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分析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及提高强度正在逐步推进,加强职业教育课程
体系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夯实职业教育基础,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2、职业教育升级
在职业教育改革及提高强度的推进下,不断升级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实现职业教育多样化、分层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
质量,拓宽职业教育市场,完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
3、教育资源优化
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也正受到重视,政府投入大量资源,重点建设有技
能特色的职业学校,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教育和就业培训需求。
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中国制造”的市场开拓
随着“中国制造”的概念日益深入,未来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围绕产业
发展机会,培育朝阳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拓宽中国的职业教育市场,
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2、行业就业规范
由于社会职业技能向高技能方向发展,加上社会对职业发展方向的需求增加,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行业就业规范的完善,形成行业系统化、市场化。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全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的国家战略中,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面对这样的形势,职业教育的现状是怎样的?又面临哪些挑战和发展趋势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1.1 教育资源不足我国职业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以学历为主,以文凭为重”教育思想,职业教育长期被忽视,教育资源也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导致职业教育资源数量不足,学生数量较大的职业院校经常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
同时,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也比较薄弱,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教授职业技能,不良的学习和创新环境也使得职业教育难以进步和创新。
1.2 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待提高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许多问题的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人们的态度和认知问题。
在一些地区,仍有许多人将职业教育视作“贱业”,认为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获得社会地位,从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而在其它人的心中,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一种“输不起”的选择,只有在无法考上高校时才会被考虑。
这种局面导致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低,人才缺乏,职业技能也不稳定等问题。
1.3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投放重要政策,如“一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计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规划等,但在普及程度上,全国各省市的情况还是存在较大差异。
南方地区职业教育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发展相对也较为成熟;而在一些历史经济轻工业强的地区,人才的职业技能发展有待提升。
可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二、全球化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红利逐渐减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在此情况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将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2.1 暴露职业生涯能力职业教育的奉行者需要培养一种“职业能力”,而非简单的知识技能。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
职业教育因其培养有实际技能的劳动力而备受关注。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 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在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高职、中职、技工学校等类型不断出现。
据统计,中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已经超过了1.5亿人,而高考报名人数不足1000万人。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师资队伍缺乏高素质人才由于职业教育长期被边缘化,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成为人们最追求的教育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优秀教师逐渐流失,而对于来自外地和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教师,他们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也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欠佳,亟待解决。
3. 设备和教材陈旧不堪职业教育涉及多个领域,学生所学内容十分实用,因此必须配备相应的实用设备和先进的教材。
但是现实中,职业教育的设备和教材却大多十分陈旧,导致学生所学到的技能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产生差距。
二、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1. 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路径未来,职业教育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除了高中以下的中职、高职、技工学校等传统路径外,职业教育还会通过社会化、网络化等形态与青年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科技、文化还是经济都在高速发展,要找到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应该开展更多的教师培训和考核,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3. 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实际技能的劳动力,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未来,职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实际技能的培养,增加实习机会,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
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一)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数量持续增长。
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职业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逐渐形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社会认可度有所提升随着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和职业发展前景的改善,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选择职业教育。
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不平衡在传统观念中,普通教育往往被视为更“正统”的教育途径,而职业教育则被认为是“次等”选择。
这种观念导致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招生政策等方面处于劣势,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不足职业教育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然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三)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部分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滞后,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五)企业参与度不高尽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特殊教育类型,在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 起源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重视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
2.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互衔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3. 规范化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同时,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紧密对接,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1. 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互衔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2. 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方面,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3. 就业率稳步提高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为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职业教育资源较为匮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影响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影响调研报告》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一)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
各类职业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招生人数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专业设置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相关专业外,还新增了许多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
