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的提纯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粗盐提纯原理
粗盐提纯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
粗盐中通常含有杂质,如泥土、石头碎片、水溶性杂质等。
通过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可以将粗盐中的杂质逐渐去除,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盐。
首先,将粗盐与水充分搅拌,使盐与水发生溶解反应。
由于粗盐中存在多种不同溶度的杂质,其中一部分杂质在溶解过程中会被水吸附,进而溶解于水中。
而另一部分杂质则无法溶解,仍然保持在固体盐中。
接下来,通过过滤的方式将溶解的杂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使用滤纸、滤网等过滤装置。
通过过滤器的作用,将溶液中的杂质截留下来,而溶剂(水)则通过滤纸或滤网留下。
最后,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结晶,使溶质在溶剂中重新形成固体结晶。
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如温度、浓度等,能够使溶质以较纯净的形态结晶出来。
通过多次溶解、过滤和结晶的循环操作,能够逐步提高盐的纯度。
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细盐,即提纯后的盐。
这种方法可以移除大部分的杂质,提高盐的品质和口感。
粗盐提纯实验原理
粗盐提纯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盐的提纯原理和
方法。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些简单的化学器材和化学试剂,通过一系列的步骤来提纯粗盐。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粗盐提纯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化学器材和化学试剂,包括粗盐、蒸馏水、滤纸、蒸
发皿、玻璃棒、燃烧皿等。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 将粗盐加入适量蒸馏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形成盐水溶液。
2. 将盐水溶液过滤,将过滤液收集在蒸发皿中。
3. 将盐水溶液慢慢蒸发,使其中的水分蒸发掉,留下盐类物质。
4. 将残留在蒸发皿中的盐类物质收集起来,即为提纯后的盐。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来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
粗盐中常常含有杂质,通过溶解和过滤,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颗粒。
然后通过蒸发水分的方法,可以将纯净的盐类物质留在蒸发皿中,完成盐的提纯过程。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实验操
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实验的方法,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总的来说,粗盐提纯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
我们更好地了解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对粗盐提纯实验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实验操作中更加细致和严谨,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水平。
【化学知识点】粗盐提纯步骤
1.溶解;
2.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3.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
4.过滤(除去SO42-离子);
5.在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6.过滤(除去钙、镁和钡离子);
7.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8.蒸发结晶得到纯氯化钠晶体。
粗盐提纯的步骤
用托盘天平称取2克粗盐(精确到0.1克)。
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
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1.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注:可互换2,3两步或3,4两步。
Na2CO3的用量一定要将所有的BaCl2除去,可使用pH试纸控制加入量。
)
6.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发)
7.蒸发结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简单的粗盐提纯方法
引言
粗盐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但其中可能含有杂质,影响了它的品质和口感。
通过简单的提纯方法,我们可以去除这些杂质,提高盐的纯度。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粗盐提纯方法。
材料准备
- 粗盐:可以购买普通的粗盐或海盐。
- 滤纸:用于过滤杂质。
- 干净的容器:用于收集提纯后的盐。
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
1. 将粗盐倒入容器中,并打开容器盖子,使盐露出在空气中晾干一段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杂质更容易分离和过滤。
第二步:杂质分离
1. 将晾干的粗盐倒入一个较大的容器中。
2. 使用滤纸将粗盐进行过滤。
将滤纸放在另一个容器上方,将粗盐倒入滤纸中,让滤纸过滤掉杂质。
第三步:盐的收集
