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型制作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中心

《模型制作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中心

《模型制作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中心
《模型制作训练》教学大纲-工程训练中心

《模型制作训练》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中心编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配合《造型材料与加工工艺》和《模型制作》专业理论课进行授课。学生学习各种材料加工设备和模型制作技术,掌握常用加工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及模型制作技术方法。对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对学生将来工作中,正确选择模型制作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产品设计、模型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模型制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产品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中内部结构设计模块,使设计产品与市场接轨。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曲线锯”、“砂光机”、“万能线锯机”、“木工车床”、“油泥模型制作工具”、“电热丝切割仪”、“空气压缩机”、“塑料焊枪”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掌握油泥刮削、泡沫切割及打磨、木材加工、石膏雕刻、反求、旋转成型的方法和技巧。使理论学习更好地和实际操作水平和动手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油泥模型制作

1、“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

教学内容:介绍“工”形、“T”形板、底板、轮廓卡板制作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运用木加工工具进行模板制作的基本方法。

2、胎基制作

教学内容:内胎基制作方法、粘合、打磨。

教学要求:掌握内胎基制作、胎基如何打磨及胎基与底板的连接。

3、涂敷油泥

教学内容:填敷油泥方法;利用卡板确定油泥厚度。

教学要求:掌握填敷油泥方法(推和勾,力道均匀并挤出油泥与内胎之间的空气)。

4、初刮油泥、精刮油泥

教学内容:初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精刮使用的工具及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初刮精刮方法;掌握细节处理方法。

5、修型

教学内容:如何利用构思图胶带把握细节,完善模型。

教学要求:掌握产品细节调整的基本方法。

6、后期处理

教学内容:介绍上漆、贴膜等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掌握如何给油泥模型上漆和贴膜。

(二)石膏模型制作

1、轮廓卡板制作

教学内容:截面轮廓模板制作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标准轮廓模板要求及边缘形状界定方法。

2、骨架制作;黏土或油泥母体;衬板制作

教学内容:雕刻成型骨架制作方法;反求成型黏土或油泥母体方法;旋转成型衬板制作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骨架制作要素。

3、调石膏

教学内容:介绍石膏粉特性、调石膏用的工具及其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调石膏的方法;了解不同石膏粉在水溶条件下不同的凝固效果。

4、搭建型腔、灌浆

教学内容:雕刻成型如何搭建型腔并灌浆;反求成型如何搭建型腔、根据模型形态制作

单块或多块负型并灌浆;旋转成型如何转动摇柄并涂抹石膏。

教学要求:掌握雕刻成型、反求成型、旋转成型搭建型腔和灌浆方法。

5、局部形态调整及上漆

教学内容: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使用的工具。

教学要求:掌握在浇注成型的石膏体上进行细部加工的方法;掌握石膏模型喷漆的要求(底漆、面漆)

(三)木模型制作

1、画线并锯割下料、刨削

教学内容:根据设计草图选择不同的板材以及如何下料。

教学要求:认识不同的板材以及了解其特性;掌握木工工具使用方法。

2、木制构件连接

教学内容:传统框式与现代板式木制品的结构设计、拼接、打磨等工艺。

教学要求:掌握连接工艺;了解传统榫头的功能及其加工方法。

3、表面装饰

教学内容:表面打磨后的处理以及上漆处理。

教学要求:了解上油漆的过程,不同板材选择何种油漆。

(四)塑料模型制作

1、冷加工成型

教学内容:讲解(1)画线并锯割下料;(2)内部轮廓边缘加工(切割、打孔等);(3)轮廓边缘精细加工、抛光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轮廓边缘加工、抛光处理的基本方法。

2、热加工成型

教学内容:讲解(1)制作压型模型;(2)加热、压型;(3)局部精细加工。

教学要求:掌握制作压型模型的方法。

3、组装成型

教学内容:组装方法以及组装过程需要的辅助材料

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的组装方法。

4、表面装饰

教学内容:塑料模型表面打磨处理、上漆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的材料选择的油漆类型以及上漆方法。

四、阶段划分及组织管理

1、主要阶段及其划分:本实习课程用时五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油泥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油

