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长城导游词_309

明长城导游词_309

明长城导游词_309
明长城导游词_309

明长城导游词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长城导游词,欢迎参考!

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

明长城横贯榆林市境。为明成化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明长城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东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东北),全长880公里。其在榆林境内的城墙自东接神木县高家堡边墙入境,经由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保宁堡,西接横山县波罗堡出境,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座。

这一段明长城因紧靠榆林城,明万历年间曾重新修整。墙顶内侧有砖砌的女墙,外侧有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都有降望口,下有射洞,墙面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榆林城区古长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设一小军城,供驻防军队居住。在小军城上还筑有凸起于城墙的台子,用于巡逻、放哨、瞭望。

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横贯榆林市境,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座。

这一段明长城因紧靠榆林城,明万历年间曾重新修整。墙顶内侧有砖砌的女墙,外侧有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都有降望口,下有射洞,墙

面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榆林城区古长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设一小军城,供驻防军队居住。在小军城上还筑有凸起于城墙的台子,用于巡逻、放哨、瞭望。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不小的作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采经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于20xx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代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

洪武五年(1372),出兵15万分二路进击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卫。洪武二十年明长城辽东段(1387),大将军冯胜、蓝玉经略东北,将边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永乐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

20xx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明会要》卷63边防),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长城和北京城 优秀教案

明长城和北京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两个伟大建筑——北京城和明长城,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的伟大的建筑工程,能从教师展示的图片和影视资料里总结出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应展示大量的图片来表现它们的特点。 二、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搜集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建筑,中国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工艺的奇葩。同时应不断贯穿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物的意识通过对北京城和长城历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珍惜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庄严的北京城和雄伟的万里长城。 2.总结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体会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北京城的图片,展示她的庄严雄伟,引起学生探究它历史的兴趣,进入新课。

二、课堂互动:

师:放长城音像资料。 (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 (二)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修长城这件事? (三)学生多角度思考以上问题。 师:(在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后。)所以长城被称为建筑上的奇迹。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 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 师: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 师: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建筑方面的两个伟大代表:北京城和明长城。它们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板书设计】 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北京城的营建。 (一)修建时间。 (二)建筑特点。 二、明长城的修筑。 (一)修长城的目的。 (二)最早的长城。 (三)明长城是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遗址。

西沟长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

西沟长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永安长城,还有一处天下奇观。“站到锥子山上,可以看到两道长城系统,左手是蓟镇长城, 右手是辽东镇长城。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三条长城像三条巨龙齐聚锥子山,是万里长城中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任德美讲解说。锥子山明清时叫大青山。其海拔不足千米,山顶有一个形状如锥的圆形主峰,上锐下丰,十分险峻。站在锥子山主峰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三条长城如三条巨龙齐聚这里,呈现“丁”字形状:一段向南,来自山海关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九门口;又一段是向西,来自远方的嘉峪关、八达岭、慕田峪,到绥中境内经西沟长城、小河口长城;再一段是向东来自辽东镇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至绥中后经高台堡、高甸子、范家、前卫、永安堡、李家堡等乡镇至锥子山止。这种独特的胜景在祖国万里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西沟长城的墙体十分完整漂亮,绝大部分为砖砌城墙。千斤条石基础,青砖包砌,墙顶上面平铺方砖,白灰勾缝。墙体平均高七八米,山势陡峭处稍矮些,山势平缓处高一些。条石至今完好如初,青砖现在敲起来还铮铮作响。 其实西沟长城不仅以险峻而号称一绝,而且城上的敌楼建筑也是别出心裁的。根据地形和功用的不同,造型也不同。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扁形,有的全部砖石结构,有的砖石木材混合结构。有五眼敌楼、六眼敌楼,有哨楼、库房楼、铺房楼等等,使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尤有巧妙的是,敌楼内部呈空心,史籍上称为“空心台”。这种上下两层的空心台,上层为士卒放哨的小

