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癌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肠癌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肠癌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肠癌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

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肠癌

(2016)

一、病名及定义

1、中医病名:肠癌

2、西医病名:结肠癌(ICD-10编码:C18.902);直肠癌(ICD-10编码:C20xx01)。

二、诊断标准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局撰写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版)》

1、病理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结直肠癌。

(1)肠镜检查活检阳性。

(2)临床诊断为结直肠癌,结直肠外病变经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者。

2、分期诊断

参照2010年UICC/AJCC制定的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

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黄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生黄芪、当归、补骨脂、菟丝子、大枣等。

腹泻:党参、干姜、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

便秘: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麻子仁、瓜蒌仁、肉苁蓉、莱菔子等。

腹胀:加薏苡仁、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焦六曲、砂仁、扁豆等。

(二)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漏芦、藤梨根、红藤、蛇六谷、苦参、红豆杉、马齿苋、败酱草、白英、龙葵、土茯苓等。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华蟾素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消癌平片、鸦胆子油软胶囊等。

(四)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

(五)外治法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等外治法。

1.肛滴法

适应症:消化道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伴有腹胀症状者;无法耐受口服中药者,增加用药途径。

禁忌症:门静脉癌栓,严重痔疮,痔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等。

推荐用药:生大黄9g、枳实15g、当归9g、天龙3条、柴胡9g、黄芪15g、槟榔9g、黄柏9g。

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标准为取胃、十二指肠引流管1根,经消毒后备用。疗程为一个月。取250m1洁净输液瓶1只,中药浓煎至150m1后至40℃放入输液瓶中备用。取输液皮条将输液瓶与胃、十二指肠引流管连接后,以石蜡油将待插入管端润滑后,令患者侧卧取胸膝位,将该管自肛门口缓慢插人至少30cm,以输液控制阀控制滴速为60滴/分,以输液方式缓慢将中药滴入,并尽可能使中药在肠中保留时间延长(大于2小时)。

2.保留灌肠疗法

适应症:直肠癌放疗后局部炎症、疼痛、肿胀者。

推荐用药:生大黄20g、黄柏15g、山桅子15g、蒲公英30g、金银花20g、红花15g、苦参20g。

方法:将上方药物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从肛门插入导尿管约20~30厘米深,注药后保留1~2小时。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局部红肿热痛者可用上方适量加水给予坐盆。腹痛、脓血便或便血甚者,易山栀为山栀炭,加五倍子15g收敛止血。高热、腹水者加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30g、芒硝15g。

3.四妙散外敷

适应症:腹水、不全肠梗阻、腹部肿块疼痛。

推荐用药:甘遂1g、大戟1g、芫花1g、商陆1g、麝香0.25g(或冰片3g)。

方法:取甘遂、大戟、芫花、商陆药物粉末各1袋(每袋1g)用米醋或蜂蜜调和成直径约3~4cm,厚度约0.3~0..5cm大小的药饼,将1/2瓶麝香(0.25g/瓶)夹置于药饼之中,正面贴于肚脐眼或关元穴(脐下三寸),用医用大贴膜1个(3M)固定,3天更换一次。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如有局部皮肤溃破、皮疹、瘙痒、疼痛等不适反应,暂停用药,待症状缓解后酌情使用。

4.中药泡洗法

适应症:手足综合症或化疗导致手足麻木不仁。

推荐用药:川草乌各10g、透骨草30g、艾叶30g、红花30g。

方法:将上方药物煎取200ml,加入温水1000ml中,每日手足浸泡约20分钟,每日1次,每周5天。

(六)针灸治疗

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头针、电针、耳针、灸法、穴位埋线和拔罐等方法。

1.结直肠癌肠梗阻治疗

取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下巨虚、中脘。

方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针3天。

2.骨髓抑制治疗

取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膈俞;配穴:太冲、太溪。

方法:行多补少泻手法,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3疗程。

3. 耳穴按压疗法对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取穴:恶心呕吐:取内分泌、胃;食欲不振取胃、内分泌、交感;呃逆取食道、贲门。配穴:上述各症分别取肾、贲门、食道;脾俞、胃。

方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贴于穴上,每日按摩3~4次,每贴7日。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如食疗改善患者消化道反应,音疗、心理治疗改善抑郁状态,腹腔给药治疗腹水等,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按摩椅、音疗设备等。

(七)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疼痛、合并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体参考《临床诊