1. 将过滤后的盐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这样,你就获得了纯净的盐。
注意事项
1. 杂质过多的盐不宜使用,因此选择有质量保证的粗盐进行提纯。
2. 过滤时要将滤纸摊平,避免有大颗粒的盐通过滤纸。
3. 提纯后的盐应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杂质再次进入。
结论
通过本文介绍的简单粗盐提纯方法,我们可以轻松提高盐的质量和纯度。
去除杂质不仅可以提高食物的味道,还可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盐进行烹饪时,我们应该选择提纯后的盐来提高食物的品质。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知识点】粗盐提纯五个步骤
1、准备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溶解。
3、过滤。
4、蒸发。
5、称量计算。
粗盐提纯步骤
1、准备器材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
3、过滤
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
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
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4、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5、称量计算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
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化学粗盐提纯知识点化学粗盐是指含有其他杂质的未经过纯化的盐类。
为了得到高品质的盐类产品,需要对粗盐进行提纯。
化学粗盐提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其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盐类纯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下面将介绍化学粗盐提纯的几个知识点。
1. 盐类的纯化方法盐类的纯化方法主要有溶剂结晶法、蒸发结晶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等。
其中,溶剂结晶法和蒸发结晶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溶剂结晶法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盐类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然后再让溶剂蒸发,得到纯净的盐类。
蒸发结晶法则是将盐水溶液加热,蒸发掉水分,然后使溶液冷却结晶,得到纯净的盐类。
2. 盐类的杂质盐类中常见的杂质有石灰、镁、铁、铜、锌、铅、砷、铬、汞等。
这些杂质对人体健康有害,也会影响盐类产品的品质,因此需要进行去除。
3. 盐类的提纯步骤盐类的提纯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粗盐的筛选:将粗盐用筛网过滤,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
(2)浸泡:将粗盐浸泡在水中,使其溶解。
(3)沉淀:加入沉淀剂,将杂质沉淀到底部。
(4)过滤:将上层的纯净盐水过滤出来。
(5)结晶:将盐水加热,让其中的盐类结晶。
(6)干燥:将结晶的盐类干燥,得到纯净的盐类产品。
4. 盐类提纯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不同的盐类纯化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2)控制好纯化条件:盐类的纯化条件包括温度、浓度、pH值等,需要控制好这些条件,确保纯化效果。
(3)注意安全:盐类的纯化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等操作,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4)保持卫生:盐类的纯化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杂质污染。
化学粗盐提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控制好纯化条件,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才能得到高品质的盐类产品。
粗盐提纯的7个步骤一、原料准备要进行粗盐的提纯,首先需要准备好足够的粗盐。
粗盐是指未经处理的盐,通常含有杂质和其他不纯物质。
选择质量较好的粗盐,可以提高后续提纯过程的效果。
二、浸泡将准备好的粗盐放入大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清水,使盐完全浸泡在水中。
浸泡的时间一般为12至24小时,这样可以使盐中的杂质溶解在水中,便于后续步骤的处理。
三、过滤将浸泡过的盐水倒入过滤器中,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
过滤器可以选择细孔的滤网或纱布,以确保杂质不会通过。
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盐水和固体杂质,使盐水更加纯净。
四、蒸发将过滤后的盐水倒入宽口的容器中,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盐水自然蒸发。
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会逐渐蒸发,而盐分会逐渐结晶。
待盐水完全蒸发后,就可以得到一定量的结晶盐。
五、晒干将蒸发后得到的结晶盐取出,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晒干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水分,使盐的含水量降到最低。
晾晒的时间一般需要几天到一周,具体时间根据环境湿度和盐的含水量而定。
六、研磨将晾干的盐块放入研磨器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使盐的颗粒更加均匀细腻,提高盐的口感和溶解性。