(三)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产教融合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二、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一)提高了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了就业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就业率相对较高,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推动了产业升级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促进了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那些在学术成绩上不突出,但具有动手能力和职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分配。
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一)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尽管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社会上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有前途”。
(二)资金投入不足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教学设施、实训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落后。
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职业教育行业的概述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指的是针对具体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是一种与学科课程不同的培训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职业教育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1. 职业教育市场的规模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职业教育政策的逐渐放宽,职业教育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8年,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元,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4万亿元。
2. 职业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增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不仅需要具备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
因此,职业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研究,我国现在每年新增大约6000万的就业人口,其中60%以上需要从事技术技能岗位。
3. 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家里接受职业教育,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加便捷高效地学习职业技能。
同时,互联网+职业教育也为职业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比如在线职业技能测评、职业培训课程设计等。
三、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1. 产业结构优化驱动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和优化,其中,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带动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
2. 国家政策扶持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2019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未来几年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3. 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加速推进近年来,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将带来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和商业模式。
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创新实践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具体地说,职业教育不仅是培育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
本文旨在对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创新实践。
1.职业教育的现状在中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面对的问题也比较多。
首先,现有的职业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其次,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实际应用能力较低。
再者,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仍旧不规范,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容易引起监管和质量问题。
此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职业教育的就业与发展前景较窄。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导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受到了侵蚀。
2.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创新实践。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2.1拓展多元化课程目前大多数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需要拓展多元化的课程。
例如开设体裁丰富的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行业/过程培训,以及让学生深入实践和行业相关的课程等等。
此外,还可以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有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早,但是要培养一些基本的硬实力,有些学生则比较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增加实践环节。
2.2深度融合产业、学校、学生等各方资源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独特性,需要深度融合产业、学校、学生等各方资源。
通过多元化合作关系,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如在本地区(城市)企业与高职学校之间建立实训基地、工程实践中心、实际生产模拟场地等资源共享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2.3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通过多样化教学过程的开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中国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职业教育是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高校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高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
目前,中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首先,学科体系日益完善。
职业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学科,覆盖了广泛的行业和领域,如工程技术、医学、农业、商贸等。
其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高校职业教育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施了一系列的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提高了教育质量与水平。
再次,就业率持续攀升。
近年来,高校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通过高校职业教育获得就业机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然而,中国高校职业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与学历教育存在不平衡发展。
学历教育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相对而言,职业教育的地位有待提升。
其次,教育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
职业教育需要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与企业密切合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再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首先,高校职业教育将继续完善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宽专业学科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其次,职业教育将进一步与产业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和产学研联盟,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再次,政府对高校职业教育的投入将持续增加,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推动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此外,对于就业问题,高校职业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高校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国家政策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前景和现状。
本文将就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国家政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学徒制,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教育始于20世纪初。
自那时以来,职业教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国家政策的推动。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等多个层次。
同时,国家还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
然而,职业教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有待提高。
三、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国家政策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 加大投入力度: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2. 推进产教融合:国家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以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质量。
3. 优化专业设置: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指导职业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国家通过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开展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
5.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国家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指为提供社会所需职业技能而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
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凸显。