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护理

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10级:参照疼痛10级分类法:(0)级:无症状。(1~3)级:轻度症状,能耐受。(4~6)级:中度症状,常难以耐受。(7~10)级:重度症状,不能耐受,需要对症治疗。此分级方法由患者本人进行评判。

好转:主要症状或体征缓解,并维持4周以上。

稳定:主要症状或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患者无与肿瘤相关的主要症状或体征。

恶化:主要症状或体征加重。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体重变化:除外体腔积液、浮肿等因素引起的体重变化。

好转:体重增加>2Kg,并维持4周以上。

稳定:体重增加或减少≤2Kg。

恶化:体重减少>2Kg。

4.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

评定标准:

(1)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

(2)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IR/SD未完全缓解(incomplete response)/病变稳定: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持续存在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

PD病变进展:出现新病灶和/或非目标病灶明确进展。

(二)评价方法

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1.综合疗效评定指标:

(1)中医证候

主要采用疾病相关主症评分变化评价。选择1~2项主要症状或体征变化,要求与肿瘤相关,并能反映患者的主要痛苦,如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2)生存质量

治疗前后症评分情况比较,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体重变化、ECOG评分

等作为参考。

(3)客观疗效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4)化验指标

血象、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2.近期综合疗效评定:

有效:瘤体变化、主症变化、KPS评分变化、体重变化,上述4项,在稳定的基础上,≥1项好转。

稳定:瘤体变化、主症变化、KPS评分变化、体重变化,上述4项全部稳定。

恶化:瘤体变化、主症变化、KPS评分变化、体重变化,上述4项,≥1项恶化。

3.远期疗效评定:以中位生存期为评定指标

五、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当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都带来严重的后继问题。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放疗急性反应:肠癌放疗后出现急性黏膜炎,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腹痛、腹泻,严重者有血便。照射直肠癌时会发生膀胱刺激征,如尿频、尿急。后期的放射并发症有:肠的纤维化、肠粘连、肠营养吸收不良,较严重的会出现肠穿孔。宜在放疗前后配合服用养阴清热中药或中成药,以保护肠粘膜,减轻放疗对正常黏膜的损伤。常用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汁、麦冬汁、藕汁),以清六腑之热,滋五脏之阴,对放疗后期胃肠津伤甚是适宜。或者用地榆煎:地榆20g,白芨15g,黄柏15g,甘草15g,青黛10g,煎汤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

肠癌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五)便秘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N吉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二)证候诊断 1 .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 3.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芩、黄连等。 5. 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五灵脂、炮山甲、乳香、没药等。

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

尪痹病诊疗方案 (2014年) 一、病名 中医病名:尪痹 西医病名: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定义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三、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尪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的疾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和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①关节及关节周围的晨僵至少 1 小时(≥ 6 周)。 ②3个或者 3 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肿(≥ 6 周)。 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区关节肿(≥ 6 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 6 周)。 ⑤类风湿结节伸肌表面或近关节区域的皮下结节。 ⑥类风湿因子阳性(正常人群中阳性率<5% )。 ⑦手X线改变后前位手、腕关节 X 线显示骨侵袭或明确骨质脱钙的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 (2)2010 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A:受累关节 - 1个大关节(0分)- 2-10大关节(1分) - 1-3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2分)

- 4-10小关节(有或没有大关节)(3分) -超过10个小关节(至少一个小关节)(5分) B:血清学(至少需要1项结果) -RF和ACPA阴性(0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是低滴度阳性。(2分) -RF和ACPA,至少有一项高滴度阳性(3分) C:急性期反应物(至少需要1项结果) - CRP和ESR均正常(0分) - CRP或ESR异常(1分) D:症状持续时间 -<6周(0分) - ≥6周(1分) 注:在A-D内,取病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评分为3分。 四、辨证要点 根据痹痛的性质、部位,辨病邪之偏胜;以痹痛性质辨:疼痛游走性、放射性、闪电样者多属风邪偏胜;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局部欠温,遇暖则舒,多属寒性偏胜;疼痛重着,属湿。以疼痛部位辨:上肢、全身多个部位疼痛多属风邪偏胜;下肢疼痛多属湿邪偏胜;腰部冷痛多属寒邪偏胜;局部疼痛不移多属淤血。但是,临床实践发现,由于痹病的病变部位在肌表、经络、筋骨,未直接涉及脏腑,或病程长久,正邪在体内几经变化,各证多难悉具。因此,临床要谨守病机,把握特征,结合兼证,辩证施治。 五、症候分类 1.风寒痹阻:肢体关节冷痛,游走不定,遇寒则痛剧,得热则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红或舌苔薄白,脉弦缓或弦紧,或浮。 2.热毒痹阻: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得冷则舒,壮热烦渴,面赤咽红,溲赤便秘,舌红或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19个中医护理方案