铺房,下层为戍守的堡垒。十个券门,六个通道,不仅支撑了建筑的顶部,而且保证了运兵的自如。上下两层的联接,则靠内侧的楼梯,进出口券门仅容一人行走,其战备观念之强,可谓至矣尽矣。走进这一座古老的敌楼,我们是不是都为他那富有变化的布局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感到惊讶和喜悦呢?而建筑艺术如此精美,不仅反映了明代筑城匠高超的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筑城组织者长期戍守塞上的决心! 交通: 自驾车:沈山高速前卫出口下道,奔102国道。102国道绥中前所镇桥头(那里有个加油站)下道北行(公路牌指示:大甸子27公里).大甸子即永安乡政府所在地。到大甸子变成水泥路.直行至西沟村大约15公里。 客运班车:绥中汽车站中午12时发车至大甸子,终点开到西沟村村口驻在。第2天早5点30分回返绥中。 最佳拍摄季节:金秋十月,正是拍摄长城红叶的最佳时节。

邢台西边山里的明长城(增加走马槽内容)

邢台西边山里的明长城(增加走马槽内容) 一、太行深山明长城《二十五史·明史》记载:明以武力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这段记载说明马上皇帝朱元璋创立的明朝政权是很重视军事防守的。《明史·边防志》又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为重。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三面靠近边塞,元朝残余势力,谋求复辟,不断骚扰,因此明朝掌权者认识到加强边防建设的重要性。明代统治者特别重视边塞防守,嘉靖朝前后,曾在太行深山区修建了长城,史称明长城。在邢台市西部边沿地区的邢台、内邱、沙河等县与山西、武安交界处就存有大段明长城,它位于太行山山脊分水岭上,是中国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龙文化闭关防御性工程的古代遗存。长城分内长城和外长城。明长城起自居庸关,断续起伏近千里。邢台深山一段属于内长城,北起内邱县的嵩都岭,南至沙河市的黄背岩,呈东北西南走向;时断时续,时起时伏,沿太行山脊分水岭走势,回旋穿插,高低错落,绵亘于三县市的崇山峻岭之间。至今仍存有石墙、关口、烽火台多处。史册志书有记载的就有嵩都岭口、鹤渡岭口(又名锦绣堂口)、马岭关口、黄榆岭口、清风岭口、支锅石山口、路罗岭口、夫子岩口、货郎

神口、大岭口、数道岩口、黄背岩口等十多处关隘,虽饱经数百年沧桑,已呈现苍老容颜,但据其占地面积,墙垣规模仍可见当年初建时的坚固与壮美。嵩都岭口,在内邱县境内,岭上有嘉靖二十一年五月立的《内邱县嵩都岭城记》石碑,碑上镌刻着建造长城和关口的原由和经过。该段长50丈,厚2丈,高2.5丈,加垛口5尺、共高3丈。城上有楼,楼下有门,门上勒石题字曰“鹤渡仙踪”,取旧志,“山峰峭峻,唯鹤能渡”之句,形容其险要。鹤渡岭口,又名仙人台。在内邱县境内寒山垴南五公里处,与锦绣堂口相连。锦绣堂今名杏峪口,为明长城重要关隘。马岭关口,在邢台县城西北160里,太行山最高处的白虎山与牛群垴之间,为五大关口之一的边塞要地,是邢州的西北大门,今仍有长城残段及石门、栈道、寨墙等遗存。黄榆岭口,在邢台城西南180里,山势高峻,地处险要,关隘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至今仍留有完整的城楼。城门跨度七尺,深八尺,城门南北连接长城残段。北墙西边尚有营房、炮台、边墙、敌楼、残垣破壁和烽火烟墩。清风岭口,在邢台县城西南180里,山势高耸,地势险峻。因夏日凉爽,无暑热之感而得名。设有边墙、敌楼、水门、营房等建筑,今已无存。支锅石山口,在邢台城西南180里,此地山峦起伏,道路崎岖。旧有边墙、箭楼、营房等军事设施。此山口在清风岭南40里。因其三岭并起,状似支锅石而得名。货郎神口,是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园简介 明城墙遗址公园属于古建筑遗址类型的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域,崇文门东大街至东便门。东起东便门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朝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在整体上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这段城墙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绿化工程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绿化实施方案是由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设计,崇文区园林局组织施工,公园建设以保护城墙为主,通过营造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充分展现古都城墙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公园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展现城墙的残缺之美。公园内,古树掩映,绿草茵茵,绵延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民族的沧桑。公园内“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展现崇文深厚之文化积淀。城墙遗址的保护工作以现状保护、排险加固为主,以少量补缺为辅,最大程度保存城墙的现状,站在城墙下,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会油然而生。 2002年8月17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整体绿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2007年,明城墙遗址公园主体绿化工程已经竣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土建工程及电信电缆、高压加空线、路灯照明等配套设施管线入地工作已经完成。在建设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原有的200多棵古树保留了下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种植了以国槐为主,银杏、油松为点缀的乔木,以及花色淡雅的山桃、山杏、海棠等能很好地烘托明城墙气氛的树木品种。在跌宕起伏的微地形上,铺种了12.2公顷大片草坪,形成了开朗的透景线。 重修腾退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怀和领导,北京明城墙遗址腾退工作办公室在崇文区、东城区、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市政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北京纺织工业总公司等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历时一年半,于2002年8月29日基本完成了明城墙遗址公园腾退工作。 腾退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直以来,明城墙遗址一直被单位、居民占用。据现场调查,在遗址范围内形成的79个单位中,有20余个单位直接在城墙或基础上建造厂房、车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9栋,500余户职工的住房建在城墙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砖、挖掉城墙夯土;有的将