下面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职业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缺口问题: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导致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目前职业教育的供给相对不足,导致人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职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存在着教育质量不高、师资水平不均衡、设备和设施落后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社会认可度不高: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认可,而职业教育则往往被认为是排名靠后的选择。
这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不足。
然而,尽管面临一些挑战,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1.国家政策的重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如加大投入、提升师资队伍和设施设备的改造等。
2.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结合: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职业教育开始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开设与市场对接度高、技能需求大的专业课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些职业学院已经开始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4.技术手段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只有通过持续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
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指为了让学生开展职业活动而设计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培训具有特定技能的所需的知识和实践的教育。
与传统的学历教育不同,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以满足社会对各种职业的需求。
在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愈加值得我们探讨。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 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平衡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水平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就业率较低。
中国的职业教育仍处于以科技、机械制造、建筑为主的发展阶段,其他领域的职业教育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 技能人才缺口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经济不断增长,扩大了市场需求,对技术工人越来越多。
但是,当前技能人才仍然相对短缺。
原因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更为发达,导致职业教育的就业率不高,使很多高素质的学生被迫选择非相关专业,致使社会对技能人才形成巨大需求,也造成了人才脱离职业的问题。
3. 职业教育机构数量不足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足,职业教育机构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我国庞大的职业人口在选择职业时,很难找到适合的机构进行学习,这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全社会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规模化。
从多元化的角度,职业教育将发展成为面向复合需求的新型职业教育系统,注重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的协调性。
从规模化上来看,职业教育要在数量上得到提高,建立更多的职业学校,并拓展行业专业教育,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1. 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随着市场对人才工匠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职业教育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把学术/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相结合,注重任务型教学、多样化的实训教育,并关注工学、艺术、管理、法律和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以期发现和培养各种不同的人才。
2023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第一部分介绍1.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我国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2.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背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关部门决定每年发布我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旨在通过对全国各地职业教育院校的综合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二部分优秀院校情况介绍3. 院校整体情况本年度,经过严格评选,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共有100所职业教育院校被评为“优秀院校”,在整体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各方面表现突出。
4. 教学质量突出的院校优秀院校中有多所在教学质量方面表现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培养,毕业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这些院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5. 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优秀院校中也有一些在师资力量方面表现突出,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些教师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6. 学科建设先进的院校优秀院校中还有一些在学科建设方面颇具特色,开设了符合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方向的新兴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就业机会。
第三部分成功经验共享7. 优秀院校的成功经验通过对这些优秀院校的考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晰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健全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机制、紧密的产教融合和实践教学模式等。
这些成功经验对其他院校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第四部分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议8. 加强教学管理和监督针对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管理和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
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工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如下:1. 教育资源不均衡: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地区,教育资源不足,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2. 标准体系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标准体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各地的课程设置、教材制定和教学方法等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
3. 师资力量短缺: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一方面,部分高素质人才倾向于选择企业岗位,而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较晚,培养出来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4. 学生就业压力大: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需求的不匹配,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有些专业的就业率不高,学生有可能面临就业困难。
二、问题分析在现状的基础上,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1.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同时,一些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无法应对新技术的挑战。
2. 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教学实践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迫在眉睫。
3. 传统教学方法应对不了现代化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项目式学习。
4. 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需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以确保资源的均衡利用。
三、展望与建议面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和改进:1. 完善标准体系:建立竞争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标准体系,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各地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
2. 加强师资培养: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增加岗位待遇,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那么,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呢?一、职业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部分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却相对匮乏。
与此同时,一些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式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例如,一些职业教育机构只注重扩大规模,而对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却跟不上,导致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 教育与产业脱节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教学内容无法真正反映市场需求。
由于缺乏市场需求的调研,职业教育机构往往只能依照传统课程设置,无法及时掌握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这些问题往往反映在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从而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声誉。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 开展产教融合产业界和教育界在人才培养上要密切合作,开展产教融合。