附件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 诊断 (-)疾病诊断 诊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参照2011年NCC\结肠癌、直肠癌TNM 分期。 (二)证候诊断 1. 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 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2. 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 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脉细数,舌 红少苔。 3. 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 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 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脉滑。 5. 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 或舌有瘀斑,或脉涩,或固定痛处。 二、 治疗方案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健脾。 推荐方药:四神丸或附子理中汤加减。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人参、 白术、干姜、附子、甘草等。 2. 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黃汤合清肠饮加减。熟地黃、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 皮、知母、黄柏、银花、当归.地榆等。 3. 气血两亏证 治法:益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当归、川茸.熟地、口芍药、人参、口术、茯 苓、甘草等。 4. 痰湿内停证 治法:化痰利湿。. 推荐方药:二陈汤或葛根苓连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葛根、黄苓、黄连等。 3 ?瘀毒内结证 治法:化瘀软坚。 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茸、桃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 生黄茂、当归、补骨脂、菟丝子、 黄连、半夏、大枣、甘草等。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对症加减: 恶心:加姜半夏、广陈皮、 五灵脂、炮山屮、乳香、没药等。 黃连,紫苏等。 乏力:加女贞子、旱莲草、 腹泻:党参、干姜、黄苓、 大枣等。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 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脾肾阳虚证: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二)肝肾阴虚证: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三)气血两亏证: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四)痰湿内停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五)瘀毒内结证: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大肠俞、肺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交感、皮质下等穴。 4.遵医嘱肛管排气或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神阙、大肠俞、内关、脾俞、胃俞、肺俞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 (二)腹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二便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如出现腹痛剧烈、痛处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呕吐不止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协助取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交感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腹泻 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有无诱发因素。 2.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 (四)粘液血便 1.观察大便性质、出血程度、排便时间。

直肠癌扩散后是否等于死定了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其发病率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直肠癌到了晚期病情发展较快,癌细胞很容易出现扩散转移的情况,一旦出现转移令患者担心不已,认为不能治疗了,只能等死了。那么,直肠癌扩散后是否等于死定了呢? 近年来,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肠癌扩散患者也随之增多,扩散后是否等于死定了也受到高度关注。对于该问题,目前很多直肠癌扩散患者的真实治疗案例给出了答案,直肠癌扩散了并非等于死定了。虽然扩散会使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棘手,预后也往往较差,但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依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甚至是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因此,患上直肠癌后,即使已出现扩散,患者也不要轻易放弃。 那么,直肠癌扩散后如何治疗呢?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其中手术、放疗属于局部治疗手段,化疗虽然属于全身性治疗,但毒副作用大,常令患者无法耐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生存时间。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治疗直肠癌历史悠久,其治疗功效也得到大量临床案例的证实,尤其是在扩散、转移患者的治疗上,中医治疗往往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有积极作用。除了可以单独用药,中医治疗还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达到增效减毒功效。因此,患上直肠癌,尤其是出现扩散后,应尽早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

在寻求中医治疗时,由于其以辩证施治为原则,因而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希望能够找到治疗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如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抗癌“三联平衡疗法”创始人袁希福。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30余年,袁希福院长始终如一地像白求恩那样对事业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把毕生精力倾注在肿瘤患者的健康事业。为了能够给患者更好的治疗,袁希福院长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了解专业领域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目前,已有众多癌症患者在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袁希福创办的一家以中医治疗肿瘤和疑难病症为主,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医院。自2004年起,该院先后举办过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参会的患者中,不少都是经袁希福院长之手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一些患者甚至目前已生存5年、10年,乃至更久。确切的治疗效果,让袁希福院长的医术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并先后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权威肿瘤学术会议,其抗癌理念及心得赢得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肯定和认可。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直肠癌康复案例 【病例1】吴明,女,53岁,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双河乡凌楼村朱庄,直肠癌、左肺转移性腺癌 2012年9月,吴明发现自己的大便带血,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19个中医护理方案