研磨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粗细度,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七、包装经过研磨后的盐可以进行包装,以保持其干燥和纯净。
包装可以选择密封性较好的袋子或罐子,避免盐受潮和受到外界污染。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方便使用和储存。
通过以上7个步骤,就可以将粗盐进行提纯,得到更加纯净的食用盐。
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浸泡、过滤、蒸发和晾晒等步骤,通过逐步去除杂质和水分,使盐的质量得到提高。
提纯后的食用盐不仅能提高菜肴的味道,还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因此,了解粗盐的提纯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粗盐提纯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粗盐的提纯的方法
粗盐的提纯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溶解法:将粗盐加入适量的水中溶解,再用滤纸或滤网过滤掉杂质。
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燥,得到较纯的盐。
2. 重结晶法: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加热至盐溶解。
然后慢慢冷却,盐会结晶出来。
此时,将盐晶取出,再次加热溶解,重复结晶过程多次,可以提高盐的纯度。
3. 电解法: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制备成盐溶液。
将盐溶液导入电解槽,通过电解分解,阳极处产生氯气,阴极处产生氢气和钠金属。
将产生的氯气除去,最终得到纯净的钠金属。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高中化学实验粗盐提纯(最新)粗盐提纯的方法有哪些篇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溶解和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如:Ca2+、K+、Mg2+和SO42-等,选择适当的试剂使它们生成难容化合物的沉淀而被除去。
1.在粗盐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42-: Ba2++ SO42- = BaSO4↓,过滤除去沉淀。
2.在滤液中加入NaOH和NaCO3溶液,除去Ca2+、Mg2+、Ba2+:Ca2++ CO32-= CaCO3↓,Mg2++2OH= Mg(OH)2↓,Ba2++ CO32-= Ba CO3↓,过滤除去沉淀。
3.溶液中过量的NaOH和NaCO3溶液,用盐酸中和除去。
4.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且含量较少,因此在蒸发和浓缩过程中,NaCL先结晶出来,而KCL则留在溶液中除去。
实验步骤:1.粗盐的提纯 (1)称取粗盐7.5g→加入30ml水溶解→加入BaCL2溶液沉淀→加热→检验→过滤(普通过滤装置);(2)在滤液中加入NaOH和NaCO3加热至沸腾→沉淀下降后,滴加NaCO3溶液,检查有无沉淀生成→过滤(减压装置);(3)在滤液中逐滴加入HCL,直至溶液呈微酸性为止(PH约为4-5); (4)滤液倒入蒸发皿,用小火加热蒸发; (5)冷却后→过滤→干燥;(6)冷却至室温,最后精盐回收,放入指定3中,计算出产率。
粗盐提纯随笔篇二这次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实验探究的魔力了。
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忙起来了,各尽所能,分工合作:天平称取粗盐、量筒量水体积,玻璃棒搅动溶解粗盐的溶液,点燃酒精灯,计算产率……在一片“铿锵”声中,学生完成了“粗盐提纯”。
师:“好,同学探究出结果了。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成果和其他组同学分享?”生甲:“我们这组的产率是66.67%,我们是这样实验的:先称取5 g粗盐,量取10 ml的水,把10 ml的水倒入烧杯中,然后用药匙把粗盐渐渐地放入烧杯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粗盐提纯的方法
粗盐提纯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冷却提纯:将粗盐置于冷却器中加热,使低沸点的组分蒸发,
留下高沸点的盐酸盐,进而脱水提纯。
2、分离离子提纯:将粗盐放入分离池中,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
金属离子和人工添加的激动剂离子与氯离子结合,脱除其他离子,从
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3、热除离提纯:将氯化钠浸入溶液中加热,利用热力作用除去其
他离子,从而提纯氯化钠。
4、集滤提纯:将粗盐溶液放入集滤罐中加入石英粉,调节pH值,使粗盐悬游物呈二次晶体状及时间滞留,脱去其他杂质而得到提纯盐液。
粗盐提纯原理
粗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原料,但在食用前,我们通常需要对其进行
提纯处理。
提纯后的盐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那么,粗盐是如何进行提纯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粗盐提纯的原理。
首先,粗盐提纯的原理是通过溶解和结晶的方式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需要用到一些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
首先,我们将粗盐放入水中进行溶解。
这是因为在水中,盐会分解成离子状态
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些离子会与水分子进行作用,形成溶液。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包围离子,使其分散在水中,从而使盐溶解在水中。
接下来,我们需要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提纯。
