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格式:txt
  • 大小:24.87 KB
  • 文档页数: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不同

一、具体研究对象不同。

不管是马经还是西经都是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但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同,或者说切入点不同。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存有不同解释,但是一般认为,马经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相对来说,马经更侧重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其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西经更侧重对表层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按萨缪尔森的规定,西经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当然,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这种具体研究对象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交叉的,西经也会涉及到制度层面的深层分析,马经也会分析经济运行。

二、研究框架不同。

贯彻马经的主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经正是联系生产力来研究该矛盾中的生产关系变迁规律。马经从商品入手,以严格的逻辑得出其理论大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并依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分析了资本的产生;随后,把目光从生产转向流通,剖析了资本的周转、循环和流通过程中本质和规律;最后,老马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转向分配领域,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剥削的本质,并说“资本自从来到世界,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马经那里,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经体系中,以供求的现实矛盾为出发点和主线,供求理论为核心,“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来展开分析。依次提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等,构成了微观经济学体系。大危机和国家垄断资本的现实要求,脆生了从总体上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必要,这就是宏观经济学体系,也是以总供求理论为核心展开的,卢卡斯革命以后,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成为了主流。国际经济活动的实践要求,使得微观和宏观分析体系延伸到国际经济领域,构成了国际经济学。可见,在以供求理论为核心的西经那里,看不到马经分析框架中的价值、使用价值,更看不到剩余价值,看到的是由供给、需求、效用、成本、收益、边际、均衡等概念构成

的不同的分析框架。

三、方法论上的不同。

从19世纪20年代左右的李嘉图悲剧以后到70年代左右的边际革命和《资本论》的问世这段时期里,经济思想领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没有一个亚当·斯密或者后来的凯恩斯式的核心人物,即使出了个约翰·穆勒,也不过是个折衷主义罢了。著名经济学家樊刚称这段时期为经济学的“真空”。可以认为,李嘉图悲剧后经济学的这种分化路径中,一个主要的不同在于研究方法上,或者说,经济学说分别走上了马经和西经的道路,这种分化是以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为前提。这种研究方法的进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和边际分析的数学方法。

从此,依哲学和数学不同的方法论,经济学踏上了两条不同的路,并且越走越远,形成了两个不同体系。当然,时至今日,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也开始走上融合,具体方法上,都遵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现代人也在为马经的数学化不懈努力,西经细想领域中也涌现出像哈耶克这样的哲学大师。

四、利益立场不同。

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无疑具有一定的利益立场。马经和西经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立场的学说体系。

马经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企图证明商品价值进而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的,被资产阶级占有和享用的财富理应归工人阶级所有。西经继承古典主义的阶级立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企图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是合理的,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即使出现了大萧条和垄断甚至国家垄断,自由主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出了个凯恩斯,呼吁国家干预,这还是在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合理性,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政府采取干预措施,就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像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更是自由主义的卫道士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坚决捍卫者。

五、理论形成路径不同。

马经基本上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合作的结果,《资本论》的真正创作时间,大概从1844年前后马克思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开始,到1865年底,结束第三部分草稿写作,1867年第1卷的出版,也就是20年左右的时间,加上60到70年代对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大概40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时间集中在1850年代到1880年代这30年的时间里。

而西经是西方国家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从1870年边际革命兴起,马歇尔的集成,到1930年代张伯伦等人对微观部分的最终完成,从凯恩斯对宏观体系的开创,希克斯等

人的完善,到萨缪尔森的综合,再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卢卡斯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前后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正因为这种创作史的路径的不同,西经比马经经历了更大的时空跨度,呈现流派缤纷的特点,并且西经的体系在内在逻辑上不如马经。

六、结论不同。

以上谈了几点马经与西经的区别。不管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和研究框架的确立,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立场和目标来确定的。那么,以上种种的不同,最终汇聚到一点,就是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结论上的不同。

马经的结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要进行革命,推翻重建。至于重建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关系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老马似乎也不太清楚,没有具体安排,只是提了提“科学社会主义”。总之,马经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的结论是,要推翻现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重建一个没有剥削的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而西经的结论相反是非革命论的,具体又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保守派的自由主义,即自由放任主义,政府不用干预,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自动实现帕累托效率均衡。另一种是改良派的干预主义,即反对自由放任,更反对推翻重建,倡导政府干预的改良措施,认为,只要发挥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的调节作用,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逆经济风向的干预措施,就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均衡。自由主义西经和干预主义西经在对待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结论上存在分歧,正是这种分歧,促进了西经思想在20世纪的不断进步。但是,不管是自由主义的西经,还是干预主义的西经,立场上和结论上都是和马经唱对台戏的,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西经。