19个中医护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附件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肠癌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癌的中医护理常规 肠癌可能与过食肥甘、霉变食物,或与大肠慢性病变的长期刺激等有关, 日久恶变,而成。以大便变形或夹有脓血,下腹痛,触及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 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 一、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是本病的 基本临床表现。排便习惯改变指排便的次数增多或减少、排便时间延长等改变; 粪便性状改变是指常有腹泻,粪便呈糊状或粘液便,或有大便秘结,泄泻与便秘交替;常有便血或痢疾样脓血便,大便变扁、变细。腹痛常呈持续性隐痛,但若 存在肠梗阻则多呈绞痛,且伴有明显的肠胀气。肛门坠痛,里急后重常同时存在,多在大便时症状加剧。腹内结块以右下腹多见,结块质硬、固定,无压痛或有轻 度压痛。大肠癌转移则出现相应转移病灶的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 1、便血、便次增多 ①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嘱病人卧床休息。 ②评估记录病人皮肤的弹性和粘膜的情况 ③大便出血量多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血严重,迅速协助医生抢救。 ④大便次数多的病人,指导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如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 2、便秘 ①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②指导病人大便干结时不宜努挣,久蹲。可外用开塞露甘油栓软化大便。

③指导病人便前用热水坐浴或熏洗肛门。 3、腹痛 ①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运用同感心认同病人对腹痛的陈述。以倾听陪伴触摸来提供情绪上支持,接受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及反应。 ②观察并记录腹痛的特征。包括腹痛的部位、体位、强度、性质、开始的时间、 持续时间等。 ③指导病人采取减轻腹痛的体位,如半卧位;移动或搬运病人时更应注意。 ④指导病人及家属有关减轻腹痛的方法:教会病人学会自我控制或用暗示性的情景来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或减少紧张、压力等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如松弛技巧、自我暗示法、内养功、艾灸法、引导想象法等;按医嘱用毫针法,艾灸法、按摩法、点穴法、药熨法等;按医嘱用中药止痛时,注意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增加腹压时提前按压腹部或腰部、或用胸式呼吸以预防或减轻腹痛的发生。 4、腹内结块 ①包块较大,腹痛较甚者,卧床休息,一般者可适当活动。 ②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硬度、活动度和压痛。 三、饮食护理 1、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无异味,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2、做好饮食调谱,并指导家属参与病人的饮食调配。多给病人进食消化、高营 养、高蛋白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忌食油腻、带刺激性的食物。 3、向病人解释应用化疗药后出现纳差的原因及本病保证营养摄入的重要性。 4、指导和协助病人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四、给药护理

世上有没有治疗直肠癌晚期的中药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早期直肠癌不易发情,与其他肛肠疾病症状相似,因此患者确诊的时候多数已经为晚期,晚期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需要承受比较大的痛苦,有很多人想用中药治疗来减轻直肠癌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命,那么世上有没有治疗直肠癌晚期的中药呢? 中医中药治疗晚期直肠癌以软坚散结、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一方面可有效杀伤、抑制癌细胞,缓解病情,另一方面还可对患者进行全身调理、辨证施治,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整体疗效。治疗直肠癌晚期的中药方需要辩证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1、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20克。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2、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半枝莲、银花藤各30克。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3、当归15克,芍药、川芎、紫草各9克,大黄、忍冬各4.5克,升麻、黄芪各6克,特蛎12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本方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据中医临床经验,其效果还颇令人满意。 4、便秘、大便中混杂血液时,取当归、熟地黄、干地黄各9克,麻子仁、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甘草 4.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gytyy) liy 5、有下痢、便血、里等后重等情形时,取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白术各9克,茯苓12克,桂枝9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服一剂,效果良好。 6、甘草4.5克,干地黄、当归、熟地黄各9克,厚朴、枳壳、桃仁、杏仁、麻子仁、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水煎取汁,分两次服。适用于直肠癌便秘、大便带血患者。 7、鲜白花蛇舌草30g,鲜野葡萄根60g,青蒿60g,地榆60g。以上各药洗净置热水瓶内,倒入沸水浸过药面,浸泡12小时即可。每日口服1剂,可随时服用,15日/疗程。 中药治疗直肠癌由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辩证治疗,因此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中医进行巩固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中医“三联平衡疗法”针对患者病情一人一方,综合调理,采用扶正,祛瘀,排毒的方法使患者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平衡,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世上有没有治疗直肠癌晚期的中药?答案是肯定有的。中医在我国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袒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对于直肠癌晚期等一类恶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手术放化疗综合使用,在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早日过上健康的生活。

