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市情简介(全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市情简介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下辖8区10县(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0万人。

哈尔滨市基本特点

哈尔滨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欧陆之城。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大约3000年前,属于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从松花江畔的小渔村逐步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并成为新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文化底蕴浑厚,既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窗口,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关结点。以中央大街为代表的众多巴洛克、拜占庭式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享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美称。2010年,我市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音乐之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实现了国家级音乐盛会——国际化品牌——“中国的哈夏、世界的舞台”世界级盛会的三级跨越。

哈尔滨是一座既广袤又秀美的冰城夏都。哈尔滨资源禀赋富集,生态环境良好,有12个国家级、6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5.4%,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拥有世界特大型城市中独一无二的27.4万公顷湿地。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以及联合国FOUN生态示范岛、国家5A级风景区——太阳岛、世界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东北虎林园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拥有A级景区45家、S级滑雪场12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独具特色的冰雪艺术,使哈尔滨的冰雪旅游驰名中外,“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成为国际四大著名冰雪节庆活动之一。气候适宜、风景旖旎的夏季休闲旅游与冰雪旅游相得益彰。特别是今年举办的首届“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来哈。哈尔滨是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全球50个国际性避暑旅游名城和“2010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旅游业跻身全国旅游城市竞争力前20名。

哈尔滨是一座既开放又包容的北开前沿城市。哈尔滨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二十世纪初叶是远东地区著名的国际商埠,多民族聚集,东西方文化交融,是一座历史上从未设有围墙、具有开放传统的城市。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哈尔滨对日、对韩经贸活动日益扩大,是中俄经济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桥头堡。作为中国东北北部商流、物

流中心,哈尔滨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有美国沃尔玛等23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哈投资,并与25个国家的30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1届,每年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客商参会参展,总成交额超过1000亿美元,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国际性贸易盛会,是我国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窗口、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最大展会、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2010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4亿美元(海关口径),比上年增长18.5%,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增长13.1%。

哈尔滨市发展概况

近年来,哈尔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战略为引领、以转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为牵动、以惠民生为目的,着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5.9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83美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8.1亿元,年均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达2651.9亿元,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0.2亿元,年均增长17.6%;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

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我们把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了

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上。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围绕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建设,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大力发展奶牛、生猪及特色畜产品养殖,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46%。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85亿元,增长7.1%。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持续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强企业、做长产业链,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2.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工业化率达到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2.6%。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抢抓我市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2010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68.6亿元,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50.9%。目前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1.3:37.8:50.9,正在由向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特别注重发展和壮大各级各类孵化器,积极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42亿元,“十一五”

年均增长23.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3%。成为东北三省唯一获批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在上项目、扩投资方面,我们在连续实施“项目建设年”、“项目建设提速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按照全省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的要求,集中力量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瓶颈问题破解上,充分利用区、政策区和各部门自筹、市统筹信贷、市场化融资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2010年,累计签订融资协议超千亿元,发行政府债券16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实施土地收储整理,加快土地出让步伐,实现项目、资金、资产的有效整合,有力支撑了重点项目建设。在狠抓项目落实上,加大项目建设的奖惩制度和机制建设,采用倒排工期、市领导督导等强力措施,抢抓北方短暂的项目施工期,创新冬季施工技术,狠抓重点项目的开复工和投资完成率。2010年确定的500个战略项目,共完成投资1092.8亿元,为年计划117.2%,开(复)工482个项目。开(复)工率达到96.4%。在项目谋划储备上,完善大项目谋划机制和项目储备库制度,将谋划工作纳入到全市各区、县(市)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之中,在全市形成谋划大项目的合力。2010全市完成谋划3000万元以上项目1170个,亿元以上项目79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4个。

在抓管理、上水平方面,近年来特别是两年多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