最佳答案 楼上的,你说“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延续。”这明明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核心观点的不严格表述,怎么能扯到政治经济学里当基本观点呢?我看了看你回答的几个问题,发现你很喜欢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其实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很小很小的一块内容,是因为中国革命的需要才在早期被毛泽东拿出来加以强化的,阶级理论根本就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特别要指明的是,千万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

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关于“政治”一词的由来,可以参看下面的说明:

政治经济学中的“政治”(pol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的politikos,含有“社会的”、“国家的”、“城市的”等多种意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1775年,卢梭为法国《百科全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条目,把政治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区分开来。

因此,“政治经济学”最早是相对“家庭经济学”来说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用这样一个名称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

下面澄清一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

应该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有宏观和微观角度的研究,只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西方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微观)和“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宏观)为研究对象的,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以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西方经济学使用了数学的科学外衣来掩饰其不科学性,它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下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的修补,不敢触及整个经济体系的本质。所以数以万计的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模型也防止不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触及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本质,残酷的指出了它的固有矛盾,在数百年前就根据它的理论指出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固有矛盾,且证明了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的

前提下防止的,这在他死后的数百年里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令所有自以为是的西方经济学家感到汗颜。

如果非要简单的说,那么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蹩脚的修补匠,而马克思则是精通建筑学的建筑师,他能看清建筑的整个结构,并且知道它的漏洞明白该怎么推导重建。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为了不上西方经济学的当,是为了不被西方经济学家忽悠而乖乖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建议你去读一读人民大学已故的高鸿业教授著的微、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章,对这个问题有很精辟的阐述。

———————————————————————————
zxyyouyou:

感谢你对我的意见做了认真的点评和回复,此外对之前我对你的观点做的一些过于偏激的批评表示歉意。

我也认真看了你的补充,更深入的了解到了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我想重新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说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极为博大精深的,它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也产生过很多流派、很多解释、很多发展。因此,使用任何一个简单的说法来对它进行概括都显得过于武断了。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不同之处,也不可能绝对的说谁对谁错。因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理论工具,对它的理解和使用是要和每个历史时期具体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的。

客观的说,如果仅仅看马克思主义在它的产生阶段和之后一百年中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例如《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确实可以说“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点并没有错。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也确实是被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武器。所以,用历史观点看“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说它的显著特色是“阶级斗争”;说“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都是正确的。

评价一个思想家是否伟大,要看他的学说是否能洞悉真理;评价一个学说是否经典,要看它阐述的理论是否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一贯的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今天依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它阐述的理论对实践具有一贯的指导意义,因为它的理论是实践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而不仅仅被局限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某一范畴。

建国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将阶级斗争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加以实践、在不发达生产力条件下全盘套用马克思科

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都是错误的。现实的说,目前中*共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了,这并不是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而是强调它其中的一些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已经不能再用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实践。所以我们今天再谈“马克思主义”、再坚持“马克思主义”,谈的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中被实践检验了的并能进一步推动我们继续实践、继续进步的理论精髓。

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关注的是它如何正确的为我们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指导我们以“实践”为核心去改造世界。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去研究历史,去了解过去的人类社会怎样在阶级斗争中发展;更是为了明白我们现在的社会如何运行,我们将来的社会将如何发展。

所以我们谈唯物史观,强调的是怎样协调“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通过它们的矛盾和协调来促进社会发展,因为不论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它们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不用“阶级斗争”去概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谈怎么使用“阶级斗争”去促进社会发展,因为马克思早已指明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要“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连无产阶级专政都只是“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关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可以参看《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倒数第二段,或任何一本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材,或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

同样,谈到“政治经济学”中“政治”和“经济”的问题时,我的原话是“不能望文生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和“阶段”的角度去研究经济,它确实联系了上层建筑,但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具有经济特征的生产关系。”“并不是说它是从“政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而恰恰相反,它是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角度去审视经济的。”。我想在这个地方存在一点误会。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把“政治”和“经济”分开,我想强调的是马克思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去研究经济的,我强调的是“出发点”、“角度”和“顺序”的问题,而不是割裂政治与经济的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打开《资本论》第一卷,看到的是商品、货币、价值,不是“阶级”“专政”“体制”。所以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阶级关系、剥削

关系是隐藏在这些经济关系背后的。它是通过对经济关系的研究而一步步被揭示出来的,所说经济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它是在前面的。

另外想补充一点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每个概念的范畴都有严格的定义,每条理论的表述都是字斟句酌,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误读和混淆。想正确的学习和运用它,需要全面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了解哲学、政治、经济中每个概念的理论内涵和适用范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术,尽量不要用随意的日常语言去代替它的严格表述。

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马克思理论存在不同的理解角度和表达方式都很正常的。再次感谢你之前的回复,很高兴和你讨论这些问题~对我有帮助
9回答时间:2009-9-23 19:25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远の之 | 四级

