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

  • 格式:pptx
  • 大小:183.21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王阳明40-50岁这段时间里,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升华和发展,但是 他并没有得到荣誉反而受到了诬陷和诽谤,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飞跃,就在这时
第一讲
他提出了“良知学说”,这时候标志着王阳明的思想已经成熟,他开始讲 学,传播他的思想,使得他的思想得以完成。
56岁时,王阳明和平处理了广西少数民族事件,发起对八寨断藤峡的围剿, 这使得他的身体变差,最后再船上去世,终年57岁。
王阳明心学
主讲师:董平 整 理:三三
第一讲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名叫王守仁, 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后搬到绍兴。对于他的评价是“真三不朽”:“立德”、 “立言”、“立功”,成就圆满。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很顽皮,不喜欢读书,他的爱好很广泛,喜欢骑马射箭等 等,也就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不务正业的东西。他在有一天问他的老师:“人为 什么要读书?”老师回答呢,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升官加爵之类的,当然现在 的老师家长们也会这样告诉孩子,好好读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可是王阳明对 老师也就是夫子的说法产生了质疑,他认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不是考取功名,而是 做圣人,这就是王阳明的“立志”,这就是王阳明一生的起点。
“心即理”那么什么是“心”呢? 这里的“心”是本心,是我们自身的一种精神、意识,心是身体的主宰, 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都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你的心有多大你看 到的世界就有多大。但是我们普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处在心灵失位状态, 心灵失衡的状态,由此延伸,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回归到本位呢,认识自己 明白自己的本质,才有可能有本质的飞跃。 “理”是什么?
十二世纪中叶,朱熹的思想、二程的思想的完成,也就是“理”的确认,朱 熹提出了“理”,但是“理”又在哪里呢?可以触碰可以看到吗?这时候与朱熹 的理论相背的是陆象山先生,他认为“理”在我们的心里,心即理,圣人之学心 学也。同时还要浙东学派吕祖谦认为“理”“道”都在生活中,他们研究历史还 有历史名人,他们认为“理”贯彻在整个人类的生活和世界的规律当中。
这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大致总结,当然在此我所剖析强调的是他的思想,下 面是他思想的一个大致的发展演变过程:
34岁之前 35——50 50——57
为自己的目标确立的时期 他的思想开始得到完善和形成 他思想完善成熟以后的传播和发展
王阳明提出了三点: 1.心即理
2.知行源自文库一
3.良知
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经过自己最困难的时期来感悟生死,在逆境中生长使他的心灵得到 升华,让他的精神世界有所改变,才有了最后的王阳明。王阳明在死后他的朋 友湛若水为他所写的墓志铭上有对王阳明的批评,他认为王阳明年少的时候不 该沉迷在任侠(侠义)骑射(骑马射箭)词章(诗词文章)神仙(道教)佛( 佛教)上,但是我不这样认,我认为如果王阳明不喜欢这些,那么将没有那个 把“理学”推上最高峰的王阳明。
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王阳明只是把朱熹的观点完善和统一了,这里不能说是 王阳明所说的是对的,而朱熹就是错的。王阳明认为知道什么,必须去做才能证 实,而求实的时候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知识的过程,这就是“知” 和“行”表达和实现,二者缺一不可,缺了“知”“行”就变成了盲目,缺了“ 行”“知”就变成了空想,所以“知”和“行”是个完整的过程,“知”是“行” 的起点,“行”是“知”的完成。而学知识的最高境界是在生活中的实践,你能 把你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之中那么你才真正的理解学会了知识,那才是 你真正的知识,你的知识,而不是一个空想,这才是知识获得还原的基本境遇。
朱熹认为“知”在“行”之前,从而把“知”和“行”分开加以理解,他认 为“真知必能行”,“知”是“行”的前提,实践才是转换知识的关键,是“知” 的升华。很多先人都在讲“知”“行”但是都没有完全达到“合一”,一直到王 阳明才做到“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所以王阳明提出“真知即是行”虽只是 一个字的不同,但是这就是两个观点的产生,那么朱熹和王阳明所讲的又有什么 区别呢?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公式:心明 = 理明 = 道明
人的本质和“天道”本质是一样的,是一种“天道”在“人道”上的实现, 是一种人转变为圣人的境界。
所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第三讲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
“知”和“行”这个观点最早提出人并不是王阳明,朱熹也同样讲过,他们 所讲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然后王阳明开始向着这个“志”看齐,研究兵法、佛教、道教的思想,并且 运用自如,这里没有什么需要特提的方面所以一笔带过。
34岁那年,王阳明的遭遇很多,生活受到冲击然后转折,正德元年他被发配 到贵州龙场,这段时间他过的很苦,甚至生命都面临着挑战,衣食温饱都成了问 题,而这时,也是他的思想和生命境界得到提高升华时候,为他后来提出“良知 学说”打下了基础。
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理”是宇宙的最高原理、真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天道”,是 一切原本的样子,是“人道”“天道”的合一,是“纯者”也是黑格尔所说的 “纯有”的存在。人本身实在的状态就是宇宙的本体,它们有着异曲同工的妙 处,明白自己的本质,人本质的状态,才有可能发生本质的飞跃,心灵的升华, 达到一种心如明镜的境界,这就是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无的一种体现,但是 最后的无和最开始的无并不是一个意思,这是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无”, 是达到一种境界以后的顿悟,从世界而生,感知世界,从世界中把自己的存在 剥离出来,最后再回归世界,然后成为世界,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真正了解的存 在的意义和真理。
王阳明的思想最重要的观点是“心即理”,这是他全部思想的基础和起点。 既然说到了这里,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宋代理学的发生。
“理学”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而且思想丰富,理学的提出者是陆九渊,也被 称为象山先生后者陆象山,而理学的起点是唐朝的韩愈,那个时候盛行佛教,这 使韩愈产生了一种对本土文化的文化忧虑,因为佛教的思想冲击对儒家思想的冲 击是很大的,于是韩愈开始反佛,排斥佛教。同样有此忧郁的还有北宋五子们, 他们开始研究、领会重新追溯儒家文本,重建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自我更 新,这种更新里包涵着五子对于佛教、道教的剖析和理解,形成了新的完成自我 更新的儒家文本。
而王阳明也是在说“理”和“心即理”,那么王阳明的思想和陆象山的思想 又有哪里不一样呢?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王阳明的“理”要比陆象山的理细 致。
第二讲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良知学说”“良知”“致良知” 的观点,而“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大的。
天下万物各有各的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我们 自己本身就有,就看自己是否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