泥模型制作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动手制作油泥模型,在模型制作

过程中,不断对产品形态进行修形,是再一次深入设计,可以发现草图阶段没有发现的问题,提高产品设计能力。

第二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石膏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石

膏特性及溶液调和配比、掌握基本的成型方法。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对石膏模型成型

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木模型的理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同

板材的加工性能、掌握曲线锯、木工车床、砂光机、手电钻等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对板材的认识,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以及使用不同的木工工具,从而能全方位的

掌握木模型的制作。

第四阶段:老师主要讲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中塑料模型的理论内容,了解常用工程塑

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泡沫和ABS的加工工艺特点及加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学生

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设计能力。

2、有关各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要求等事项。

四个阶段中,老师讲解难点、重点,并适当演示,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

五、实验所需条件

油泥模型刮刀、刮片、定型针、构思图胶带、贴膜、油泥、泡沫、油漆等;木工雕刻刀、美工刀、线锯机、小水桶、木板、石膏粉、黏土等;线锯机、手提曲线锯、石材切割机、砂光机、平板砂光机、手电钻、木工板、指接板、吉象板、乳白胶等;电热切割仪、塑料焊枪、电吹风、ABS塑料、泡沫、丙酮、ABS胶等。

六、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内容或成绩构成:考核成绩由考勤、考查成绩两部分构成;(①实验考勤:10%;

②实验操作能力:40%;③产品模型:50% (考勤低于90%实验成绩以零分记并取消参加

考试资格)。

3、评分原则和依据:平时考勤占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3分。考查成绩90分:每个实验均要求以实物方式完成实验内容,考查学生对产品三维形态的把握水平、正确操作工具及熟练使用程度、表面装饰技巧、团队合作精神。

4、成绩记载方式:总计100分,油泥模型制作成绩占40%,石膏模型制作成绩占30%,木模型制作成绩占20%,塑料模型制作成绩占10%。

七、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1、《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软件。

2、江湘芸,《产品模型制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王宏雁,《汽车模型制作》,机械工业出版社。

八、其它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PART B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十二香菇多糖的分离提取 一、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提取工艺流程,掌握真空浓缩技术。 二、实验原理 香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降糖等多种生理功能。水溶性多糖作为香菇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以β-1,3-葡聚糖的形式,分子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真空浓缩技术进行分离提取。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原料:干香菇500g 试剂:氯仿、正丁醇、医用纱布、浓硫酸、重蒸酚、工业酒精 四、实验仪器 组织捣碎机、水浴锅、旋转蒸发器、1cm比色皿、75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台式离心机、试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五、提取工艺流程 1. 1kg干香菇切成小块,以1:10(重量比)加入水,用组织捣碎机进行均质; 2. 取200mL均质液放入1L烧杯中,再加入3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后,温 火煮沸1小时,(注意:煮沸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免烧杯底部发生糊结;并间歇加入少量水,使杯内液体体积保持在500mL左右; 3. 加热完毕后,将杯内液体用8层纱布过滤,除去残渣,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 中; 4. 将上清液倒入圆底烧瓶中,在旋转浓缩仪上进行浓缩,浓缩条件为-0.1MPa 、 60℃,浓缩液体积至100mL左右停止; 5. 将浓缩液在1×10000g离心10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烧杯,除去残渣; 6. 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正丁醇浓液(体积比为4:1),搅拌5min,静置 30分钟; 7. 将混合液体在1×5000g下离心20min,分离水相;