擅长领域: 财务税务 教育/科学 文化/艺术 生活 哲学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6-11-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我们学的西方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1
2009-10-29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7
2009-1-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4
2005-12-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2007-10-15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哪些不同??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等待您来回答2回答康奈儿和康娜儿的韩文怎么写?还要罗马拼音。谢谢.0回答意利莎·皇冠 ELIZA CROWN (香港)EC8030这款包卖多少钱?是属于什么皮?.2回答5康奈皮鞋 201252-51真假!!!!!.0回答淘宝东方书画斋的画如何啊,我看着很不错,价位也不高,那位大虾指点....2回答大芒果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GM命令 3.22下载地址.1回答康奈官方旗舰店.1回答康奈皮鞋没有中文<康奈>商标,是正品吗.1回答康奈官方网站.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延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的高度,审视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和矛盾。在具体了解经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资本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经济学领域进行分析和掌握。

而西方经济学是着眼于经济的具体现状,从微观角度分析和论证社会具体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简单说,马克思主义是用“阶级”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经济现象;而西方经济学仅仅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着手,忽略了经济发展的本质性规律,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
补充回复:“远の之 ”先生,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思想体系。其哲学部分的唯物史观就认为:自原始社会解体后,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是一部“经济发展史”,其中包括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以及现在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经济决定政治”的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它自然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政治”这个词的含义自古便有争论,即使在今天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治”本身带有明显的阶级属性,其本质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根本利益中最基本的就是“经济利益”,例如奴隶主统治、封建主统治、资产阶级统治。即便是在“公有制”的原始社会中,当时的“氏族会议”也是出于维护全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当然,那时的出发点是为了生存和延续)。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中的核心部分,所以“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本身是正确的,表述也很准确。

你所阐述的“五个一”正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高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客观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要求进行“政治变革”,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你也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体制),那么又怎么可能割裂“政治”而只谈“经济”呢?

我想可能现在很多人在思想上产生了误差,将“政体”和“政府”混淆了。“政体”是基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而产生的“上层建筑”总称,而“政府”只是基于政体性质而产生的执行具体运作的机构。时下有种“主流思想”,就是“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要分别对待。”这种思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实用主义”。

没有阶级属性的政体是不存在的,中国的政体在建立初期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那么专政的对象就是剥削、压迫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现在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那么就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一些进步和积极因素,但绝不可以无限制、无原则地任其发展壮大,并最终导致其取代无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危害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是不应该“就事论事”的。

也许我所说的“微观”仅代表了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是因为我用词不当的话,我虚心接受批评。因为我认为,西方经济学抛开政治领域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制度”而只谈具体经济活动,是不够全面和充分的,所以在这里用了“微观”一词。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有各自的“宏观”和“微观”,只是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我忽略了这一点,在这里我向你表示感谢!

其实我所阐明的观点和你的看法是一致的。正如你在文中表述的那样:“西方经济学家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蹩脚的修补匠,而马克思则是精通建筑学的建筑师,他能看清建筑的整个结构,并且知道它的漏洞明白该怎么推导重建。学习西方经济学是为了不上西方经济学的当,是为了不被西方经济学家忽悠而乖乖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西方经济学就是由于自自身的阶级局限,不愿也不敢触及自身固有的本质性规律,所以是带有阶级局限性的。
————————————————————————————

再致远の之先生: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提点和帮助!在这里我想就几个问题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问题。
首先我赞同你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确实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盛行并开始逐步向垄断过渡的时期,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点自然也是以当时的主流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的。但这并不表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历史局限性”,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确实如其所分析的那样“资本开始逐步集中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这里我表示歉意,我没有“引经据典”。因为我不是“教条主义者”,无法准确记住马克思主义的每一句话,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来阐述。)后来产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然,现在的经济状况确实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中没有具体说明,那是因为在当时没有具体的经济模式作为借鉴和参考。

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确实应当与时俱进,进行自身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但必须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在于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也应该是围绕这一基本思想,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而展开的,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绝不应当“

厚此薄彼”,只侧重于经济方面。

(二)“阶级斗争退出历史舞台”问题。
马克思主义以“消灭阶级,消除阶级斗争”为根本目的,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时,也阐明了“在低级阶段,仍保留旧社会痕迹”。这只是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低级阶段”的一个初步设想。结合当前经济现状,也可以理解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在利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一些积极因素进行自我发展和提高,但在这个历史阶段就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问题。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又把殖民者和资本家请回来了!社会主义蜕变成资本主义了!资产阶级又回来了!”这虽然是一种观念上的误解,但却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的社会现实,这就是阶级矛盾重新出现并有所发展的直接表现。

