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58.50 KB
- 文档页数:10
碳纤维布基本知识
用途:
碳纤维布与结构胶配套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木质结构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处理下列工程问题的优秀备选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变;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
5、结构裂缝处理;
6、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
其他用途:人造卫星、飞机、火箭、体育用品、工业产品等众多领域。
特点:
1、碳纤维抗拉强度高,高于普通钢10-15倍;
2、耐酸碱,抗腐蚀,适宜在恶劣环境中服役;与结构胶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质浸渗,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3、比重是钢材的23%,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
4、可弯曲缠绕成型,对各类曲面、异型构件加固优势更为显著;
5、可任意剪裁,易粘贴,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不需大型施工机具,可搭接粘结任意延长,无明火作业,施工工期短。
碳纤维布使用说明
碳纤维布均与配套结构胶配合使用,形成高性能复合材料。
碳纤维加固工艺流程:
构件表面处理→粘贴面修补找平(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涂底胶→卸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配置面胶和裁剪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固化→检验→维护
1.构件表面处理
2.粘贴面修补找平(若平整,此步骤可省去)
3.配置底胶
4.卸荷(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此步骤有时省去)
5.配置面胶和裁剪碳纤维布
6.粘贴碳纤维布
7.固化
8.检验
9.维护
碳纤维发展简史
1860年,斯旺制作碳丝灯泡
1878年,斯旺以棉纱试制碳丝
1879年,爱迪生以油烟与焦油、棉纱和竹丝试制碳丝(持续照明45小时)
1882年,碳丝电灯实用化1911年,钨丝电灯实用化
1950年,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开始研制黏胶基碳纤维
1959年,美国UCC公司生产低模量黏胶基碳纤维“Thornel—25”,日本大阪工业试验所的进藤昭男发明了PAN基碳纤维
1962年,日本碳公司开始生产低模量PAN基碳纤维(0.5吨/月)
1963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和约翰逊成功地打通了制造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在热处理时施加张力)的技术途径
1964年,英国Courtaulds,Morganite和Roii--Roys公司利用RAE技术生产PAN基碳纤维
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大谷杉郎发明了沥青基碳纤维美国UCC公司开始生产高模量黏胶基碳纤维(石墨化过程中牵伸)
1970年,日本吴羽化学公司生产沥青基碳纤维(10吨/月),日本东丽公司与美国UCC进行技术合作
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工业规模生产PAN基碳纤维(1吨/月),碳纤维的牌号为T300,石墨纤维为M40
1972年,美国Hercules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日本用碳纤维制造钓竿,美国用碳纤维制造高尔夫球棒
1973年,日本东邦人造丝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0.5吨/月)日本东丽公司扩产5吨/月
1974年,碳纤维钓竿、高尔夫球棒迅速发展日本东丽公司扩产13吨/月
1975年,碳纤维网球拍商品化美国UCC公司公布利用中间相沥青制造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Thornel—P” 美国UCC的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商品化
1976年,东邦人造丝公司与美国塞兰尼斯进行技术合作住友化学与美国赫格里斯(Hercules)成立联合公司
1979年,日本碳公司与旭化成工业公司成立旭日碳纤维公司
1980年,美国波音公司提出需求高强度、大伸长的碳纤维
1981年,台湾台塑设立碳纤研究中心,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1984年,台湾台塑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800
1986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1000
1989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60
1992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70J,杨氏摸量高达690GPa
碳纤维生产技术路线及应用领域
按原料体系的不同,碳纤维主要分为:黏胶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
一、黏胶基碳纤维
黏胶基碳纤维主要用于耐烧蚀材料和隔热材料,目前, 黏胶基碳纤维仍占据着其他碳纤维不可取代的地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民用市场方面,利用其柔
软与导电性制作电热产品,利用其孔隙结构发达和容易调控的特性制造活性碳纤维系列制品,是良好的环保材料和医用卫生材料。
黏胶基碳纤维的产量不足世界碳纤维总产量的1%,它虽然不会有大的发展,但也不会被彻底淘汰出局。
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目前的主流,占据了主要的市场费额:
1、瓦特的技术突破打通了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通道;
2、PAN原丝质量是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
3、一条龙生产线得到发展,世界上几条著名的PAN基碳纤维生产线大多是从原丝开始,直到碳纤维以及中、下游产品开发。例如:日本东丽、东邦、三菱人造丝公司,美国的赫克利公司和阿莫科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塑都是从聚合、纺丝开始,国外原丝主要生产工艺路线见下表:
当前,PAN基碳纤维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提高,二是普及。提高是指小丝束碳纤维(1~24K)的质量提高,普及是指大丝束碳纤维(48~540K)的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日趋下降。
三、沥青基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