8. 在水相中加入终浓度为80%的酒精,搅拌均匀,静置20min,1×5000g下离 心10min; 9. 取出沉淀物,放入已称重的干燥表面皿中,在真空干燥箱中80℃下真空干燥; 10. 干燥后,称重,计算多糖的产率; 11. 准确称取干燥后多糖20mg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12. 取定容液2ml加入6%苯酚1ml,混匀,再加入浓硫酸5ml,混匀,放置20min 后,于490nm测吸光度; 1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准确称取葡萄糖20mg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分 别取0.4、0.6、0.8、1.0、1.2、1.4、1.6及1.8ml,补水至2ml,依12步骤反应液,并分别测吸光度,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4. 根据香菇多糖吸光度和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多糖纯度。 六、思考题 1.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表达多糖产率及纯度的计算公式; 2. 利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多糖沉淀原理。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9分) 1.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回收生物产品分离过程原理与方法。 2.双水相萃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形成两相, 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two aqueous phase system)。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Albertsson于50年代 后期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two aqueous phase extraction),又称双水相分配法(two aqueous phase partitioning)。 3.电渗:在电场作用下,带电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 二、辨别正误题并改正,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30分) 1.壳聚糖能应用于发酵液的澄清处理是由于架桥作用。错(不确定) 2.目前国内工业上发酵生产的发酵液是复杂的牛顿性流体,滤饼具有可压缩性。错 3.盐析仅与蛋白质溶液PH和温度有关,常用于蛋白质的纯化。错 4.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可用于热敏性生物物质的分离。 对 5.膜分离时,当截留率δ=1时,表示溶质能自由透过膜。错 6.生产味精时,过饱和度仅对晶体生长有贡献。对 7.阴离子纤维素类离子交换剂能用于酸性青霉素的提取。对 8.卡那霉素晶体的生产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醇来沉淀浓缩液中的卡那霉 素。 9.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的机理是一样的。错 10.PEG-硫酸钠水溶液能用于淀粉酶的提取。对 11.乙醇能沉淀蛋白质是由于降低了水化程度和盐析效应的结果。对 12.冷冻干燥一般在-20℃—-30℃下进行,干燥过程中可以加入甘油、蔗糖等作为保 护剂。对 13.反相层析的固定相和流动相都含有高极性基团,可用来分离生物物质。错 14.大网格吸附剂由于在制备时加入致孔剂而具有大孔径、高交联度,高比表面积 的特点。错(不确定) 15.PEG沉淀蛋白质是基于体积不相容性。错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对于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在有机相中,蛋白质被萃取进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极性核里 B 加入助溶剂,可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萃取带正电荷的蛋白质 C 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越好 D 增大溶液离子强度,双电层变薄,可提高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能力 2.能进行海水脱盐的是:C A 超滤 B 微滤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内部结构 B.外部环境 C.子系统 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整体结构 B.整体要素 C.整体适应性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总成本法 B.得失比较法 C.统一规划法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A.距离控制为主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数据分析法 B.实验分析法 C.主观想象法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相对误差 C.标准误差 D.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平均误差 B.均方差 C.标准误差 D.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B.试验阶段 C.实施阶段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D.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定性化 B.极小化 C.定量化 D.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D.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平均值的差别 B.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超前控制 B.反馈控制 C.非预算性控制 D.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确定性模型 B.非确定性模型 C.随机性模型 D.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6‰计算,存储2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万元 B.14.4万元 C.7.2万元 D.24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多 B.不确定 C.少 D.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系统层次 B.系统模型 C.系统结构 D.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系统工程理论 B.经济系统 C.物流系统 D.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定性化 B.定量化 C.综合化 D.分解化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9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 Principle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内燃机工作过程;掌握整机工作性能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转特性及调整特性,获得一般的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以便正确合理的选择、运用内燃机,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内燃机理论循环;内燃机的实际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及其它性能指标;机械损失及其测定;内燃机的环境指标;热平衡。 2.掌握四行程内燃机换气过程;四行程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减少进气系统阻力;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3. 掌握内燃机增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废气涡轮增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影响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与整机的匹配 3.掌握燃料的使用特性及燃烧的基本知识。 4.熟练掌握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空气供给、燃油的供给与喷射;燃烧室的结构;汽油机电喷技术。 5.熟练掌握供油系统分类与结构,燃油的喷射与雾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油气混合及燃烧室结构,燃烧过程的匹配。 6.掌握内燃机工况;内燃机的磨合试验与功率标定、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可靠性试验、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负荷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速度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万有特性概念及作图方法;内燃机的调整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练习。讲课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以传统黑板方式为主,辅以PPT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内燃机构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的选择基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生物分离工程实验 实验一茶多酚标准曲线的测定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天平,容量瓶,移液管,pH计、试管 药品:没食子酸丙酯或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方法: A溶液配制 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25mg没食子酸丙酯,蒸馏水溶液,移入25mL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1mg/mL的标准溶液 酒石酸亚铁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混合,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pH7.5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磷酸氢二钠: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氢二钠2.969g,蒸馏水稀释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a液 磷酸二氢钾:准确称取分析纯磷酸二氢钾,、2.2695g,蒸馏水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B。 取A液体85mL,B液体15mL混合均匀,即成。 B.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0、0.25、0.50、0.75、1.0、1.25mL的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4mL,再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mL,用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光光度计在540nm处,1cm比色皿,分别测定吸光度。空白参比操作同上,不加没食子酸丙酯。以容量瓶中没食子酸丙酯的绝对含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做线性回归。 C 样品测定 取适量样品加入容量瓶,操作同上,没食子酸丙酯含量乘以换算系数1.5,求得茶多酚。