明长城九边重镇是怎么划分的

明朝为了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全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即九镇,亦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其总兵驻地和所辖长城的地段如下: 辽东镇,总兵官最初驻广宁卫(今辽宁北镇),隆庆以后,移驻东宁卫(今辽宁辽阳)。所辖长城起自今丹东市宽甸县虎山南麓鸭绿江边,西达山海关北无名口,全长975公里。由宽奠堡、海盖、开原、锦义、宁远五参将分段防守。 蓟镇,总兵官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三屯营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黄榆关(今河北邢台市西北太行山岭),全长1500多公里。蓟镇长城分为蓟州镇、昌镇、真保镇三个管辖段。蓟州镇又由三路副总兵分管:东路自山海关至建昌营冷口;中路自冷口至马兰峪;西路自马兰峪至石塘路慕田峪。 昌镇,管界东自慕田峪连接石塘路蓟州界,西抵居庸关边城,接紫荆关真保镇界,由参将三人分三路镇守,即:黄花镇、居庸关、横岭口。 真保镇,管界为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故关,四参将分守。 宣府镇,总兵官驻宣府卫(今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管辖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四海冶,西达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与大同镇接界处,全长558公里。本镇是京师西北门户,形势重要,边墙坚固,有内、外九重。总镇之下,分东路、下北路、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六路防守。 大同镇,总兵官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管辖长城东起天成卫(今山西天镇)平远堡界,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口子上村东山)与山西镇接界,全长335公里。自东至西分八路镇守,依次为新平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西路、井坪路。 山西镇,也称太原镇。总兵官最初驻偏头关(今山西偏关),后移到宁武所(今山西宁武)。管辖长城西起河曲(今山西河曲旧县城)黄河东岸,经偏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全长近800公里。因其在宣、大二镇长城之内,故又称为内长城,偏头、宁武、雁门合称“外三关”,相对于蓟镇的“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而言。山西镇长城倚山而筑,多为石墙,由北楼口、东路代州左、太原左、中路利民堡右、西路偏头关右、河曲县六参将分守。 延绥镇,总兵官起初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成化以后移到榆林卫(今陕西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一、概况 大通段明长城东起自互助县相接的阎王边,西至娘娘山山顶与湟中县分界处,此段长城依据山势起伏而建,最高处海拔3000m,最低处海拔2400m,长度为50.245km左右,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的明代长城遗址的典型代表,而且此段长城构筑种类较多,主要有夯土墙体、山险、壕沟等,在夯土墙体上有敌台,外侧有“随墙壕”,距墙体不远处有烽火台;在自然界多种营力(洪水、降雨、风、地震、温度、灌木)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表现出多种威胁遗址安全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物病害、坍塌、裂隙、掏蚀大面积片装剥离等,若不及时治理,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大通段明长城被纳入本次的抢险加固的重点地段之一。 二、价值评估 (一)历史沿革和历史价值 西宁周边的长城是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当时这样构筑、布局长城的用意是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从蒙古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明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 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