我们将盐水溶液进行加热,使水分
蒸发,留下盐的晶体。
在这个过程中,盐的晶体会逐渐形成,并沉积在容器的底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盐水中的杂质和杂质一同蒸发掉,从而得到纯净的盐晶体。
除了以上的溶解和结晶原理外,我们在提纯盐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我们需要注意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以及晶体的形成和沉积速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提纯的效果和质量。
总的来说,粗盐提纯的原理是通过溶解和结晶的方式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需要利用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将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利用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得到纯净的盐晶体。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以确保提纯的效果和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粗盐提纯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粗盐提纯的方法
古代粗盐提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煎炼:将粗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使其溶解成盐水,然后通
过蒸发、煎炼的方式,将盐水中的盐分慢慢析出。
这个方法需要控制火候和时间,以免造成盐分的损失。
2.沉淀:将粗盐放入水中,搅拌均匀,让盐水中的盐分逐渐沉淀
到容器底部。
然后通过过滤的方式,将底部的盐分收集起来,再进行精炼和加工。
3.蒸煮:将粗盐放入锅中,加水煮沸,使其溶解成盐水,然后将
其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再将容器中的盐水倒入锅中,继续蒸煮。
这样反复多次,可以逐渐将盐水中的杂质和泥沙去除,提高盐的纯度。
4.曝晒:将含有杂质的粗盐铺在平坦的场地上,通过曝晒的方式
使其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盐分。
同时也可以在曝晒的过程中使用工具进行搅拌,使杂质和盐分分离。
粗盐的制取与提纯
粗盐是指从海水或盐矿中提取出来的含杂质较多的盐,需要经过制取和提纯才能成为食用盐。
制取粗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海水制盐,将海水蒸发至一定程度,形成盐块或盐晶,然后经过筛分、清洗、晾晒等步骤;另一种是盐矿采盐,将盐矿破碎,浸泡在水中溶解出盐分,再通过蒸发结晶、过滤、干燥等步骤制取出粗盐。
提纯粗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纯净水反复洗涤,去除杂质和氯离子,然后将盐晶晒干;另一种是用化学方法进行提纯,如用碘化钾或硝酸银溶液处理粗盐,去除杂质和铁离子,然后再晒干。
无论哪种方法,制取和提纯的过程都需要注意卫生和环保,以确保制出的食用盐是安全和健康的。
- 1 -。
粗盐提纯的7个步骤
粗盐提纯过程主要分为粗盐的破碎、溶解、澄清、结晶、分离和干燥等六步。
粗盐提纯的原理是利用盐和杂质在溶解性、沉淀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主要利用到的知识有: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粗盐中含有很多杂质,要进行提纯才能变成精盐,那提纯的步骤是什么呢?
粗盐提纯步骤
1、先将粗盐溶于水,再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该步骤过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
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
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5、过滤。
6、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7、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Mg,SO4 等。
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Mg,SO4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
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粗食盐的提纯实验原理及内容
粗食盐的提纯实验原理主要包括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粗盐溶解于水中,使杂质溶解于水中并去除。
然后利用滤纸等材料将溶液中的杂质过滤掉。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使溶质逐渐析出并结晶在容器底部,从而制得纯净的食盐。
实验内容如下:
1. 溶解:将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
2. 过滤:将溶解后的粗盐溶液倒入过滤器中,用滤纸将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掉。
3. 蒸发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逐渐蒸发。
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的溶质逐渐析出并结晶在容器底部。
4. 收集和称量:收集结晶,并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粗食盐的提纯实验,制得纯净的食盐。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盐提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多种杂质,如泥沙、钙、镁、硫酸根离子等。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可以去除这些杂质,得到纯净的食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托盘天平、滤纸等。