也有人说:“毛泽东思想落后了,没用了,该放弃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由于思想认识片面而产生的“错觉”,其实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坚持着毛泽东思想,只是由于侧重于强调邓小平理论,淡化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而已。毛泽东思想所倡导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党指挥枪”、“新闻和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等基本思想和观点在今天都在充分体现。其中一个被重点弱化的关键内容就是其提出的“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无产阶级不断革命论”。在三十年前的那个特殊年代,由于人们和具体执行者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不高,对其中包涵的理论内容产生了片面和错误的理解,才上演了一幕幕“闹剧”和“悲剧”。

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正好修正了这一思想误区,开始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逐步回归正确的方向。我个人认为,邓小平理论实际上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部分作出的系统性理论指导,本质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但是邓小平理论在具体执行中又产生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将实际中的“阶级矛盾”笼统地归入“人民内部矛盾”之中,没有进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这也是造成人们产生认识误区的一个间接因素,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例如政治权力的“商品化”和“资本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区别与优劣的争论、政权阶级属性从“局部量变”到“整体质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要注意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问题。
首先,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框架式”的纲领性思想理论体系。在与社会实际的具体结合上,就如同“浮力定律”相对于“

造船业”而言。船舰的发展从独木舟、木筏,到后来的风力帆船、机械动力船,再到今天的大型货船乃至巨型航母,无论是材料、结构还是动力系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都始终遵循了“浮力定律”这一基本规律。因此以本人观点来看,在历史发展的现阶段,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和变化,实际上都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和思考方式。在具体应用上,它是一种对社会变革和思想变革进行“准确把握”的衡量标准和尺度,而不是具体的实施措施。所以建国初期的所谓“全盘套用”,在实质上只是在“套用”当时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并不是在“套用”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只是苏联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本身存在着问题和局限性,也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人类社会实践总是有一定目的性,正如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样。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就要考虑到其具体实施的“根源性”和“合理性”:例如是否符合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否运用矛盾“二分”法进行系统论证?是否能有效控制消极因素和方面?对在现实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都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而不是无原则地“一律采纳”。事实上,我们已经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正如“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从思想理论上对一些原有错误认识做出的弥补和修正。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也应该作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际过程中应遵循的思想原则。

在这里,我同意你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都有不同之处。”但我们也要看到,具体执行者在理解和运用时,有时难免会发生“实用主义”现象,即“我只用我需要的,不用我不需要的”和“我只强调对我有利的,不强调对我不利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人为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行了“割裂”,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和“矛盾论”的。

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问题,我认为这个“出发点”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表面层次”的出发点,另一个是“更深层次”的出发点。第一个是指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关系的客观评述、分析和论证,而第二个是指在前

者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和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所蕴涵的原则、规律、本质以及根本矛盾。这个“更深层次”出发点的目的,正是服务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的政治需要,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也许我的叙述不够专业和准确,但希望你能理解我所说“深层次”的真实含义。望你见谅!)

关于你谈到的“马克思主义概念需要严格定义和表述”的问题,我非常赞同。正如你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多样,思想精髓博大而深远,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很难实现全面和正确把握。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因为我不是党员,也没有机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和系统地学习。但是从我个人角度分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性的思想纲领,是应该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化”。同时因为个人之间的思想认识差异,单一的说教未必适合每个人,这就需要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将抽象的思想概念变得直观和具体,才能使得人民大众了解并接受。这也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具体内容。要是一旦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教条主义”或是“上层社会的思想理论”,严重脱离了社会基层的人民大众,逐渐不被人民所接受和认可,那就等于剥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和思想基础,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来源于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的意思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应用方面,只要做到含义和精神领会准确、思想阐述正确,能够进行正确和有效地运用就可以了,不必非得要求“一字不差”。如果刻意强调文字和用词的“精确性”,岂不是又变成了“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了吗?)

希望你能理解,我以上的观点只是我本人的一些看法和理解,绝非刻意针对!言语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在此还是希望远の之先生能够给予批评和指正!
回答者: zxyyouyou | 六级 | 2009-9-24 14:54

转发到:
推广链接 出国读研-你的通行证在此
GRE 考试给您更多出国就读研究生机会全球研究生课程和MBA认可, 按此了解 买《西方经济学导论》来当当网
当当网,《西方经济学导论》正版发售,送货上门,让买书变得很轻松. shalan10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0)条消息等待处理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新手任务之回答篇 +20.新手任务之入门篇.修复彩蛋,重铸希望 +30.扬帆起航 +660..进入个人中心
出国读研-你的通行证在此
GRE 考试给您更多出国就读研究生机会全球

研究生课程和MBA认可, 按此了解


买《西方经济学导论》来当当网
当当网,《西方经济学导论》正版发售,送货上门,让买书变得很轻松.




来百度推广学习帮助


?2010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任务提醒x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