校企联合的模式逐渐流行开来,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针对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2. 推广学分制度目前,学分制在高等教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职业教育中也应推广学分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由度,促进学生的多元学习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减轻学习压力。
3. 加强在线教育的推广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络的不断普及,在线教育正在逐渐崛起。
在线教育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集约化管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
此外,在线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资源。
制定扶持政策,包括课程设置、配备教材和实践基地、加薪等多个方面,改善教师待遇,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凝聚力和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需要面对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职业教育的话题。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一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条件较差,资源供需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发展也不够平衡,高职的规模和数量是中职的几倍,这也导致一些职业教育学生面临选择就业的问题。
2. 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老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职业素养和教育技能。
同时,职业教育所涉及的企业单位也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制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计划,并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学生发展状况不同不同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发展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这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能力。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 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未来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它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弥合起来,使得职业教育更为聚焦于实际产业需要和技术创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能贴近市场。
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也能够借此培养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2. 精准招生和就业在招生方面,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情况和能力的精准评估,以更好地参照市场需求招收相应人才。
在就业方面,职业教育将会更注重就业与发展的匹配度,更细致地帮助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3. 服务全球化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关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企业领袖素质的人才,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化教育也将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简介职业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特定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人才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
本文将对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1.学校层面•职业学院数量增加:近年来,各地区不断增加了职业学院的建设数量,提供更多选择。
•专业设置丰富: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手段改进:引入先进技术,如虚拟现实、在线课程等,提高了教学质量。
2.学生层面•就业竞争激烈:由于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职业教育受到更多学生关注。
•学习动机增强:许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为了获得稳定就业和较高工资水平。
•学习资源优化:职业学校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行业合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需求。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结合行业需求•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适应当前和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
•加强与行业的紧密合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调整专业设置。
2.引入先进技术•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开设在线课程,提供灵活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终身学习理念•职业教育将通过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培训形式,提供终身学习机会。
•鼓励员工持续学习更新技能,以适应职场变化和个人成长需求。
4.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留学生及扩大海外就业机会。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并提升自身竞争力。
结论职业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通过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和引入先进技术,职业教育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未来,职业教育将继续关注行业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并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关注。
职业教育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职业教育的力度,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分为中职学校和中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分为高职、大专、应用型本科、技师学院。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开展,使得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大下降,加之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所存在问题,职业教育的未来何去何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分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二是职业技术院校体系复杂.三是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和重复办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整体办学效益低下.四是教育资源配置短缺...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学校形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发展了30多年.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配合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搞好高等职业教育,深刻领悟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者至关重要。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何?:第一、发展势头比较好.该图是我国从1993—2004年十余年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变化的曲线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专科的职业教育.第二、国家很重视并给予支持.国家有很多政策,包括专门有20亿的经费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司也做了很多工作,还有今天专门举行职教论坛,我认为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职教发展的重视.第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98年发达地区专科在校生数占整个在校生数的29.8%,中等发达地区是31.5%,欠发达地区是40.5%.一般来说,欠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一般的技术密集型多一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会大一点. 。
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现状与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的现状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促进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再到职业培训的完整教育链,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逐渐丰富随着投入的增加,职业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众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和学习方式,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人群的学习需求。
教育质量逐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是近年来的一个亮点。
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际化步伐加快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职业教育开始加快国际化步伐。
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随着知识更新的加速和技术变革的深入,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
职业教育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转变,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和机会,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
结语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未来,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其思考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08年3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达1168所,占普通高校的60%,有近880万的在校生,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教育思路普遍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一)发展的现状首先,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投入职业教育,提升并发展职业教育层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识。