中医治疗结直肠癌

在课前的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业化的高速进展,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呈直线上升趋势,无论就是在全球,还就是在我国,其发病率都逐年递增。本课件围绕结直肠癌的中医治疗,阐述了中医对结直肠癌的各种分型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提供了有力帮助。 一、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概述 (一)中医药在结直肠癌上的应用情况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一般应用于三种情况: 首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化疗、放疗同时使用,可减轻手术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不能做手术,或不能做放化疗的病人,中医治疗就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最后,晚期的病人,生活质量很差,不能耐受放化疗,中医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康复期的病人,即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吃中药,可减轻肿瘤的复发,延长生存期。 (二)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癌症既注重攻邪消瘤,更重视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治病以人为本,强调“治病留人” ,临床实践中常出现“带瘤生存”的状况。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有很多的特点及优点。 1、中医疗效较慢但较持久,适合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 2、中医药的不良反应小,适合老年病人,或比较重的病人。 3、手术后的康复期使用中医药,可减少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及治疗肠粘连。 4、放化疗期间使用中医药,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5、中医药用于肿瘤的康复治疗,可减少复发转移,它就是肠癌治疗的重点之一。 6、中医药用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姑息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结直肠癌的中医病机特点 中医认为结直肠癌的主要的病机特点就是正气虚,《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就是说,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主要就是由正气虚引起的。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

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钡剂造影检查,特别是气钡双重造影,B 超、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三、治疗 3.1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腹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②气滞血瘀型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直肠癌中药处方、偏方

直肠癌中药处方一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2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二 白花蛇舌草60克,龙葵、半枝莲、银花藤各3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直肠癌中药处方三 当归15克,芍药、川芎、紫草各9克,大黄、忍冬各4 . 5克,升麻、黄芪各6克,特蛎12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本方主要被用于恶性肿瘤,据中医临床经验,其效果还颇令人满意。 直肠癌中药处方四 便秘、大便中混杂血液时,取当归、熟地黄、干地黄各9克,麻子仁、桃仁、杏仁、枳壳、厚朴、黄芩各6克,大黄(适当加减),甘草4 . 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 直肠癌中药处方五 有下痢、便血、里等后重等情形时,取当归、芍药、川芎、人参、白术各9克,茯苓12克,桂枝9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每日服一剂,效果良好。 直肠癌中药处方六 菱角10只,薏米仁12克,鲜紫藤条(切片)12克,诃子6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1: 【方药】内服:炙黄芪、生白芍、党参各15g,当归、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陈皮、炙甘草、木香各6g,绛香3g。 外敷:乳香、红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细末。 【适应症】结肠癌。腹痛,便行不畅,质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体瘦瘪,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瘀凝毒聚,邪热盛,正气衰竭者。

【用法】内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外敷药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痛处,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2 【方药】党参、石斛、麦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丝子、补骨脂各9g,黄芪、夜交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各6g, 砂仁1。5g。 【适应症】结肠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便血,胸闷泛恶,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盗汗,口渴多饮,喉间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3 【方药】太子参、石斛、蟑螂、谷芽、麦芽各12g,焦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川连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18g,佛手6g。 【适应症】结肠癌手术后。便多,便溏,纳呆神疲,苔白腻,脉虚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直肠癌的中药偏方4 【方药】八角金盘、生山楂各12g,石见穿、山慈菇、八月札、黄芪、鸡血藤各30g,败酱草、党参、丹参各15g,大黄6g,枳壳10g。 【适应症】晚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大腸直腸癌的防治(四) 【饒樹文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陶鍋炭火炮製中藥可以增強抗氧化作用】過去炮製中藥,不明白什麼遠紅外線的作用。古人懂得以陶鍋用炭火炮藥,炭火穿過陶瓷之際,就會產生遠紅外線,陶瓷的過濾會把炭火產生的遠紅外線,使鍋內中藥藥效加強。所以其真正的原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版 2014年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 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 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 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