2. 试剂:粗盐、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溶解:称取20g粗盐,溶于100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
2.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3. 沉淀:a. 向滤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b. 加入NaOH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c. 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4. 过滤:将沉淀过滤,去除BaSO4、Mg(OH)2、CaCO3等沉淀物。
5. 中和: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和Na2CO3,使溶液呈中性。
6. 蒸发:将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一定程度。
7. 结晶:将浓缩后的溶液冷却,使食盐结晶析出。
8. 收集:将结晶收集,晾干,得到纯净的食盐。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溶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2. 过滤:滤液澄清,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被滤除。
3. 沉淀:加入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NaOH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加入Na2CO3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
4. 过滤:沉淀被滤除,滤液清澈。
5. 中和:加入HCl溶液后,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
6. 蒸发:溶液浓缩,出现食盐晶体。
7. 结晶:晶体逐渐增多,呈白色。
8. 收集:收集晶体,晾干,得到纯净的食盐。
六、实验心得与建议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各个步骤的现象,确保操作正确。
2. 在过滤时,要注意滤纸的选用和漏斗的摆放,确保过滤效果。
3. 在蒸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溶液过度浓缩或烧焦。
实验四:氯化钠的提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沉淀、沉淀条件的基本知识,了解SO
4
2-、Ca2+、Mg2+、K+等离子的鉴定方法和鉴定条件;
2.学习与掌握试管的洗涤、离心机的使用、少量沉淀的离心分离、溶液酸
度的调节;晶形沉淀的洗涤、固体的烘干与灼烧
二.实验原理:
1.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
和SO
4
2-)。
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除去。
2.可溶性杂质可用下列方法除去:
⑴ 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微过量的BaCl
2溶液时,即可将SO
4
2-转化为难溶
解的BaSO
4
沉淀而除去:
Ba2++SO
42- = BaSO
4
⑵ 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
4沉淀,再加入Na
2
CO
3
溶液,由于发生下列反应:
Mg2++2OH- = Mg(OH)
2 Ca2++CO
3
2- = CaCO
3
Ba2++ CO
3
2- = BaCO
3
食盐溶液中的杂质Mg2+、Ca2+以及沉淀SO42-时加入的过量Ba2+转化为难溶的
Mg(OH)
2,CaCO
3
,BaCO
3
沉淀,并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⑶过量的NaOH和Na
2CO
3
可以用纯盐酸中和除去
OH- + H + = H
2O 2H+ +CO32+ = H
2
O + CO
2
↑
⑷少量可溶性的杂质(如KCl)由于含量很少,在蒸发浓缩和结晶过程中仍留在溶液中,不会和NaCl同时结晶出来。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烧杯,试管,蒸发皿,布氏漏斗,吸滤瓶,离心机
主要试剂:粗盐,BaCl
2溶液,Na
2
CO
3
溶液,H
2
SO
4
稀溶液,6盐酸溶液,六硝
基合钴酸钠溶液,镁试剂,2mol/L NaOH, ( NH
4)
2
C
2
O
4
溶液,
四.操作步骤:
1. 氯化钠的提纯:
2.定性鉴定:⑴ K+的鉴定:
.取2滴K+试液,加3滴六硝基合钴酸钠(Na
3[Co(NO
2
)
6
])溶液,放置片刻,
黄色的K
2Na[Co(NO
2
)
6
]沉淀析出,示有K+:
2K++Na++[Co(NO
2)
6
]3-=K
2
Na[Co(NO
2
)
6
]↓
⑵ Mg2+的鉴定:取2滴Mg2+试液,加2滴2mol·L-1NaOH溶液,1滴
镁试剂(Ⅰ),沉淀呈天蓝色,示.有Mg2+。
对硝基苯偶氮苯二酚,俗称镁试剂(Ⅰ),在碱性环境下呈红色或红紫色,被Mg(OH)
2
吸附后则呈天蓝色。
⑶Ca2+的鉴定:
取2滴Ca2+试液,滴加饱和(NH
4)
2
C
2
O
4
溶液,有白色的CaC
2
O
4
沉淀形成,示
有Ca2+
⑷SO42+的鉴定:
试液用6mol·L-1HCl酸化,加2滴0.5mol·L-1BaCl
2
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示有SO
4
2-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结果:1.提纯后氯化钠为1.79g
提纯产率:1.79 / 5.0 *100% = 35.8%
2.定性鉴定结果:
3.分析:本次实验得到提纯后的氯化钠产品量偏少,主要因为最后的蒸发浓缩程度不够,最后四种离子的定性鉴定都合格,说明本次实验要求除去的杂质离子达到了标准。
六.问题及思考题
★思考题
1.粗盐中不溶性,可溶性杂质如何出去?