实验二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茶多酚的比较 实验仪器: 超声提取器、布氏漏斗、抽滤瓶、真空泵、烧瓶、量筒、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等、实验试剂 茶叶、纯净水、茶多酚(没食子酸丙酯)、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等 操作方法 1、材料准备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研钵粉碎。备用 2、提取 A、超声提取法 称取5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烧瓶(塑料袋密封),加入100mL水,于超声提取器,50℃提取20min,抽滤,定容至100mL,待测。 B、回流提取法 称取10g粉碎后茶叶末,放入圆底烧瓶,加入100mL水,80℃提取40min,分别在1、3、5、7、10、15、20、30、40min取3mL样品,小漏斗过滤后,待测。测得茶多酚含量(mg/mL)以茶多酚含量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3. 含量测定 按照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含量。 所需试剂及仪器 试剂: 没食子酸丙酯或者茶多酚,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子天平,pH计,超声提取器,量筒(100mL*1),容量瓶(25mL*8,100mL*4, 250mL*2),比色皿*5,移液管(1.0mL*2, 0.5mL*2, 2mL*2, 5mL*4) 三角瓶250mL*2,小漏斗*2,试管架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简述生物分离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内容。 答:基本涵义:生物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泡沫分离、萃取分离、沉淀(析)分离、膜分离、层析(色谱)分离、电泳分离技术以及产品的浓缩、结晶、干燥等技术。 2、物质分离的本质是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溶质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实现溶质间的分离或目标组分的纯化。请从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几个方面简述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 答: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是: 1)根据分子形状和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如差速离心与超离心、膜分离、凝胶过滤等; 2)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带电性)差异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 3)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及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如溶剂提取法、逆流分配法、分配层析法、盐析法、等电点沉淀及有机溶剂分级沉淀等; 4)根据物质吸附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如选择性吸附与吸附层析等; 5)根据配体特异性进行分离,如亲和层析法等。 填空题: 1.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一级的回收率,二是减少操作 步骤。 2、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①浓缩程度②分离纯化程

度③回收率。 判断并改错: 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高,所需的能耗越高,回收成本越大。(×)改: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低。 选择题: 1. B 可以提高总回收率。 A.增加操作步骤 B.减少操作步骤 C.缩短操作时间 D.降低每一步的收率2.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 A ) A、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 B、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 C、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 D、各种方法都试验一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 概念题: 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多孔性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被截留,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离心压力,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填空题: 1.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ρ S 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ρ L 越小,则细 胞沉降速率越大。 2.过滤中推动力要克服的阻力有介质阻力和滤饼阻力,其中滤饼占主导作 用。 3.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受到重力,浮力,摩擦阻力的作用,当 固体匀速下降时,三个力的关系重力=浮力+摩擦阻力。 4.区带离心包括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区带离心。