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 9-9, 建议检测CA242 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R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顿剂造影检査,尤其是气顿双重造影,B 超、 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3」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 加大黄(后下人枳实鲁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觅,白头翁; 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 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2)气滞血瘀型 主证: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 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茸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枳壳乌药丹皮香附延胡索 加减^腹硬满而痛者,加川楝子s炮山甲.丹参各;里急后重者, 加广香木,藤梨根;腹内结块而体实者,加山棱、莪术各;大便秘结属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三篇 直肠癌术后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办法进行护理,包括穴位贴敷、艾灸,还有耳穴压豆。首先耳穴压豆是用豆子压在耳朵上面的穴位,一个方面可以止痛,二个方面可以防止恶心、呕吐或者治疗恶心、呕吐。因为做了直肠癌,很多人肠道功能没有恢复或者麻醉药的影响,会出现恶心呕吐,还有伤口在那里会出现明显疼痛,这些负面刺激对康复影响都是非常大,通过耳穴压豆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止痛、止恶心呕吐。还有进行穴位贴敷和按压,包括足三里甚至穴位注射,还有艾灸进行神阙穴或者其它地方的足三里艾灸,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止痛或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治疗麻醉药各方面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早期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让患者早期进食,恢复起来就快得多。那么对于术后来说还有中药治疗,可以促进早期胃肠功能恢复,还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达到抗肿瘤作用,增加免疫作用。还有包括一些经典的名方八珍汤,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免疫力,预防术后的并发症,促进快速的康复。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2 在结肠癌中晚期,肿瘤迅速生长扩大而缺血缺氧可引起自身组织坏死,导致患者发热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此时可采取作用力较温和的中医降温方法进行护理。 1.中药及中成药 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于"内伤发热"范畴,中药中有许多清外热和除内热的有效药物,许多验方在历年的临床经验中得到充分验证,具有较好退热疗效;中成药常用的如新癀片等,其退热效果好,且不影

响血细胞的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针刺疗法 大椎穴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针刺退热常用穴位。通过大椎穴刺血拔罐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可取得一定效果。大椎穴可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刺血拔罐可驱毒外泄,凉血解毒,起到退热作用,针刺完毕后做好背部保暖。虽然针刺对皮肤有轻微损伤,但避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3.灸法 灸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消瘀散结,祛瘀生新,调理气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肿瘤引起的发热、出血、疼痛等方面得到缓解,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灸法能够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癌症患者的体质。 4.直肠给药法 直肠给药早在汉代已有相关记载,是把祖国传统医学的导药法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给药方法,这种方法比口服中药见效快,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具有较好的持久降温作用。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3 结肠癌作为一个常见的肿瘤,因为采取的治疗措施不一样,表现的治疗后的结果也不一样,比如靠近肛门的,可能通过手术做一些人工造瘘的方法治疗,这个时候定期的更换造瘘袋或者局部清洁变得非常重要;有的结直肠癌放化疗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生的腹泻,这种腹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结直肠癌为结肠癌、直肠癌等的统称,是指发生在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肠癌,亦属于肠蕈、脏毒、肠癖、癥瘕、锁肛痔、便血等范畴。 一、诊断 参照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进行诊断。(内容略)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1、结肠癌尽量手术切除。病变局限于粘膜、粘膜下层,淋巴结未发现转移,术后定期观察,可行中医药治疗。病变侵及肌层以外,或淋巴结阳性,术后需要辅助化疗6周期及中医药治疗。 2、直肠癌尽量手术切除。病变侵及直肠旁组织,酌情选择术前放疗,术后病变侵及深肌层或淋巴结阳性者,则术后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 3、晚期患者(或不宜、不能手术患者)中医药治疗,酌情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二)辨证论治在辨病的基础上施行辨证论治,适合于各期结直肠癌。 1.脾虚血亏,瘀毒内结证(临床最常见证型) 证候特点: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或见便血,腹部肿块,食少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血,化瘀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黄芪法夏灵芝薏苡仁仙灵脾鸡血藤莪术白花蛇舌草菝契半枝莲石见穿广木香甘草。水煎服。 加减:口干咽燥者加麦冬、花粉;恶心呕吐者加砂仁、竹茹;大便溏稀者加炒吴萸;腹痛者加白芍、延胡索;腹胀滿者加枳壳,厚朴;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肉苁蓉;血虚者加当归;血白细胞下降者,加枸杞子、大枣、补骨脂、巴戟天。 2.湿热内蕴,瘀毒内结证