答: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可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可以根据情况加入沉淀剂,再过滤除去。
2,能否用CaCl
2代替毒性很大的BaCl
2
来除去SO42-?
答:不能。
按定性分析的要求,溶液中离子浓度≤10-5mol·L-1;按定量分析的要求,离子浓度≤10-6mol·L-1,才认为该离子已除去。
如以≤10-6mol·L-1为标准来选择沉淀剂,则可分析如下:
已知K sp(BaSO4)=1.08×10-10,当[SO42-]=10-6mol·L-1,则[Ba2+]≥1.68×10-4mol·L-1,即可除尽SO42-;如选用CaCl2,由于CaSO4是
微溶盐,K sp(CaSO4)=9.6×10-6,当[SO42-]=10-6mol·L-1,则
[Ca2+]≥9.6mol·L-1,这已超出了CaCl2的溶解度。
3.能否用其他的酸来除去多余的CO
3
2-?
答:不能,会引入新的杂质。
4.除去可溶性杂质离子的先后次序是否合理,可否任意变换次序?
答:合理,不能任意改变。
5.加沉淀剂除杂质,为了得到较大晶粒的沉淀,沉淀的条件是什么?
答:如溶液的浓度不高,冷却缓慢,静置陈化。
6.在除杂质过程中,倘若加热温度高或者时间长,液面上会有晶体出现,这是什么物质,此时能否过滤除去杂质,如不能,怎么办?
答:晶体是NaCl。
由于是产品,此时不能过滤,应加水、加热,使其溶解,稍冷后过滤。
★问题
1.能否一次过滤除去硫酸钡、碳酸盐(或氢氧化物)沉淀?
答:不能。
如在有硫酸钡的沉淀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此时体系中存在下列平衡:
BaSO4(s)+CO32- BaCO3(s)+SO42-
由Ksp(BaSO4)=1.1×10-10可知,当按定量分析除尽的标准
[SO42-]≤10-6mol·L-1,必有[Ba2+]≥1.1×10-4mol·L-1,加Na2CO3除Ba2+
时,随着CO32-的加入,平衡右移,产生SO42-,使[SO42-]增加。
因此不能一次过滤。
2.计算说明加盐酸除去剩余的CO32-,溶液的PH应该控制在何值?
答:控制pH=2~3
已知溶液溶解二氧化碳达到饱和时[H2CO3]=0.04mol·L-1;CO32-除尽的标准:[HCO3-]=1.0×10-6mol·L-1,解得溶液的pH值为1.8。
若以
[HCO3-]=1.0×10-5mol·L-1的定性标准,解得溶液的pH值为2.7。
由产品的质量分析知,pH=3时,NaCl的质量分数为99.8%已达到氯化钠化学试剂的国家标准,所以酸度控制在pH=2~3。
3.氯化钠溶液的浓缩程度对产品的质量有何影响?
答:浓缩太少,溶液中留有的氯化钠多,使产率低;
溶液中还有K+,浓缩太过会使产品中含有较多的K+而没有达到提纯的目的。
七.注意事项
1.粗食颗粒要研细;
2.食盐溶液浓缩时切不可蒸干;
3.普通过滤与减压过滤的正确使用与区别。
4.为防止烘干、灼烧后NaCl结成块状,要及时加以搅拌,并且火不能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