07724物流系统工程201604试题

2016 年 4 月自考 07724 物流系统工程模拟真题试卷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A. 内部结构 B. 外部环境 C. 子系统 D. 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A. 整体结构 B. 整体要素 C. 整体适应性 D. 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A. 总成本法 B. 得失比较法 C. 统一规划法 D. 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 PERT主要以() A. 距离控制为主 B. 时间控制为主 C. 质量控制为主 D. 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A. 图形模型 B. 模拟模型 C. 概念模型 D. 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A. 数据分析法 B. 实验分析法 C. 主观想象法 D. 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误差 D. 均方差 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 B. 均方差 C. 标准误差 D. 相对误差平均值 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 论证阶段 B. 试验阶段 C. 实施阶段 D. 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A. 最优化 B. 次优化 C. 综合化 D. 一体化 13、预测就是把一未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A. 定性化 B. 极小化 C. 定量化 D. 明确化 14、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 因果预测法 C. 判断预测法 D. 特殊预测法 15、预测值的误差是指预测值与() A. 平均值的差别 B. 实际值之间的差别 C. 标准值之间的差别 D. 预测值之间的差别 16、对运行过程输出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送回运行过程中,将纠正措施输入该运行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输出过程称为() A. 超前控制 B. 反馈控制 C. 非预算性控制 D. 预算性控制 17、凡需求量、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贮问题所构成模型称为() A. 确定性模型 B. 非确定性模型 C. 随机性模型 D. 反馈模型 18、以工业贷款月利率 6‰计算,存储 2 百万元的物资一年,需要支付资金利息() A.12 万元 B.14 .4 万元 C.7 . 2 万元 D.24 万元 19、从缺货损失费考虑,存储量越大,缺货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缺货损失费越() A. 多 B. 不确定 C. 少 D. 无法量化 20、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于() A. 系统层次 B. 系统模型 C. 系统结构 D. 系统行为 21、物流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 A. 系统工程理论 B. 经济系统 C. 物流系统 D. 环境系统 2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正确使用各类汽车电器的方法,了解现代汽车电器的发展方向。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掌握“电工学”、“汽车构造”等课程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为学习“汽车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等专业课以及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车载电源(10学时)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汽车电源的组成与要求,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电源系统的使用。 2、重点 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了解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了解蓄电池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了解免维护蓄电池的结构及工艺特点;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源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二)起动系统(6学时)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起动系统的基本组成,起动机的类型,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起动机的使用与故障诊断。 2、重点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机的工作特性,掌握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2. 比表面积和孔径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 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固定相和流动相。 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大,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多,则溶质的分离度越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小,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 分离度。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质的性质,温度,溶液pH值,盐的浓度和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脂由网络骨架(载体),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活性基)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引发剂(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TEMED的作用是增速剂(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质浓度,pH 和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自然起晶法,刺激起晶法和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步;

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 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 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 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和色谱法, 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 21. SDS-PAGE 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3 、 COOH - 、2)(OH PO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 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OH CH RN 33)(、2NH -、兼有以上两种基团; 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 ,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总学时:40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汽车运用技术》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及汽车运用知识,加强对汽车结构设计的综合理解,为最终创造性的运用相关理论,提高内燃机性能及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及汽车的通过性和平顺性打下基础。熟悉了解汽车运用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更新、汽车购置、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重点认识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理论。了解汽车的稳定性、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汽车使用性能 1 、汽车动力性 2、汽车燃油经济性 3、汽车制动性 4、汽车操纵稳定性 5、汽车行驶平顺性 6、汽车通过性本章小结 重点: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检测 难点:汽车制动性检测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 1、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2、汽车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3、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4、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重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难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三、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4、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重点: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难点: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四、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1、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2、汽车润滑剂及其使用 3、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 重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难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五、汽车公害及防治 1、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2、汽车噪声公害及防治 重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难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六、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2、汽车状况分级与评定 重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难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七、汽车更新 八、汽车购置 九、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 1、汽车基础驾驶 2、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 4、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驾驶 5、汽车安全行驶 重点: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 难点:汽车安全行驶 三、学时分配表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题库 一、填充题 1. 生物产品的分离包括R 不溶物的去除 ,I 产物分离 ,P 纯化 和P 精 制 ; 2.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 过滤 和 离心 等; 3. 离心设备从形式上可分为 管式 , 套筒式 , 碟片式 等型式; 4.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 微滤膜 , 超滤膜 , 纳滤膜 和 反渗透膜 ; 5.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离子交换纤维素 和 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剂 两大类; 6. 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 板式 , 管式 , 螺旋式和 中空纤维式 ; 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 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 交换离子 组成。 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 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 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 TEMED 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 聚合 );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 11.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 12.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 13.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 吸附方程,其形式为c K c q q 0+= 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常用的固定相有C 8 辛烷基 和 十八烷基C 18 ;常用的流动相有 乙腈 和 异丙醇 ; 15.超临界流体的特点是与气体有相似的 粘度和扩散系数 ,与液体有相似的 密度 ; 16.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有 加聚法 和 逐步共聚法 两大类;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过程P4 答:①发酵液的预处理主要采用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高过滤速度。过滤、离心是其最基本的单元操作。 ②产物的提取采用沉淀、吸附、萃取、超滤等单元操作。 ③产物的精制常采用色谱分离技术,有层析、离子交换、亲和色谱、吸附色谱、电色谱。 ④成品的加工处理浓缩、结晶、干燥 第二章 一、概念: 1.发酵液的预处理:指采用凝聚和絮凝等技术来加速固相、液相分离,提高过滤速度。 2.凝集(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如水解的凝聚剂,铝、铁的盐类或石灰等)作用下,发酵液中的 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凝集成为1mm大小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3.絮凝:指某些高分子絮凝剂能在悬浮粒子之间产生桥梁作用,使胶粒形成粗大絮凝团的过程。 4.离心分离:指在离心场的作用下,将悬浮液中的固相和液相加以分离的方法。主要用于颗粒较细的悬 浮液和乳浊液的分离。(分为差示离心、均匀介质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和平衡等密度离心。) 5.等电点沉淀法:利用蛋白质等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易产生沉淀的性质,用酸化剂或碱化 剂调节发酵液的pH,使其达到菌体蛋白的等电点而产生沉淀。 二、填空: 1、按过滤时料液流动方向的不同,分为常规过滤和错流过滤。 2、可溶性杂蛋白的去除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热处理法、化学变性沉淀法和吸附法 三、问答 1、发酵液的一般特征? ①组成大部分为水; ②发酵产物的浓度较低; ③发酵液中的悬浮固形物主要是菌体和蛋白的胶状物; ④含有培养基中的残留成分,如无机盐类、非蛋白质大分子及其降解产物; ⑤含有其他少量代谢副产物;

