8 ISO 4 10000 2370 1020 352 83 ISO 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 ISO 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 ISO 7 352000 83200 2930 ISO 8 3520000 832000 29300 ISO 9 35200000 8320000 293000 等级依据公式:C m=(0.1/D)2.08x10N 原联邦FS-209E标准等级依据公式:C m=(0.5/D)2.2x10N(公制) C m=(0.5/D)2.2xN C(英制) GB50073-2001国家标准中洁净室空气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级别(N) 等于或大于相应粒径的最大允许浓度(粒/m3) 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μm 5μm 1 10 2 2 100 24 10 4 3 1000 237 102 35 8 4 10000 2370 1020 352 83 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 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 7 352000 83200 2930 8 3520000 832000 29300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 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 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 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 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 (2)API1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2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4)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调整增加其它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地反映污染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的定义及分级限值 API(Air Pollu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如下: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日均值) NO2(日均值) PM10(日均值) CO(小时均值) O3(小时均值) 500.050 0.0800.0505 0.120 100 0.150 0.1200.15010 0.200 200 0.800 0.2800.35060 0.400 300 1.600 0.5650.42090 0.800 400 2.100 0.7500.500 120 1.000 500 2.620 0.9400.600 150 1.200 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对健康的影响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优可正常活动 51~100良 101~150轻微污染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200轻度污染同上同上 201~250中度污染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 运动耐受力降低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篇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方法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评价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包括小时、日、月、季度 和年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 HJ/T 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2007-04)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技术规定(修订中)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和定义 3.1 达标与超标 污染物浓度小于(或等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

项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达标; 污染物浓度大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应各项污染物 浓度限值的二级标准,即为超标; 3.2 超标率 超标率=超标日(小时)数/参与评价的有效日(小时)数 3.3 超标倍数 超标倍数=(污染物浓度-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相应的国家二级标准 4. 评价因子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臭氧(O3)、一 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 )、铅(Pb)、苯并【a】 芘、氟化物共10项。 4.1自动监测因子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 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 4.2手动监测监测因子 总悬浮颗粒物(TSP)、铅(Pb)、苯并【a】芘和氟化物。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值是多少

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值是多少 空气质量是指大气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状态,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 优劣的重要指标。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空气质量检测的标准值是多少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国家对于空气质量的相关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GB 3095-2012)规定了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和相关标准值。根据这一标准,空气质量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等多个指标。具体的标准值如下: 1. 颗粒物(PM10),日均值不超过150μg/m³,年均值不超过50μg/m³。 2. 二氧化硫(SO2),日均值不超过150μg/m³,小时均值不超过500μg/m³。 3. 一氧化碳(CO),日均值不超过4mg/m³,小时均值不超过30mg/m³。 4. 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均值不超过160μg/m³。 5. 氮氧化物(NO2),日均值不超过200μg/m³,小时均值不超过400μg/m³。 以上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主要空气质量指标和标准值。这些标准 值的设定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确保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的安全水平。当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这些标准值时,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除了国家标准外,各个城市也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例如,北京市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标准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人口密集,工业发达,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导致空气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北京市对空气质量的标准值可能会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说明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亦可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 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综合考虑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中规定的:SO 2、NO 2、PM 10、PM 2.5、CO 、O 3等六种污染物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值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当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相同时,排名以并列计。 计算方法 可以简单说:评价时段内,六项污染物浓度与对应的二级标准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之商的总和 。 以评价时段为1周举例,按周评价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各污染物的统计量浓度值 统计各城市的 SO 2、NO 2、PM 10、PM 2.5 的周平均浓度,并统计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的第 95 百分位数以及臭氧(O 3)日最大 8 小时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 (2)计算各污染物的单项指数 污染物 i 的单项指数I i 按式1计算: (式1) 如: 2 2 2SO SO SO S C I 式中:C i ——污染物 i 的浓度值,当 i 为 SO 2、NO 2、PM 10 及 PM 2.5 时,C i 为周均值, 当 i 为 CO 和 O 3 时,C i 为(1)中相应的百分位数浓度值; S i ——污染物 i 的年均值二级标准(当 i 为 CO 时,为日均值二级标准;当 i 为 O 3 时, 为 8 小时均值二级标准)。 (3)计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I sum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需涵盖全部六项污染物,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式2) I sum = I 综合指数=I SO2+ I NO2+ I PM10+ I PM2.5+ I CO + I O3 式中:I sum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I i ——污染物 i 的单项指数,i 包括全部六项指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编辑本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编辑本段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μ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 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一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植物生长季平均: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编辑本段 分类和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共限定了六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x、NO2、CO、O3、Pb、B[a]P、F。标准同时配有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 定义 3.1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3.3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3.4 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3.5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 3.6 氟化物(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3.7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8 季平均: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9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10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3.11 一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3.12 植物生长季平均: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3.13 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3.14 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4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GB3095-19961996-12-06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共限定了六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x、NO2、CO、O3、Pb、B[a]P、F。标准同时配有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 定义 3.1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3.2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3.3 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3.4 铅(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引用标准 GB/T 15262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 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 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 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5264环境空气GB/T15432环境空气GB/T15439环境空气 HJ479 HJ482 HJ483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二 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 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臭氧的测定靛兰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1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19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环境空气ambientair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3.2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le(TSP)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 3.3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10)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3.4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3.5铅lead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3.6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 指存在于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um)中的苯并[a]芘。 3.7氟化物fluoride指以气态和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3.81小时平均1-houraverage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3.98小时平均8-houraverage指连续8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8小时滑动平均。 3.1024小时平均24-houraverage 指一个自然日24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为日平均 3.11月平均monthlyaverage 指一个日历月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3.12季平均quarterlyaverage指一个日历季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 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1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a ]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15264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439环境空气苯并[a ]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 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气 ambient air 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3.2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TSP )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 Pm 的颗粒物。 3.3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Pm 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 10)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 P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3.4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 Pm 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 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P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3.5 铅 lead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3.6 苯并[a ]芘 benzo [a ]pyrene (B [a ]P ) 指存在于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 Pm )中的苯并[a ]芘。 3.7 氟化物 fluoride 指以气态和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3.8 1 小时平均 1-hour average 指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3.9 8 小时平均 8-hour average 指连续8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8小时滑动平均。 3.10 24 小时平均 24-hour average 指一个自然日24小时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也称为日平均。 HJ 479 HJ 482 HJ 483 HJ 504 HJ 539 HJ 590 HJ 618 HJ 630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臭氧的测定 靛兰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