京等官吏主持修筑西宁周边的明长城,后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里二十四年,多次对不同地段的大规模修筑才初步完成西宁周边长城的全部军事防御工事。隆庆六年期间,西宁周边常受到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威胁,“屡遭蹂践,不可胜计”。修建长城的浩大工程定会受到战乱的影响,修筑长城也时有损毁。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西宁卫的军民齐心合力英勇作战取得了南川、西川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此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军事实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西宁构成威胁。万历二十四年,刘敏宽和副将达云、同知龙房、通判高第等人“遍历荒度,增筑广堑”最终完成了西宁周边长城的修筑工程。 (二)艺术价值 绵亘万里的长城沿线,遗存着极其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并孕育了一座瑰丽的长城艺术宝库,千百年来,以长城为主题的艺术品众多,升华为一条连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向今人和后人讲述着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城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的骄傲。 (三)科学价值 (1)明长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最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在其不断地调整建制中形成了一个从中央政权

明长城之内长城,“内三关”和“外三关”

明长城之内长城,“内三关”和“外三关” 1.0 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见证了中原农耕和北方游牧不同文明间剑拔弩张的冲 突与对抗。 2.0 明长城内外两道: 2.1 外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也叫“外边”或“边墙”; 2.2 内长城,初为北齐时修建,也叫“次边”;据明史《兵志·边防》的记载:“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今北京市)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3.0 内外两道的东交汇点为怀柔慕田峪长城附近; 3.1 向北为外长城:经延庆四海镇由白河堡附近进入河北赤城县的独石口,沿西北到张家口、大同,到偏头关,最后至嘉峪关; 3.2 向西是内长城:经过居庸关(八达岭),进入怀来,入门头沟,从灵山出北京进入河北涿鹿至涞源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在偏头关的东边白羊岭上和外长城汇合。

4.0 内长城,“内三关”和“外三关” 4.1 东边的三座关口,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内长城的“内三关”; 4.2 西边的三座关隘,偏关(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为内长城的“外三关”。 5.0 内三关 5.1 居庸关位于昌平八达岭岭口(北口)至南口的峡谷中,北距八达岭10公里。居庸关和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1209年,蒙古军攻金中都(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乃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暗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未攻下金中都退走。1211年,蒙古军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蒙古军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金因受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明末,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明亡。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现在京张(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和公路都经过居庸关,为南北交通要冲。 5.2 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75公里,是“灵丘道”上的重要关隘,

七年级历史明长城

“明长城”专题为例 穿透古今历史,渗透情感教育──以七下第21课“明长城”专题为例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耿桂美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育人功能。历史是丰富的,不是教材内容所能涵盖的。所以适当补充古今历史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有实质教育价值。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明长城”专题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的: 第一步比较秦明长城。用事先制作的flash“红色闪烁的长城”,把秦长城缩小放在明长城的右下角。让学生对比,说出它们的不同(长度、起止点。延伸运用材料的不同)。 第二步看录像《话说长城》讲述秦至明修筑长城的历史。由此所想,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感悟论坛:回顾历史,长城的修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把全班分成南北两队,以正反两方观点展开辩论。对学生闪光点的回答要加以肯定。比如:长城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是历代重要的军事要地。长城的修筑阻碍了民族之间的关系。长城的修筑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等,最后教师要提升认识高度:事实证明,长城可摧,而人心铸成的坚固长城不可摧──众志成城。可给学生简述八年抗日、抗击非典等实例,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三步展示材料一: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下一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中国名胜词典·嘉峪关》设计 问题: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由此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 然后展示材料二:绿色长城工程 雄伟的长城穿越我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长城沿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999年7月,周光召、吴阶平、贾兰坡等22位院士、着名科学家提出了“建设长城绿化系统工程”的倡议;2000年3月,国际友人爱泼斯坦向全国政协提案该工程应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新疆人大代表许鹏向全国人大提议西部大开发应把该工程列入重点发展项目。计划中长城绿色工程东起辽宁丹东,沿长城西至新疆库尔勒市。设计沿长城两侧植树种草,治沙还田,因地制宜营造各种林地,改造沙漠,保护长城,发展各种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使长城两侧尽快绿起来、美起来,人民富起来。 让学生开阔思路,结合地理语文等相关知识,七嘴八舌:联系现实,我们应如何保护长城?尽情发挥个人想象,踊跃发表个人见解,同时提醒学生课下用优美的文字和图画畅想2008年奥运时,长城的美丽。 另外我还设计展示了1980-2000年来北京旅游的海外人数图表。如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自由创意:如果“五一节”我们学校的老师去长城旅游,让你作向导,请你设计一条观光旅游线,并用优美的语言向老师们介绍。 课下布置活动探究:搜索有关长城的资料以“话说长城”为题目,“寻访长城”“风雨长城”“长城轶闻”“长城今朝”为内容,写一篇记述长城沧桑的文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实践的能力。