⑥含有色素、毒性物质。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2、常用的絮凝剂有什么? 无极絮凝剂:Al2(SO4)3·18H2O (明矾)、氯化钙、氯化镁碱式氯化铝、高分子无机聚合物等。 有机絮凝剂:壳多糖及其衍生物、明胶、丙烯酰胺类、聚苯乙烯类、聚丙烯酰类聚乙烯亚胺类。 3、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答:①絮凝剂的种类; ②絮凝剂浓度; ③ pH; 最关键因素,影响絮凝剂活性基团的解离度。 ④搅拌转速和时间。 4、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 答:①凝聚和絮凝方法 ②加热法 ③调节PH法 ④加水稀释法 ⑤加入助滤剂法 ⑥加吸附剂法或加盐法 ⑦高价态无机离子去除法 Ca2+——草酸、草酸钠→形成草酸钙沉淀 Mg2+——三聚磷酸钠(Na5P3P10)→形成三聚磷酸钠镁可溶性络合物 Fe3+——黄血盐(K4Fe(CN)6) →普鲁士蓝淀 ⑧可溶性杂蛋白的去除法 3、VB12发酵液絮凝预处理的研究 答:由正交试验确定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加入体积分数7%,pH6、搅拌速度14r/min、搅拌时间45s。通过加压过滤实验,得到絮凝后

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说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功能并相对独立是相对于 * A.内部结构 * B.外部环境 * C.子系统 ?广D.开放系统 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 * A.整体结构 * B.整体要素 * C.整体适应性 * D.整体功能 3、在规划阶段,描述所要解决的对象与有关各因素间的关系常用 * A.总成本法 * B.得失比较法 * C.统一规划法 * D.投入产出法 4、以网络分析为主,以计算机为先进手段的先进管理方法的PERT主要以 * A.距离控制为主 * B.时间控制为主

C.质量控制为主 D.成本控制为主 5、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图形模型 6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 B.模拟模型 ? C.概念模型 ? D.实物模型 7、当系统结构复杂,性质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数据,又无法在系统上做实验时, 可以先认为地建立模型,这种方法称为 * A.数据分析法 * B.实验分析法 * C.主观想象法 * D.特殊预测法 8、根据所预测对象的纵向历史数据资料,按时间进程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因果预测法