证候特点:腹部阵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血色紫黯,肛门灼热,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化瘀解毒。 方药:白头翁加减: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广木香厚朴苍术地榆槐花白芍薏苡仁败酱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便血者,加云南白药(冲服)甘草。水煎服。 加减:胁痛者,加柴胡、郁金;热结便秘者,加大黄、枳实、厚朴。 3.脾胃虚寒,瘀毒内结证 证候特点: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阳健脾,化瘀解毒。 方药:黄土汤加减:伏龙肝(先煎取汁)熟地炒白术党参制附片炮姜黄芩阿胶(烊化)陈皮田七粉(冲兑)蚤休白花蛇舌草甘草。水煎服。 加减:里急后重者,加广木香、补骨脂;便血暗红量多者,加炒艾叶、地榆炭;大便泻下无度者,加诃子、五倍子。 4.脾虚下陷,瘀毒内结证 证候特点:腹部坠胀,食少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甚则脱肛,或腹部肿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解毒。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党参白术陈皮炙升麻炙柴胡当归炙甘草莪术枳壳葛根蚤休白花蛇舌草。水煎服。 加减:短气多汗者,加红参(蒸兑)、麦冬、五味子;大便夹血、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艾叶炭、伏龙肝。 (二)辨病用药 1.常用中成药(院内制剂) (1)平癌片:8~10片,口服,3次/日。 (2)癌复康:8~10片,口服,3次/日。 (3)复方斑蝥胶囊: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用法:每次2片,口服,一日3次。 (4)鸦胆子油软胶囊:软坚散结、抗癌;用法:每次4粒,口服,一日3次。 (5)鸦胆子油口服乳:软坚散结、抗癌;用法:每次20ml,口服,一日3次。 (6)西黄胶囊: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法:每次4-8粒,口服,一日2次。 (7)乌苯美司:扶正抗癌;用法:每次1片或1粒,口服,一日3次。 2.常用中药注射剂:

直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7f18329427.html,/直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直肠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当直肠癌患者的病情发展到晚期后,很多原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都会变得不那么理想,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直肠癌患者更应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的优势,并在这个时候,选用中医进行治疗,或者就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一、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二、直肠癌的中医治疗可减轻“三板斧”的毒副作用。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直肠癌常规治疗的三板斧,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三板斧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 倘若在直肠癌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如果在直肠癌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配合补益气血等中医治疗,对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放疗顺利进行。 三、中医可扶正祛邪。采用中医治疗直肠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专家提醒:患上了直肠癌以后,总是喊着、叫着是没有用的,把这些时 间用在实际的治疗上会更加靠谱,特别是在直肠癌的病情突然变得严重时,直肠癌患者更要把握治疗的先机先通过西医控制好病情,然后再通过上面的中医方法调理身体。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f18329427.html,/zca/2015/0722/227061.html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

肠癌中医诊疗方案2014版 2014年11月11日 肠癌由饮食不节,湿热下注,情志抑郁,损伤脾胃,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水湿痰浊瘀毒,蕴结于下而成。一般以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为表现的恶性疾病。中医古籍“肠风下血”与“结肠癌”、“脏毒”与直肠癌、“结阴”与肛管癌有相似性,还类似于“肠覃”、“锁肛痔”、“下痢”等。 本方案参照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版)制定以及学科多年临床实践制定与修订。 一、病名 中医:肠癌 西医:大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C18.951) 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其它症状。 2.体征:早期可见大便习惯改变,进展期可及腹部包块,拒按,恶液质等表现,直肠指诊:肿瘤大小、质地、与周围关系,是否指套带血。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4.影像学检查:结肠钡剂造影检查,尤其是气钡双重造影,B超、核磁或CT。 5.内窥镜检查。 三、治疗 3.1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结型 主证:腹部阵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胸闷口渴,恶心纳差,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清肠散结。 方药: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 加减:大便下血者,加血余炭、茜草,三七粉冲服;热结便秘者,加大黄(后下),枳实、厚朴;腹泻明显者,加马齿苋,白头翁;腹部胀痛加木香、陈皮,玄胡、赤芍、白芍;腹部肿块者,加夏枯草,海藻、昆布,三棱、莪术。 ②气滞血瘀型 主证:腹胀刺痛,腹块坚硬不移,下利紫黑脓血,里急后重,或肠癌术后,腹痛振作,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苔黄,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瘤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枳壳乌药丹皮香附延胡索 加减:腹硬满而痛者,加川楝子、炮山甲、丹参各;里急后重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