近年职业教育被确认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接受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加快,迎来了职业学校“火爆热潮”。
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向就业本位回归,不再是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再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而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技能国际化可用人才。
其次,人才培养特征逐步明确。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将其人才培养基本特征归纳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这便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再次,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占高等教育的一半。
2005年高职高专招生人数达268.1万人,是1998年的5.6倍,占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39.8%提高到2005年的53.1%,年均递增1.9个百分点,在校生人数从117万增加到近880万。
高职教育成为与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第一,办学目标存在偏差,办学理念不够明确。
我国高职举办形式主要有三种:普通本科院校建置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学校改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
这样的历史沿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
某些高职院校办学存在浮躁心理, 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第二,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使其社会认可度不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代社会“读书”指单纯做学问。
中国人潜意识里将读书做学问和做工的人分成高低贵贱,做工的蓝领阶层在中国人心中没有地位,专门以培养高级蓝领为己任的职业教育也就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不少人重学术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重“白领”轻“蓝领”,视高职教育为“次等教育”,学生们不愿上,家长们不支持,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使得高职院校招生难,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尊重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氛围的形成。
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言:“中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出现在校门上就感到不光彩。
”[1]第三,对高职教育不够重视。
政策不到位,经费投入难以保障。
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普通高等教育,据统计85.2%的高职院校主要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分别为:34.7%的学校主要依赖学费,30.7%的学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16.8%的学校主要依靠自筹,2%的学校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1%的学校主要依靠企业拨款。
其中33%的学校经费投入难以保证。
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 主要靠收取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
而高职教育培养的则是应用性人才,注重实践性教学,对教学设备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资金来源不足便大大制约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学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有三:一是招聘普通高校的本科或研究生;二是聘请普通高校的教师或反聘离退休教师;三是聘请企业行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从普通高校吸收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工作。
加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
职教师资补充渠道也存在困难,师范类院校没有培养高职教师任务; 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又非常有限。
而一刀切的教师职称晋升条件,又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第一,政府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模糊。
《职业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
职业教育本质是通过学校集中地、系统地提供专业应用的教育,降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总体竞争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此,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针对具体职业提供的教育,这也是社会对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期望。
[2]然而我国实行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双轨制,目前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之一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其主导下的高职教育定位为非创造性职业的高级技工、技师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全体人力资源。
这种高职教育无论在层次还是范围上,都与社会总体期望不相符。
另外高级技工、技师的培养有其内在规律,需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并非几年学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即使拥有相关证书,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变成“夹生饭”,导致社会对此类证书怀疑,使高职教育证书贬值。
第二,对高职教育的定义模糊及对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和引导作用认识不清。
有学者提出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观点。
但人才类型的区别只在进行宏观统计的时候有指导意义,对实践上人才的具体培养并没有现实指导意义。
所谓应用型和研究型之间无客观划分标准。
在“创新”成为推进社会发展主旋律的情况下,创新的基础是技术的积累,技术的积累必然要求技术的大量应用,应用和研究在各个层次上都是交织在一起的。
对个人而言,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转换职业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我国采取双向自主选择的就业模式,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在校专业之间出现不一致很正常,且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职业的内容不断变化,在未来发展不确定的情形下,期望在高职这个学校教育阶段就将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定型,既不现实更不可能。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推动和引导,体现在财政投入上。
为提高社会对职教的接受程度,有学者提出就业准入制度的建议。
但高职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总靠政府不断投入作为发展动力,那么随着规模的扩大,势必导致政府投入不断增加,长此以往就变成政府的财政包袱。
至于试图通过就业准入制度来加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相悖。
通过不断扩大就业准入的范围这种行政干预方式发展职业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充裕的大国,进行大范围的就业准入监察并不具可操作性。
另外就业准入的行政干预,与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就业率的社会需求和政府宏观政策不相符,违背劳动力就业的市场规律。
利用行政手段,采取拔苗助长方式片面加强职教,加大政府工作量,很难得到企业支持。
第三,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才缺乏。
能够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职教育人才,往往也是本行业的优秀人才,企业愿意提供优厚的待遇挽留人才,而在企业也更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更多成就。
学校能够给他们发挥的平台不多,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属于改变职业发展道路,这些人才从事高职教育的兴趣往往不浓厚。
另外进入教育领域工作的学历、证书等门槛也限制了他们。
许多学校因评估、创建需要,要求博士之类学历,这对真正能够从事高职教育的人才是苛求,处在各行业中的人才关注的是实际职业发展成就,学历、职称对他们没有现实意义。
于是高职院校只能使用现有师资,所开展的高职教育往往是对职业的表面、肤浅的理解,闭门造车难以得到社会认可。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第一,摒弃传统观念,提升思想认识,准确定位,充分认识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先进生产力要求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的生产第一线人才,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高职教育应充分体现其“高等性”和“职业性”,必须明确贯彻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发展高职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必须克服浮躁、攀比心理,不能过多考虑“高等性”而忽视“职业性”。
第二,争取政府经费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提高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
其次,政府应按教育成本确定经费配置比例,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再次,职教经费投入应在政府统筹管理下,鼓励行业、企事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等各种力量办学,充分调动企业办职教的积极性。
用法律条文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个人、社团投资举办或捐赠职教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多渠道办学投入机制。
第三,提高师资素质,壮大“双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教学成败,建设一支有质有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条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和能力。
要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使教师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行业实践挂职。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到与所教专业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办得好的职业院校参与实践、进修,弥补、充实欠缺的相关知识技能,丰富从事高职教育的经验。