C.判断预测法 ? D.特殊预测法 9、几个预测值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 B.相对误差 ? C.标准误差 ? D.均方差10、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 A.平均误差 ?广B.均方差 ? C.标准误差 ? D.相对误差平均值11、三维结构中的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由规划阶段到* A.论证阶段 * B.试验阶段 * C.实施阶段 * D.更新阶段 12、物流活动中若干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尽量避免 * A.最优化 B.次优化 C.综合化 ? D. 一体化

汽车营销教学大纲

《汽车营销》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市场营销学 总学时数:48+2周(其中讲课:40学时,案例:8学时,课程设计:2周) 适合层次:本科学分:4、5 适合专业:工商管理(汽车营销)、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汽车营销方向的核心专业课,也就是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旨在既熟悉汽车产品,又掌握汽车营销理论,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汽车营销管理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汽车市场的研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汽车营销理念,了解国际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了解国内外主要汽车营销模式,熟练掌握汽车产品知识,深刻理解汽车营销理论与方法,熟悉汽车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制定,掌握汽车市场调研与分析的方法,同时把握国内外汽车营销发展的前沿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汽车市场的综合分析能力与解决汽车产品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40H)(包括重点△、难点★) 1、汽车营销概述(3H) 了解汽车产品的社会经济价值,了解我国汽车市场;了解汽车市场营销的功能、特征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了解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特征,汽车市场营销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构成内容及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对汽车营销环境的变化因素及其对特定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该企业营销对策。 2、汽车市场竞争(4H)难点★ 了解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了解不同竞争地位的汽车企业的特点,掌握汽车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及选择;并能够运用竞争战略管理模型,对特定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并提供竞争方案。 3、汽车购买行为分析(4H)难点★重点△ 了解汽车购买者的分类,熟悉影响汽车购买者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掌握各类汽车消费市场与汽车业务市场的购买行为特征;能够通过对汽车购买者行为的研究,提出对汽车产品设计、价格、促销与销售渠道等策略提供支持。 4、汽车市场调研与预测(3H) 掌握汽车市场调研的内容与方法,掌握汽车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能够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对特定的汽车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5、汽车目标市场(4H)难点★ 理解汽车市场细分、汽车目标市场、汽车市场定位的概念,掌握汽车市场细分的方法,掌握汽车目标市场的选择与汽车市场定位的方法。 6、汽车产品策略(4H)重点△ 理解汽车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能够通过对产品整体概念的应用,理解汽车产品三个层次的构成,对汽车产品技术设计、外观设计与品牌战略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掌握汽车产品组合策略,能够通过对产品组合概念的应用,对汽车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方向、汽车产品更新换代与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步分离效率),二是(减少分离步骤)。 2. 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浓缩率),(分离系数)和(产品回收程度) 3?生物产品的分离过程包括发酵液的预处理和(液固分离),(产品的提取),(产品的精制) 和(产品的加工处理)。 4?生化反应所起的作用是产生目的产物,指标是(产率)和(转化率),而生物分离解决的 是如何从反应液中获取这些物质,涉及的是(收率)和(纯度)。 5?生物分离的主要任务:从发酵液和细胞培养液中以(最高的效率),(理想的纯度)和(最小的能耗)把目的产物分离出来。 6?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包括:(生物分离过程的体系特殊),(生物分离过程的工艺流程特殊),(生物分离过程的成本特殊)。 7. 物质分离的本质是识别混合物中不同溶质间(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差别利用 能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和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 8. 性质不同的溶质在分离操作中具有不同的(传质速率)和或(平衡状态) 9. 平衡分离是根据溶质在两相间(分配平衡)的差异实现分离;溶质达到分配。平衡为扩散 传质过程,推动力仅取决于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10. 差速分离是利用外力驱动溶质迁移产生的(速度差)进行分离的方法。 1. 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越(小),则细胞沉降 2. 区带离心包括(差速)区带离心和(等密度)区带离心。