秦长城和明长城有啥区别

秦长城和明长城有啥区别 ●许倬云 明太祖将蒙元逐出长城,蒙古只是失去了在汉地的统治权。蒙古大帝国早已分崩离析,裂解为几个本土化的汗国。占据蒙古的后元,依旧是中国北面的强敌。为此,明朝对于北边防务,从未敢懈怠。今日中外视为世界巨大工程之一的长城,其实不是秦汉以来的边塞,而是明代建筑的边墙! 这一道边墙,贯穿“九边”,由辽东山海关老龙头依山傍谷,迤逦西行,延伸到目前的嘉峪关,连绵不断,中间有些地方还有内外两道长城。中国的长城,自战国时代燕、赵、秦三国筑边塞,到秦始皇联结这些防御工事,成为震古铄今的“万里长城”。但是从长城遗址看来,秦汉的边塞并非连成一线的城墙,毋宁是纵深布置、互相支持的堡垒群:山地上是高踞山顶与岭脊的烽火台;平地上是以障塞(堡垒)结合地形(如壕沟)或植物(如大片荆棘)的工事。如见北族敌迹,即以烽火传讯——这是一个有数里至数十里纵深的预警系统,使经常集结在边防兵站(如汉代的右北平)的重兵,可以推进袭击来犯的敌人。 这样的防线,并不是一条密封的界墙。平时,胡汉贸易照常进行,汉代边郡太守,将万骑,定期行边;有大战役时,大军分道出击,以攻势为有效的防御。在心理上,北族游牧地区与中国农耕地区并不隔断,而是有进有退的开放地带。 反之,明太祖、成祖两代雄主多次大军出击,追亡逐北,此后即不见开塞北征。蒙古来犯,明军不过据城守关。明朝中叶以后,东北边外的建州卫清廷崛起,明军防线本在关外,数次大败,遂移入长城内,但还是阻挡不了清廷踹破边墙,入侵关内。这一条密封的边界,终究还是挡不住敌人。 中国历史上,唐代的中国超越了长城线以北,北朝以及辽、金、元、西夏等北族漫过了长城以南。秦汉与明代都以长城为防线。然而,秦汉的障塞是开放的,明代的边墙是封闭的。城墙如堤岸,在压力甚大时,还是会溃决。在心态上,这一条边墙分隔胡汉,汉人世界自我设限,是内敛的,而不是开展的;是封闭的,而不是出击的。(文/许倬云)

《明长城和北京城》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这一课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两个伟大建筑一-北京城和明长城,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明朝的伟大的建筑工程,能从教师展示的图片和影视资料里总结出我国古代建 筑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应展示大量的图片来表现它们的特点。 二、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搜集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建筑,中国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工艺的奇葩。同时应不断贯穿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物的意识通过对北京城和长城历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珍惜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 庄严的北京城和雄伟的万里长城。 教学难点 总结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体会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北京城的图片,展示她的庄严雄伟,引起学生探究它历史的兴趣,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互动: 师: 放长城音像资料。 1、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 2、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修长城这件事? 3、学生多角度思考以上问题。 师:(在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后)所以长城被称为建筑上的奇迹。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 音像资料: 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师: 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 师: 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 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 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课堂小结: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建筑方面的两个伟大代表:北京城和明长城。它们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板书 第14 课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庄严的北京城 1.修建时间 2.建筑特点 二、雄伟的明长城 1.修长城的目的 2.最早的长城 3 .明长城是最完整、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遗址。