3. 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 4. 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离心)和(过滤)等。 5?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 6?常用的工业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7.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和(珍珠岩粉)。 8. 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受到(重力),(浮力),(摩擦阻力)的作用, 固体匀速下降时,三个力的关系(重力=浮力+摩擦阻力)。 9. 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凝集),(絮凝),(加热法);(调节pH法),(加水稀释法),加入(助滤剂)和(吸附剂)。 10. 发酵液中胶粒保持稳定的原因:(双电层)和(蛋白质周围水化层)结构。 11. 发酵液预处理过程中的相对纯化主要包括去除(高价态无机离子),(可溶性杂蛋白质),(色素)和(多糖类物质)。 12. 发酵液中杂蛋白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等电点沉淀法),(热处理法)和(化学变性沉淀法)。 13. 差速区带离心用于分离(大小)不同的颗粒,与颗粒(密度)无关。等密度区带离心包 括(预形成梯度密度离心)和(自形成梯度密度离心)两种方式。离心达到平衡后,样品颗粒的区带形状和平衡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1?单从细胞直径的角度,细胞(直径越小),所需的压力或剪切力越大,细胞越 2. 常用的化学细胞破碎方法有(.酸碱法),(盐法),(表面活性剂处理),(有机溶剂法)和(螯合剂)。 3. 包涵体的溶解需要打断蛋白质分子和分子间的(共价键),(离子键),疏水作用及静电 作用等,使多肽链伸展。因此,包涵体的溶解需要强的变性剂,如(8mol/L尿素)和(6mol/L 盐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起本 课程代号:28655 学时: 64学时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汽车运用工程学》是自学考试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运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汽车运用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方法、汽车合理使用和汽车检测的基本技能。 4、课程类型:专业课 5、先修课程:汽车原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验 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 2.课程设计(包括综合实践)

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汽车几大评价指标中的某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全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某某汽车动力性指标计算; 设计内容: 1.选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参数 2. 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3、计算最高车速 4、计算最大爬坡度 5、计算最大加速度 三、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参考理论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的重点即是考核的考察点。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结构: 题型包括:填空20%、判断题20%、名词术语20%和计算或问答题40%。 题目难易比例为1:3.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 二、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 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 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 3.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 三、生物分离过程一般分四步: 1.固-液分离(不溶物的去除) 离心、过滤、细胞破碎 目的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2.浓缩(杂质粗分) 离子交换吸附、萃取、溶剂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 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3.纯化 色谱、电泳、沉淀 以上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4.精制结晶、干燥 四、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 (1)产品价值 (2)产品质量 (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 (5)主要杂质独特的物化性质是什么? (6)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 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 五、.生物分离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 1.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浓缩率m 2.系数α回收率REC 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

1.简述细胞破碎的意义 一、细胞破碎的目的 由于有许多生化物质存在于细胞内部,必须在纯化以前将细胞破碎,使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大通透性)或破碎,释放其中的目标产物,然后方可进行提取。 二、细胞破碎方法的大致分类 破碎方法可归纳为机械破碎法和非机械破碎法两大类,非机械破碎法又可分为化学(和生物化学)破碎法和物理破碎法。 1.机械破碎 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是工业规模细胞破碎的主要手段。 细胞的机械破碎主要有高压匀浆、研磨、珠磨、喷雾撞击破碎和超声波破碎等。 2.化学(和生物化学)渗透破碎法 (1)渗透压冲击法(休克法)(2)酶溶(酶消化)法 3.物理破碎法 1)冻结-融化法(亦称冻融法)(2)干燥法 空气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三、化学渗透法和机械破碎法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优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的选择性高,胞内产物的总释放率低,特别是可有效地抑制核酸的释放,料液的粘度小,有利于后处理过程。 化学渗透破碎法与机械破碎法相比缺点:化学渗透破碎法比机械破碎法速度低,效率差,并且化学或生化试剂的添加形成新的污染,给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增添麻烦。 第三章初级分离 一、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热沉淀 二、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离子强度:Ks和β值, 强度越大,蛋白质溶解度越小; (2)蛋白质的性质:因相对分子质量和立体结构而异,结构不对称、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易于盐析; (3)蛋白质的浓度:蛋白质浓度大,盐的用量小,共沉作用明显,分辨率低;蛋白质浓度小,盐的用量大,分辨率高;2.5%~3.0% 时最适合; (4)pH值:通常调整到pI附近,盐浓度较大会对等电点产生较大影响,pH对不同蛋白质的共沉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