北京导游词八达岭明长城导游词3篇_0807文档

2020 北京导游词八达岭明长城导游词 3篇_0807文档 EDUCATION WORD

北京导游词八达岭明长城导游词3篇_0807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遗物,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20xx年)。城墙高低宽窄不一,墙基宽6.5米,顶宽约5.8米,可容纳5匹战马或士兵10行同时并行。本文是八达岭明长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0xx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

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著名的民间传说:烽

宁夏境内的明代文物和明长城遗址

明代文物和宁夏境内的水洞沟明长城朱元璋改元朝地方的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下设府、州两级,掌管地方的民事和财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司法和军事。“三司”都直接归中央政权指挥,便于中央集权。在军事机构方面,朱元璋又设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于中央,分别掌管京师及各地卫、所和都指挥使司。在地方,五千六百人设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设一千户所,若干卫、所以上设都指挥使司。都督府不直接统领军队,遇有战事,由皇帝派总兵官统率卫、所的兵不出战。战事结束,兵士各归卫、所,使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则单设都指挥使司,实行军政和民政的合一统治。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置陕西布政使司,宁夏卫和平凉府为其辖下。以后宁夏卫又分为前、中、后、左屯、右屯五卫,分别治今银川、盐池、中卫各市,今同心县以北地区属之。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从平凉府下析置固原州,治今固原,仍属平凉府,今宁夏南部地区为其辖下。 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即分封皇子到各地为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封皇子旃为庆王”,藩辅帝室,先在今宁夏同心韦州就国,后于洪武三十四年(即惠帝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将王府迁至宁夏(今银川市)。 1968年,朱旃墓发现于同心韦州东面“层峦叠嶂、苍翠如染”的大罗山下周新庄境内。墓在早期遭到破坏和盗掘。朱旃墓系用砖砌筑,

墓门朝东,有前后两室,后室两侧又各有一个配室,全长约14米、宽约13米,高6米,卷顶,墓室建筑非常坚固、宽敞。墓门装有宽1.41米、高3.1米、厚17厘米的两扇石门。随葬品已盗掘一空,谨存有圹志一盒。圹志盖的正中竖绣楷书“大明庆靖王墓”六字,四周为云龙花纹。志文载:“王讳旃,太祖高皇帝第十五子也,母妃余氏,生于洪武戊午(按:洪武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正月九日,二十四年辛未四月十三日册封庆王,二十六年癸酉五月之国陕西之韦州,三十四年辛已十二月徒国宁夏,正统三年八月初三日以疾薨,享年六十一”。志文又称赞他,“令德孝恭,乐善循理,只是朝廷始终无间,皇上(明英宗)闻王有疾,即遣中官以名医良药驰视,放就道而讣音至矣。上深感悼,辍朝三日,遣使往祭,赐谥日靖,命有司治丧,葬以正统四年五月十三日,葬于蠡山之原”。圹志的文字和《明史》记载多相符合,惟《明史》记载朱旃为朱元璋“第十六子”,而圹志则为“第十五子”。此外,志文中“三十四年辛已十二月徒国宁夏”的记载,也可以纠正《嘉靖宁夏新志》卷一中庆王“三十五年辛已徒宁夏”的错误。因此,圹志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朱元璋的洪武年号,只有三十一年。志文中出现的“洪武三十四年”,实际上为明惠帝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圹志不用惠帝建文年号,原来是由于公元1398年朱元璋死后,因其长子朱標早死,由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朱允文即位以后,以诸王“擁重兵、多不法”为由,在齐泰等人的赞助下,削除诸王藩封,引起以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为首的诸王不满,从而起兵反抗。建文四年(公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